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公诉人还是旁边听审的民众,精神都是一振,这时便有人四处打听,想要拿到第六天听审权凭证,这倒是让有这凭证的人发了一笔小财。

    第六天,王雅量开庭后便传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上庭。法警拿着传票前去郑家,不久便身上带伤地跑了回来。回禀王雅量道:“小的前去郑家,郑尚书已经去了户部,小的便赶了过去,却被郑尚书的家丁赶了出来,还撕烂了小的衣服,踢了小的几脚。”

    王雅量点了点头道:“你且先让医生给你看看伤情,并将衣服损失情况登记好。书记官,有请锦衣卫骆指挥使前来。”

    骆养性这几天一直就守在法院外,听取手下的案情汇报。这时听到法官有请,立即跟着书记官进了法庭,恭敬行礼。

    听审诸人见平日凶恶的锦衣卫如此有礼,而户部尚书竟然将法警打伤赶了出来,一时都有些唏嘘。王雅量满意地道:“骆指挥使,本法院临时征调锦衣卫,前去捉拿凶犯。此事符合大明律的规定,不过本法院担心普通锦衣卫无法完成任务,所以想劳烦骆指挥使,此是人情非是法理,所以要请骆指挥使自行决定。”

    修改后的大明律中规定,法院可以临时征调当地厂卫甚至地方官兵捉拿凶犯,只是现在王雅量是要借骆养性的势来压制南京户部,而骆养性并不属于南京锦衣卫——南镇抚司管辖,所以便有如此一问。

    骆养性恭敬答道:“职责所在,但凭法官大人吩咐。”

    旁边听审众人都觉得震撼,法官不过是七品,而正三品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在他面前竟然要敬礼,听其吩咐,看来这官大官小只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王雅量拿出传票道:“本法院先行谢过骆指挥使。请骆指挥使将传票上所传之人拿来法院,以便于本法院继续审理案件。”

    骆养性接过传票,出门便点上了三十多个手上功夫厉害的锦衣卫,他带来的人少,所以从南镇抚司中临时找了几十个硬手,以备不时之需。

    一行人骑着马,很快来到南京户部门前。骆养性命人拿着传票叫门,门子懒洋洋地看也不看就说道:“郑尚书身子不爽利,今日不见客,你们快走吧。”

    那个送传票的锦衣卫小校一脚将他踢倒在地,骂道:“老子不是找你们办事的,老子是来拿人的。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敢不把锦衣卫当回事了。快点爬起来,带老子去找郑三俊。”

    那门子一骨碌地爬起来,弯腰道:“军爷请,小的在前面带路。”

    骆养性摇了摇头,有些人别人对他客气,他总要摆些架子什么的,等到别人对他凶恶了,他才会对别人客气,人呀,真是贱呀。

    在门子在带领下,锦衣卫来到户部主官衙门。骆养性上前对郑三俊道:“郑三俊,本官奉南京法院令,前来传你去法院询问,请跟我来吧。”

    郑三俊大怒道:“骆家的小崽子,就是你爹也不敢这样跟我说话,说年纪我比你爹还大,说官职我比你们都要高,有你这样对待长辈的吗?”

    骆养性冷笑道:“今日是公事,不叙私谊。所以你不用在我面前摆什么长辈谱,长官谱。这是法院的传票,你跟着我走一趟吧。大家都留些体面,不是搞得都不好看。”

    郑三俊怒道:“来人,给我将这狂徒打将出去。”

    便有几个家人手执棍棒冲了出来,在骆养性面前犹豫了一下,便向旁边的锦衣卫打了过去。骆养性冷笑着不作声,很快锦衣卫就将这几个家人打翻在地,然后拿出绳索将他们捆了起来。

第447章 查税(九)() 
骆养性道:“带着郑尚书走吧。对老人家尊重一点,绳索就不用上了,如果不听话,就用系扣吧。”

    两个锦衣卫小校上前将郑三俊夹在中间道:“郑尚书请随我们出去吧。如果能够不用刑具那当然是最好的,我们倒是无所谓,只是怕郑尚书脸上不好看。”

    郑三俊面色铁青,却也是无可奈何,只好由两个小校护着出了房门。一行人出了大门后,小校将郑三俊扶上马,然后前后左右各有一名骑手将他围住,往法院而去。

    到了法院门口,锦衣卫将郑三俊扶下马来,带了进去。骆养性拱手对王雅量道:“法官大人,在下已经将嫌犯郑三俊一人带到。”

    郑三俊怒道:“我不是嫌犯,我是大明户部尚书,你没有资格审我。”

    王雅量笑道:“来人,将郑尚书的顶戴脱下来。”

    郑三俊大怒道:“你敢,皇上又没有将本官夺职,你有什么资格拿下老夫的顶戴。”

    王雅量继续笑道:“书记官,给他宣读大明律,让他明白为什么要他脱下顶戴。”

    书记官拿出一本大明律念道:“凡有官吏进入法庭作证或者受审,为示公正,官吏需要将顶戴脱下,以示在法庭之内,并无官吏民众之分。”

    郑三俊喃喃道:“什么时候有这条规定了,老夫为何不知道?”

    王雅量道:“大明律修订之后,在报纸上是登载过的。也许郑尚书专心于国事,一时没有注意这些小事,也是有的。”

    旁观有些人已经笑了出来,南京的六部,其实是留守预备部,并无实权。王雅量这样说,便含有浓浓的讽刺意味。那些拿钱买进来的人都觉得只凭这一幕,这钱就花得不亏。

    郑三俊终于无奈地脱下了帽子,自然有法警将帽子拿到旁边。郑三俊眼睛直勾勾盯着放帽子的桌案,生怕这帽子会突然飞走一样,又引起旁边人的笑声。

    书记官上前照本宣科:“郑三俊,你必须保证你所说的是事实或者是事实的全部,如果敢做伪证,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其罪将会加一等。若本为流刑,则变为死刑,切记不可自误。”

    郑三俊又是大怒:“你如何敢直称老夫姓名,真是太无礼了。”

    不等王雅量开口,书记官便说道:“要不要再给你读一读大明律中关于对嫌犯称呼的规定?读一读宣读规矩的程序?”

    郑三俊自然知道读出来的一定是不利于他的,便不再作声。书记官让他跟着宣誓,他也别扭地跟着念了一遍。

    这时刘力思上前准备询问,在询问之前,他好心地对郑三俊说道:“郑尚书,这宣誓之言可是真的哟,如果有说假话,那真的是要罪加一等的。”

    郑三俊道:“老夫何罪之有?如果老夫有罪,皇上早就把老夫夺职了,既然没有夺职,说明老夫是没有罪的。”

    刘力思道:“有罪无罪,您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法官大人说的有罪,那您就是有罪,皇上也会认可法官的说法,这一点您要弄清楚。”

    郑三俊默然良久才说道:“明白了。”

    刘力思道:“郑家师爷王竞雄,请打行中人沈四带人烧毁锦衣卫的证人住所,据他的口供,是你让他所为,不知你对这一点可有异议?”

    刘进云上前道:“法官大人,按照新大明律的规定,尚书大人可以不回答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刘力思笑道:“刘讼师只怕没有看清楚吧,大明律明确规定,嫌犯或证人可以不回答与本案无关的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不愿意回答的问题,请法官大人定夺。”

    王雅量道:“这个问题嫌犯必须回答。”

    郑三俊半天不说话。刘力思也不着急,玩味地看着他。刘进云知道这一开口就有可能是胜负的分水岭,于是上前道这:“尚书大人,请仔细思考后再回答,没有人能刑讯逼供。”

    郑三俊叹了一口气道:“是老夫吩咐的。”

    下面一阵大哗,王雅量将惊堂木狠狠地拍下,书记官连声叫道:“肃静,不得喧哗。”

    郑三俊再次叹了口气道:“学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到老来反而犯了糊涂,君子不欺暗室,圣人之言我这么多年都是白学了。我有罪,请法官处置。”

    这样的变故可让王雅量等人都非常惊讶。其实大家都明白王竞雄当然是由郑三俊指使的,但大家都以为郑三俊不会承认的,想不到郑三俊竟然爽快地承认了。

    王雅量道:“敢做敢认,最后关头能够翻然悔悟,请允许本法官表达对老大人的崇敬之情。我辈读书人,都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大人能够认清自己的错误,给天下人做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郑三俊道:“错就是错了。人老了,窝在南京这个无权无势之地,当日的志向早已全无。便只想着寻些阿堵物,好给儿女留下一点资财。还有些什么问题都来问吧,老夫即日就向皇上辞官,等着皇上处置。”

    旁听席上一位听众站起来道:“郑尚书,您的表现使小的佩服。”说罢便鼓起掌来。旁边的人也大多站起来,一起鼓掌,表示对这位老人的尊敬。

    骆养性心里想道:“这可是个刚刚承认犯下了唆使杀人罪的老人,竟然因为他讲了实话没有狡辩,便都来向他表示崇敬。果然人们对由坏变好的人更加的宽容呀,可是皇上可是说过,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郑三俊既然已经交代,那么其他的两位尚书自然也只能招认。因为郑三俊的交代其实已经牵涉到他们两人,这时候再狡辩不认,那就是输了阵又输了人了。

    这起很多人都不看好南京法院能搞定的官司,因为郑三俊心中的一点清明,竟然出人意料地顺利地审理完成了。最后王雅量裁定三位尚书违法,但念在其年纪老迈,且杀人灭口事件并未造成真正的损失,便只是按照案情所述的偷漏税款均需要在一个月内缴清,并按税款数额交纳相同数目的罚金。

第448章 查税(十)() 
而王雅量的裁决结果上报到大理寺后,朱由校便宣布免除三位尚书的职务,并且没有继续安排新的三部尚书。

    而陈胤丛除了旁听外,其实他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便是记录审案的整个过程,然后写一篇大文章来交于报社。

    报纸上将朱由校审阅后的文章登载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众人一方面惊讶于南京三尚书的胆大,另一方面对法院的能量更是惊叹。当然,很多人也和旁听众人一样,对于临老悔悟的郑三俊表示了自己的认可和尊敬。这让骆养性很是不舒服。

    他对赶到南京的骆思恭说道:“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这三个老贼,胆大包天,无耻之尤,竟然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而让天下人都觉得他们做得很对,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骆思恭笑道:“你说得确实有道理,只是你要知道,宽恕别人,特别是宽恕老人,这是我们华夏文明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郑三俊能够在最后关头悔悟而配合法院审定了这一案件,确实是很不错的。换作其他人,很有可能会继续顽抗到底。所以我们也要看到他好的一方面。皇上上次不是说过了吗,这样的郑三俊,倒是让他对南方的读书人,多了一点点信心。”

    对南方的读书人多了一点点信心的朱由校,这时正在和他最亲密的伙伴魏忠贤商量如何借这个机会在南方大搞一次清洗。

    魏忠贤眉开眼笑地说道:“圣上,扳倒了这三个老贼,我们的行动就更容易了。奴婢已经命令厂卫,继续深挖南方的偷漏税款问题,只要有这方面的问题的,圣上正好将他官职拿下,南方官场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