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将调查结果报告给朱由校时,方从哲道:”那就先免去他们的职务,然后再交于法院审理。“

    朱由校问道:”用什么理由呢?“

    孙传庭奇道:”他们犯法了,这不就是理由吗?“

    朱由校摇摇头道:”如果因为他们犯法而褫夺他们的官职,那还要法院审干什么?法院便是要判定他们是否参与到这样的事件中的,只有法院认定他们犯了法,朕才能褫夺他们的官职。“

    孙传庭脑筋转了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不大确定地问道:”那以后陛下想要褫夺官员的职位,难道都要经过法院审理吗?“

    朱由校笑道:”这是不同的。朕可以因为不喜欢他的施政方法而免职官员,可以因为他庸碌无为而免其职,可以因为他娶了个青楼女子甚至他笑得不好看而免其职,但如果说因为他犯法了而免其职,则需要由法官判定他确实犯法了,才能免其职。“

    孙传庭这才明白过来,陛下查江南偷税这件事,还要捎带着把法院的权威竖起来,或者,陛下本来就是准备要把法院的权威竖起来?

    徐光启在旁边赞道:”陛下圣明,既然有法,必须依法。此乃堂堂治国之道也。“

    众臣自然又是不番马屁。朱由校道:”好了好了,众卿的意思朕知道了,朕还不是昏君,当然不会因为别人笑得不好看而夺其职。我们等着南方的消息吧。“

    法院收到了厂卫递上来的证据,心里惶惶不安,急忙向京城大理寺汇报,请大理寺派人来审案。大理寺卿吴仁度回复道:”案发于南京,这本来就是南京法院所管辖的范围,你们自己审吧,我们派一个旁听法官来听审就行了。“

    南京法院院长是原大理寺少卿王雅量,虽然名字中有雅量二字,却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官员,所以吴仁度才把大理寺第二重要的法院交给他。他接到吴仁度的回话后,对着前来听审的陈胤丛苦笑道:”这算是赶鸭子上架吧。没退路了,只有干了。“

    陈胤丛与他是同科进士,两人关系很好。听到王雅量这样说,便笑道:”有容兄,你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吗?我们一直想要振兴大理寺,现在陛下把这个案子交给了我们,正好让我们把法律的威严展示出来,让大理寺和各级法院成为大明让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让大家都来按法律办事,小弟觉得这是大大的好事呀。“

    王雅量咬牙道:”这不是针对东林,只是针对枉法之事。老夫准备审完案子就辞职,免得受到攻讦。“

    陈胤丛道:”来之前陛下对我说,我们执法之人,最忌有先入之见。我们只是审理官民违法之事,与党派无关。“

    王雅量知道这是皇帝捎给他的话,他一直担心自己审案后,结果有利于东林皇帝显然不会喜欢,结果不利于东林,却会受到其他东林人群起而攻之。他作为一个山东人,实在是有些左右为难。现在皇帝既然这样说,便是要他不考虑党派之事,持之为公就行了,这样即使不合皇帝心意,也不会责怪他。

第445章 查税(七)() 
调查结果刊登出来的六天后,厂卫状告南京礼部尚书王图,南京吏部尚书张问达,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等人徇私枉法事,正式在南京法院开庭了。

    南京三尚书请了讼师应对,自己并没有出面。这按新的法院规则是准许的,只有需要他们作证时才会出庭。而厂卫这边本来就有法学院的高材生作为公诉人。

    法院已经建立了快两年,平日里法院审案都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进行,大家都已经见识过了。但这场官司却是不同,厂卫状告南京三尚书,这可是个很稀奇的事呀。

    以前厂卫想抓谁就能抓谁,抓进去以后关在诏狱里,皇帝说你是什么罪就是什么罪,有时皇帝还没有定罪,说不定已经死在狱中了。今日竟然要通过法院才能定别人的罪,这是第一个稀奇处。

    以前不要说尚书,便是个七品县令,如果犯了事,也需要京城里的皇帝老爷才能定他的罪,也要皇帝派出的厂卫才能缉拿他,正式审讯也要运用大理寺才行。如今尚书这样的正二品官员,就靠一个小小的南京法院,一个小小的七品法官就能定他的罪,这是第二个稀奇处。

    因为这两大稀奇,使得大量的人涌向南京法院,想要听审。按照法律,民众是有听审的权力的,只是这次想要听审的人太多,而法院的座位有限,王雅量便只好命令法警,在法院外张贴告示,每天只能按照座位数,限制进入法院的人数,先到的先进,人满了就不能进去了。

    外面没有能够进入的人大为不满,便有人鼓噪起来,认为法院一定有偏私。王雅量得到报告后大怒,便欲命法警将他们乱棍打走,陈胤丛却道:”不需如此。这件案子绝对不可能一日审完,你让现在在法院外的人排除,发给他们明日来听审的证明,这样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王雅量道:”法律规定,藐视法庭,可以乱棍打出,为什么要放过他们。“

    陈胤丛道:”既然欲借此事扩大大理寺的影响,为什么要和民众闹翻呢?让他们作为见证不是很好吗?“

    王雅量便让法警在外面给民众发放第二日进法院的凭证,但很快不仅第二日的发完了,甚至发到了第四天。而且消息传出后,当天又有大量的人来排队,要求参与后面的听审。

    三尚书请的讼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讼师刘进云,此人嘴巴非常厉害,被称之为刘一嘴。他知道这个官司自己这一方是一定会输的,但是他并不需要打赢,他只需要让三尚书抽离到这个案子以外,将这些不法事全都推到下人身上就行了。对于这一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一日的开庭,厂卫方的公诉人开始将淮安钞关的口供呈上来,由法庭的书记官当庭开读,王雅量和两个助理法官专注听着,并一一审视这些口供。

    当书记官将王真吾(王纪的家人)的口供念完后,刘进云发言了,他认为这口供未必为真,极有可能是厂卫严刑拷打后得到的,要求当面验证口供。

    这本来就是法庭的程序,双方都要询问嫌犯,于是王雅量宣王真吾上庭。王真吾上庭后,首先有书记官上前对他说道:”王真吾,你必须保证你所说的是事实或者是事实的全部,如果敢做伪证,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其罪将会加一等。若本为流刑,则变为死刑,切记不可自误。“

    王真吾点头表示明白。书记官便带着他宣誓:“大明皇帝陛下在上,本人王真吾保证所说的证词均为事实或者事实的全部,如有作伪证之事,则甘愿罪加一等。”

    宣誓之后,厂卫的公诉人刘力思开始询问道:“王真吾,厂卫拘捕你之后,可曾用刑罚拷打过你?你所说证词可有需要更改或者补充的吗?”

    王真吾曾经听过有人改口供之事,而只要改了口供,又不能证明自己曾经遭过拷打,是在不利己的情况下作出假口供的,那一定会受到罪加一等的处罚。补充倒是可以的,但现在如果补充,除非爆料合了公诉方的心意,把自己转成污点证人保护起来,最后也不过是得个背井离乡在京城苟且一生的下场。

    他犹豫半晌,看着刘进云期盼的眼神,再看看旁边法医跃跃欲试的样子,刘力思随时准备将他打入深渊的架势,说道:“本人没有受到刑罚拷打,所说证词均为事实,没有补充的部分了。”

    旁听的人大哗,王雅量拿着惊堂木一拍,便有书记官叫道:“肃静,法庭之中不得喧哗。现在继续有双方讼师询问证人。”

    刘力思满意地退了下来道:“法官大人,本人暂时没有事要询问了。”

    刘进云上前道:“王真吾,你是前尚书王纪大人的书童出身,是什么让你不顾这多年情谊而出场王纪大人呢?”

    刘力思上前道:“法官大人,王真吾不过是王纪的家人,并不符合亲亲相隐的原则,请法官大人判定证人无需回答这样的问题。”

    王雅量道:“证人无需回答这个问题,请讼师注意你的用词。”

    刘进云也不在意,又继续问道:“王真吾,你检举家主之事我就不多说了,你为何说你们的戡合是南京吏部尚书张问达所给。堂堂吏部尚书,竟然会关心你们这些事吗?”

    王真吾犹豫一会答道:“家主给我们的戡合确实是张小吉拿来的,是小的亲眼所见,这总不会错的。”

    刘进云道:“你看到是张小吉拿来,张小吉不过是张尚书的家人,既然你可以检举家主,那张小吉就不能背叛张尚书,将戡合偷拿出来吗?法官大人,本讼师要求传唤张小吉上庭。”

    王雅量同意了他的请求,张小吉本来已经被厂卫扣押了起来,锦衣卫将他押到法庭,经过书记官告之规矩,宣誓等程序之后,刘进云开始询问。

第446章 查税(八)() 
“张小吉,你将张尚书的戡合拿来给王尚书,这事是你自作主张,张尚书不知道吧?”

    这时下面一阵嘘声,王雅量也有些不满地说道:“请讼师注意你的用词,不要诱导证人。”

    张小吉早就已经录过口供,自然明白规矩。他摇摇头道:“是老爷让小的将戡合拿给王尚书的,小的如何敢自作主张,又从哪里可以拿到戡合呢?”

    刘进云道:“恶奴欺主之事,难道我们见得少了吗?你作为张尚书的下人,知道戡合的作用,转手将它偷盗出来卖与别人,这不是很正常吗?”

    张小吉道:“小的只是外府管家,负责与外面通人情,接待宾客等事。而老爷的书房小的是不能进去的,有专门的书房管事的。小的如何能拿到戡合呢?”

    刘进云笑道:“可是你没有证据证明是张尚书命你拿戡合给王尚书的呀?”

    底下又是一阵嘘声,刘进云面不改色地笑看着张小吉。他自然知道,法官也不会相信是张小吉自作主张拿戡合给别人,可是他现在只能在这里找突破口,先把事情慢慢地拖着,多一天时间,主家才能多做一些准备。

    不过很快他的笑容就凝固在了脸上。张小吉轻轻地说道:“刘讼师,小的不识字。”

    众人一阵大笑,这是快意的笑,这是讽刺的笑。刘进云觉得脸上一阵阵发烧,张小吉不识字,那他偷戡合出来就不成立。王雅量难得地没有拍惊堂木,也是笑着看着刘进云。

    刘进云狼狈退下,刘力思笑着上场询问了张小吉一些具体的情况,然后满意地退了下来。

    以后的日子就在不停地验证口供方面慢慢地过去。刘进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又无法可施。这一次锦衣卫竟然都没有拷打一个嫌犯,而且上次的火烧锦衣卫事件也让证人们明白,自己的主家已经放弃了自己,这时自己的命显然更重要,自然不敢再出现什么翻供的情况。

    而刘进云虽然嘴利,但在事实面前,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第五天时已经到了审问沈四一伙的时候了。刘进云仔细询问王师爷后,也没有办法睁着眼说是王师爷自作主张来杀人灭口,于是终于将三尚书中的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牵扯了进来。

    不管是公诉人还是旁边听审的民众,精神都是一振,这时便有人四处打听,想要拿到第六天听审权凭证,这倒是让有这凭证的人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