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啸启曾经听父母说过当年的荒唐与无耻,记得当时朱啸天说了一句话:“根子还是在思想上,大家都认为上位者永远不会错。”所以朱由校想要从这时候起,就开始让人们意识到,没有谁是一定永远正确的,皇帝不是,大臣不是,所谓的领袖与救世主更不是。要让这样的耻辱,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徐光启倒是稍微有些理解朱由校,他发现朱由校对于解决建奴倒不是很在意,似乎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却急于改变一些制度,而现在更想要改变人的思想。也许在他看来,改变制度和思想比打败建奴更重要。这一点上他是很赞同的,他并不觉得建奴是心腹大患,真正对大明,对华夏有威胁的他觉得是那些有着和大明截然不同的思想,重视器械制造的西方人。

    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完全照搬别的文化,那显然是不行的,这会使得整个民族的精神处于一种低沉迷失的状态。而当前大明的思想只能是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思想有很多地方是不大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别是面临西方文化威胁时,更是没有足够的底气来对抗。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修改儒家文化,吸收其他文化中有用的精华,使儒家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他上前说道:“陛下此言,发人深省,臣佩服不已。既然陛下有如此雄心,想要让大明子民都明白这个道理,那老臣在此支持将此文刊登于周报中。只是可否将作者名字更换一下?”

    啸启先生现在在周报上算是极其有名了,而他常常在别人的信件才发表时,就已经把反驳的文章写出来了,使得读者们都明白他应该是有朝廷方面的背景的,甚至可能就是报馆里的官员。徐光启想要换名字,便是欲淡化这篇文章的官方背景,让人只把它当成是普通的读者来信。另外此篇文章一出,绝对会受到一些腐儒的谩骂,到时恐怕皇帝脸上不好看。

    朱由校想了一想道:“那也行,换个名字吧。既然是离经叛道之说,是为了唤醒民众的思想,那就叫呐喊者吧。”

    众臣对这个并不怎么样的名字倒是没有多说,反正不过是个挨骂的名字而已。叶向高道:“陛下,此文章一发,必然引起轰动,臣等也应该和陛下的意思相合,写一些文章来支持,请陛下给我们先定一个框架吧。”

    朱由校道:“此事朕也曾经想过,大家都是儒家,自然也知道儒家有些东西已经到了必须修改的时候了。朕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简单地说,就叫做先改儒家之不足,再吸收西学之精华。使我们形成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局面,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叶向高念叨着这句话,眼中渐渐地放出光来。皇帝一直喜欢西学,专门设立翻译局,大量翻译西方著作,这让他这样的儒家弟子心中常有隐忧,生怕皇帝悍然用西方之学来代替儒家学说。而现在皇帝的这句话让他彻底放下心来。中学与西学是体与用的关系,是主与辅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这种提法,保证了皇帝还是要以儒家思想为本,最多只是在里面掺杂一些西方思想,这对儒家来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儒家形成的过程中,本来就吸收了其它各家的思想,现在再吸收西方思想,那是一点压力也没有。

    其他几位阁臣也和他所想仿佛,众人一起跪倒在地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朱由校这样的年纪,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来填补儒家的不足,而又不动摇儒家的根基,在他们看来,这是皇帝天生圣明的又一佐证。

    而朱由校不过是照搬了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经过那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更多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从引起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最后发展到引进西方的议会制和君主立宪制。如果不是统治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复杂的世界局势,中国的富强也就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

    而现在朱由校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他知道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他相信自己能够带领大明走向一个辉煌的未来。他能够通过强军富民,给大明的思想蜕变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使中华文明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文明。

    朱由校得意地一挥手道:“诸位爱卿请起,前些日子朕问过,新的历法已经计算得差不多了,明年朕就要宣布新的纪年之法。那么现在开始就要造势了,这事还是由叶师负责。上次说的儒家要修改的四个方面,奇技淫巧之说至少在明面上已经基本改变过来了,避讳的问题朕已经以身作则,但相信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愚孝的问题朕这一篇文章应该会引起大讨论,就剩下君子不言利了。朕让东厂调查了一下,这事只是大家说说而已,其实大多数自以为是君子的倒是都在言利,这事倒是不急,今年这四个问题都解决好了,明年我们就可以改纪年方法了。”

    叶向高道这:“陛下,宣传造势之事如何把握,还要请陛下先定个章程,臣等才好照章办理。”

    朱由校道:“重点宣传的是夫子举办学校,教化万民。注意,直接就是学校,不要用学堂。人之异于禽兽者,知人伦也。何以知人伦也,教化之道也。就从这一点,夫子便是万古圣人。”

第375章 游西苑() 
呐喊者的这篇文章果然又一次引起了大讨论,而在下一期,就有署名内阁次辅叶向高的文章站出来支持呐喊者。他认为,圣人也并不是每句话都是对的,但圣人所为,兴办学校,教化万民,编纂典籍,提出因材施教,这才是我们尊其为圣人的原因,并不是说圣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才奉为圣人的。

    既然圣人都会有错,那么在某些时候,父亲并不一定就比儿子更正确是有可能会出现的。孟子云:“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如果父亲能够允许子女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认真倾听,子女能够尊敬父母,按着他们的指引来使自己更加完善,这不是很好吗?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推崇的父慈子孝吗?

    三纲者,是由西汉时的董仲舒提出来的,而且借用的是法家的观点。圣人只是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圣人并没有说必须一方以另一方为纲,而是大家都要各安其职,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做好自己的本份。呐喊者的说法在我们现在看来,更符合圣人的原意。皇帝陛下也曾经对我们复述过夫子之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内阁中人将会启奏皇帝陛下,请求将三纲换成圣人所言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是,我们只是想将三纲的说法还原其本来面目,但五常之仁义礼智信,乃是对人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明人都应该遵循的准则。不但不能削弱,反而要更加强调,并且希望诸位在生活中要以五常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是叶向高用官方身份写出来的文章,一时使得很多人开始琢磨。特别是很多人都被“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吓住了,这确实是夫子所说,但皇帝竟然直接对大臣说这句话,这其中有什么意味呢?

    而且按着这句话来说,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论孝的问题了,而是想从论孝开始,将父为子纲搞掉,然后将君为臣纲和夫为妻纲也一并废掉。

    “狼子野心,何其毒尔。这是要将我名教覆灭呀!叶向高这条老狗,我早就知道他和我们不是一条心。我们以后要给他家里挂一块匾,就写上名教罪人,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子子孙孙都受人唾骂。”北直隶巡查使王洽恶狠狠地骂道。

    旁边的刘思源也骂道:“朱由校疯了,将君为臣纲批倒,对他有什么好处。叶向高必是奉了朱由校之命,不然这老狗可没这份狗胆。”刘思源因唆使国子监生闹事,被夺官流放日本,后来因病被改为流放辽东,被王洽用钱赎了回来,所以他深恨朱由校。

    王洽道:“通知王重真,可以发动了,再拖下去,还不知道他们要闹出什么事来。”

    南直隶宝源局被查出账目不符,数额高达三十五万两白银,作为局监的王治被廉政公署请去协助调查。如果不快一些动手,只怕王治就要被查实问斩了,所以王洽急着发动也有救自己弟弟的想法在里面。

    刘思源将命令传给了王重真,山羊胡子王重真立即和宫里的内线联系。两天以后,惜薪司负责采买的陈德忠将四个江南水贼带进了宫中,暂时安置在西苑内。

    陈德忠以前是王安的心腹,王安失势后,他迅速地抱紧了刘良相的大腿,成为惜薪司内仅次于刘良相的实权派,掌握了食物采买这个宫里最大的肥缺。但他处事公正,并不会象以前的采买太监一样收贿甚至索贿,最多是按老规矩办事,所得的常规孝敬大都上交给了刘良相,深得刘良相的信任。而东厂也因为他做得不是很出格,没有对他进行严密监视。

    而这天中午,陈德忠在给长公主送膳时,随意说道:“殿下,现在西苑风景可好呀,荷花开得极好。”而媞媞一听,眼睛一亮,便去找朱由校,要皇帝哥哥陪她去西苑玩。

    陈德忠知道媞媞在朱由校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他的计划是想让媞媞在西苑落水,然后飞报朱由校,趁着侍卫不多的机会,将朱由校斩杀在西苑。这个计划其实有诸多不确定性,但第二天上午,朱由校竟然带着皇后,贵妃,太子,公主一起来到了西苑。

    朱由校一直都比较忙,所以和媞媞见面的机会也不多,每个月去向李康妃请安时才能一起吃个饭。所以媞媞提出想要陪她去西苑玩时,他自然答应了下来。并且决定是全家出游西苑,不过康妃端妃他们不愿意和年轻人一起,所以就只带了自己的老婆孩子。

    媞媞极其兴奋,一会儿跪去抱起侄儿,被方正化瞪得不舒服,就放下朱慈燃,跑去要抱侄女。朱淑娥已经两岁多了,姑姑姑姑地叫个不停,媞媞喜得不停地答应,两人玩得很是高兴。

    西苑的管事调来了两艘画舫,朱由校看着玩得相得的两姑侄道:“皇后和王妃一艘船,我和段妃媞媞一艘船。”

    方正化带着太子护卫队检查太子将要乘坐的那艘船,魏忠贤看着他们里里外外想将船翻过来的样子,顿时觉得自己这边的检查有些散漫,他叫道:“都仔细点,好好检查。”

    朱由校笑道:“在宫里那么麻烦干嘛,不要和方正化比,他是办事太认真的人。”

    方正化弯腰笑道:“内臣多谢圣上夸奖,职责在身,不敢懈怠。”

    魏忠贤总算带人将里外都检查了个遍,朱由校道:“方都监,你们在前面吧。”

    方正化自然没有意见,他手一挥,船上的浆一起划动,向着水中而去。皇帝坐的船紧跟在后面,荡入那荷花碧波当中。

    媞媞看着那成片的荷花,还有那翠绿的莲蓬,心里痒痒的,只是船板较高,却是没办法可以折到。她看向皇帝哥哥道:“媞媞想要摘一朵荷花给淑娥玩。”

    朱由校和段英一起笑了起来,魏忠贤努了努嘴,一个小侍卫将刀交给同伴,取出一段绳索在船边柱子上一系,然后拉着绳子在船外一荡,跳回船上,将一朵荷花

    放在媞媞面前道:“长公主,您的花。”

第376章 西苑遇刺() 
朱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