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从哲和徐光启只是笑笑不说话。这事说来简单,但时间的拿捏可着实不容易。各方面的配合,不能出一点差错,总算老天保佑,一切顺利。

    朱由校又得意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北直隶倒是容易,山东山西也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南边减租只怕有些难度。”

    方从哲道:“南方人太多,地太少,确实比北方更有难度,不过只要北方安定下来,南方倒不用很急。”

    徐光启道:“南方依旧有大量平民,虽然一直以来南方较为安定,但不要忘记宋时的方腊教乱。”

    叶向高笑道:“方腊教乱,也是因为有大量贫民,只要我们把贫民减少,那么邪教也无法获得生存的土壤。”

    朱由校点点头道:“贫穷是最大的原罪,消灭贫穷,就可保天下久安。”

    徐光启想道:“皇上竟然用原罪这个词,难道皇上也信教吗?可不能让这些传教士乱给皇帝说些道理,有时间要和皇帝说一下。”

    朱由校又笑道:“消灭贫穷,朕又有了一个法宝。兵器局已经造出了可用的蒸汽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厂臣,去通知六部尚书,一起跟朕去兵器局。”

    皇帝带着内阁和五部尚书(毕自严没在京城)来到了兵器局。兵器局三人在门口恭迎,带着他们来到河边,原来他们造出了抽水机。

    孙元化在蒸汽机里加入了木柴,自然有学生过来将火点燃,这时朱由校想到了火柴的制作,于是说道:“孙卿,拿笔来,朕想到了一种新的生火方法,你先记下来,到时再去研究。”

    孙元化大喜,蒸汽机都不管了,连忙拿来纸笔。朱由校道:“火柴头是由氧化剂和硫等易燃物组成,火柴盒是由红磷等成分,两者摩擦就可以使火柴头燃烧起来。”

    孙元化迷惑地说道:“氧化剂是什么意思?”

    朱由校说道:“就是能使火燃烧得更厉害的东西,这个要你们自己去找,我只知道氯酸钾,但我不知道在哪里有,如何造,还应该有别的也行。”

    孙元化根本没有听明白,只好照着皇帝说的写了下来。这时旁边的毕懋康道:“这个应该可以问炼丹的道士,他们说不定知道。”

    朱由校大喜道:“是呀,这个朕倒是忘记了,炼丹的道士虽然是骗人的,但确实可能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叫龙虎山下来几个真人帮忙就行了。”

    茅元仪面有难色地说道:“只怕龙虎山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

第276章 橡胶与大洋洲() 
朱由校道:“厂臣,你派人去龙虎山传旨,让正一真人派两个炼丹厉害的人来兵器局。这个火柴的事情你们先试着制造,成功后告诉朕就行了。注意制作方法不要外传,这也将是一个大产业。”

    三人连忙答应。这时蒸汽机已经开始启动,从一个铁管子中流出了水来。众人一起欢呼起来,朱由校看了一下,河面离地大约有五尺距离,能够把水打这么高,已经很不错了。

    他想了想问道:“你们用的是什么东西把里面密封的?”

    孙元化道:“在杜仲中可以提取出一种胶,软硬适当,很适合封住里面,成为陛下所说的真空。”

    朱由校笑笑道:“那就好,对了,在极东之处,有一种树,朕称之为橡胶树,割开以后会流出软软的东西,可以制成胶状物,朕想要取得它们的种子,可惜现在没有这个条件呀。”

    徐光启道:“这个倒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葡萄牙人愿意给我们提供海图,我们可以航行到那里去找来。”

    朱由校道:“真的吗?他们怎么愿意提供海图了?以前不是不愿意的吗?”

    徐光启道:“荷兰人也有海图,已经提供给我们了,连带观星术一起,那葡萄牙给与不给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只是两相对照总是好的,葡萄牙人精得很,知道荷兰人给了我们海图,自然乐得送个顺水人情。”

    朱由校问道:“我们用荷兰人的海图到了哪里?”

    徐光启道:“孙阁部来信说,向西已经航行到麻六甲过去三千里,向东则已经过了巴达维亚三千里,他们不敢继续前进,现在已经回到了台湾。”

    朱由校道:“万国堪舆图不是已经发给他们了吗?照着图能不能去南美?”

    徐光启道:“应该可以,陛下想让他们去找橡胶树种吗?”

    朱由校道:“橡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传旨给孙阁部,让他选人去南美找橡胶树种,如果遇到我们这边没有的物种,也一并带回来。”

    徐光启道:“要不要把研究院的学生带上,一路上勘探地理,为以后的占领做准备?”

    朱由校奇怪地问道:“为什么要占领这些地方?”

    徐光启道:“陛下,臣以为建奴不足为患,而南方之海夷,必为我中华他日之敌。如欲对抗他们,则必学他们殖民之法,将中华种子散播世界各处。”

    朱由校伸出大拇指道:“先生实乃开眼看世界之中华第一人。我大明有先生,实乃邀天之幸。”

    徐光启低头作了一揖道:“陛下天纵圣明,臣附骥尾而已。”

    朱由校道:“用大福船,带上学生,多带士兵火器,一路过去,好好探明地理情况,我们和西方诸国抢一抢南美。另外我看了万国堪舆图,还有一大块地方并没有标上,应该是西方人还没有发现。派几艘船,从三佛齐向东南方向去,有一极大岛,地域等同于中国之地,将此地占住,移民过去,可在此地再造一个中国繁华之地。而且这里比较热,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

    看着徐光启疑惑的样子,朱由校补充道:“这些都是梦中太祖告诉朕的,太祖说,这将是中华必占之地。”

    徐光启道:“那臣就等下安排人去陛下所说南美的航行,我们先看下蒸汽机吧。”

    孙元化感激地看了老师一眼,就让茅元仪上前介绍抽水机的基本情况。朱由校听完后道:“既然已经有了转轴,那么就可以用来推动车子在铁轨上行动了。”

    茅元仪道:“抽水已经没有问题,铁轨上的机器还在试验,要等完全成功后才能报告给陛下。”

    朱由校点点头道:“一年之内要研究出蒸汽机车,铁路到时也能修好了,它总比马拉车要好得多。传旨,升孙元化,毕懋康,茅元仪为太子宾客,各赏赐京城别墅一套,赏银币一万块。其下有功人员,着造册后另行赏赐。”

    太子宾客是正三品,三人等于终于跻身高官之列了,自然都是喜不自胜,跪拜谢恩。朱由校道:“有功赏,有过罚,朕的原则很简单。你们在后期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蒸汽机的小型化和大型化,二是开花弹的研制不能停,三是可以试试把蒸汽机用在船上。不要用木柴作燃料,用煤烧效率应该会更高一些。”

    孙元化道:“前次茅宾客提到过用煤来代替木柴,臣等已经让人去各处寻找适用的煤炭了。毕师傅负责的开花弹已经基本成功,只是控制时间还有些问题,也要等完全掌握后才会呈报给陛下。”

    朱由校点头道:“机械制造,没有什么诀窍。朕给你们指明了方向,只要多想,多试,自然会有所得。上次朕曾经说过,有一位贤者说自古成功在尝试,陆游说尝试成功自古无,朕觉得,前者是说必须尝试才能成功,后者是说不要想着尝试一次就能成功。一百次不行,试一千次,当然,也要互相之间探讨,找出失败的原因,有时候,灵光就在一念之间,说不定讨论时就会闪现出来。”

    茅元仪道:“陛下为我等队伍指点一下,比我们讨论一个月都要强得多。”

    毕懋康也说道:“陛下所指的方向,一直以来都证明是正确的。陛下智深如海,臣等自愧不如。”

    朱由校道:“朕只是知道些原理,实验的事还要劳烦诸卿。朕只希望在垂垂老时,能看到电灯电话,汽车轮船,我中华儿女分布于世界各地,谁也不敢欺负我们。那也就不枉我来这世界走一遭了。”

    孙元化连忙问道:“陛下,这电灯电话,汽车轮船是什么东西?给臣等说说,让臣等为陛下尽力。”

    朱由校哈哈笑道:“晚上不用蜡烛,但比蜡烛更明亮,是为电灯。千里之外,你说话他能听到,是为电话。至于汽车轮船,和你们现在研究的蒸汽机车差不多,不过是更小更快,还可以用在船上。汽车轮船你们现在研究吧,电灯电话朕要重新培养人来研究。”

第277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孙元化不甘心地说道:“什么电灯电话的,陛下指点一番,臣等也可以效劳。”

    朱由校笑道:“电灯电话的,基础现在是全无。朕要在研究生院重开一门新课程,名字就电学。到时候朕会把讲义给你们看的,到时还有很多东西要和你们一起探讨,众卿终究见多识广,说不定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

    孙元化这才心理平衡了一些。他说道:“能得陛下的指点,是臣等最期盼的事。上次厂公说要造一种卷烟的机器,臣问他详情,他也不清楚,说只能由陛下解惑。”

    朱由校找到一根小棍子道:“大约三寸长,这么粗,外面用一张纸,里面是切碎的烟草丝,烟草不知道,那就随便什么丝都行,这就是卷烟的样子。人力也可以卷,但朕想着用机器一来速度快,二来规格统一,所以要你们试着造一个机器出来卷烟。”

    他想了想道:“手动的卷烟机大概是这个样子:一个小木架,里面有一个能移动的铁杆或者木杆,一层牛皮纸。将纸和烟丝放在一起,然后推动铁杆,牛皮纸就把烟卷成了一个小条,两头用剪刀一剪,就成了一根卷烟了。”

    茅元仪道:“臣看到过这种手动卷烟的机器,臣舅家有一个,臣可以拿来一起研究。”

    孙元化道:“那就好。不过这纸就用平日写字的宣纸可以吗?要不要造一种新的纸,专门用来卷烟。”

    朱由校道:“用宣纸太奢侈了,而且只怕也不大适用,纸的要求是软而薄,不如让宝钞司去造这种纸吧。”

    魏忠贤道:“圣上,宝钞司只能造草纸,只怕不能造出这种纸来,不如从别的造纸厂请几个工匠来指导一下吧。”

    朱由校想了一下道:“不用,把研究院的学生派几个去,那个宋应星带着,去帮助宝钞司改进制造工艺。”

    毕懋康是研究院的山长,他说道:“陛下,研究院并没有开设与造纸有关的课程,只怕这些学生去了也无济于事。”

    朱由校笑道:“一理通,百理融。学生学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所谓触类旁通便是此理。他们很快就能熟悉造纸的方法,然后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学来改进制造流程,或是设计出相应的机器,这比工匠们只知道固定的方法要好得多。”

    徐光启赞叹道:“陛下此言,可谓是说尽了学习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算是真正学懂了,学通了的学生。”

    朱由校道:“这世界上知识太多,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学完。但拥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不管在哪一个领域,都能很快适应并且做出成绩来,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孙元化又说道:“陛下,臣等一直将煤变成焦炭来炼铁,效果确实很好。只是煤变成焦炭后,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