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其中,小心地卷好,叼在了嘴上。

    魏忠贤连忙将火媒子吹燃,朱由校凑了上去,狠狠地吸了一口,被呛得连声咳嗽。

    段英连忙来捶他的背,朱由校伸手制止了她,又抽了一口,咳嗽停止了。他看着这燃烧着的纸烟,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和哥哥一起在乡下老家跟着爷爷学着卷烟学着吸烟的情景,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客氏忙道:“哥儿,不好吃就不要吃了。”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不是的,很好吃,只是想起了一些事罢了。”心里却想道,自己穿越过来的只是灵魂,而竟然一样会有烟瘾,由此看来,烟瘾这事其实主要是精神上的事而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事。

    他又抽了两口烟,然后对魏忠贤道:“找到种子,改良以后大量栽培,这是一条发财的好路子,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魏忠贤点头称诺,朱由校却又想起了火柴,原理自己是知道的,至少比火媒要方便得多,回去后让研究院去实验一下,造出来不但可以代替火石火媒,而且和香烟搭配出售,绝对是可以大赚的。

第257章 黑峪() 
这时小二已经流水价地将吃食端了上来,果然是蒙古风味,只见有手撕羊膀、羊肚火锅、羊脚火锅、爆炒羊肝、干锅羊排、软里脊、烧羊鞭、天麻炖羊脑、羊丸大补汤,羊身上的东西都拿来了。

    晦明一个人坐在门口的一个小桌上吃他的素斋,而这么多的菜显然五六个人是吃不完的,朱由校看了看站在门边的侍卫道:“另开一张桌子,将这些菜一样少取一点我们吃,其它的都拿去给他们吃吧。”

    李邦华道:“少爷一家人吃吧,我去安排他们吃。”说罢让小二安置好侍卫的饮食,朱由校和客氏及段英留在原来的桌子上,魏忠贤要站起来侍候,朱由校道:“一起坐吧,承恩和朝钦也坐下,好好吃一顿饭。”

    这时小二端来酒水道:“客官,这是地道的烧酒,本来是卖与蒙古人的,味道极冲,请客官慢用。”

    朱由校摇摇头道:“给另一桌吧,我们这里不用烧酒,可有米酒,女眷可以喝一点。”

    小二将酒端到侍卫一桌,李邦华眼睛一瞪,大家都不敢动酒。而客氏和段英喝着甜甜的米酒,吃着羊肉,大赞着此地风味,与京城果然大不相同。

    酒未足饭已饱,大家或心满意足或意犹未尽地从酒楼出来。李邦华便欲带朱由校去住所,朱由校说道:“走一走吧,看一下边塞风情,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

    李邦华看向魏忠贤,魏忠贤犹豫一下道:“护卫带得足,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圣上难得出来一次,那就逛一下如何?”

    李邦华没有办法,只好跟着一起逛街。这里的商业很发达,但其实并没有多少蒙古货,最多不过是皮马靴马鞭之类的小玩意,数量多的是要销往蒙古的些日用品之类的,朱由校叹道:“贸易顺差太大,也不是好事呀。”

    他的话别人都没有听懂,在一个商行里,段英兴致勃勃地选购了一双马靴,一条马鞭,朱由校又让买了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马鞍,说道:“路上有时间就让你骑马。”把个段英喜得合不拢嘴。

    这时旁边一个蒙古汉子和店家吵了起来,侍卫立即冲上,将那个蒙古人按倒在地。蒙古汉子叫嚷道:“你们这样欺骗我们,我们要去告诉你们的皇帝。”

    李邦华上前道:“他如何欺骗你了,你且说来听听。”

    那汉子道:“我两头牛,五只羊,只换了两个铁锅,一匹棉布,我要他送个瓦罐他都不干。”

    李邦华看向店老板,店老板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位贵客,按照我们的市价,一头牛是两块钱,五只羊是一块钱,一共三块钱,而两个铁锅是一块加两百铜币,一匹布是两块钱,本来我就少收了他两百铜币,他还想要个瓦罐,那怎么行呢?”

    李邦华对蒙古人道:“你听明白了吗?他本来就已经让利给你了,你还吵什么吵?”

    那蒙古汉子道:“我不会算账,但我知道两头牛五只羊不可能只值这么多东西,我要告诉我们的大汗,说你们专门欺骗我们。”

    李邦华喝道:“你既然账都不会算,又为何说别人欺骗你呢?我让店家送你一个瓦罐,你拿走就不要再吵了,如何?”

    那人听说可以得到瓦罐,立刻答应下来,那店家取了一个小瓦罐给他,他欢天喜地地走了。

    朱由校看完了整个过程,问道:“两头牛五只羊只换这么一点东西,我也觉得不对头呀。”

    李邦华回道:“这不是店家欺他,价格就是这样定的虽然说店家赚了大钱,但这是合理合法的,要怪只能怪制定价格的是汉人而不是蒙古人,牛羊对于我们不是必需,而布帛铁器对于蒙古人则是必需品。”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来的那个时代,中国常常就象这个蒙古人遇到的情况一样,自己的东西卖不出价来,而自己需要的东西别人都喊高价,这样当然会吃亏。他希望在这个世界里,能定价的永远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应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就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标。

    出子店铺,朱由校道:“以后的交换也要制定出一个章程出来,不能太亏着蒙古人,这样可以缓和一下和他们的矛盾。”

    李邦华点头道:“陛下说的是,蒙古人也是没有办法,明知会受到欺侮还是不得不交换,虽然我们赚了一些钱,但会使蒙古人更恨明人,如果有章可循,可以让蒙古人不那么恨我们。”

    朱由校道:“这事就由李卿来牵头,在边地巡查后,拿出一个方案来,和当地的官府和军队讨论一下,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到时呈上来,内阁看了后颁布下去执行。”

    当晚就住在宣府镇,第二天天气很好,从码头放船直接走水路去迁安。

    从宣府镇出发倒是顺水,船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到了潮河后,就是逆水行船,必须有纤夫拉纤。看着那些赤脚露背的纤夫艰难地拉着纤绳,客氏和段英都很不忍心,要朱由校去走陆路。

    朱由校叹了口气道:“现在我们要他们拉纤,他们才有收入来养活自己。你们的一时善心,最后会害得他们衣食无着。这些人其实吃得苦,不管是从军还是移民,都是极好的。这次回去后要加大移民力度了。蒸汽机也要早点造出来,到时候就可以不用人拉纤了。”

    两人这才作罢。一路无话,潮河过完后,大家转行陆路,前住柳河。

    这里是密云后卫,整段路大约是三十多里路,因为是在山中,所以路不大好走,至少马车就没办法行走,于是客氏就由侍卫用轿子抬着,其他人骑马而行。

    行了大约二十来里路时,前面出现了一个寨子。向导说这个寨子叫黑峪,里面住的是密云卫的屯军,此处离柳河大约还有十多里。

    朱由校命令就在黑峪休息,顺便看一下深山中的屯军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第258章 何腾蛟() 
众人向黑峪进发,在寨子门口,发现连守门的人都没有。魏忠贤皱了皱眉头道:“暂时停下,锦衣卫去两个人看看。”

    朱由校道:“这么小心干嘛,在内地还怕出什么事吗?我们这么多人,蒙古三千骑兵也讨不了好。”

    魏忠贤躬身道:“圣上,小心无大错,奴婢身负重任,不敢马虎。”

    朱由校无法,只好停下,一会儿,探路的锦衣卫回来说道:“他们都聚集在场子里,正在吵架呢?”

    魏忠贤这才放心,问道:“吵些什么呢?”

    锦衣卫回道:“好象是说卫所千户处事不公,那些军户嚷着要捆了千户呢。”

    魏忠贤道:“李都监,你先带兵去把他们控制住,然后我们再来。”

    朱由校怒了:“这点小事,就不用等然后了,李都监先走,我们跟上。”说罢就向前走去。

    魏忠贤没有办法,只好跑到朱由校面前,让侍卫仔细警戒着。一行人来到场子上,军队已经将军户们包围住了,但那些军户夷然不惧,并已经将千户捆了起来。

    魏忠贤上前道:“谁是当头的,出来说话。”

    一个壮汉从里面走了出来道:“你们是什么人?”

    魏忠贤手举一张牌子道:“看清楚了,这是东厂侦辑司的牌子,你们有什么冤屈,可以对我说,但是先要把千户放了。”

    那壮汉看魏忠贤的样子不象内官,只当是东厂的寻常掌班之类的,也就没当回事,笑道:“东厂的大人,我们千户做的事你并不知道,我们要把他解送到京城,交于皇上,太祖的大诰我们是知道的,这个是不犯法的吧。”

    朱元璋的大诰里确实说过,民众可以将犯事的官员解送到京城,其它官员不但不能阻拦,还需要提供方便。这一条搬出来,确实可以唬住一般的官员,但魏忠贤当然不在其中。

    他手一翻,又举起一张牌子道:“看清楚了,这是皇命钦差的牌子,这里现在被我接管了,人可以直接交给我了吧。”

    壮汉不敢相信,将眼睛湊到牌子前面,仔细地看了看,其实他也没看过钦差牌子,而且也不识字,但上面那结构繁复的花纹还是看得明白的。他回头叫道:“何头,您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一个三十来岁的清瘦汉子极不情愿地走了出来,也不看牌子,有气无力地说道:“看什么看,当然是真的了。”

    壮汉奇道:“你看都不看,怎么知道是真的?”

    清瘦汉子道:“这么多兵在这里,谁敢冒充钦差?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说罢跪倒在地道:“草民何腾蛟拜见钦差大人。草民等因千户张正私通蒙古,处事不公,欲将其解送到京城问罪,既然钦差大人在此,那就劳烦了。”

    朱由校不由得高看了何腾蛟一眼,此人心思灵敏,年纪不大却隐隐是这些军户的领头人,是个人物。

    魏忠贤道:“张正私通蒙古,可有证据?”

    何腾蛟道:“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

    魏忠贤看了朱由校一眼,朱由校摆摆手。魏忠贤这才转身对何腾蛟道:“带我们去大堂,本本官要亲自审问。”

    何腾蛟带着魏忠贤等人前去大堂问案,朱由校让人找了几个军户,询问了一下寨子里的情况。

    黑峪因为远离大路,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日子过得较苦,有些军户捱不过,就逃走了。而何腾蛟本来是贵州黎平府人,作为客军来到这里,因为此地军户名额不足,结果就在这里落了户。

    何腾蛟脑筋活,来到这里后,发现与蒙古人的交易有钱可赚,于是从各地进了一些货物,开始与蒙古人作生意,使得大家的生活大为改观。

    而千户张正先是支持何腾蛟的作法,等到何腾蛟闯出一条商路后,就出手将这条商路掌握在自己手中。原本交易所得,何腾蛟是从户数和所凑本钱两个方面来分红的。而张正则变成了自己得一半,剩下的全部人得一半。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大家对张正的行为愤恨非常,却无计可施。不想张正自己找死,他带队去了一次草原后,发现铁器特别是武器非常值钱,其利可得十倍以上,于是决定将千户所的武器卖与蒙古人。

    何腾蛟等人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