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道:“那就去勘测吧,把田亩总数和所属何人给我查个清清楚楚,京师卫所,就先从延庆卫开刀。只要有问题,都要从重从快地处置。”

    这事必须有个地头蛇来带路,于是王承恩对汤九州说道:“汤指挥使,配合与否,都在你一念之间。”

    汤九州跪倒在朱由校面前道:“请陛下饶恕卑下有眼不识泰山,卑下愿配合厂卫,以报圣恩。”

    朱由校奇道:“你如何看出朕的身份的?你反应倒是很快呀?”

第255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 
汤九州暗暗鄙视,敢带着妇女进军营当然是京师里的大人物,而在后面看到能够让锦衣卫和东厂都同时听令,除了当今皇上又还能有谁,这还需要反应快吗?只要不是瞎子和智障都应该猜得到了吧。

    他老实叩头道:“陛下天威,如日月之光,让臣下如何敢认不出呢!”

    朱由校朝魏忠贤眨眨眼,示意这家伙和他一样都是擅长拍马屁的。魏忠贤面不改色道:“汤指挥使,那就尽心尽力办事吧,圣上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好自为之吧。”

    汤九州道:“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魏忠贤见他竟然敢抢自己的台词,心下有些不喜,大声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你且去做吧。”

    汤九州又叩了几个头,然后带着王承恩去了。皇帝身份在延庆卫已经暴露,魏忠贤就传令让李朝钦带人也迅速赶来,以防有什么不测。

    有汤九州这个内鬼在,东厂和锦衣卫的威势之下,很快就将延庆卫的军户数目和屯田情况查了个清清楚楚。王承恩报告说,军户数量共有两千零十家,但在卫所中的不过三百二十人,其余的均已经分到各个卫所将军和地方官员属下,成了他们的佃农。

    不过汤九州是唯一一个没有佃农的卫所将领。本来象他身为卫指挥使,自己不乱来,下面也应该不敢乱来的。但延庆卫情况比较特殊,除了汤九州外,其它将领和大部分地方官吏都是李三才的旧部或者同门故旧,根本不把汤九州放在眼里,先还是试探想将他拉下水,见他竟然不识抬举后,就索性不再理他,反正一个正三品的卫指挥使,也没有什么门路,乐得见他让出一份利益,好自己多分一点。

    朱由校听了报告,气得大叫道:“一个死了的李三才,都还有这么大的能力,这吏治如何能搞得好。”

    王承恩小心说道:“圣上,徐先生曾经说过,官员结党后,这党就成了活物,有自己的意向。虽然李三才已经死去,但其他人正是以他为联结点,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彼此照应。结群以抗天威。”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这话先生也曾经和朕说过,好吧,要破除这些陋习,并非一日之功。牵涉到此案之人,全部重处,能判多重就判多重。”

    王承恩迟疑了一下,朱由校不悦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王承恩连忙回道:“圣上,此事牵涉到怀来知县袁崇焕,此人自己并没有收纳佃户,然而卫所将军们所倚仗的都是袁崇焕。”

    朱由校又听到这个名字,才知道原来孙承宗把袁崇焕派到怀来当知县了,记得自己当时说过要把袁崇焕放近些的,看来孙承宗倒是按自己的吩咐做了,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如何做得这许多人的后台?

    他提出这个问题,王承恩看了旁边的汤九州一眼,汤九州上前回道:“陛下,袁知县说他恩师是内阁孙阁老,让他来下边历练一段时日,以后会大用于边地。而且他一来就和李尚书的儿子打得火热,以李尚书的子侄自居。这样各卫所将领都奉承于他,且不将末将放在眼中。而怀来县官吏均唯其马首是瞻,其它州县官员也给他偌大面子,无论是延庆卫,还是昌平州,他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要说末将,即使是知州大人,也要看他三分脸色行事。”

    朱由校冷笑道:“好一个袁大炮,倒真会借风打旗。王承恩,朕不相信这个袁崇焕不用佃农就没有其它途径来钱,好好地给朕查,上次轻轻放过他就已经有人说朕是非不分了,这次如果查出实据,定然不再饶他。”

    王承恩回道:“圣上,虽然可能会多花一些时间,但应该可以查出袁崇焕的不法之事,就象圣上说过的,没有利益的事,是不会有人去做的。袁崇焕行此等事,一定有他的利益所在。”

    朱由校笑道:“你的拍马技术就比厂臣要柔和一些,厂臣呀,后生可畏,要多学学呀。”

    魏忠贤惭愧地低头说道:“圣上,奴婢吃亏就在于读书太少,这辈子是不行了,我会让良卿多学些东西,再为圣上效力的。”

    朱由校不由气结,这家伙竟然把拍马当成好事了。不过转念一想,其实自己对于拍马这事并不反感呀,甚至有时还会有些小窃喜。这说明,自己已经被封建思想侵蚀了?不再是一个纯洁的社会主义青年了?这怎么行呢?下次要去和徐光启请教一下,听一听科学家是如何理解这种事的。

    因为清查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所以魏忠贤紧急传令,将在京师中的吴孟明召来。吴孟明已经从日本回来了,叙功升为锦衣卫同知,他心思细腻而且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正适合干这种事情。

    一天后,吴孟明已经带人赶来,累得象死狗一样。朱由校安慰了他几句,王承恩就将资料与他进行了交接,然后再继续皇帝的出巡。

    因为皇帝准备先巡查宣府,然后再去迁安看一看,时间较为紧迫,所以后面的路上就不再分批前进,魏忠贤让人打着两面钦差的旗子,大家一起快速赶往宣府镇。

    两天以后,终于赶到了宣府镇治所。李邦华已经在这里视查了几天,他赶来向皇帝汇报了视查情况,总的来说宣府镇的防务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蒙古人这一段时间很安静,专心和大明做生意。他们用根本没有用的羊毛换回了大量的物品,让蒙古人感叹这幸福来得太过突然,大明的钱真是太好赚了,哪里还有和大明打仗的想法呢。

    当然,边军的情况也还不错,因为是边城,所以各项操练都还能正常进行,不象内地卫所那么懈怠。朱由校想亲自去羊房堡或者张家口堡去看看,被李邦华,魏忠贤,王承恩联手打消了主意。

第256章 烟草() 
李邦华不客气地说道:“陛下欲效英宗北狩乎?”

    魏忠贤道:“圣上,宣府离土木堡已经有一百多里地了。”

    王承恩则跪倒道:“圣上,奴婢虽姓王,亦不敢学王振。”

    看来土木堡之变是明人心中永远的痛,朱由校知道说服不了这几个人,只好道:“那行,李卿继续在此巡查,朕先去迁安一行。”

    李邦华本已经做好迎接皇帝雷霆之怒的准备,却不想皇帝竟如此好说话,而魏忠贤与王承恩虽是内臣,却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不由暗想道:“邹师,只怕您老所认为的情况也未必正确呀。”

    李邦华受业于邹元标,是正宗的东林党人。邹元标被朱由校派去做陕西巡访使,几年不得回京师,李邦华是颇有微词的。而邹元标与他通信,总说皇上刚愎自用,打击东林党人。而魏忠贤等人媚上曲从,深为大明之前途担忧,他也深以为然。

    但是大明先是将日本萨摩藩教训了一顿,占领了日本大片领土,恢复了琉球之藩属。然后于辽东将努尔哈赤逼得处处受窘,将建奴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都捉到了京师,已经让李邦华对邹元标的话有了一些怀疑。

    而后皇帝又启用他这个典型的东林党人为钦差,委以巡查边城重任。今日之事,更是能虚心听谏,而魏忠贤等人也不是一味曲从,而是据理力争,直接点出土木堡和王振,根本不怕触怒皇帝,这样的作为,很多东林党人也做不到呀。

    他跪倒在地道:“微臣谢过陛下。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会兢兢业业地巡查各地,将真实情况汇报过陛下。”

    朱由校叹了口气道:“厂臣,你快些去安排,朕的日程很紧。”

    魏忠贤和手下人商量后回报道:“圣上,如果要快,最好是走水路,从宣府直接放船可到延庆,然后入榆河,再到潮河,入柳河即可进入滦河,可以直接到迁安。不过中间还有大约二十里地要走陆路转河。”

    朱由校道:“走水路好,奶妈和贵妃经不起长途颠簸,而且速度会快些,那就去安排吧,今天晚上动身。”

    魏忠贤吓了一跳:“圣上不可,这河虽然是通航运的,但晚上行船不能看路,还是明日趁早赶路吧。”

    王承恩也说道:“圣上,宣府镇有许多特色食物,奉圣夫人上次就说过要在这好好尝一尝的,还是今日享用后明日再走吧。”

    朱由校问道:“我们出来多长时间了。”

    魏忠贤道:“圣上,我们不过出来八日,还有二十多天呢,奴婢问过,从此地放船,到迁安不过三日时间,来得及的。”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那好,今天就去宣府镇上逛逛吧,看到底有些什么美食。”

    李邦华道:“陛下,微臣先来宣府,倒是熟悉一些店铺,不如就让微臣来带路?”

    朱由校看了看宣府治所的指挥使,点了点头道:“那就由李卿带我们去看看吧。”

    一行人带着十多个侍卫,微服出了治所。宣府虽然名为军镇,但因为并没有紧靠边境,所以倒象个繁华的大集市。不论是内地的物资,还是塞外的出产,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李邦华先带着他们来到一个大酒楼,吩咐过小二后,他小声说道:“少爷,这里的口味极好,是地道的蒙古风味,就是担心奶妈他们不喜欢吃。”

    客氏笑道:“有劳李先生担心,寒家之女,能有吃的就不错了,没有那么挑剔的。”

    段英也笑笑没有说话。朱由校一直很羡慕大口吃肉的蒙古风格,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到了宣府,当然要试一试。

    这时朱由校被旁边一个老头子吸引住了,不是老头的人,而是他竟然在抽水烟。

    朱由校虽然前世是个中学生,但也偶尔会抽烟。看到水烟,喉咙竟然有些痒了。他咳嗽了一声,大家都看了过来。他朝魏忠贤眨了眨眼,然后看向那个老头子。

    魏忠贤有些茫然道:“那个是在抽水烟?”

    朱由校奇道:“你知道水烟?”

    魏忠贤道:“也是近年来才从广东传入的,上次有番子说南方有些人种植了贩卖,所以算是知道了。”

    朱由校道:“去借点或者买点来,我想试下。”

    客氏道:“哥儿,那东西没问题吗?看着有火的样子,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呀。”

    朱由校笑道:“奶妈放心,这个我倒是知道一些,没有问题的。”

    魏忠贤来到老人桌前,和他聊了一会,老人将水烟袋送到他手上。魏忠贤连忙推辞,只接受了一些切好的烟丝,道谢后回到自己桌边。

    朱由校看到烟丝,喉咙更痒,一时却没有办法去抽,急得团团转,这时看到王承恩正在看报纸清样,他大喜道:“撕一条纸来给我。”

    王承恩不知道如何撕,就将整个清样递了过来。朱由校小心地撕了一条三指宽的纸条下来,然后笨拙地将烟丝装入其中,小心地卷好,叼在了嘴上。

    魏忠贤连忙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