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珠竟然送了他荷包,他当然明白这个时代里送荷包意味着什么,他向她索要荷包时就已经知道,既然知道宝珠也是喜欢他的,而在不到一年之后自己就将要成为天下之主,那么他要让这个女孩成为他的皇后。

    这时,周遇吉进来了,小声告诉他:“崇文门沙家胡同,从房屋来看应该是官宦人家。”他和李进忠一起出去,但没有站在一起,一直跟踪小倩直到她到家,这也是昨晚朱由校才想到的,如果宝珠送了荷包给他,他当然要知道她的住址,在这么大个北京城,要找一个人不知道地址是没有办法的。

    朱由校对他作揖道:“师兄辛苦了。”他连忙躲开,回礼道:“不敢当殿下大礼,愿为殿下效劳!”朱由校正色道:“这是为私事而麻烦师兄,道谢是应该的。”

第15章 第一个新年() 
早上客氏给他下了一碗长寿面,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面条里面加了鸡蛋和菜汁,面汤是熬了一夜的母鸡汤,味道极好,朱由校吃得汗都快出来了。客氏在一旁不停地劝他慢点吃,但她脸上露出的笑容暴露了她内心的得意与满足,平时御膳房做的饭食小殿下可没吃得这么香哟。

    朱由校放下筷子,她连忙接过旁边宫女托盘上的热毛巾,仔细地给他擦脸:“哥儿吃了长寿面,百岁才是一小段,我们哥儿福寿绵长,百子千孙!”朱由校一笑:“借奶娘吉言,奶娘你做的长寿面太好吃了!”客氏笑得眉不见眼:“哥儿以后每次生辰都给做长寿面,到哥儿一百岁时还做。”

    吃过早饭,准备先走一走消消食,李进忠又送来了一封信。信是徐光启写的,上次朱由校要他问的事有眉目了。他首先问了他在北京的传教士朋友,但这个朋友不是很清楚,所以由这个朋友向澳门去信来转问,正好今年六月有一批二十多个传教士从欧洲来到澳门,其中有两人正好精通远望之镜制造,两人精通大炮冶炼之术,钟表匠倒是没有找到,不过应该可以从西方请来。至于造币机,有人知道其存在,但没有相应的图纸,所以没法制造,不过已经答应传信回欧洲询问图纸和制造工匠,等下次来大明就会一并带来。

    这份生日礼物虽然在他心里不会比荷包和长寿面更重要,但对于朱由校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理想来说,实在是太及时了。他太感激徐光启了,他知道徐光启现在迫切需要火器练兵,虽然兵仗局中有大量的火绳枪甚至燧发火铳,但自己却没有办法送给他。他在兵仗局搞搞武器改进没人会管他,只当是小孩子好玩罢了,但如果想取出武器送给别人,那就是大事件了,从他的皇帝爷爷到太子爸爸到各位大臣都会问了:“尔意欲何为?”所以他只能在心里对徐光启说声抱歉,当然,其实他对徐光启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否能练出一支强兵来,是持怀疑态度的,在他想来,徐光启这样的人只怕是有点唯武器论的。而凭现在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火器对冷兵器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万历四十八年正月初一,晴。

    这是朱由校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明朝宫中的新年很热闹,自年前腊月廿四祭灶之后,大家就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各宫都蒸上好吃的点心,把肉食做一些初加工,以便在后面的日子专心地吃,玩。昨天晚上,大家就开始互相拜祝,叫做“辞旧岁”,门旁挂上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橹楹插芝麻秆,院中焚柏枝柴,称为“焴岁”。

    大家都头戴用乌金纸裁成,画上各种颜色的“闹蛾”,或用草虫、蝴蝶簪于头,以应节日之景,有些则戴小葫芦,如豌豆一般大小。媞媞就戴了一个蝴蝶闹蛾,她强迫朱由检戴了一个象毛毛虫的闹蛾,并不停地取笑他,朱由检只能无可奈何地笑,也不摘下来。

    五更时,朱由校和朱由检一起焚香放纸炮,媞媞躲在门后,探出头来看。放完炮后,朱由校将门栓在院子地上抛掷三次,称为“跌干金”。大家喝椒柏酒,酒有点苦而且辣,取吉祥之意。然后大家一起吃扁食,就是现在的饺子,客氏在包的时候在扁食里偷偷包上三个银钱,据说吃到的就会一年都吉祥好运。她偷偷告诉了朱由校包有银钱的扁食的特征,于是在分扁食时,朱由校把这三个扁食分别夹给了朱由检,媞媞和客氏。客氏不敢直接把自己的给朱由校,又担心他得不到好运,这时,媞媞吃到了有银钱的扁食,高兴地大叫,并向朱由检炫耀,不想接着朱由检也吃到了。朱由校吃完了也没吃到,媞媞要把自己的银钱给哥哥,朱由校说:“弟弟妹妹都有好运了,哥哥当然也会有呀。”客氏这时才吃到有银钱的扁食,朱由校道:“奶娘这一年吉祥好运,要做大官了呀!”客氏听他胡说,脸上笑着,心里却还是担心,早知道这样,就自己分扁食就好了。

    吃了扁食,大家又开始互相拜祝,和昨晚的不同,称为“贺新年”。当朱由检和媞媞祝贺哥哥新年如意吉祥时,朱由校掏出了两个红包递给弟弟妹妹,红包是红布做的,里面是一个银钱,和包在扁食里的一样,是银作局专门为皇家制造的银币。媞媞兴奋不已,朱由检则是面色平静地收下然后向哥哥致谢。一般的压岁钱这时都是用红绳子串着的,而且一般也都是长辈给晚辈的,少有年龄相近的哥哥给弟妹的,所以他就变了一个方式,用红布包着给他们。他又掏出一个红包递给客氏道:“压住岁数,奶娘就会长寿了。”客氏笑着收下了。

    然后三兄妹一起去给父亲母亲贺新年,父亲赏给三个人每人一串银钱,每串五枚银币,李选侍也给了同样的压岁钱。然后父亲带着他们去给皇帝和皇后贺新年,皇帝爷爷赐了每人一串银钱,就让他们去皇后那里。

    皇后身体一直不大好,她只生了一个公主,平日对太子朱常洛极好,可以说朱常洛能坐稳太子之位与她是有极大的关系的。所以他们在皇后这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皇后赏给三个孩子也是一人一串银钱,但朱由校的是十六个银币,朱由检和朱徽媞是十个银币,是按他们的年龄来的,一岁一个。宫女端出许多点心,看得媞媞两眼发光,皇后吩咐他们慢慢吃,就和朱常洛到一边去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皇后让朱由校过去,原来皇帝准备给他找个老师,皇后问朱常洛有什么要求,朱常洛无可无不可,表示一定会听皇帝老子的,于是皇后就亲自问朱由校想要个什么样的师傅,其实本来这事不应该问他的,不过皇后疼爱这个长孙,就想先问个情况,然后根据他的意愿来向皇帝提要求。朱由校想这倒是个机会,正好徐光启练兵不顺利,于是道:“孩儿闻听少詹事曾为翰林院庶吉士,想来学问应是极好的。”皇后看向朱常洛,朱常洛道:“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徐光启,现在通州练兵。”皇后点了点头。

第16章 赏灯赏月赏宝珠()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本来以为可以出去赏灯顺便赏宝珠,不料宫内就有花灯,还有各色焰火。比如鳌山灯,分成十几层,外面饰以金碧,灯如星布,特别是里面竟然可以喷出焰火,煞是好看。

    媞媞看得眼都直了:“去年我正好生病没有来看,今年我要补看回来。”拉着朱由校就往那花灯密布的地方跑。朱由校小心地跟着她,时刻注意既不要让她太靠近焰火,又要让她看得尽心,不知不觉额头上竟出了一点细汗。

    美景太多,一直到子时过,媞媞才意犹未尽离去,朱由校问了李进忠,知道京师里的灯会前后会有七天,这才放心地睡去,开始期待明天的灯会。

    正月十六,终于可以出宫赏灯了。北京最好的赏灯地点在东安门北大街,这里不仅有大量的花灯,还有四方商人在此设摊卖货,所以称为灯市。吃美食,赏美景,如果再加上遇美人,那就真的是赏心乐事了。周遇吉根据宝珠家的方位,很容易就推测出了她们如果赏花灯要走的路径,然后就在必经之处找了个茶楼守株待兔。他们出来得极早,这时候赏灯的人大都没有出门,这样可以保证朱由校想制造的巧遇不会有闪失。

    月上柳梢头,可是没有人约黄昏后。肚子被茶水灌饱了,茅房都上了几回了,佳人还是渺无踪影。远处灯市已经是游人如织,茶楼里只有孤单的三个人。朱由校不甘心,要去她家看看,周遇吉带路走到她家,却是人去楼空,朱由校心如死灰。李进忠找到旁边家的人打听,才知道她们一家回河南老家省亲去了。朱由校听到才回过魂来,立刻要李进忠找人调查这家人,什么事情都要查清楚,他不想穿越过来先要经历一场失恋。并让周遇吉每天都要来看一下她们什么时候回来,反正周遇吉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他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原来去皇城的路,就可以从她家门前经过。

    正月十八日早上,周遇吉报告宝珠家人昨天回来了,李进忠也查到了她家的资料:张国纪,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生员,现为户部云南清吏司佥事。妻李氏,续妻王氏,长子张诚,国子监监生,长女张嫣,次女张然,次子张实。朱由校这才放了心,开始期待今天晚上的巧遇。

    晚上还是如前天一样坐在茶楼里等,不过只等了一会儿就看到了目标……张家四兄妹和小倩。三人结账后尾随而来,紧走几步,赶上他们。朱由校装出惊喜交加的样子拱手道:“前面可是张兄,小弟朱啸启有礼了。”张诚疑惑道:“阁下也住在这里吗?”朱由校将周遇吉的住址报了出来。小倩撇撇嘴,满脸不信的样子,宝珠还是戴着幕离,低着头不看他。

    朱由校投其所好,和张诚聊起了与建奴之战的失败原因,大力攻击朝廷没有用好谍子,使得张诚很快就将他引为知己,于是大家边走边聊,气氛热烈。

    很快到了灯市,人多了起来,大家走得就不那么整齐了,朱由校找了个机会靠近宝珠道:“前日晚上小可来赏灯,怎么没见到小娘子呀?”宝珠也不回答,只是照顾着弟妹,偶尔欣赏下花灯。朱由校不死心,从身上掏出荷包闻了一下道:“这荷包真是好看呀,谢谢小娘子了!”宝珠红着脸,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一眼,带着三分喜,三分嗔,两分娇媚,两分彷徨,让朱由校的心都酥了。

    宝珠先看到他时,心里真是又惊又喜,但很快发现他没有戴着荷包,心又沉了下来,低头想着:“先要来撩拨我,现在却又没把我当一回事。”所以朱由校找她说话也不想理,等到发现他把荷包珍藏在身上时,顿时觉得晚上都好象变得阳光灿烂了。只是想着虽然郎有情妾有意,但却不知道他是否定亲,看他每次都是带着从人出游的样子,而且他的从人敢当街直呼国公之名,可以知道他家境应该极好,这样的家境可能会让他娶一个佥事家的女儿吗?千言万语,都汇集成一个眼神,映射出她复杂的心情。

    朱由校却没有想那么多,他悄悄问道:“不知小娘子可否许配人家?”宝珠心里一喜,低头不说话。朱由校明白了,又道:“小子也尚未订亲,不知小娘子仙居何处呀?”宝珠还是不作声,偏头看向小倩,朱由校又明白了。这时张诚随着人流挤到旁边,叫道:“人太多了,差点就找不到你们了,宝珠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