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良殿下,他们的老窝在双屿岛”王海很直接地说了出来,“那里现在由林碧川、李光头、许栋这些大海商把持着,整个浙江沿海的人都知道的。”

    “啊?”政良大吃一惊,“海商?”。明国现在是实行海禁的啊,为何还会有海商。

    “呵呵。所以才有了海贼嘛”王海明白政良的意思,低声说道。声音之中带着不满。想一想也明白了,这些大海商为了霸占商道。当然是无所不其极地打击其他对手的,而王海这些企图分一杯羹的小虾米,当然就是打击之列了。

    政良再仔细回忆了一下。双屿岛位于舟山群岛之中,距离浙江定海县东南60余里处。双屿岛上草木不丰。禽鸟不群,但南北水陆相接,是天然的深水海港。双屿岛成为贸易走私之基地始于1526年,海盗邓獠引来外国人占据此地。外国人也看中了这里天高皇帝远的独特地理条件,把第一间货物仓库盖在了岛上。嘉靖十九年,双屿岛上已经有长住居民约3000人,其中葡萄牙人约有1200人,岛上有教堂、医院、裁判官、仓库、交易所,俨然欧洲中等规模的集市。当地人丝毫不排挤碧眼焦须的外国人。明朝和世界各国的商品在双屿岛交换、中转、集散,来自rì本、西班牙的白银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由这里进入世界。当时的双屿岛被后世的历史学家惊叹为“16世纪的上海”。

    这期间,明朝著名的走私海商林碧川、李光头、许栋也把据点设在了双屿岛。这些走私集团通过走私船。运载生丝和硫磺等违禁品。远渡rì本、暹罗、西洋诸国牟取暴利,如鱼得水,势力不断壮大。繁华的双屿港注定成为不了上海。因为走私活动的猖獗和倭寇的侵扰,明王朝早已把这个“走私犯兼倭寇的巢穴”视为眼中钉。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朝廷为了剿灭越来越多的倭寇,设了一个大衙门。叫“闽浙军务提督”,提督挂“都察院右都御史”头衔。统领浙江、福建两省与调入的“客兵”,剿灭倭寇。论说方便,简称为“剿倭总督”。首任“剿倭总督”是朱纨。

    朱纨,江苏苏州人,明正德十六年考取进士,时年27岁。他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很深,忠君爱国,有治国平天下的大志,遇到危难百折不挠,是位能臣,值得大用。明嘉靖二十五年,他被提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赣巡抚,明嘉靖二十六年,他出任首任剿倭总督,巡抚浙江与福建沿海四府。

    总督握有重权,其中之一是“便宜处事”权,对剿倭不力的五品以下官员可以处斩,不必事先奏明圣上,五品以上官员可以随时撤职查办。第二项大权是财政,除了军费以外,还可以在浙江、福建两省设卡征税,随征随用,最后到户部核销。第三项大权是军权,可以调动全国的jīng兵强将供他驱使。

    朱纨上任后的第一策就是“坚壁清野”,强行把舟山群岛上的居民迁往大陆与舟山主岛,彻底铲除了倭寇在海上的隐蔽之地,使得他们无食物来源,无藏身之所;第二策就是实行保甲连坐制,他将居民十户编成一甲,指定一位甲长;十甲编成一保,指定一位保长。一甲之中如果有人“通海”,人人都有举报的责任,官府在基层有了互相监视、互相防备的管理制度,在民间有了耳目与卧底,变得耳聪目明第三策是“革渡船”。他不准居民有双桅渔船,已有的收归官府,如有人胆敢再造,船要没收,人以“通海”论处。第四策是整顿海防。 他在浙江沿海重建了一个接一个的卫所,驻兵防守,从浙江嘉兴到温州的千里海岸上,卫所多达四十一座,每隔一二百里就有一座。每座卫所都建在通向海洋的要道上,设有瞭望台与烽火台,发现有人下海,就放烽火为号,卫所将士出动捉拿,相邻卫所前来增援,形成铁壁合围之势。

    完成周密的部署后,朱纨于嘉靖二十七年四月,指派都司卢镗与柯乔率领大军,对“倭寇”大本营——双屿岛发动总攻。进剿出奇顺利,他的军队没费什么周折就一举攻下了双屿岛。岛上的倭寇只是抱头乱窜,四散逃命,朱纨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福建诏安县的走马溪,捕获了倭寇96人,他动用“便宜处事”的大权,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这时,他心中大概也明白,所谓的倭寇,是一伙没有武装的明代商人。(未完待续。。)

    s

    。。。

第185章 卫所() 
即将进入杭州湾,王海的船在一个岱山的岛上停靠了下来。(。)明朝这个时候是禁海的,为了掩人耳目,所有人必须在这里换乘一些小渔船,然后装作渔民进入杭州湾。虽说禁海令包括禁止出海捕鱼,但是实际上很多渔民也会冒险出海的。而一般的水师,只要交上一定的费用打点,也不会过多关注的,他们的目标是那些大商船。

    一踏上岛上,看到几个渔民正捕鱼归来,见到有陌生人前来,只是随意的看了两眼,然后快步离开。一旁的王海似乎对此见惯不怪,低着头继续往前带路。政良本来想问问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些人都显得有点怪模怪样的,看到王海没有说话,只好继续跟着往前走了。

    走了大概一刻钟,终于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座似乎是军营的建筑,看上去已经有点残旧了。门口处连个看门口的都没有。走进去,里面空荡荡的,连只鬼影也没看到,这真的是军营吗?政良不禁内心嘀咕道。但是看中周围的布置,明显是一个明朝特有的军营啊。

    一路无话,政良跟着王海一路往里面走,身后的三个近侍已经完全打扮成了渔民的样子,一路jǐng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有走了数十步,转过一个弯角,终于看到前面的空地上出现了一个正在整理渔具的家伙。

    “老张,你果然在这里啊”王海显然认识这个人,离远就大叫起来。

    “老王啊,这么快就回来了?”对方闻声抬起了头,看到王海后,连忙站起身迎了过来,“这回带什么好东西过来了?”

    “哈哈,包老哥你满意就是了”王海大笑道。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快,拿来看看”对方显然更为在意的是王海口中所说的东西,连忙看向王海几个手下抬着的一个木箱。甚至连王海身后的政良等人都没有看上一眼。

    “兄弟们,将东西打开给张老哥看看”王海也不矫情。立即对着几个手下招呼道。

    王海的几个手下立即将木箱抬了过来,同时打开了木箱。只见里面顿时发出阵阵白光,政良定神一看。好家伙。明显是从rì本那里带回来的白银。在白银下面则是一些rì本特有的特产。

    “好,好,好”对方看到箱子中的物件后,立即两步走到箱子前。顺手拿起一块银判,细细摩擦起来,同时嘴上不时发出满意之声。

    “哈哈哈,老张,上次答应之事现在已经奉上。不知道……”王海这个时候大笑着说道。

    “哎呀,你看,老弟,我差点把你的事情给忘了,没办法啊,一个个家伙都要吃饭啊,老弟你这些东西正好让那帮家伙有饭开了”对方显然被王海惊醒了,立即赔笑道。“至于老弟所拜托的事情。还是老规矩。”

    “好,既然老张这么说,老弟就拜托了,这次回去还有紧要之事,不知道老哥今天可以安排否?”王海拱手道。

    “好说”对方也很豪气,“老七。你这个该死的家伙,赶快给我过来。”

    话音未落。一个瘦子从一间小木屋中串了出来,显然来人就是那位老张所说的“老七”了。

    “大人。你有何吩咐?”老七来到老张的面前,恭敬地说道。

    “带几位大人下去,给他们安排几艘船,送他们会杭州湾”老张吩咐道。

    “是,大人,小人马上就去”老七对着老张行礼后,转过身对着王海众人说道,“几位,请随我来。”说完,他便率先开步往外走。

    王海向着已经开始独自清点木箱中物件的老张拱了拱手,然后率先跟着老七往外走去。政良等人紧跟其后。政良算是看出来,王海跟这伙人是老相识。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一个小码头处。只见那里停靠着十数艘小渔船。老张对码头的几个渔夫摸样的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再向着王海中人拱了拱手,算是告别,然后就独自走了。

    告别完毕,王海也不客气,招呼众人率先往其中一艘小船走去,然后跳上了船。政良也跟着跳到了船上。等到众人都上船完毕后,一共三艘小船开始往王海的船只停靠的地方而去,在那里还需要将船上的货物运到这些小船上。

    “王海兄。刚才是?”看到船终于驶离了岸边,政良终于忍耐不心中的疑问,对着王海开口问道。

    “他们是卫所的人”王海低声说道。

    “啊?”政良不由得发出一声低呼。

    “呵呵,这个岛穷得鸟都不下蛋,他们不这样怎么吃饭啊?”王海说道。

    “可……”政良本来想说,他们本来就是官兵啊,应该是海禁的监督者,现在怎么似乎成为了协助走私的内应了啊,但转念一想,这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放在那个时世都会出现的,但是他还有一事不明白,于是临时改口问道,“朝廷总会有饷银发给他们的?”

    “哈哈哈”王海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后对着政良说道,“要是他们能够收到饷银,那真的是没有我们的机会了。留守在这里的野岛上,那还会有人理会他们啊,更不要说那些经常被克扣的饷银了。刚才的张老哥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旗罢了,即便被拖延饷银也不会有人当回事的。”

    政良闻言沉默了起来。是啊,不是他们愿意这样干啊,谁让上面的不让人活了呢。他们只好自己找生路了。

    一路无话,将王海原来的船上的物资搬运到小船上,留下一部分留守后,王海与政良等人继续坐着小船往杭州湾而去。

    很快,一个喇叭形海湾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杭州湾吗?看着这个后世以钱塘江大cháo而出名的名声,不禁思绪万千。根据记载,杭州湾由于有钱塘江注入,是一个喇叭形海湾。湾口宽约95千米,海宁一带仅宽3千米,面积约5200平方千米。自乍浦至仓前,七堡至闻家堰一带水下形成巨大的沙坎(洲),长130千米,宽约27千米,厚约20米。北侧金山卫一乍浦之间的沿岸海底有一巨大的冲刷槽,最深约40米。湾底的地貌形态和海湾的喇叭形特征,使这里常出现涌cháo或暴涨cháo。

    “大家注意,前方有水师的船只来了”正当政良沉思的时候,前方传来了预jǐng。(未完待续。。)

    s

    。。。

第186章 靠岸() 
随着前方的预jǐng,政良众人立即jǐng觉起来。而王海似乎早有预料,微微一笑让大家稍安勿躁,然后让他所在的船往前开去,主动迎上了迎面而来的水师船只。

    那就是正在的福船吗?远远地看着行驶而来的船只,政良再一次为福船所带来的巨大感而震撼住了。只见,福船的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远远地望去,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特再看看它高昂的首部,明显有着坚强的冲击装置,看样子吃水很深深,似乎达到四米的样子,果然是战船的首选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