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伙计退下之后,杨亭之看着眼前的美景,深吸了口气,打起精神,走下楼梯。

    他并未立刻前往这苏州李大人的房间,现在酒菜未上,李大人同宾客们,正在一边欣赏秦淮艺姬的《琵琶语》,一边喝着湖南来的白马毛尖。

    酒兴未浓,还不是说话的好时候,最好酒酣之际再去。

    好在毛尖当属白马、古丈最好,又因湖南战乱而身价翻了七八翻,当能让这位盐商满意。只可惜奏琵琶的不是京城的墨先生,虽那艺妓色艺双绝,但总少了些原汁原味。

    杨亭之胡思乱想间,已出了全聚德,来到厨房。

    因为,全聚德生意的火爆,原本一楼的厨房也改为了雅间,临近的另一处徽商商号不禁又倒了霉,现在成了全聚德厨房。

    整条四桥大街上,独占三片楼的商号,全聚德还是独此一家。

    今日李连胜点的乃是一桌苏菜,苏菜又称淮扬菜,乃是发源于扬州的菜系,可谓是本地风味了。

    虽说请了淮扬菜名厨,但全聚德到底是外来商号,这风味差上一丝一毫都会给人不正宗之感。

第五百四十一章 两行的拜访() 
杨亭之推开厨房大门,恰巧一个小学徒也要出门,被吓了一跳,见是掌柜的,便打了声招呼,便慌慌张张的跑了除去。

    厨房中,一片烟火滔天,繁忙中,又井然有序。

    全聚德淮扬菜主厨名为杨清和,祖上均是淮扬菜大厨,从小便耳濡目染,十几岁便开始掌勺,到如今三十岁,已经是名满江南的淮扬菜大师。

    就连这名字,也是按照扬州菜“和、精、清、新”四大特点取的。

    此时杨清和正站在灶台旁,手中锅铲翻飞,周围几个学徒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师傅看,目光赞叹不已。

    片刻后,锅铲渐停,灶火渐消,学徒已有眼色的将空碗拿来,杨清和将锅中食物倒出。

    这是一碗扬州炒饭,米粒颗颗金黄,散发着诱人香味。

    “这扬州炒饭虽简单,但却最考验厨师用料火候,油多一分太腻,少一分太淡,火大一分太焦,火小一分太软。你们什么时候能将这炒饭学成,淮扬菜的用料火候就也学的差不多了。”

    杨清和放下锅铲,接过徒弟递过来的毛巾,边擦汗便说道。

    这时众人才注意到杨亭之,纷纷上前见礼。

    杨清和歉然拱手道:“掌柜的,刚刚忙着掌勺,没瞧见您来了,对不住了。”

    杨亭之笑道:“没事,李大人那桌的菜品准备的如何了?”

    “李大人那桌共点了冷盘八道,热盘八道,汤一例,点心八道,算上刚刚这碗扬州炒饭,菜品已经全部齐了。”说起菜肴,杨清和如数家珍。

    杨亭之点点头,客客气气向众厨子道了声辛苦。

    杨清和连忙道:“掌柜的这么客气做甚,都是应当的。”

    有伶俐的厨子也道:“就是,掌柜的,全聚德给我们的工钱,可比合庆楼高了三倍呢,我们这些厨子拼命卖力气也是应该的。”

    杨清和变了脸色,斥责道:“瞎说什么。”

    他是淮扬菜大师,在众厨子中也是领头的,那厨子受了斥责,也只能点头认错。

    杨亭之道:“不妨事,各位都是大清顶尖的师傅,工钱高些自是应该的,待全聚德并入两行,以各位的手段,工钱只怕还不止这个数呢。行了,各位师傅都去忙吧,我随意看看。”

    看过了淮扬菜的灶台,杨亭之又检视了鲁、川、粤三大菜的灶台,讲了些勉励的话。

    今晚全聚德还要招呼六桌客人,各个菜系的大师傅都忙得不可开交。

    全聚德的厨房外面有个篱笆围起来的空地,一些待宰的牲口、水产会暂时安置在此处。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全聚德宴席都是预定,因此食材都是现用现买,这个空地只是起暂放之用。

    杨亭之家里就是开酒楼的,熟知酒楼间竞争,最爱在这菜里动手脚,只要吃出点事情来,这就楼的招牌就毁了。

    越是大的酒楼就越怕食材菜品出事情。

    何况扬州第二大的酒楼合庆楼还在虎视眈眈,进来甚至明目张胆派人投毒,幸而被发现了,才没出事。

    经此一事,杨亭之更是不敢掉以轻心,尤其是这从外面买来的食材,有事没事就亲自检验。

    今日空地上摆的东西不少,一只毛驴,五只鸭子,一头猪,以及五六个大缸,缸里注满水,十数尾不同品种的鱼正在里面游弋。

    见掌柜的来了,正在打瞌睡的伙计,连忙起身问好。

    杨亭之有些不悦的道:“看守食材任务不重,但责任重大,老打瞌睡怎么行,别忘了以前的教训。”

    那伙计立马赔笑认错道:“掌柜的,我错了,不过这些宝贝东西我都替您看着呢,保准没问题。”

    杨亭之走进去,一伸手便抓起一只鸭子,仔细查看。

    那伙计跟在旁边赔笑道:“掌柜的,这是白鹜鸭,半个时辰前刚送来的,一会用作姜母鸭的。”

    白鹜鸭乃是鸭中极品,其时肉质细嫩,极适煲汤,不行不腻,鲜美无比,还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之效。

    全聚德的食材也是全大清顶尖的,故而做鸭子时,多采购此鸭。

    杨亭之自然是认识此鸭的,这鸭又叫连城白鸭,因原产自福建连城得名,这地方不在两行治下,因此鸭子都是当地商人供货,杨亭之不太放心,多看了几眼。

    那伙计道:“掌柜的,送来时我都看过了,没得疫病也没投毒,是好鸭子。”

    杨亭之着重看了看那鸭子脚蹼、眼睛、毛色等,未见异常,便点点头,将鸭子放下,又走到那几口大缸旁。

    伙计很有颜色的递过来一个网兜。

    杨亭之将网兜渗入缸里,片刻便网起来一条鱼。

    这鱼个头不大,呈黄褐色,鱼鳍很显眼,正挣扎不休。

    这鱼虽看起来难看,却是一个颇名贵的鱼种,与黄河鲤、长江鲥、黑龙江大麻哈鱼齐名,名为松江鲈,产自松江府,肉质细嫩鲜美,乃是做鲈鱼脍的首选。

    晋朝张翰有诗云“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眼难得兮仰无悲。”

    秋风起时鲈鱼最为肥美,离家三千里吃不到鲈鱼,心情悲苦。

    这鲈鱼之鲜美也可从中略知一二。

    同样的,杨亭之也检查了那松江鲈一番,眼见没什么异常,才将那鲈鱼放回缸里。

    在杨亭之检查的时候,厨房中陆陆续续出来人,将食材取走下锅。

    另外还有一驾马车驶来,卸下了一缸鱼,陪在杨亭之身边的伙计忙拿了二十余两银子去付账。

    “掌柜的,来了一条王鲔鱼,您要不要看看?”那伙计交接好后,走到杨亭之身边问道。

    王鲔鱼便是后世的中华鲟,这东西在大清可是极珍贵的佳肴,其昂高贵程度甚至还在四大鱼之上。

    “罢了。”杨亭之缓了缓语气,“你干的不错。”

    伙计得了夸奖,喜笑颜开。

    杨亭之出了厨房,此时月亮已升至半空,瘦西湖被银白月光笼罩,无数扬州人打着灯笼在湖边游玩,无数游船在湖中穿行,一派热闹之景。

    扬州虽也有宵禁,但早已名存实亡,就算碰到了巡夜官兵,也不过是十余两银子便能打发的事。

    驻足看了瘦西湖片刻,杨亭之笑着摇摇头,准备上楼。

    此时李连胜那桌应已酒兴正浓了,正是说话的好时候。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

    却不想一个伙计叫住了他:“掌柜的,两行来人了。”

    zwqiushu

第五百四十二章 总管三省大掌柜() 
两行的人被伙计安排在了三楼的一处雅间中。

    全聚德统共只有雅间十间,每间都战地极多,极尽奢华,自然每晚雅间都是爆满。

    今晚有桌客人吃完的早些,故而空出一个雅间。

    雅间占地大隔音也好,倒是个说话的好地方。

    杨亭之迫不及待的走上三楼,推开房门。

    只见一个穿着米白色长袍的人望着窗外瘦西湖景色出神。

    听到有人推门进来,那人转身,拱手笑道:“杨掌柜,许久不见,近来可好啊?”

    这人约莫三十余岁,双目中透着精明,皮肤偏白,唇边留有精心修剪的胡须,右手大拇指戴着一枚镶着红宝石的玉扳指,看起来贵气逼人。

    听这人的口气,是认识杨亭之的,杨亭之也觉得他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从口音和扳指来看,应是从京城来的。

    那人见杨亭之面露为难,笑道:“杨掌柜贵人多忘事,怕是已将在下忘了吧。”

    杨亭之拱手笑道:“杨某糊涂,还望海涵。”

    那人哈哈一笑,也不为难杨亭之,朗声道:“在下姓唐,单名羽,是京师银行的掌柜,说来杨掌柜与我在京城福满楼还有过数面之缘呢。”

    “唐羽?”杨亭之默念一句,骤而想到一个人,不敢置信的道,“你是京城的唐掌柜?隆昌通的那个唐掌柜?”

    唐羽笑道:“正是在下。”

    隆昌通乃是银座银行的前身,是晋商聂志远手中的一个钱庄,被胤祚收下来,改组为了银行,自那之后后,唐羽便一直担任京城分行的掌柜。

    杨亭之与唐羽虽无甚私交,但作为最早跟着胤祚创业的人,彼此有段共同经历,也算是颇有话题,故而有些激动。

    “上茶,要好茶。”杨亭之朝门外的伙计吩咐道。

    唐羽忙道:“不必了,茶点已经上过了。”

    杨亭之看了桌上的茶点一眼道:“这是去年的陈茶,虽也是湖南白马的毛尖,但总不如今年的新茶好些。”

    唐羽闻言开玩笑道:“我一入扬州就听人说全聚德如何如何,今日算是涨了见识了,湖南现在正乱着呢,就是去年的陈茶,京城也要卖上十两一包,今年的新茶恐怕是天价了吧?”

    “不值一提,惹唐掌柜笑话。”杨亭之谦虚道。

    说话间,伙计已将茶泡好倒上了。

    唐羽举起景德镇的瓷杯,尝了一口茶汤,赞道:“好茶。”

    杨亭之也品了口茶,然后感慨道:“说来,你我二人也有三五年未见了吧,没想到能在扬州重逢,实是缘分。”

    “初见时,杨掌柜还只是变卖家业的一个小掌柜,没想到再见面杨掌柜已是领扬州城数一数二的人物了,连在下都要来投奔你了。”

    “这是哪里话……”杨亭之谦虚道。

    两人客套了几句之后,杨亭之问道:“对了,不知道聂老现在如何了?”

    “老东家啊,他现在已经是晋商……不,应说是真个北方最富有的商贾了吧。”唐羽道,“毕竟他手里可是有银行一成股份的。”

    接着唐羽又道:“当年将隆昌通转给殿下,却只换了银行一成的股份,老东家可是心痛万分,如今看来,这笔买卖做的实在是划算,光这几年银行的分红,就值十几个隆昌通了。”

    唐羽又喝了口茶,冷不丁转入正题:“杨掌柜,你久处扬州,这次湖南造反,对徽商的影响想必你是最清楚的,还望杨掌柜指点一二。”

    “指点不敢当,唐掌柜既然询问,那在下定知无不言。”杨亭之正色道,“湖南地处荆州,乃是交通要冲,此地动乱,云贵、两广乃至琼州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