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的。

    “小福子,传旨诸王入京。”沉默了良久以后李谅祚说道。

    “奴才领旨……”

    在小福子离开之后,李谅祚依旧看着地图,这是最新的宋夏两个的对峙地图,从地图上看大夏帝国就好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饿狼,而如今的大宋就是一直浑身长满刺的刺猬,让饿狼始终无法下嘴,从地盘上看大夏帝国的疆域比大宋要大上一倍不止,但是如果考虑到综合国力的话,大夏帝国依旧比不过大宋王朝。

    大宋王朝在丢了汉中、关中、陇西以及太原、真定、河间三府以后,虽说疆域和人口都有所减少,但是其财政收入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大宋王朝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大力鼓励土地私有制,并同时鼓励海外贸易,以减少与大夏帝国的贸易量,同时在国内开始打击清白盐的销售等等,大宋这这一系列的动作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要不然光着三百万大军都能够将大宋王朝给拖死。

    古往今来的王朝,能够有一支百万大军的军队已经相当厉害了,还没有一个王朝像如今的大宋一样拥有三百万雄兵,这三百万大军可不是装备简陋的农民军,其中两百余万是训练有素的边军精锐,这两百万大军是专门为了对抗夏军骑兵而编练的,他们大量装备了弓弩、长枪、横刀和陌刀,其中装备陌刀的都是重装步兵,当然少不了火器;而编练的这六十万大军也一律向边军看齐。

    这么多军队光是兵器盔甲花的钱都是老鼻子了,大宋的每年的军费开支占整个财政收入的六成以上,这几年大宋的财政收入一直稳步增长,大概在一万万五千万贯左右,这其中的六成也就是九千万贯左右,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大夏帝国全年的财政收入了(甚至还要高一些),有这么一笔钱养活三百万大军基本上已经够了。

第512章 神宗的遗诏() 
在李谅祚的军令到达各诸王的手中以后,所有人员立刻启程向兴庆府赶来,李谅祚的军令还没有一个人敢丝毫延迟哪怕一分一秒,毕竟李谅祚的君威在那里摆着呢!即使皇帝又是父亲,而他们这些王爷即是臣又是子。

    秦王和晋王回京的速度最快基本上两天就到了,而远一点的永王、恒山王、常山王则慢一点,但是也在四天以内都回来了,五王回京以后都先来拜见李谅祚然后才回府歇息的,李谅祚之所以将自己的五个儿子从外地召见回来,其实就是为了看看自己的这些儿子这几年镇守边疆的心得,他们驻扎的地方都与大宋接壤,对宋军就更加的了解了。

    这一晚,兴庆府的夏宫内无比的热闹,李谅祚将诸王召进皇宫,连李庆也被放出来了,在乾坤宫内李谅祚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家庭聚会,李谅祚的妃嫔和诸位皇子公主,以及几个小皇孙都到了,林林总总加在一块有五六十口人,在皇室家族当中能有这样的聚会简直是不容易,这一天李谅祚喝高了,真的是喝高了;但是像这样的聚会对于李谅祚来说那是越来越少了……

    次日早朝完毕以后,李谅祚将楚王李孝仁、晋王李秉常、秦王李武、永王李德、常山王李克、恒山王李浩,以及六皇子李庆、七皇子李兴;还有安国候李钺、军务副使高维等人都叫到了御书房内,此时在御书房内中央已经摆好了一个大沙盘,整个沙盘将大夏帝国、大宋王朝、吐蕃诸部以及塞尔柱帝国的北部疆域部分和花剌子模国家的东部疆域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李谅祚指着沙盘说道:“在你们面前摆着的这个沙盘,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大夏帝国和大宋的军事力量对比,今天朕将你们叫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沙盘推演,我们分为两队,朕和李钺高维一队,皇兄和你们一队,我们来进行一场沙盘对决,至于夏宋两国你们选哪一个都可以……”

    楚王一队选择了大夏帝国,而李谅祚则选择了大宋王朝,虽然沙盘军演有很多的限制,但是却能够立体的反映出一些问题;双方战端一开夏军六十万铁骑就从西北两个方向,向大宋帝国的边界防线进行猛攻,由于大宋有长城防线和西部的各个关隘作为依托,夏军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李孝仁迅速阻止起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夏军突然袭击,在北面成功的突破了长城防线杀入大宋的腹地,但是由于大宋的北方河道纵横严重阻碍了夏军骑兵的机动型,李谅祚运用这个机会迅速的堵住缺口,并派重兵将夏军包围,另一面派出水师将宋军的所有骑兵经海路运到滦州登陆,并乘着夏军兵力空虚占据析津府,而被包围的夏军最终全军覆没。

    宋军虽然损失巨大,但是依旧有充足的兵力进行反攻,宋军第一步跨过长城收复三府和燕云十六州,第二部挥师西进进入河套,夏军虽然从各地调兵,但是已经无法抵挡宋军的步伐了,最终宋军发兵百万围攻兴庆府,这个时候宋军的骑兵已经足以和夏军骑兵相抗衡了,推演的最终结局以大夏帝国的覆灭而告终。

    “都说说吧!有何感想啊!”李谅祚向众人问道;“平时一个个的都傲上天了,觉的自己牛的不行,但是今天朕告诉你们,不要瞧不起大宋,我们跟人家还差的很远呢!就是拼消耗,人家就能活活的把我们耗死,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都给朕收起高傲的尾巴,踏踏实实的做事……”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众皇子说道。

    李谅祚做的这些其实就是为了敲打自己的这几个儿子;随后李谅祚又对大夏帝国的边防重新做了一下布置,并重新进行了一场推演,即便是夏军攻下中原也势必损失惨重,夏军也会元气大伤,这是李谅祚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数日后,李谅祚正在御花园内歇息,小卓子急匆匆的跑到李谅祚的面前说道:“陛下,出大事了,宋赵顼驾崩了……”

    “他死了就死了,你慌什么?”李谅祚不悦的说道。

    “陛下事情没那么简单,您看看这个吧……”

    李谅祚接过信件看完以后,立刻站了起来说道:“如果真要是这样,那事情可就不好办了,看来朕还是小瞧赵顼了。”

    时间让我们倒退到宋神宗赵顼驾崩以前的时刻,在福宁殿内赵顼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对群臣说道:“朕的一生是耻辱的一生,大宋的土地从朕的手中丢了又丢,朕已经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在朕死后你们要好生的辅佐太子,将我大宋所丢掉的一切都给朕夺回来……”

    “臣等谨遵陛下遗训。”

    “朕的话还没有说完,如今多事之秋朕死以后直接掩埋即刻,在朕下葬以后,大宋要迁都江宁府不得有误。”赵顼说道。”

    群臣大惊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迁都江宁是为了避开夏军骑兵的兵锋,难道当年辽军和夏军围困汴梁的时期你们都忘了吗?如果连朝廷都没有了,大宋可就真的亡国了,朕心意已决众卿不必再劝,朕身上背负的骂名已经够多了,不在乎再多这……”赵顼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直接挂了。

    宋帝死了可是一件大事,包括大夏帝国在内的各国使节都前来吊唁,这些来吊唁的人当中,吊唁是假其实很多都是来打探消息的,宋帝驾崩后赵煦继位,在继位以后赵煦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遵照先帝遗照迁都江宁府。

    其实赵顼曾经跟赵煦说过,迁都江宁府不光是为了避开夏军的兵锋,其实更多的则是为了避开赵王的兵锋,都城在汴梁距离大名府太近,只要赵王愿意随时都可以插手朝政,甚至都不用回汴梁,但是迁都江宁府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江宁府位于长江以南,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距离大名府数千里之遥,大宋迁都至此可以朝廷慢慢的就会摆脱赵王的影响,这样更有利于加强皇权;而且即便到时候大宋的北方防线真的被夏军给攻破了,也不可能颠覆大宋的政权。

    对于大宋迁都这件事,李谅祚很恼火,大宋迁都也就意味着夏军灭宋更加的艰难,一过江淮沟壑纵横就不再适合骑兵作战,而夏军又以骑兵为主,这正是对夏军的弱点对症下药;此次宋室南迁不同于历史上的宋室南迁,最多就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第513章 夏军的火铳() 
大宋要迁都李谅祚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除非夏宋两国爆发战争,在宋室没有南迁之前李谅祚将其全部拿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宋室南迁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灭宋之事,李谅祚只能进行重新规划,重新进行布局。

    兴庆府皇宫,御花园内。

    李谅祚正在欣赏火器研技署送来的最新火器,在李谅祚的提示和大夏工匠上千个日夜苦苦的钻研之下,终于制作出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的神兵利器,李谅祚抚摸着放在盒子中的新式火器激动的不得了,这种新式火器就是鸟铳。

    李谅祚向站在身边的金守城问道:“金爱卿,这鸟铳是您制作的吧!”

    金守成回答道:“老臣老了已经没有这样的精力了,这是老臣的小儿子,金伯航按照陛下的旨意造出来的。”

    “哦,既然如此快让他来见朕。”李谅祚笑着说道。

    “卑职,金伯航拜见陛下……”

    “爱卿平身吧!”李谅祚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人问道:“朕问你,这把火铳是你制作的。”

    “禀陛下正是卑职制做的。”

    “那你告诉朕,这种火铳有效射程多远?”

    “禀陛下在一百步到两百步之间。”

    听到这样的答案李谅祚摇了摇头又继续问道:“那这种火铳产量是多少?”

    “禀陛下一个月二十杆左右。”

    “二十杆?朕何年何月才能装备一直军队啊!”李谅祚不满的说道;“朕给你提几点要求,第一火铳的射程要增加,必须要超过弩的射程,如今我大夏帝国的单兵弩射程都在两百步到三百步之间,火铳连这个射程都达不到朕要他何用?第二提高产量,产量太低了朕根本没有办法列装部队。”

    “卑职明白,可是陛下,制作火铳需要的是精铁中的精铁,否则很容易炸膛的。”

    李谅祚的前世是血冶金的出身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十分的了解,夏军现在所使用的兵器虽说已经是整个时代最好的钢铁了,但是还是达不到制作鸟铳的强度,为了避免炸膛因此只能加重枪管的重量,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对士卒的要求。

    李谅祚经过慎重考虑以后说道:“这样,在精铁的要求没有达到之前,主要以增加射程为主,朕要求这一杆火铳的射程可以达到六百步,而且能够进行精准的射击,既然无法大批量列装那就要做到精中之精……”

    “是,卑职明白……”

    “小福子,去找两个人来,试试这火铳的威力如何?”

    “砰、砰、砰……”

    放了几枪以后整个空气中都火药的味道,这是李谅祚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味道,火铳虽然造出来了,威力也不小,但是精准度却很低,连着放了十枪,只有四枪上靶,远远没有达到李谅祚的要求,而且火铳的装填速度慢,李谅祚距离打造一支纯火器部队的愿望还很远,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火铳依旧无法取代弓弩在夏军中的重要地位。

    自从有了火药以后,李谅祚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够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