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几十样,单单看着就觉得目眩神迷,那大袖礼服则是真红色丝绫罗所制,霞帔上绣着云霞鸳鸯文,华丽无比,这可是真正的贵家官家才有的待遇,蝶儿也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分,可以得到这样的优待,而她们

    二婶婶丧夫,但是有个儿子,也就是郑勇,现在在军队里面效力,还没打出什么成绩,二婶婶成天提心吊胆的,就担心孩子出了事情,那可是她唯一的指望,现在她唯一的希望就是郑勇可以在活着的前提之下,给她挣一副诰命回来,实在不行,敕命也可以,这至少代表女人的身份,这年头,也只有拥有诰命和敕命的女人在社会上有些地位。

    三婶婶倒是有丈夫,就是郑光的三叔郑江,可惜两人没有儿子,却有两个女儿,香儿和月儿,年岁都不大,香儿六岁月儿五岁,郑江和三婶婶也不过三十多岁,要生的话,还有可能的,但是能不能怀上儿子,大家都没把握,不过看到蝶儿身上的冠服,她又起了心思,怎么着,也要再生一个儿子,好歹挣一副敕命回来

    表婶已经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蝶儿已经成婚,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担忧的了,郑光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更是她看着长大的,一定会好好儿的待蝶儿,蝶儿会很幸福的。

    刚刚给蝶儿穿戴完,准备好一切,便听到前院有“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外头守着的妇人们齐声道:“花轿临门喽!”

    郑光已经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大军来了,迎亲的花轿也到了,但按照习俗,女家放炮仗迎轿之后,旋即又虚掩“拦轿门”,这是女方家属的年轻人要红包呢,别的规矩可以简略一些,这个规矩可不能省,从有婚礼以来,这个规矩贯穿始终,哪怕是现代汉族的婚礼,也有这个环节,这是个讨彩头的环节,倒不是看钱有多少,主要,还是一个彩头,一个寓意。

    所以那个大门是虚掩着的,你要是硬闯一定能撞开,但从古至今,还真没人干过这么煞风景的事情,郑光要是今儿个干了,明天就要成全大明的嘲笑对象。

    同理,郑家是特殊的,女方家哪里还有什么亲属朋友的?不过为了讨彩头,大家也是不遗余力的,这个事情难不倒聪明的中国人,范庆和唐顺之把自己家里的亲属都给拉了过去充门面,苏州府的几个县的知县也配合起来,把自己家的女眷小孩子带过去做了装饰,倒也把别院挤得满满当当,热热闹闹。

    郑光知道,这个时候就是大出血的时候了,要是出手不阔气或者有所犹豫,不仅会被当作不吉利的象征,还会丢面子,作为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和最年轻的知县,郑老爷可是出手阔绰得很,一出手,立刻施展禁术——无限红包之术!

    此术威力巨大,杀伤力极大,杀伤面积也极广,凡人只要被碰上一定是秒杀的结局,属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以使出的禁术,一旦使出,使用者也会得到“口袋空空”的虚弱光环,从而降低壕气,为后续杯具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不过此术的效果的确是很好的,红包雨一下,狠狠地往院子里面砸,院子里面一阵欢天喜地的呼唤之声,大门应声而开,大家纷纷用崇敬的目光看着这位把红包当猪食一般往猪圈里面撒的阔气姑爷,这倒不算是假的,快三千亩水田,苏州城里的商铺门面,几套房屋,外加从义乌那里得到的百分之二十的义乌火腿股份和百分之三十的文豪臭豆腐乳的股份,自然是壕气冲天。

    而且郑家还是官宦之家,得到陛下恩准,免掉郑氏这一世代的赋税,郑家的收入那是雷打不动的纯收入,郑家家主、一切财富的拥有者郑光当然是壕气冲天的。

    大门打开,八抬大轿也算是落了地,这个时候呢,从里屋出来一个男子,或者说是小男孩儿,也不知是谁家的子弟,一手举着红烛,一手持着铜镜,向轿内照一下,然后才离开,郑光知道这个仪式也和神鬼之说脱不开关系,大抵就是驱鬼之类的,反正自从董仲舒弄出天人感应那一套,神鬼之说就从来没听过,上面的人神神叨叨,下面百姓自然也被感染了。

    在这之后,喜娘进去女家催新娘子上轿,而女方会佯作不愿出嫁,这个得催促三次,以显示女方“人家才不愿意嫁给你这个坏蛋,而是实在是看你太殷勤了没办法了所以才勉强嫁给你,你可要好好珍惜人家这样的女神哦”这样的心态,郑光对此表示无力吐槽你要真不愿意还会有现在这个事情?

    往返三次,按照规矩,新娘子就该出来了,大家都守规矩,一声“新娘子出来了”,郑光立刻到外面回避,这整个过程郑光是不可以参与的,最好也不要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肯定很无聊,等到里头新娘之母喂新娘吃上轿饭,婶婶们再嚎哭几句,喊上几嗓子听不太懂的话之类的,整个过程才算是完成了。

    新娘子上了轿,坐定后就不能移动臀部了,这是寓意平安稳当,当然了,抬轿子的轿夫也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保准不会让新娘子觉得难受,只是这大夏天的实在是闷热,轿子里面肯定不舒服,但是这还不算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女方的福全妇人将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铜脚炉搁到新娘子的座位底下,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反正这一路,蝶儿也是有的受。

    郑光来不及心疼三秒,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驱邪之后,迎亲仪式算是结束了,新娘子就娶到手了,从此以后,这姑娘就生是郑家人,死是郑家鬼了,虽然早在几年前情窦初开之时,蝶儿就悄悄的如此起誓了

二百二十八 洞房花烛夜(上)() 
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吹吹打打的往郑府前去,那八抬大花轿在街上通过时,又引得无数围观的吃瓜群众十分羡慕,因为寻常百姓结婚时,都是坐四抬轿子的,只有有身份的敕命或者诰命夫人才能坐八抬的轿子,而一般的县令要么是早就结亲,要么是结亲的时候没立什么功,皇家自然不会平白无故封一个孺人的封号给妻子,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所以能用八抬大轿把新娘娶回家,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迎亲的队伍都是很有经验的,这时间自然也掐算的十分精准,八抬大轿进入郑府大门的时候,正好是夕阳西斜,红霞满天的时刻,顾不上汗流浃背的痛苦,郑府下人早就准备好,大开中门,奏乐放炮仗迎轿。

    待得轿子落下,乐声戛然而止,客窜担任傧相的吴县长洲县二知县便分立在大门左右,二人一个是引赞,一个是通赞,都是些不知道是什么名堂的职位,最开始郑光还觉得请这两位为自己担任傧相有点委屈人家了,更别提张思成还曾经是自己的恩人之一,他可是曾经亲点自己为县试案首之人,现在来做这个,似乎有些不妥当,但是这两位知县连连摆手说什么非要这么做不可,说这样最有意思了,郑光一开始还有些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然后就懂了,这两位逗逼知县就像唱双簧一样,把好端端的仪式搞得妙趣横生,比演滑稽戏还热闹。

    不过等新娘下轿这一步的时候,蝶儿的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当那个火盆搬过来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崩溃的,已经是大热天了,虽然太阳要下山了,也不是最热的时候,但是还是很热,一套礼服已经憋得她浑身香汗淋漓,再加一个火盆,更是雪上加霜,酸爽到了极点,她感觉整个人都好像置身于蒸笼之中,无时无刻不在燥热发汗一会儿还要洞房的和心上人洞房一身汗可怎么得了呀!

    好不容易等到下轿子,她整个人都不好了,晕晕乎乎的,这时候,喜娘将新娘手中扎着大红绣球的红绸子递给郑光一端,两人便以那红绸红绣球相连,男左女右,沿着地上长长的红毡,进大门,直往正堂走去,正堂前已经置香烛,陈祖先牌位,摆上粮斗,内装五谷杂粮、花生、红枣,上面帖着双喜字。

    然后新郎新娘首先要向祖先跪下磕头,进香,继而三叩首,是为“一拜天地”,郑光和蝶儿一起,跪在地上,三叩首,完成这一部分的仪式。

    再接着是“二拜高堂”,蝶儿的母亲,郑光的表婶自然是身着礼服端坐在上,郑光这里则是老夫人作为男方亲属端坐在上,郑光和蝶儿向着两位长辈连拜三拜,老夫人和表婶都高兴得直流眼泪,表示终于等到这一天,还好我们没放弃

    最后,张思成高喊一声“夫妻对拜”,郑光温柔的看着对面那看不到表情的蝶儿,想必她现在也是一模一样的激动,两人三次对拜,寓意缘定三生,自此至死不渝。

    “礼毕,送入洞房!”伴着张思成这一声仙音,繁缛的拜堂仪式终于完成,郑光从未觉得张思成的面目像这一刻这样和蔼可亲,接着,便由两个小儇捧着龙凤花烛在前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地面红毯上,却是铺着五只麻袋,新郎新娘的脚,都须踏在麻袋上行走,踏过一只,男方的几个喜娘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传宗接代,这寓意实在是深远

    但是这并不代表郑光就可以开始做那想了很久的嘿嘿嘿了!待把蝶儿送进洞房后,郑光只是稍座一下,看看新房的环境,便被一群婆娘撵出去,他得给外面的至亲好友敬酒,回礼,顺便吃吃喝喝,俗称第二弹。

    到现在为止,中午那些大批量的宾客基本上已经散去,只有关系特别近的和有特殊目的的才会留下来,不论尊卑,只看亲疏,比如季本和部分心学子弟,还有张经领衔的官面人物一批,还有老夫人婶婶们以及郑江郑勇,其余的人们基本上都离开了,他们之间的谈话在婚礼后期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该拉的关系也拉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天意了。

    大家都知道郑光的酒量不大,平素也不喜欢饮酒,今日饮酒算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真喝多了,这洞房花烛夜可就失去了本来的喜悦了,因此也不想搅了这洞房花烛夜,便一人敬他一杯,说些祝福的话语,也就算了事了,轮到张经的时候,作为今日前来参加婚宴的最高级别大拿,张经的话很有意义。

    “人生四大喜事,平之,你如今已经遇到两件了,少年得意,更是难得,不知多少人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正是品尝到初次科举落第苦楚之时,往后还有更长的岁月慢慢折磨他们,而你已然登堂入室,拿到功名,金榜题名,老夫没什么东西可以送给你,便送你一句话,以老夫亲身经历——从明日起,诫之,慎之,忘掉自己之前的一切,从头开始。”

    郑光明白张经的意思,郑重喝下最后一杯酒,转身向洞房奔去。

    洞房花烛之夜,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绝对是这辈子最值得怀念和喜悦的日子之一,这时代的大多数人们谨守礼数,洁身自好,洞房花烛之夜,便是褪去男女处子之身之时,那份激动、战栗和喜悦,是现代的很多人都无法体会的,对于郑光而言,这更是他三辈子的第一次。

    第一辈子,二十六岁,奋斗在北上广深的白领战士,上班族超人,只和硬盘里的女神们有过接触,还没来得及洞房花烛就被召唤回了大宋。

    第二辈子,血与火的九年,郑光更没有机会没有心思去思考那些事情。

    第三辈子,十八岁,如今,终于到了洞房花烛夜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