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点了点头,他知晓历史的发展,当然知道,孙策非但没有杀刘繇,还收养了刘繇的遗孤,刘繇的儿子刘基甚至在东吴做了高官。

    而华歆更是个忠厚老者,与王朗这个死硬分子不同,虽然后来被曹操召入朝廷,却也曾经为江东效力过。

    真实的历史上,孙策平定江东后,豫章确实未动刀兵。

    华歆知道自己无法抵抗孙策的大军,便直接投降了事,反而博了一个仁义之名,要比王朗这样的死硬分子聪明许多。

    确定了如何处理刘繇之后,孙策命参军步骘与蒋钦,周泰随行。

    又命参军诸葛瑾与韩当麾下步军同行。

    第二天,孙策起得很早,看着已经醒来的陈冰,孙策侧身在陈冰的肚子上听了听,露出了一丝笑意。

    “冰儿,在你快要生孩子的时候,我却要领兵出征,实在是对不起你!”孙策抚摸着女人光洁的下巴,缓缓说道。

    “妾身在家里等夫君得胜归来!”陈冰在孙策耳边娇声说道。

    观看一下章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77%77%77%2e%68%65%69%79%61%6e%67%65%2e%63%6f%6d

    黑∠⌒岩∠⌒阁最新下一章节已经更新啦,看┋最┋新┋章┋节┋请┋访┋问·нéiУāпgê·СΟм黑ㄍ岩ㄍ阁或百ㄍ度ㄍ一ァㄍ下:黑+Уап岩+阁同1步1首1发1无1延1迟1就1在1黑∠⌒岩∠⌒阁1ΗéiУАпgê

34、牛渚之战() 
12月17日,孙策领大军出征,侍卫司军司马孙河,孙海,孙辅,孙瑜,宋谦,陈武,潘璋,吕岱及别部司马董袭各领本部随之。

    从事祭酒张纮,主簿恒阶,功曹魏腾,议曹严畯随军而行。

    仓曹从事鲁肃随忠武营别部押送粮草后勤。

    孙策领兵出吴县,直接向西,朝丹阳与吴郡接壤的故鄣,于潜两县攻去。

    而蒋钦,周泰及参军步骘则在与黄盖昭武营汇合后,直奔丹阳郡北部而去。

    江北都督府都督周瑜则派出了侍卫司校尉李襄领其本部兵马为偏师接应黄盖主力。

    江北牛渚,张英大营戒备森严,甲士兵卒来往匆匆,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牛渚大营共有一万大军,张英认为自己一万人守备牛渚定然万无一失。

    在他看来,孙策不过是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能有什么本事?

    若是孙坚在世,尚且可以做他张英的对手,至于孙坚的儿子,张英根本不在乎。

    然而,这两天接到的线报,却让张英感到了一丝不安。

    前几日,斥候来报,有一支军队自东而来,驻扎在了牛渚大营东部二十里处。营寨中的旌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黄字,张英知道这是孙策手下大将黄盖的部队。

    而昨日,又有斥候来报,江边出现了一些走舸小船游曳,似乎是在打探牛渚大营的虚实。

    张英明白,想必江北那边也来了一支队伍。

    张英知道孙策以江北的江都县为中心建立了江北都督府,其下有兵卒一万,当初大军南下渡江时曾经想劫掠江都,却被其所阻。

    难道说,周瑜派大军南下了不成?

    张英暗暗想着,不过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李襄部加黄盖部,再加上蒋钦和周泰所部,一共才9000人的部队,可比张英手下的一万人还要少些。

    这一夜,黄盖大帐中,灯火通明。

    “步参军,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嘛?”黄盖皱着眉头问道。

    步骘从容自信的说道:“将军稍待,想必不是今夜就是明夜,蒋司马和周司马就会传来消息,到那时我等便可将敌军一击而破!”

    黄盖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对于孙策派来的这位年轻参军,黄盖还是稍微有点不满的。

    对于这位步参军提出的计策,黄盖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希望能成功吧,黄盖在心中默默想到。

    而步骘的心里,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从容自信,每一个计策的成功有许多的偶然性在里面,与实施者的能力,运气也有很大关系。

    与周泰、蒋钦二人一同行军的这段日子里,步骘仔细观察了这两位年轻的将军。

    在步骘看来,这两位应该都是能力不错的将军。

    而且两人兵马不多,只有两千人,恰好能够执行这一计策。

    所以,步骘认为,蒋钦和周泰是执行这一计划的最好人选。

    当然,这两位对于步骘的计策也很感兴趣,因而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命令。

    第二夜,一只黑色的信鸽飞入了黄盖营中。

    一个士卒急忙掏出飞进了鸽笼中的信鸽,从鸽子的腿上取出了绑着的一个小纸条。

    很快,这个小纸条便被送到了黄盖的大帐中。

    步骘看着急匆匆而来,送上小纸条的士卒,心中舒了一口气,压在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这是自己在讨逆将军麾下献上的第一计,就让张英的大败来为自己的一举成名庆祝吧!

    在步骘的心中,张英已经成了他再次被孙策注意的踏脚石。

    步骘完全明白,孙策对于他和严畯,诸葛瑾,阚泽的看重。

    这次攻打刘繇,自己和诸葛瑾各自跟随一路偏师,便是孙策对他们的一次考验,自己绝对不能让主公失望!

    看完小纸条的黄盖,心中暗叹,这个年轻的参军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子山,大喜啊,蒋司马和周司马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潜伏到了张英后侧!”黄盖笑着说道,连称呼也从步参军换成了子山。

    步骘依旧表现的一脸从容自信。

    只见他笑着说道:“如此,将军可以向李校尉传信了。”

    黄盖点了点头,在亲兵耳边说了几句。

    很快,两只信鸽腾空而去,一只向西北而去,一只向西南而去。

    “将军明日一早擂鼓出战,待张英迎战后,李校尉从北部登陆夹击张英,而蒋周两位司马则从背后火烧牛渚大营。如此一来,张英军大乱,我军可一举胜之!”步骘自信的说着。

    坐在上首的黄盖闻言也是频频颔首。

    第二日一大早,黄盖命大军埋锅造饭。

    饱餐一顿后,便擂鼓聚兵,摆出阵势,向牛渚大营而去。

    牛渚大营里,张英早已经得到了斥候传来的消息,听到黄盖不过区区五千人便敢于向自己大营进攻,一时之间,心中大怒。

    “来人啊,我要自领八千大军杀败黄盖这老匹夫!”张英暴怒的说道。

    没用多长时间,张英便领着八千大军摆开阵势,迎着黄盖大军而去。

    当然,张英也算是一位宿将,所以还留了两千大军把守营寨,防备着北面可能出现的军队。

    距牛渚大营约莫五里处,两军相遇。

    张英正待要开骂几句,却不料黄盖根本不理他,直接打马冲杀而来。

    两人甫一交手,张英心中大惊,没想到这个老匹夫竟然如此力大,看来要好好和他过几手了。

    整个战场上呈现出一片胶着,张英大军虽然要比黄盖多出三千人,一时间却还体现不出优劣,不过黄盖倒是不得不承认,张英麾下大军的战斗力不比自己差。

    张英这边已经和黄盖交手二十余个回合,却听闻身后传来战鼓声。

    难道是大营里出现了问题?

    张英想到这里,心中一急,不再与黄盖缠斗,打马脱离战圈,扭头一看,张英不禁大惊失色。

    却见黄盖手中大刀一挥,指着张英笑道:“张英小儿,你牛渚大营已经被老夫派人偷袭得手,你还不赶紧速速投降?”

    张英闻言,心中更惊,看着大营里升起的团团黑烟,由不得他不信。

    不过张英可不会向他投降,只见张英,狠磕马腹,直接向南逃去。

    张英麾下的八千士卒看主将已然逃跑,顿时毫无战意,不少士卒也紧跟着张英往南而逃。

    黄盖见此,暂时顾不上张英,大吼一声,顺势冲杀溃逃的敌军。

    一个时辰后,黄盖终于见到了渡江而来的侍卫司校尉李襄和火杀牛渚大营的侍卫司军司马蒋钦和周泰。

    几人相见,都是大喜,此次不仅大败张英,还有4000余俘虏,要知道,这些俘虏的战斗力可是不算低,基本与孙策麾下士卒的战力相当。

    除了俘虏,还有邸阁的十万石军粮也被完全缴获。

    而张英则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带着3000余残军逃往秣陵县。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5、于糜之死() 
却说张英兵败,退守秣陵县。

    黄盖则与李襄,周泰,蒋钦三人合兵一处,往秣陵而去。

    三人一路上顺势收复了江乘、湖熟、句容三县。

    最终大军兵围秣陵县,张英固守秣陵县城不出,两军一时僵持不下。

    却说孙策这边,自12月17日孙策领大军出吴县,一路向西,直奔吴郡和丹阳郡交接的两县故鄣和于潜而去。

    如今镇守这两县的乃是刘繇麾下骁将樊能和于糜。

    两人各自领兵5000镇守一县。

    樊能镇守的是天目山以北故鄣县,距离乌程县很近。

    故鄣县位于西苕溪西侧,乌程县位于东苕溪附近,两个县隔着西苕溪相望。

    乘船行军要比步行快很多。

    五天的时间,便从吴县到达了西苕溪附近,向西行十来里便是故鄣县城。

    孙策此次行军带着侍卫司七位军司马,以及别部司马董袭,共八千余人。

    正所谓,五倍围之十倍攻之,孙策自然不会去做攻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孙策在等着驻守于潜县的于糜前来解围。

    这一计就是围点打援,与三十六计之一的围魏救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樊能和于糜两人各自有5000大军,在二人看来,如果他们各自为战,很容易被孙策消灭掉。

    但是,二人如果合并一处,起码自保无虞,甚至有可能消灭掉孙策,如此两人必定名声大震。

    要是孙策知道这两人打的主意,一定会哭笑不得吧!

    却说故鄣县城内的樊能果然如孙策所料,派人向驻守于潜县的于糜求救。

    孙策当然不会派人围杀使者,而是轻轻松松放他去了于潜县。

    只是于潜距离故鄣稍微有些远,还要从天目山中穿过,一个来回怎么着也得十来天吧。

    天目山倒是打伏击的好地方,孙策看着案几上的地图,缓缓思索着。

    这一夜,孙策留孙河,孙海,孙辅,孙瑜四人各领本部,各守一门。

    而孙策自己则领着其余五千兵马抹黑向天目山进发。

    说起来孙策向天目山的时间也只比从故鄣城里出来的那使者晚了一天。

    应该赶得及吧,孙策骑在一匹健壮的西凉马上,暗自想到。

    身后的大军,保持着平稳的节奏,有序前进着。

    约莫过了十天时间,孙策领大军来到了天目小道。

    天目小道,顾名思义,乃是天目山中的一条小道。

    所谓小道,自然要体现出一个小字。

    蜿蜒曲折,最宽处可许四马并行,最窄处却只能一马通过。

    曲曲折折的天目小道不算好走,而且两边都是是极为浓密的树林,这些浓密的树林便是大军最好的掩护。

    天目小道乃是于糜率军通过天目山的必经之路,也是救援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