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文聘对于孙策还是很佩服的。有时候,文聘甚至会生出,恨不早识吴侯之类的想法。

    “将军,大军已经全部撤出了!”一个军司马在文聘身后轻声说道。

    文聘闻言,身子一震,缓缓闭上了双眼,心情别提有多糟了!

    过了半晌之后,文聘才睁开双眼,目露精光。只见他狠狠捶在女墙上,恨声说道:“出城!”

    随着文聘的命令,数百亲军护着文聘往城外走去。

    当走下城楼的时候,文聘最后抬头一眼,只见城头上竖着的“文”字大旗,终于还是缓缓落下了。

    文聘终于离开了新野城。

    一座坚城,竟然奇迹般的出现了无人驻守的情况。

    新野以北和新野以东,两支部队正在快速前进,目标都是新野。

    文聘翻身上马,轻磕马腹,往襄阳的方向而去。

    在军司马和军侯的指挥下,两万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南行。

86、短兵相接() 
自新野南下襄阳,距离并不算远,不过是三五日的路程罢了。

    然而,这一段路程却并不太平,徐盛指挥的大军,正在路上等待着文聘的到来,杀机四伏。

    且不提文聘即将遇到的困境,另一边,曹洪和甘宁终于要对上了。

    自宛城往南,数百里之外,便是新野城。

    自章陵向西,到新野城,差不多同样的距离。

    曹洪率军自宛城而来,甘宁率军自章陵而来。可以预料的是,两人的碰撞,一定会很精彩。

    相比于曹洪,甘宁的优势在于,曹洪并不知道甘宁和自己同时得到了消息。

    宛城和新野城之间的大路上,尘土飞扬,曹洪顶盔掼甲,手持长枪,打马在前。身后的数十名亲卫手持“曹”字大旗,随风飘荡。再往后,3000精锐士卒,披坚执锐,快步跟随。如果孙策在这里,也会不得不承认,这些曹军士卒的素质确实很不错。

    曹洪率领5000士卒驻守宛城,就是为了震慑刘表,使其不敢轻动。

    说实话,5000士卒还真是不算多。可毕竟曹操正集结重兵在官渡一带,不可能留驻大军留守后方。

    此次,为了顺利夺取新野,曹洪一下子便拉出了3000人,可见其重视程度。

    即使士卒的行军速度已经很快了,可是曹洪还是不甚满意。

    “命士卒加速行军,务必赶在甘宁得到消息之前,占领新野!”曹洪骑在马上,对身边的军司马说道。

    那军司马点头称是,随即传令全军。

    很快,曹军的速度又提高了一截。

    在章陵通往新野的路上,同样是尘土飞扬,甘宁一身红甲,手持双戟,骑在骏马上,看起来英武非凡。其后数千士卒,同样极为精锐,并不比曹军士卒差一分。

    甘宁得到消息之后,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清楚的知道新野城的重要性。

    为了更有把握,甘宁的选择和曹洪一样,亲率大军,直接拉出了3000精锐奔赴新野。如今,两人就是在抢时间,拼速度,谁先进城,这新野就是谁的。

    对于急行军的士卒们来说,时间可能过得很慢。

    可是,终究有到头的那一刻。

    甘宁骑在马上,远远望去,终于看到了新野城的轮廓。“果然是好大一座坚城!”甘宁一抖缰绳,情不自禁的开口赞叹。

    “将军,你看那边!”甘宁身边的一个军司马,指着烟尘飞扬的新野城北,惊呼道。

    甘宁闻声,抬眼望去,顿时怒不可遏。

    “曹洪这混账东西,跑的倒是不慢!”甘宁怒声骂道,随即传令道:“全军加速,准备迎战!”

    在甘宁的命令下,三千士卒很快便加速朝新野城奔去。

    另一边,曹洪也是注意到了不妙。

    东门外一条黑线,显然是吴军也来了。这让曹洪有一种被玩弄的愤怒,而事实上他正是被文聘小小玩弄了一下。

    可就是这一下,将会引起数千人之间的血战。

    而曹操和孙策,这两大诸侯之间的关系,也恐怕是不能再恢复到从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诸侯之间,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好一说,相互不过是利益罢了。

    如今新野坚城,就在眼前,还在乎什么盟友关系,那不是扯淡么?

    曹洪和甘宁都明白,这要夺下了这新野坚城,其他什么都好说。可若是夺不下来,自然是损兵折将。即使两人都是自家主公的爱将,可一顿斥责是九成九少不了的。

    只见曹洪骑在马上,一夹马腹,高声喝道:“全速行军,给我冲!”

    不管是曹军,还是吴军,所有的士卒,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全力往新野城方向奔去。好在新野城中没了驻军之后,就是一团糟。城门大开着,倒为双方都提供了方便。

    数千大军,犹如滚滚洪流一般,分别自北,自东,汇入了新野城中。

    一场短兵相接,已然是不可避免了。

    所有的城池中,权力中心都位于城池中央。县衙的门外,就是直通南北门的长街。青石板铺就的长街上,干干净净,空无一人。长街两旁的商铺人家,全部是房门紧闭。窗子也是紧闭着,没有人愿意去看一眼。

    那紧张凝重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

    “杀!”曹洪怒吼一声,手挺长枪,一马当先,自北门冲杀而来。三千士卒挺枪持刀,毫不畏惧,紧随而上。

    另一边,自东门而入的甘宁,也是毫不退缩,挥舞着手中的双戟,冲杀而来。

    绕过长街的吴军,终于和曹军相遇了。

    前排的士卒,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敌人的五官。

    甘宁高声怒吼着:“狭路相逢勇者胜!”

    滚滚洪流,终于碰撞在了一起。

    刀枪剑戟之间,溅出了无数火星。曹军士卒和吴军士卒之间,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仇怨。可是战争就是这样,一入战场,就身不由己。

    个人,在战场上终究是渺小的。只有紧随着大军的洪流,才能取得胜利,才能留下生命。

    无数人怒吼着,嘶喊着,发出最有力的攻击。刀光剑影,在战场上随处可见。猛烈的厮杀,很快便染红了整条长街,血珠从伤口落下,轻轻的掉落在青石板上,摔得粉碎。

    到处是残肢断臂,尸体布满了道路。

    甘宁和曹洪二人,也已经战成了一团。曹洪的武艺,自然是不如甘宁的,一柄长枪,早已经被甘宁手中的双戟打的左支右绌,堪堪能守住要害罢了。

    甘宁性格暴躁,好战剽悍,这样的将领,手下的士卒,自然也和他一样的好战剽悍。

    曹军士卒虽然精锐,可在这样一群不要命的疯子进攻之下,也渐渐落入了颓势。曹洪见此,心中大恨,尤其是对文聘的怨恨最为强烈。

    曹洪自然明白,这就是文聘玩的小手段,可又没有什么办法。

    眼见着甘宁的打法,越来越不要命,曹洪只等使出全力,挡住甘宁一击,随即拨马边逃,连麾下的士卒也顾不上了。

    甘宁见此,自然是凶性大发,怒吼一声,便指挥着士卒压上。

    曹军士卒,眼见主将落跑,顿时士气全无,有的直接跪地投降,大部分则是扔下武器,往城外逃去。

    甘宁杀出城外,并没有多追。吴军此役,也折损不少,三千士卒战死千余,毕竟曹军也不是吃素的。

87、文聘() 
曹洪骑在战马上,狼狈而逃。

    最后跟随曹洪逃回宛城的士卒,不过数百人罢了。其余士卒不是战死,便是被俘,更有甚者直接在半路逃跑。

    此时的甘宁正皱着眉头坐在县衙中,安静的写着什么。这是甘宁要交给孙策的军报,其中详细的评判了曹军的战斗力,算是对此次战役的一次书面总结。其中对曹军战斗力的评估,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毕竟孙策要做好和曹操冲突的准备,所谓防患于未然,正是如此。

    县衙外,一小部分士卒正在城墙上进行警戒,而大部分的士卒,则在各自军侯的指挥下,清理着战场,打扫被鲜血染红的街道。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被浓重的血腥味所包围。尸体和残肢断臂被清理出去,集中焚烧掩埋。一盆又一盆的清水从青石板上冲刷过去,想要将那浓浓的血腥气息冲刷掉。

    城中的战斗结束了,仅仅靠士卒们清理,显然太过浪费时间。

    大量的百姓被征集出来,一同清扫。

    然而百姓们何曾见过如此血腥场面?放眼望去,倚着门墙呕吐的人,数不胜数。

    新野城归属已定,然而文聘此时却没有关心的想法。

    文聘正在快马加鞭的往襄阳赶去,然而内心却总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好预感。从新野赶往襄阳的大路上,尘土飞扬,烟雾弥漫,高扬的旗帜掩在烟尘中,也看不分明。

    文聘一身甲胄,骑在一批骏马上,手提长刀,却眉头轻皱。

    事情有些不妙,前一日派出的斥候,到现在也没有回来,肯定是出现了问题。

    正如文聘所预料的那样,在距离襄阳还有百里的时候,终于遇上了徐盛指挥的吴军。两军相隔十里,气氛凝重的很。

    文聘骑在马上,眼看着飘扬的吴军旗帜,心中那不好的预感,更加强烈。

    果不其然,不过是一炷香的功夫,便见一骑飞奔至文聘阵前,大声喝道:“襄阳已破,吴侯仁慈,若尔等投降,可既往不咎!”

    说罢,那一骑也不待文聘答话,便调转马头,往自家方向奔回。

    文聘见此,顿时一阵气闷。

    那骑卒嗓门大得很,在阵前怒喝,不少人都听得清楚。一番窃窃私语之下,很快这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大军。

    如若那士卒多待片刻,文聘还能命弓手射之,以此挽救。

    可这厮掉头就跑,哪里能否认得了。

    此时的文聘,在心中已经信了七八分。如此时刻,人家没有必要骗自己。更何况,看人家那态度,本就是爱信不信,不信就打。

    至于阵中将士,文聘左右扭头看去,心中顿时一片冰凉。

    部将们竟然不敢对视自己的眼睛!

    人心散了啊!

    作为一方大将,文聘太清楚军心的重要性。没了军心,这仗还怎么打?更何况,这两万大军中,有不少新卒乃是新野附近征兆的。

    前路已断,后路又无。

    此时的文聘,可真是进退维谷,好一个彷徨不定。

    就在此时,阵前已经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

    文聘放眼望去,仿佛能够看到吴军阵中,那健壮的鼓手,赤着上身,扬起鼓着肌肉的手臂,用包着红绸的鼓槌,使劲敲击着蒙着牛皮的鼓面。

    震耳欲聋的鼓声,调动着吴军的士气。

    吴军连战连胜,正是士气昂扬之时。踩着鼓点的节奏,在各个军侯和军司马的指挥下,大军缓缓向前。

    长枪手终于端平了自己手中的长枪,枪头在阳光下显得雪亮刺眼,红缨在风中飘扬。刀盾手,左手持盾,右手持刀,跟随者节奏,用刀面不断敲击着盾牌。

    旗手都是军中最为勇武的汉子,他们身材高大,武艺高强,人在旗在,人亡旗不倒。

    红底黑字的“吴”字旗帜,随风飘荡,气势不俗。

    文聘看着这一幕,一时间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徐盛这是堂堂正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