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4、荐才() 
蔡玉好歹是荆州牧之妻,作威作福多少年了,平日里享受着别人的尊敬,而如今却被孙策拉扯着,用轻薄的话语来挑逗,怎能不羞怒呢?

    “吴侯请自重!”蔡玉娇声说着,挣扎着想要甩开孙策的大手。

    孙策轻哼一声,拉起这女人,便往里间走去。只听“撕拉”一声,蔡玉身上的丝绸锦衣便被扯开了好大一截。孙策丝毫没有一点怜香惜玉的意思,直接将女人推倒在床上。

    蔡玉“啊”的惊呼一声,受到如此粗鲁的对待,即使这样对待她的是英俊威武的孙策,她也气的是小脸涨红,丰满的胸脯在急促的呼吸中起起伏伏,仿佛如波涛一般,煞是诱人!

    蔡玉虽说对刘表的绝情而伤心,也想要报复刘表,可却从没有想过用这事儿来羞辱刘表。毕竟,事关女人的清白,哪有那么好决断。

    可蔡玉也不过是三十出头的年纪,刘表年老不济事,床笫之间颇为无用。

    人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

    蔡玉可不正是虎狼之年么?

    孙策这样子,虽然粗鲁了些,可是却更有一番男人味哩。

    要说,不管是长相、年龄,还是地位、能力,孙策都要远远强过刘表。若是做个夫婿郎君,想来也会是极好的人选。

    只可惜,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蔡玉终究是大士族出身,还做不出那种不顾道德伦理之事。

    “吴侯,请尊重妾身!”蔡玉看着孙策冒着火焰的双眼,低声说着,想要乞求孙策放过自己。

    孙策笑了,眼中带着几分嘲弄。

    显然,这位蔡夫人,还没有完全明白自己的处境。

    “本侯尊重你,才称你一声蔡夫人,如若不然,早就把你赏给部将玩弄了。你要知道,你们蔡家,和我之间的仇怨,可是不小呢。所以,夫人还是知足一点,知趣一些。”孙策轻轻捏着蔡玉的下巴,缓缓说着。

    蔡玉闻言,花容又是一变,满面通红之色,却更加俏丽了几分。

    孙策正要进一步动作,却见蔡玉眼角竟然流出了泪水。

    孙策不禁感到有些扫兴,随即起身说道:“刘表这老东西已经抛弃了你,你还要为他守节不成?”

    蔡玉听得“抛弃”二字,心中不禁又被勾起了一阵委屈,对于刘表的愤恨,又增添了几分。

    原本自己青春年少,却被兄长强行嫁与刘表这老货为妻,说什么为了家族好。

    往日里行事虽然常常对自己百依百顺,可一遇大事便把自己抛在一边。

    说白了,姓刘的都是一个德行。

    所谓,女人如衣服,不外如是。

    当年他们的老祖宗刘邦是怎么干的,刘大耳和刘景升就是怎么做的。可见这姓刘的,多是薄情寡义之人。倒是光武帝刘秀是个痴情种子,对阴丽华念念不忘。

    一想至此,蔡玉对于和孙策发生点什么,倒也不是那么的拒绝了。

    女人们,本就是变得比较快。感性动物,也许上一刻还恨你恨得要死,下一刻就爱你爱得发狂了。

    不过,孙策此时也没了兴致,不再多说什么,直接转身离去。

    看着孙策离去的背影,蔡玉松了一口气,心中却又似乎有几分失落。

    难道自己不够迷人吗?蔡玉在心底问自己。

    孙策可不会去想那么多,刚刚不过是突然来了兴致罢了。如今刚刚拿下襄阳城,还有很多要事要办。

    州牧府,大堂中,孙策高坐其上,文武左右分立。

    庞季和王璨作为最早投靠孙策的荆州高官,自然受到了应有的礼遇,两人此时也是好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对于这二人,孙策还是很看重的。

    且不说,两人都颇有才华,且出身于颇有影响力的大世族。仅仅是出于千金买马骨的意思,孙策也要好好重用二人。

    王璨乃是建安七子之一,文采斐然,在荆州文人中颇具影响力。虽然不是荆州本土世族,却依旧为荆州世家所接受。

    庞季自不必提,庞氏家族乃是荆州仅次于蔡、蒯两家的世族。其兄庞德公,立鹿门书院,更是在荆州影响深远。其侄庞统,人称“凤雏”,乃是荆州士人心中,两大经天纬地的才子之一。

    孙策看着庞季和王璨两人,嘴角边露出了一丝微笑。

    说起来,三人也是老相识哩。

    想当初,孙策刚刚穿越过来之时,孙坚兵败身死,就是这两位扶柩而来。

    犹记得当初,王璨在自己身前侃侃而谈。

    “少将军,他日若能携江东之势,鞭指荆州,我等效犬马之劳,又有何不可?”这时王璨当时说过的话。

    如今,时过境迁,当年侃侃而谈的王璨,在孙策的面前,竟然有些拘束。

    只见孙策微微露出回忆之色,轻声说道:“初平二年,我与二位初见,如今已经过去九年了!”

    听闻孙策的感叹,庞季和王璨心中微微感动,不禁会心一笑。

    “时过境迁,不想当初戏言竟然成真!”孙策笑嘻嘻的说着。

    只见庞季却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吾与仲宣初见主公,便有所预感,并非戏言!”

    孙策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不过是拍马屁而已,他可不会相信,两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上。

    至于如今嘛,自然是时事易也!

    孙策又和这两人客套了几句,却突然听闻庞季出言说道:“主公,属下想要举荐两位贤才!”

    孙策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只见孙策笑嘻嘻的说道:“不知庞公所荐何人?”

    庞季抱拳说道:“启禀主公,一人为属下侄子庞统,人称‘凤雏’,有经天纬地之才。另一人为军中军侯魏延,武艺高强,胆大心细,深通兵法。”

    孙策闻言,微微颔首。没想到,魏延竟然和庞季搭上了关系。

    如此也好,魏延这厮虽然是一员猛将,却有些桀骜了,既然和庞家搭上了关系,想必对庞统服气的很,以后有庞统节制魏延,也是不错。

85、彷徨的文聘() 
诸葛亮和庞统,一人为“卧龙”,一人为“凤雏”。

    人称,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字士元,今年才21岁。诸葛亮,字孔明,要更年轻一些,才19岁。

    如今诸葛亮还太年轻,孙策暂时不考虑他。庞统已经到了出仕的年纪,却还需要打磨一番,方能大用。

    而魏延,确实称得上是名将。人称魏延,脑后有反骨,事实上不过是小说家言。刘备在世之时,对魏延可谓是信任有加,坐镇汉中多年。汉中乃是巴蜀门户,以魏延镇守汉中,可见刘备对其信任。

    历史上,魏延算的上是诸葛亮时期仅有的大将之一,长期为诸葛亮所倚重。

    然而,魏延为人桀骜,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并非说他有反心。魏延的悲剧在于,他违背了诸葛亮的遗命。杨仪与魏延,势同水火,魏延不甘心国家大权落在杨仪手中,因而想要争上位。

    也许是诸葛亮故意为之,认为自己死后,无人能够制衡魏延。也许是诸葛亮无心之过。但不能否认的是,魏延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诸葛亮一手铸造的。

    这一世,孙策倒是不希望魏延的悲剧重演。

    思索了片刻,孙策微微开口说道:“召二人前来!”

    很快,庞统和魏延便一左一右,上得堂来。

    孙策看着长相对比反差巨大的两人,点了点头。

    只见庞统,一身玄色锦衣,身材瘦小,狭长的双眼却目露精光,以现在人们的眼光来开,虽然谈不上猥琐,这长相却着实不怎样。至于魏延,此人面若重枣,目若朗星,身材魁梧,甲胄在身,果然是一个英武汉子,仅这面相,就实在让人喜爱。

    不过孙策敏锐的发觉,魏延在庞统身边,有意的落后了半步。

    以孙策观之,恐怕庞统让魏延遭过不少罪,不然魏延这般桀骜不驯之人,恐怕不会这样。

    孙策又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士元,可愿暂且入我幕府为参军?”

    庞统闻言,拱手拜道:“多谢主公!”

    说实话,庞统心中还是稍微有些不满意的。毕竟徐庶和郭嘉一开始就是军师,而自己只是参军。不过,这倒也能够理解,一来二人年岁比自己大,二来当初孙策事业草创,正是用人之时。可如今已经有了规矩,不可能一开始便让自己位居高位。

    如此便先磨砺一番,也是好的。庞统在心中暗暗想到。

    紧接着,孙策又将目光看向了魏延。庞统也很好奇,孙策究竟会怎样任用他。

    只见孙策轻声说道:“文长可愿入我帐下,暂为侍卫司军司马,可从降兵中择其青壮充之。”

    魏延闻言,面露喜色,毕竟他以前也只是个小小军侯。

    “臣拜见主公!”魏延抱拳躬身道。

    对于庞统和魏延的任命,只是一个小插曲。荆州贤才遍地,并不急于一时。待平定荆州之后,孙策才会慢慢梳理。要知道,仅仅被俘虏的蒯良、蒯越兄弟、刘先、伊籍等人,便称得上是人才。

    襄阳正在迅速的恢复秩序中,士卒们在军官的指挥下,清理着城中的街道。尸体被集中焚烧掩埋,满是鲜血的道路和城墙被清水洗刷。受损的城墙在进行修补,整个城池又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势头。

    徐盛在孙策的命令下,继续领虎步营北上,目标直指即将南下的文聘大军。与徐盛同行的,还有孙贲所部。

    黄忠则率领羽林营本部,节制张辽、高顺、李术、陈武、吕岱所部,南下,追击逃奔的刘表而去。

    在襄阳城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城外的襄阳水军,走投无路,最终向周泰三人投降。襄阳水军将领张允,见大势已去,只得横刀自刎,还算是硬气。

    当襄阳城被攻破之后,新野守将文聘,正在指挥士卒出城,准备南下支援襄阳。

    新野城,是一座大城。

    自文聘驻守新野以来,不断的加固增高城墙,在整个南阳郡都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甚至要比宛城更加高大和坚固。

    这座城池,被文聘倾注了许多心血。可以说,文聘一人造就了这座坚城。

    新野对于文聘来说,意义不同寻常。如今,就要把自己亲手造就的坚城送与敌手,文聘的心中痛苦万分。他不会违背刘表的命令,不过文聘耍了个小花招。

    文聘不希望曹洪占据这里,也不希望东吴占据这里。

    所以,他告诉曹洪要献出新野之后,便将消息透露给了驻扎章陵的甘宁。

    从宛城和章陵,前往新野的距离都差不多,文聘可以想象,在自己走了之后,曹洪和甘宁之间,为了抢夺新野,必然会爆发一场激战。

    至于谁能最后抢夺下新野城,文聘不是很在乎,不过以文聘估计,八成甘宁会抢得。

    相比之下,甘宁占据新野,文聘还可以接受。毕竟,文聘了解甘宁,那是个英雄。

    文聘顶盔掼甲,站在城头上,看着远处的朝阳,心里满是彷徨。

    双手抚摸着熟悉的城砖,文聘轻轻叹了口气。

    局势败坏如斯,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说实话,文聘对于孙策还是很佩服的。有时候,文聘甚至会生出,恨不早识吴侯之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