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处,这城西王子坊,无疑会成为尔朱氏的重要关注目标。他们的残害宗室之名,那可不是虚的。在前年的河yīn之变中,不知道有多少宗室变成了绝户!

    皇纲失堕啊!天子尚且不得自主,何况他们这些国朝宗室呢?早些年的权势和尊荣,如今早已不敢去想,连富贵和安定也渐渐成为了奢望。就连他自己。现在不也是满心惴惴?若非乙弗氏孕期已至八月,又曾有过小产经历,实在不方便出行,说不定他现在就会想办法离开这是非之地。

    好在他介入的不是很深,在诛杀尔朱荣那会,虽然为府户军大都督,却没有参与到核心谋划之中,也没有参与之后逼走尔朱世隆的战事,大概不会遭到尔朱氏的强烈报复。

    元整却不同。作为天子的亲信。宫中宿卫的高阶将领,他不可能为尔朱氏所容。至于太子,留在城中更是危险之极,以尔朱氏对天子的仇恨,绝对不可能放过他。

    作为近支宗室。天子亲封的王爵,元宝炬必定要竭力保护太子;而元整和他相交多年,他也肯定会帮他寻找出路。

    元宝炬定下心来,在书房里踱步了两趟。斩钉截铁的吩咐道:“城内不可久留,太子必须送出去!送往东道大行台李太傅手中。或者三荆二郢大行台李常侍也行!他们位高权重,又是天子外戚,只有他们能够保住太子!子肃和你们几位,自然免不了一番辛劳,但是到了两位大行台身边,肯定能够得到重用的!”

    这是元宝炬能够想到的最佳方案了。李太傅即元子攸的嫡亲母舅李延寔,除担任东道大行台外,还兼任青州刺史。附近的齐州刺史萧赞、光州刺史杨逸、济州刺史元子华,也都是元子攸所任命,可谓是帝党中最大的地方势力。三荆二郢大行台李琰之,也是元子攸的外戚身份,周围有豫州刺史郑先护、广州刺史周惠、洛州刺史元季海,实力同样不俗。

    “末将这就回报将军,”元仲和拱了拱手,“只不过,还要劳烦殿下准备马车一辆,好马七匹,如此才能逃脱尔朱氏的追踪,尽快赶往李太傅或李常侍那边。”

    “这个不难。”元宝炬一口答应,亲自出去向家中管事吩咐。

    管事周怀洮却主动来报:“家主,城南伊水酒肆派人过来,说是准备趁夜离开京师,请家主、主母和小郎君一同前往阳城避难!”

    “哎呀,怎么把伊水酒肆给忘了!”元宝炬以手抚额,向元仲和解释道,“伊水酒肆乃平南将军、广州刺史周允宣的产业,经常遣人往来于京师和阳城之间,对这条路线非常熟悉。你们可以前去酒肆,必定能够顺利到达阳城境内,暂时保住太子的安全。之后是东去青州寻李太傅,还是南下荆州召李常侍,都十分的方便。”

    “是逼退尔朱世隆的勋卫府中郎将、府户军大都督周将军吗?”元仲和追问道。

    “不错。还是子肃的至交好友。”元宝炬点了点头。再看着面前的周怀洮,他忽然想起,这是周惠家的旧人,向来灵活机变,此行正有用他之处,于是颇为不舍的吩咐道:“怀洮,你也跟着去吧!到了允宣那边,就不必回来了,留在那边服侍主母便是!”

    “小人遵命,”周怀洮连忙答应着,又劝说元宝炬道,“京中眼看就有大乱,家主不一起去阳城吗?主母虽然身子沉重,但酒肆中有马车,料想应该无妨。”

    元宝炬沉吟了片刻,终究不放心乙弗氏的体质。万一她受不住路上的颠簸而再次小产,不仅坏了肚里的胎儿,本身的xìng命也是堪忧,那时又该怎么办?

    他不愿冒这样的风险,只能叹息一声,向元仲和、周怀洮挥手道:“不必了……时间紧迫,你们好生去吧!路上多加小心!”

    。。。

第一三〇章 :山河摇荡(二)() 
……,……

    有伊水酒肆的接应,元整得以趁夜带着尔朱英娥母子俩离开,逃脱了尔朱氏随后的追捕。其余的诸多天子信臣,也趁着尔朱兆主力未到、掌控力不足之际,纷纷连夜逃离京师。平阳王元脩和南阳王元宝炬,作为元子攸诛杀尔朱荣后新封的近支王爵,前者见庶长兄尚书左仆shè、范阳王元诲被尔朱兆所诛,又想到死于河yīn之难的嫡兄广平王元悌,只觉得心惊胆寒,于是急忙弃官逃往乡间避祸;后者有家室之累,只得留于家中,暂时倒还没有受到波及。

    然而,也有不少身负职司的大臣未能免祸。除上述的尚书左仆shè、范阳王元诲外,还有司徒公、临淮王元彧,新任卫将军、南道大行台高道穆等,都不幸落入了尔朱氏乱兵的手中,随即遭到尔朱兆的诛除。

    消息传开之后,朝廷的防御立刻土崩瓦解。河内的大行台、大都督源子恭弃城而逃,在洛阳缑氏城被尔朱兆麾下所执;大都督、翊卫府中郎将杨宽也放弃河阳南城,连夜逃出虎牢关,辗转逃往梁朝控制地带;虎牢以东的东道行台杨昱,心知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于是弃军返回京师,不久又和之前的堂弟杨侃一样逃回原籍;与杨昱互为犄角、一同对抗尔朱仲远的豫州刺史郑先护,也不得不放弃麾下士卒,领少数亲卫南下往附梁朝。

    杨昱、郑先护皆去,尔朱仲远面前再无对手,很快攻下司州东郡,西据荥阳郡虎牢关。邺城的北道大行台杨津,不愿和相州刺史李神举城向尔朱氏归款,于是率轻骑南下,准备由济州渡过黄河,与济州以东的侄子东道行台杨昱、济州以西的次子广州刺史杨逸合兵,却不料杨昱已经弃军而走,司州东部也被尔朱仲远攻下。结果只能返回洛阳。

    此外,原属朝廷控制之下的诸州,也发生了极大的变故。齐州刺史、丹阳王萧赞,被本州大豪族赵洛周逐出州城,心灰意冷的剃发出家;前任行豫州事元崇礼。原本被朝廷征还。得知尔朱兆入洛、郑先护弃军逃往梁朝后,立刻矫诏杀死现任行豫州事、悬瓠守将yīn遵和,擅自占据州职……

    这些事情说起来极为繁杂,其实都在三四天之内发生。由此可见。尔朱兆入洛的影响有多么大,消息传播得有多么迅速。这些纷至沓来的消息,再加上种种乱七八糟的流言,让周惠目不暇接,不得不打起jīng神努力应付。至于妻子晋封公主的喜悦。以及之前利用阳翟流民对付上谷寇氏的谋划,如今都只能放到了一边。

    在这诸多的消息之中,和周惠密切关联的有两个。一个由阳城方面传来,说是武卫将军、亲卫府中郎将元整救出皇后与太子,暂时安置在阳城郡衙门;另一个是襄城王建的告急,说得到豫州yīn遵和旧臣的急报,元崇礼正在州中大肆征兵,准备溯汝水入侵广州襄城郡。

    元崇礼入侵广州,这非常好理解。他擅杀现任行豫州事yīn遵和之后。自然要做点事情,以此向洛阳的尔朱氏献媚,争取新帝元晔承认他对豫州的统辖。

    对此周惠并不担心。豫州才受到过尔朱仲远和陈庆之的侵袭,人心纷扰,原本就以没有多少力量。是以元崇礼才能趁机起事,矫诏占据州职。可是经他这么一折腾,州中更是大伤元气,对襄城郡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更何况。周惠才救援过豫州,有大恩于州中军民。元崇礼现在恩将仇报,肯定会大失人望,麾下的士气也必然高不到哪去。

    这样一想,周惠或许还要感谢他。他这样不自量力的强行进攻襄城郡,只会便宜周惠麾下的王建。要,王建刚刚接管襄城郡兵,还没有得到士卒的拥戴,指挥上必定不甚如意。可如今襄城郡受到进攻,那些郡兵必定会拼死奋战,将豫州军赶出的家园。而王建便可以借此机会收拢军心,同时获得一份可观的功绩。

    可是,这第一个消息,却让周惠大为震动。他绝对没有想到,元整居然把皇后和太子送到了他的控制区!

    若非通报消息的是周怀洮,同时还带来了元宝炬的急信,周惠真要怀疑这是流言。

    他把元宝炬的急信展开,上面是几行匆匆写就的草书,简略的说明了他对如何安排太子的建议。其一,送往青州李延寔处;其二,交给三荆二郢大行台李琰之。

    看罢这两个建议,周惠心中颇不以为然。如今尔朱仲远已经控制虎牢关以东,带着太子前往青州的话,无异于自投罗网,况且李延寔乃天子至戚,尔朱氏岂能容他继续占据青州?荆州方面,也不是那么可靠,李琰之乃是以外戚出掌三荆,并无多少能力和威望,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州中大族才能够坐稳位置,并且应付南朝和蛮人的侵袭。

    那么,如果留在的治下如何?

    这个念头一出现,立刻牢牢的盘踞在了周惠的脑海中。作为元子攸一手提拔的地方重镇,周惠自然有义务保护他的太子,以报答元子攸的厚恩;而且,保护幼主乃彰显忠义的行为,可以极大的提高的名望。

    除了报答君恩和彰显忠义,甚至还有更多功利的想法自动跳了出来:天子落入尔朱氏之手,恐怕是再劫难逃,到时侯扶太子继位,可得拥立之奇功;新君年幼,无法理事,可以挟那啥以令那啥……

    周惠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了脑海,一颇有些惭愧。很显然,的定力还不够,乍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就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内心的私念暴露无遗。在这种状况下,他很难找到最为适当的处理方式,倒不好作出抉择。

    沉吟了一会,他向周怀洮问道元将军说?”

    “元将军说,他不擅长处理这些,一切听南阳王殿下和家主的意见,只要能够确保太子的安全就行。”周怀洮回答。

    要确保太子的安全么?周惠点了点头。

    这的确是当务之急。至于其他的事情,大可以从长计议。

    第一三〇章 :山河摇荡(二)

    第一三〇章 :山河摇荡(二)是 由会员手打,

    

    。。。

第一三一章 :山河摇荡(三)() 
在这个前提下,周惠很快很快有了合适的对策。

    “确保安全很简单,只要瞒住消息就可以了,”他吩咐周怀洮道,“你回去告诉元将军和夏侯太守,请他们先在阳城择一秘密的地方,妥善安置皇后和太子,由之前护送的宿卫担任侍从,并且遣可靠的人服侍。至于南阳王殿下的建议,不妨先搁置一段时间,贸然转移的话,反而容易暴露太子的踪迹。”

    “是,”周怀洮躬身追问道,“那么长孙参军也留在太子身边?”

    “也只好如此了。”周惠点了点头。

    这事说来凑巧,平南府骑曹参军长孙毅出发的第三天,恰好在途中遇到姐夫元整、周惠长兄周恕一行。得知京师已经生变,长孙毅和周怀章只好放弃了任务,一同护送着尔朱英娥母子返回阳城。

    于是周怀洮领命而去。

    周惠继续留在书房之中,思考当下的纷乱局面,以及对太子元靖的安排。

    天子被执,京师陷落,帝位肯定要换人了。如果在朝廷威望隆重的时候,这绝对是一场政治地震,不知道要震动多少朝官和外官。然而经过胡太后专权、孝明帝被弑、尔朱荣擅政这一系列事件,天子的威望早已严重削弱,人心也变得极为复杂。当此剧变,众人大多怀着私心,明哲保身的有之,顾念自家前途的有之,甚至还有希图幸进、甚至卖主求荣之辈,主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