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不久刚秋收的时候,李曜就派人给终南县陈桃儿家和管理赐田的田业管事各送去了一封信,要求他们两家除了缴纳粮租外,还按照她列出的清单,搜集本地的菜种。

    如今看来,在田租方面占了李曜大便宜的陈桃儿一家,果然积极得多,不过几天功夫,就风风火火地跑到长安来了。

    李曜倒也不耽搁,忙对马周吩咐道:“你安排人手将车上事物搬进来。”接着又对那婢女说道:“你先把他们三人带到前堂,我稍候就过去。”

    ……

    ……

    “莫想到啊,这李道长看起来年纪轻轻,竟有个这么大的宅子……桃儿,你说她会不会是皇亲国戚呢?”

    一个生得老实憨厚相貌的年轻汉子眼都不眨地打量着明园前堂内的装饰,一面叹声问向陈桃儿。

    陈桃儿端着杯盏,啜了一口热乎乎的香饮,朝那憨厚汉子吐了吐舌,道:“阿兄,我只和明真相处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哪能猜得出她的来历呀。”

    一个年轻女子对陈桃儿问道:“那么……桃儿可知李道长要菜种作甚?再过两旬可就入冬了呀。”

    陈桃儿正要张口答话,忽听一阵脚步声起,赶紧闭上了嘴,三人俱都挺直腰板,端正坐姿,紧张地看向门口,随后就见身穿一袭青碧道袍的李曜昂首走进了前堂,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两个小女冠,待到李曜坐定,便分坐两边,俨然一派世外高人的架势,令人一见便油然升起一种敬畏的感觉。

    李曜朝三人欠身一礼,便开口向陈桃儿兄长直接问道:“陈五郎,你们这次带了多少菜种呢?”

    陈五郎倒背如流地答道:“按照道长的要求,我们带来了十二种,每种各三百,分别是山菇、菘菜、萝卜、蔓菁、白芋、青芋、蕨菜、葱、蒜、胡芹、韭菜、园葵,清单上的其他菜种则没有找到,恐怕道长只能在西市里买了。”

    李曜点头笑道:“嗯,你们能找到大半,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说吧!总共多少钱。”

    陈桃儿忙接口道:“不要钱的,明真定下的田租那么低,而今年又是个好年头,我们也不打算瞒你,一亩产粮约有两石,算下来我家得了大半,这些菜种就当作我们的一点心意送给你。”

    李曜也不好推却,便点头答应了:“好吧,这样也行,不知你们秋后可否有空出来做工?”

    陈五郎和妻子想也不想地齐声道:“有空,当然有空。”

    秋收之后,便是冬闲,若是能出来做工赚些钱财补贴家用,自是再好不过。

    陈桃儿倒是犹豫了一下,才问道:“明真想要我们做甚么?”

    李曜微微一笑道:“在我这里种菜,如何?”

第162章 成王败寇() 
在明园西院东北一隅,有一间很奇怪的屋子,既非瓦房,也非草舍。

    屋内没有铺设地席,而是除门口铺设有十数方青砖之外,大半面积都覆盖着松软的泥土,支持屋顶材料的,也不再是传统的椽子,而是呈整齐网格状的木架,木架上则固定和覆盖了数层浸过油的素绢,这种特制的素绢与油纸效果相似,可以防水、防风、防晒,但却更加透明。

    另外,屋子中间的隔墙已经全部被人拆除,只留下了房柱,而古人所谓的“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显然并不适合这里。

    因为屋子四方的墙壁都安装了通向屋外灶房的陶管,只要柴火充足,随时都能够续热,即便外面秋风瑟瑟,寒气渗人,屋里依旧可以温暖如春。

    如今每天都有人在这里忙碌着,担水的,浇水的,锄土的,施肥的,干得热火朝天,陈桃儿便是其中的一员。

    在陈桃儿的眼中,明园之主李曜是比这间屋子更让她感到奇怪的人。

    因为李曜连时下最常用的农具都使得不利索,一点都不像干过农活的人,但又能传授给她一些看起来很奇怪,却很有效的种植方法。

    当初李曜为她列举了两种做工模式,一种名为短工,工期为每年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下旬,结算报酬为钱一贯五百文,粮米一石五斗,羊肉十斤;另一种名为长工,即全年受雇于明园,除元日、上元节、春龙节以及春耕期间之外,将一直留在明园劳作,报酬自然也比做短工高得多,年薪八贯,粮米十石,以及羊一头。

    陈桃儿本来只是宗圣观里给她父亲打杂的,除了一天两顿饭,连一文钱的报酬都没有,而现在她能自赚一笔嫁妆钱,当然跟她的阿兄和嫂子一样,毫不犹豫地签下了长工契约。

    陈桃儿是个伶俐人,手艺学得快,干活舍得卖力气,乡下的小丫头,也不太讲究什么男女大防,只要一进这屋子,就自行挽起袖子,赤着一双莲藕般的手臂,忙上忙下,跑前跑后。

    虽然李曜任命陈五郎为暖房管事,但实际上她才是这里的第一把手,而且李曜一般都是先与她交流,然后才对陈五郎夫妻二人进行指点。

    至于其他人,不过是明园内的健奴和粗使婢子,自然全都会听从她的安排,毕竟明园主人还定下了相关的奖惩规矩,若因处理不当而造成损失,可是要受罚的。

    比如李曜从西市买来了昂贵的“菠薐菜”种子,有个婢女自作聪明,大概对异常活跃的陈桃儿有些心理抵触,没有按照主人的要求来做,故意把草木灰撒得不均匀,导致菜种全部死亡,结果后来让明园主人查到了头上,被关了两天小黑屋,差点变成了傻子。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陈桃儿有幸见识到了李曜冷酷严厉的一面,更加不敢有所懈怠……

    ……

    ……

    正当陈桃儿、陈五郎夫妻等一干人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暖房中的第一批收成时,李曜也在明园前堂迎来了王兴与朱八这两位来自河北的客人。

    待到双方一落座,李曜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二位说有要事须与贫道相谈,却不知所为何来?”

    王兴认真地道:“我们希望道长能够帮忙买一批粮。”

    李曜先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道:“贫道可没听说朝廷有禁止买卖米粮,难道你们自己不能买么?”

    王兴反问道:“道长可知河北近来状况?”

    李曜收敛了笑意,茫然道:“这个……贫道不怎么清楚,还请说来一听。”

    王兴脸上渐渐现出悲愤之色,说道:“年初时,朝廷平定汉东军,结束了河北战乱,但对当地却不管不顾,没有派遣官员劝课耕种,以致绝大多数地方误了农时,王某虽然只是一个商人,却也晓得‘大兵之后,必有荒年’,如今河北早已饿殍遍地,可朝廷依然没有采取任何赈灾的措施!”

    李曜自然想象得出对方描述的凄惨景象,可大唐境内比之更严重的地方,她都亲自见识过了,不由接口道:“刘黑闼反了两回,杀了两回,如果贫道没记错的话,朝廷仅州刺史就阵亡了七个,其他官员则是不计其数,况且吐谷浑、突厥接连犯边,诸如陇右一带损失也是极其惨重,你们那里好歹还能看到饿殍,可贫道听说原州、渭州等地赤地数百里,几乎人烟断绝,只怕再过百八十年也未必能恢复如初,唐朝廷并不是不想管,而是实在无能为力。”

    王兴冷笑一声,道:“原本我们也与道长想的一样,是以许多百姓待到临近秋收,便自行前往河东、幽州乞食,然而无论是镇守并州的秦王,还是那个治理幽州的王长史,都封关绝道,不准山东饥民入境。”

    李曜微微一突,忍不住接口道:“难道饥民去了江淮?”

    李世民没有赈济饥民,很有可能是因并州本地粮草紧张,须得保证作战,否则并州长史窦静也不会向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表屯田事宜。

    而作为李建成亲信的王诜不接纳饥民,原因更加明显,自罗艺入朝以后,高开道便三番两次攻打幽州,他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管得了他乡而来的饥民死活。

    既然向西、向北皆去不得,北方饥民所能选择的一条道路,大概就只有去给新近称帝的辅公袥添乱了。

    王兴颔首道:“道长猜的没错,确实有很多饥民南下,但并非全部,毕竟去那行将战乱之地,也是十死九生,是以少部分饥民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筹集了大笔钱财,并让我们来刚获丰收的关中买粮……”

    他说着,忽然咬牙切齿起来:“可谁想……谁曾想,那些粮商和地主得知我们从河北专程过来买粮,无论如何都不肯交易,我们又去找在京的山东高官帮忙,结果吃了一通闭门羹,后来仔细一打听才知,原来皇帝早在数月前便下过一道诏令,严禁民间与山东地方进行大宗米粮买卖,这简直是不给人活路啊!”

    李曜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朱八,双眸渐渐眯起,沉声说道:“看来还真是贫道孤陋寡闻了,可是成王败寇,不知崔将军能否给贫道一个帮助汉东余寇的理由?”

第163章 为何而叹?() 
朱八猛地抬起头,瞪视着明园主人,神色愕然地开口问道:“法师如何得知某姓崔,又有何根据证明我们是汉东军的人?”

    王兴也是神色一紧,忍不住补充道:“更何况,汉东军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整个山东地面,包括我们河北范阳境内,绝没有甚么余寇,只有啼饥号寒的百姓!”

    李曜先是扫了两人一眼,随即嘴角浮起冷淡的笑意,对朱八缓声说道:“参加宴会连化名都不敢报全,难道足下不知如此欲盖弥彰,反倒会引人在意么?而且足下很不走运,恰好贫道这里有人会画像,恰好贫道是个好奇之人,闲极无聊之时,便拿着足下的画像与刑部的海捕令一一比对,很快就从中找到了足下:

    崔元逊,瀛洲饶阳县人,博陵崔氏二房,前燕秘书监崔懿次子饶阳令、博陵太守崔琨之后,前朝大业十三年,率众起事反隋,次年投夏王窦建德,武德四年,窦建德被斩,故将刘黑闼在河北起事,崔元逊率众伏杀深州刺史裴曦,献其首于刘黑闼,并因此得任汉东军深州总管,武德六年,刘黑闼败亡,崔元逊拒不降唐,率数千人弃城夜遁,至今下落未明……

    却不想足下正受官府通缉,竟是来到了长安,而且此刻还就坐在贫道的眼前,当真巧合得紧啊。”

    崔元逊紧攥双拳,对方轻描淡写地揭穿了自己竭力隐藏的真实身份,甚至几乎连自己的祖宗十八代都摸清了,不禁震惊得一时语塞,却听一旁的王兴紧张地道:“你……意欲何为?”

    王兴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竟然遇到了一个如此厉害的角色,可他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对方既然早就查出朱八就是崔元逊,为何没有告发他们?而且明明知道崔元逊是何等的狠人,却表现得如此淡定从容。

    最诡异的是,她脸上似乎还带着一种看见他们自行入彀的笑意,难道不怕他们暴起杀了她吗?直教他百思不得其解。

    李曜看着二人疑惑的眼神,一双眸子仿佛能洞彻人心似的,洒然一笑,道:“呵呵,你们一个身缠巨资,一个本可远走高飞,却甘愿身冒奇险,跑来关中购粮,可见二位都是义士,而贫道向来尊敬侠肝义胆之人,再加上贫道正好与崔将军的一个朋友相处得不错……所以,还请二位莫要紧张。”

    崔元逊面上的惊愕渐渐平复下来,握紧的拳头不由一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