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曜转身一看,就见这人年约三十有余,头戴黑纱幞头,穿一袭绯色圆领袍服,腰系金带,这一身服饰打扮,至少是一个五品的官儿,显然比这虢县县令的品级还高。

    李曜向对方恭谨一礼,应道:“不知阁下有何贵干?”

    中年官员细细打量了李曜一眼,随即又兀自摇了摇头,这才一挥手,说道:“本官识错人了,你走罢。”

    摆什么官架子,简直莫名其妙!李曜暗暗翻了个白眼,便在何潘义等人的招呼之下,快步出了邸阁。

    待得李曜的身影消失之后,中年官员望着大堂门口,忽然很没形象地使劲揉了揉了眼睛,口中喃喃自语道:“各个都说平阳公主是本朝数一数二的美人儿,谁知除了有长得像她的女众,居然还能遇见长得像她的女冠,且姿色竟都是不差的……真是天下之大,无所不有啊!”

    中年官员刚叹了口气,就听得身边传来一个声音:“三宝,你一大早的,在为何事而叹呢?”

    原来这中年官员正是岐州别驾马三宝,而他身边这个声音的主人,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岐州刺史柴绍。

    马三宝拱手一礼,笑着道:“下官方才见到了一个长得极像公主的女子,还以为那位兰娘没做成比丘尼,转投玄门作了女冠呢!”

    柴绍一听这话,心头没来由地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她人在哪里?可否领我前去一观?”

    马三宝温言道:“大将军莫急,那女冠好像是昨晚那支大商队的随行者,这时应该还未走远。”

    “我知道了。”

    柴绍点了点头,随即把手指含在嘴里,打了声响亮的呼哨,不多时一名身着劲装的男子便牵着一匹青骢马出现在了大堂门口,柴绍疾步上前,纵身一跃,便稳稳当当地落在了马鞍上,然后双腿狠狠一夹马腹,独自向县城西门狂奔而去。

    李曜骑着骆驼走在队伍的中间,忽然听得一阵马蹄疾响,似乎直冲自己而来,还未来得及回头看个究竟,只觉一阵劲风吹过,便发现她已然被人挡住了去路。

    但见此人头戴紫色幞巾,身着紫色圆领袍服,腰系玉带,足蹬锦靴,年约三十四五,生得眉英目朗,鼻梁高挺,三绺长髯,面如冠玉,骑在一匹高大的青骢马上,显得雄姿勃发,英气逼人。

    这般形象已经无法用相貌堂堂来概括了,李曜很清楚地听到身边两个婢女的呼吸声顿时加重了不少。

    只是此人一双剑眉之下,目光如炬,透着一种难以言状的火热。

    李曜心中一凛,自己被这个人拦住,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

    柴绍骑在马上看得眼都不眨,半晌之后,抿出一丝微笑,问道:“你的法名叫甚么?”

    李曜连忙下了骆驼,躬身一礼,恭敬地道:“贫道法号……明真。”

    一听到这个名字,柴绍立刻变得激动起来,竟是跃下马来,一把捉住李曜双臂,问道:“再说一遍,你叫做甚么?”

    事发突然,李曜大惊失色,下意识地推开柴绍,后退两步,沉声说道:“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还请阁下自重!”

    这时,走在商队最前面的何氏三兄弟都发觉到身后的队伍中出现了异状,何潘义便叫五弟何潘信过去查明情况,结果何潘信一眼就认出那穿紫色衣袍者的身份,又正好看见对方捉住李曜的双臂,心头不由大震,赶紧跑回两位兄长身边,紧张地道:“二哥,三哥,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明真道长,她……她……她被抓了!”

    何潘义和何潘礼俱都心头一紧,齐声问道:“你慢些说,是何人抓了道长?”

    何潘信咽了口唾沫,回身指了指,放低声音,说道:“是柴驸马,柴大将军!”

第65章 相逢亦不敢相识() 
岐州是个好地方,紧邻京畿,经济繁荣,百姓富庶,无盗无匪,太平安宁。

    柴绍习惯了征战沙场的戎马岁月,担任岐州刺史不过月余,心头便生出了一种错觉,觉得平阳公主生前对他做出这般安排,其实是教他变相地致仕,到此地提前养老来了。

    柴绍执槊冲锋,排兵布阵的本事,当然是有口皆碑,绝对称得上当世良将。

    可如今的柴大将军,却弃武从文,跑来管理地方民政,说他才疏学浅都是轻的,根本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于是,柴绍索性一股脑儿的,把自己本就不多的活计全都甩给长史去做,而他本人则以考察民情为幌子,带上他曾经的贴身伴当,当前的佐官马三宝在岐州各地游逛起来。

    因为柴绍是出来“体察民情”的,自然需要“身入”民间,故此他每到一处,并没有去享受驿馆有限的免费服务,而是自掏腰包住进了豪华的邸店客舍。

    本来柴绍和马三宝也是昨日才来到了虢县,谁知他们会正好与李曜在同一天住进了同一家邸阁,马三宝又好巧不巧地撞见了李曜,而柴绍也跟赶巧似的,问起了马三宝,于是便有了此前刺史纵马追女冠的场面。

    诚如马三宝所言,女冠有着一张几乎与平阳公主完全相同的容颜,再加上女冠居然还有着与平阳公主相同的道号,柴绍的脑袋就控制不住地发热起来,若不是刚才他被女冠推了个趔趄,让他稍微清醒了些,否则他都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来。

    柴绍问道:“你这‘明真’是何字组成?”

    李曜答道:“日月之明,真实之真。”

    柴绍努力稳住心神,摊出一只手,以不可忤逆的口气说道:“请将度牒拿来一观。”

    李曜心中不由暗骂一声,手上却乖巧地递出了自己的度牒,柴绍接过度牒,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然后收敛起咄咄逼人的气势,对李曜一本正经地说道:“你长得很像我妻。”

    我勒个大叉!这么狗血,这么厚颜无耻的搭讪话语,这货也说得出口!李曜的眼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但旋即恢复了平静,对柴绍盈盈一拜,小心翼翼地提醒道:“若无疑问,还请阁下将度牒还给贫道。”

    柴绍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赶紧把度牒交还给李曜,随即干咳一声,板起面孔,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教训道:“你这个女冠,不过才十六的年纪,竟敢跟着这些商人混在一起,难道令师尊平时不曾管教你么?”

    李曜说谎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答道:“不瞒阁下,贫道正是奉吾师尊之命,前往河西修行悟道。”

    “哦?是吗?”柴绍思忖着捻了捻胡须,复又打量了李曜一眼,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嘴脸,打着官腔说道:“本官乃岐州刺史,你虽非本官治下子民,但本官还是希望你能知难而返,莫要踏上险途,以免毁了名节,失了性命……”

    啊?李曜听到“岐州刺史”四个字,整个人都惊得呆住了,原来这个无比讨厌的家伙就是平阳公主的驸马柴绍!

    因为她记得很清楚,平阳公主死后,柴绍就成了岐州刺史,而且还至少当了两年以上。

    “小女冠,你倒是胆大得很,本官与你说话,竟敢发呆,真是岂有此理!依本官之见,还是教那宗圣观派人把你领回去才是!”

    忽听柴绍语气大变,李曜登时醒过神来,就见柴绍突然抓向自己的手腕,想也不想便迅速一闪,柴绍抓了个空,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再看向李曜的目光中多了一种颇觉有趣的意味,竟是笑了:“小女冠,你倒还挺灵活的……”说着又明目张胆地抓向李曜。

    无论是罗仁俊、赵三郎等血气方刚的游侠儿,还是刘安远、咄地满等护主心切的壮奴,虽说都想上来帮李曜的忙,但他们见到急色之人竟是一位紫袍大官,却也不知该如何出手。

    毕竟他们与紫袍男子的地位等级相差实在太远了,谁也不想没明白状况,就因僭越了大唐的尊卑规矩而受到律法的严惩。

    而何氏兄弟三人就更拿不出办法了,何潘礼与何潘信都在柴绍麾下当过兵卒,自是相互认识,何潘义受此牵连,亦是不敢出面,他们认为出现当前这个状况,说不定平阳公主已经被柴绍认了出来,更何况那两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其他人根本没有参合的资格。

    “难不成自己要跟柴绍大打出手一场,然后亡命天涯?”

    “难道说自己的西行计划,还未走出关中就要全部泡汤了?”

    李曜现在心头可后悔了,因为她此前嫌原来戴的幂篱不适合骑行,就在途中自行换了一顶可以露脸的昭君帽来戴,这下子骑行倒是方便了,却想不到她会惹到这么个要命的大麻烦出来。

    正当李曜暗暗叫苦之时,忽然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就见那位在邸阁中见过一面的绯袍男子远远的呼唤道:“大将军,圣旨来了!速去虢县衙门接旨!”

    一见来者是马三宝,柴绍心有不甘地收回了手爪,纵身骑上青骢马,最后似有不舍地看了眼李曜,口中还吐出了一句教李曜心惊的话:“小女冠,本官会派人一直跟着你,哼!”说罢,便策马扬长而去。

    危机暂时告了一个段落,李曜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不管那柴绍是不是真的会派人来盯着她,她都要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何氏兄弟看到柴绍跟李曜聚而又分,形同陌路,并没有出现他们想象中夫妻相认的场面,赶紧来到李曜身边,询问事情的起因,李曜将自己如何遇到那绯袍男子的事情一说,何潘礼就一拍大腿,说道:“那人是马三宝将军,一定是他跟柴驸马说了甚么,柴驸马才会这般拦住了道长。”

    何潘义叹了口气,悠悠地道:“何某观他们二人,应该都没有认出道长,否则不会是这般表现,但柴大将军毕竟是道长的……何某实在不明白道长为何相逢亦不敢相识,要对他隐瞒身份啊。”

第66章 改头换面混过关() 
“时候未到。”

    这四个字,是李曜唯一能用来搪塞别人的理由,只是这个“时候”,李曜希望永远不会到来。

    而李曜的话,落在何氏兄弟的耳朵里,自然成了另外一种与李曜心中所想大相径庭的意思。

    一个堂堂的大唐开国公主,如果不是关乎生死,岂会吞药假死以求自保。

    一个做了妻子和母亲的女人,如果不是自身所涉及之事干系重大,又岂会连自己的结发夫君都不敢相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氏兄弟心中对李曜这般做法的不解,已然转化为对平阳公主现状的担忧,再看到李曜骑着骆驼急匆匆地奔到了队伍的最前头,眼神中俱都情不自禁地带上了同情之色,便赶紧吆喝着商队继续上路。

    然而,尚未走出虢县,李曜就发现商队多了三个随行之人。

    这三人很好辨认,因为他们骑得不是骆驼,而是骏马。

    再一看他们三个的打扮,俱都头戴乌纱幞头,身穿淡黄色圆领袍,足蹬短皂靴,腰挎横刀,马鞍上挂着弓囊,显然是有官职在身,虽说品级都很低,却也不是普通的百姓敢随便招惹的人。

    而且,这三人自出现之时起,就一直跟在了李曜的身后,距离从未超过十步。

    很显然,他们都是专门来监视李曜的人。

    果然不是善茬!李曜一想起柴绍最后说的话,就恨得直咬牙。

    按理说,那柴绍一口一个“小女冠”,应该只是把她当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