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仁俊看着地图,沉思半晌,忽然眼睛一亮,认真地道:“道长拿出此舆图的目的,便是为我等寻个用武之地,不知罗某说得对否?”

    李曜摇了摇头,说道:“罗郎君说的没错,但还不够全面,需要稍稍纠正一点,这不是用武之地,而是用武之道!”

    罗仁俊离席而起,向李曜躬身一揖,急切地问道:“此道何解?道长可否以大小方面细说端详!”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教人省心!李曜暗暗点头,曼声说道:“若以大道来讲,便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四面八方皆为你们的用武之道。”说着用手指沿着地图边缘画了一个大圈,随后指尖落在长安的位置上:“若以小道来说,长安便是用武之道的起点与终点,而你们的第一条用武之道,亦是最重要的取财之道,正是长安往返沙州的这一条道。”

    罗仁俊恍然大悟,只觉那舆图仿佛化作了辽阔的山川大地,徐徐展现在了他的眼前,情不自禁地问道:“罗某实在没想到,道长曾说自己乃开创先河之人,竟非戏言!亦不知这个新行业,道长取为何名?”

    李曜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两个字:“镖行。”

    话音刚落,游侠儿赵三郎就跃跃欲试地问道:“这个镖行,听起来颇为刺激,那我等的任务,只是保护商旅不受劫掠吧。”

    虽说这行业听起来既有些危险,又有些辛苦,却是太符合他的口味了!

    李曜说道:“是的,仅此而已。”

    在李曜原来所在的时空里,镖行诞生于清朝,亦叫做镖局,其最主要的业务便是把商队或者贵重货物护送到目的地,可谓是古代民间物流行业的代名词。

    然而,超前时代半步的是天才,超前时代一步的是疯子,如果超前时代许多步的话,当然就变成了刘新第二。

    李曜既然打算将其提前一千多年创造出来,自是需要进行一些改动,以便让其适应这个时代的经济环境,否则步子迈得太过头,不小心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如此说来,道长便是打算聚集我们这些会武艺的游侠儿,成立一家镖行喽……”

    罗仁俊正跟李曜说着,酒肆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响亮的敲锣声,显然是西市关门的时辰到了。

    李曜略一思索,便道:“罗郎君,明日辰时,带着你的同伴到京邑萨宝府门口与我见面,待得那时,我们再继续详谈,可否?”

    罗仁俊爽声一笑:“好!明日我们不见不散!”

第63章 千驼浩荡出长安() 
太阳高悬,金光灿烂。

    京邑萨宝府的砂场上,蹄声隆隆,尘土飞扬。

    “咄地满,这不是赛马,你莫要使劲抽它,先骑稳了再说。”

    “王十七,上身太过前倾了,挺胸直腰!“

    “车前实,放轻松一些,动作要自然,对,就是这样……很好。”

    “赵三郎,你在作甚!别抱它的脖子,快坐回中间……”

    何家老五何潘信站在场地中央,吼得声嘶力竭,紧张地指导着一群骑骆驼的新手,目光还时不时扫向并肩而行的李曜和罗仁俊两人,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之色。

    不得不说,功夫底子好的人,学什么都快。

    李曜与罗仁俊各自骑着一头高大的双峰骆驼,一边绕着砂场跑圈,一边谈笑风生,坐得稳稳当当,根本教人看不出他们还是第一次骑行。

    罗仁俊一大早带着五名志同道合的伙伴如约来到萨宝府,李曜便把他们领到府内的砂场上来学习骑骆驼。

    虽说游侠儿们更憧憬未来能够展现自己纵马驰骋的风采,但身为庶民的他们,一来没有骑马的资格,二来长安西去沙州,须得途经戈壁荒漠,而骆驼不但有适应高温和风沙、耐饥耐渴的体质,还兼有寻觅水源、预知沙漠风暴的本领,可谓是他们此行不可取代的坐骑。

    罗仁俊右手持缰,左手拿着一张纸条,向随在身畔的李曜兴奋地说道:“‘晴天’曰‘天高’,‘天黑’曰‘明路’,‘走远’曰‘卜长’,‘走近’曰‘卜短’,‘马’叫‘墙头’,‘骆驼’叫‘扁担’……这些隐语端的是好玩极了!”

    所谓隐语,即是后世俗称的黑话,对于镖行来说,属于必不可少的联系方式。

    罗仁俊手中的纸条,每个游侠儿都有一份。

    同样的,李曜曾经交给自家六壮奴的纸条上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些隐语。

    此外,李曜还在每张纸条上向壮奴和游侠儿们注明,只有在启程之前通过她亲自考核的人,才能加入西行的队伍,而考核的项目,便是驾驭骆驼和熟记隐语。

    ……

    ……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西行的日子。

    李曜所谓的考核,无论是六个壮奴,还是同样人数的游侠儿们,自是一个不落的全员通过。

    因为确实没啥难度。

    骆驼脾气温顺,比驾驭骏马容易得多,而李曜所设计的隐语更是郎朗上口,即使是汉语略拙的三个胡人奴仆,也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全都记了个滚瓜烂熟。

    但这并不代表李曜这般安排是多余的,毕竟无论是骑骆驼,还是背诵隐语,都是李曜组建的保镖队伍能否在此行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而此行的成功与否,都将严重影响到李曜未来的命运。

    可以说,李曜发起的这一次西行,其实是想要为她自己搏一条好的出路。

    待到西市大门一开,李曜便带领着全副武装的壮奴和游侠儿们直奔里面的商队集合地点。

    此番西行的商队之中,不仅有何氏兄弟中的何二郎何潘义、何三郎何潘礼、何五郎何潘信,还有十几位与何家关系密切并熟悉河西各地风俗环境的商人。

    而何潘仁因身份关系,无法亲自参与西行,可他这些天也没闲着,按照唐军编制组建了一支多达五十人的护卫队,并由何潘信担任临时队正。

    于是,当全部人员到齐之后,李曜放眼望去,人和骆驼密密麻麻一大片,再一点人头,着实把她吓了一跳,竟然超过了一千人。

    经过一番简短的商议,何潘义毫无悬念地当选为商队的临时首领,然后他在祆教麻葛们不停唱诵的祝福语中,领着这条由上千头驮载着人和货物的骆驼组成的长龙,从金光门浩浩荡荡地走出了长安城。

    因为西市经营时间的限制,商队的出发时间一般都在下午,是以他们第一个落脚点是鄠县城外的何氏别业。

    未至黄昏时分,商队迎头遇上了一支华丽的仪仗队伍,身在队伍首位的何潘义一眼就认出了来者的身份,赶紧命令整个商队离开驿道,避到路边数丈开外。

    李曜心中好奇,躲在坐骑身后,朝那队伍悄悄地望了过去,就见走在仪仗队伍最前面的是三十名骑士,他们整齐地排列成六队,每队五人,队首骑士分别举着绘有狮、虎、豹、雀、鹰、鹿六种动物图案的旗帜,其他卫士则腰配长刀,身背弓囊,眼睛俱都扫视着路边的人们,生怕出现什么异动。

    在骑士们身后,则有十数名身着紫、绯、绿、青等各色圆领袍服的官员,骑马行走在一辆极其豪华的马车前面。

    李曜一见那马车上华丽的车饰,就知道马车的主人,正是那个不久前把她吓得赶紧离开宗圣观的太子李建成。

    辨识出了对方的来头,李曜赶紧收回了目光,在脑海中努力回想近期的史料,心中暗暗思忖:“记得师父说太子会在宗圣观住上七日,如今提前返回长安,恐怕就是为了近期吐谷浑寇边之事吧,亦不知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行程……”

    待得对方全员通过之后,商队又继续前行,李曜骑着骆驼来到何潘义身边,低声问道:“何二郎,听闻最近吐谷浑侵犯洮、岷二州,我们过大震关的时候,会不会因此受堵呢?”

    何潘义略一沉吟,认真地道:“道长所说的事情,何某也听说了,不过道长莫要担心,除非吐谷浑人能攻破岷州之后的渭州,并威胁到邽州,大震关才会关闭,想来不久之后,朝廷就会派出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去反击吐谷浑人吧。”

    李曜点了点头,便也不再多言。

    是啊!那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可不就是平阳公主的驸马柴绍吗?

    李曜记得吐谷浑人被柴绍打败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向唐朝廷俯首称臣了。

    当然了,那已经是七、八月份的事情,而现在四月份还没过完,因此她不得不关注一下战事的影响。

    商队抵达何氏别业时,天色已黑,李曜不得不与一千多人外加上千头骆驼挤在这处庄园里睡了一宿。

    而何潘义却是一宿没睡好,毕竟他不是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此前被李曜那样一问,嘴上虽说得轻松,其实心头还是有些打鼓的。

    是以次日卯时,天空还未完全放亮,何潘义便不顾某些瞌睡虫的抗议,抓紧时辰带领商队继续向西前行。

第64章 光天化日请自重() 
《罗马典故》中有句“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在这个时代,古罗马城连同与之相连的条条大路,早已化作了历史的遗迹。

    放眼整个人类文明世界,大唐帝国关中地区的陆路交通系统,毫无疑问是同时代最为发达,亦是最为完善的。

    当然,这一切首先还得归功于所谓“好大怠政,肆行劳神”的隋炀帝。

    他在位期间,为西京修建的八大主道以及无数条支道,无一不是路面平整坚实,而且当年在道路两旁所栽下的各类树木,到得如今已是浓荫如盖,生机盎然,或许“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便是这位前朝末代皇帝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曜所走的道路自是一条极宽的主道,再加上唐朝“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强制性交通法规,即便是他们这支多达千人的骆驼商队,一路行来也没有造成后世“喜闻乐见”的拥堵现象,是以在商队首领何潘义的督促下,诸人胯下的骆驼几乎走出了最快的速度,只用了两个白天的时辰便赶到了距离长安三百五十余里的虢县。

    虢县虽非岐州的治所,却因位于关中与河西地区商贸往来的交通要道,成为了大唐最为繁荣的县城之一。

    只是对于当地依靠道路致富的人们来说,像李曜他们这般庞大的商队,也是难得一见,自该上前热情相迎。

    于是乎,县城内所有的客舍和邸店,乃至价格最低廉的骡马店都住满了人和牲畜。

    而李曜与何潘义等商队核心成员,则当仁不让地住进了县城里最大最豪华的邸阁。

    毕竟,骑骆驼比不得坐牛车舒服,还是挺耗体力的,所以李曜吃过晚饭,在贴身婢女的陪伴下,洗了个战斗澡,便倒头睡下了。

    说起来,那何潘仁对李曜可谓是关怀备至,为了让李曜在路上得到较好的照顾,竟然送了两名婢女给她。

    李曜当时本想婉拒,可她想到自己扮作平阳公主,若不答应下来,会显得不太合乎情理,故而还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翌日一大早,李曜在邸阁大堂中吃完早餐,正要跟着何潘义等人一起上路,身后却忽然响起了一个陌生的男子声音:“这位女道,暂且留步!”

    李曜转身一看,就见这人年约三十有余,头戴黑纱幞头,穿一袭绯色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