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即便如此,李曜仍觉得李安俨、独孤达、韦师实、梁建方四人的官阶偏低,对她的帮助非常有限。

    所以,在这场战斗胜负已定的时候,李曜把他们派上场,其实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十拿九稳的立功机会。

    “杀!杀!杀——!”

    一万六千步卒口中发出撼人心魄的声浪,排成整齐的战阵,从两侧的山坡由上而下,向谷中平地快速推进,势如排山倒海。

    在唐军步骑的猛烈打击下,半个时辰之后,山谷间再也没有一个骑在马背上的突厥人,到处都是血流成河、尸堆如山的场景。

    除了伏击战的开始阶段放了两、三轮箭矢,刘弘基的井钺军自始至终都没有真刀真枪地投入战斗,刘弘基望见狼狈逃窜的溃兵,顿感手痒难耐,遂兴冲冲地来到李曜面前,主动请缨道:“贵主让臣也杀点游勇活动一番筋骨吧!”

    李曜微笑着摇了摇头,抬手指向谷口外弥漫的一大片烟尘:“这些溃敌显然都归李药师了。”

第327章 晴天霹雳() 
滚滚黄尘之中,溃散的突厥骑兵三三两两地拼命逃向堕落山下的大营,李靖如同驱赶牛羊一样,率领体力充沛的灵州铁骑大驱败兵卷杀过去。

    负责拱卫突利可汗营帐的奚人最先受到冲击,奚部俟斤苏支紧急组织部民抵御来敌,不消片刻工夫,就聚集起本部全数人马,行动速度不可谓不快,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好战斗准备,却被一窝蜂奔来的大群残兵败卒扰乱了阵脚,灵州骑兵紧随其后,挥舞枪槊长刀,有如秋风扫叶,转眼间便将奚人的军阵冲得七零八落。

    苏支见唐军来势太过凶猛,认为自己根本抵挡不住,立马放弃营地,领着一众部民夺路而逃。

    李靖师从前隋名将韩擒虎,不仅精通兵法韬略,还有着一身相当不俗的武艺,现在他虽然已是五十有五,但打起仗来,仍旧骁勇非常,薛孤吴仁和高德逸两位猛将及八百重骑紧密地护卫在他的四周,犹如一头威猛无双的铁甲巨兽一般,引领着上万灵州骑兵横行于突厥绵延不绝的营地之中。

    唐军左冲右突,火烧连营,所经之处,无不残肢翻飞,伏尸累累,李靖挥师进击之处,皆是突厥诸部之间无法快速相互呼应支援的所在,换作隋末时期的农民军早就土崩瓦解,但毕竟游牧部民都是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长大,意志较为顽强,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没有出现任何炸营的迹象,甚至为了阻止对方继续长驱直入,许多突厥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然后有如飞蛾扑火似地杀向唐军铁骑,直至全部战死。

    如此一番冲杀下来,唐军先锋甲骑渐显疲乏,李靖意识到不能继续冒险下去,当即命令停止攻击,回马沿着火光冲天的营区扬长而去。

    颉利可汗吃一堑长一智,不敢再派兵追击,任由灵州骑兵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李靖领军一路向东驰行了十数里,方才驻马歇息,这时关中军业已休整完毕,不等堕落山脚下的大火熄灭,李曜派勇将冯立对突厥人发起了进攻,一时间喊杀声又再次响彻了夜空……

    ……

    ……

    凌晨时分,战事稍休。

    面对唐军不分昼夜地轮番袭营,突厥诸部只能被动地疲于应对,再加上此前连吃败仗,军心已然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许多部落首领私底下都认为颉利可汗此次发兵攻唐,纯粹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于是联名请求颉利可汗遣使与唐朝约和,结果遭到汉臣赵德言的强烈反对:“我军损兵折将,迄今未取一胜,只因上下错估唐军实力所致,如果可汗向唐朝求和,岂不是向世人表明,尔等尽皆不如护国公主一介女流?”

    诸部首领闻言顿时羞愧难当,颉利可汗向来对赵德言言听计从,环看众人一眼,正色道:“当下形势虽对我们不利,却未至于到了主动向唐人求和的地步,还请诸位群策群力,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反击唐军,重新找回我们突厥儿郎的尊严。”

    经过一番集思广益,颉利可汗最终决定步步为营,命令诸部人马分批行进,并派遣骨咄禄特勤和统特勤各领精骑五万,寻找反攻唐军的良机。

    之后数日,唐军与急欲挽回颜面的突厥军连番激战,直至李曜和李靖两路人马会师于盐州治所五原,并在城郊联手击退骨咄禄特勤和统特勤,方才遏制住对手发动的亡命攻势。

    与此同时,关中的后续部队大半已经抵达五原,使得唐军兵力一下子达到了三十万以上。

    而突厥人经过一系列不间断的战斗,前后一共损失了六万人马,到得如今,颉利可汗帐下可战之兵已不满十八万。

    只不过,盐州属于一马平川的地形,非常适合骑兵作战,相比唐军而言,突厥军在整体战力方面,依旧未落下风。

    有鉴于此,李曜和李靖一番商议,决定让全军沿着五原附近的汉代古长城扎下营垒,然后借助地利阻挡住突厥人回返草原的步伐。

    颉利可汗发现归路被断,心中大急,命令诸部组织敢死队下马步战,集中兵力针对唐军防线一处薄弱位置发起猛攻,战斗可谓惨烈至极。

    眼见突厥人即将冲上城墙,李曜赶紧把求战心切的刘弘基及其麾下两万井钺军填了过去,双方在古老的长城上展开拉锯战,以致城墙几度易手。

    虽然伤亡惨重,但唐军上下斗志昂扬。

    因为到了这一步,李曜准备一举扫除北患的意图已是再明显不过,所有将士都希望建立起这个令人扬眉吐气的不世功勋。

    一日鏖战,颉利始终久攻不下,只得悻悻领兵退去。

    此后两天,突厥都没有再对长城上的唐军发起进攻,李曜只道是敌人见无隙可乘,一时难以下手,于是打算趁着双方对峙之时,亲赴防线抚慰众将士,可她还未登上长城,就收到了快马送来的一个利好消息:庆州都督刘世让已经说服郁射设归降唐朝。

    九月十五这天,郁射设随同刘世让抵达五原,当面向护国公主谢罪,请求举部降附,并表示愿意入朝为质,李曜欣然允诺,随后便唤上骑官将军马三宝,在五原城内置筵款待郁射设和刘世让。

    席间,马三宝不断向郁射设殷勤劝酒,这位柴氏家僮出身的将军,表面形容坦然,实则机敏狡黠,颇具口才,郁射设心思淳朴,与他一番推杯换盏过后,只觉彼此相见恨晚,便敞开心怀,向在座众人具言突厥汗国的虚实。

    马三宝听他说起颉利可汗重用汉臣赵德言,仿照中原体制推行新政之事,不禁哈哈大笑道:“此乃自取灭亡之道,想不到颉利竟是这般愚不可及之人!”

    坐在首位上的李曜其实早就知道这些事情,面上自然毫无波动,只是淡淡地说道:“颉利若自灭,我等可就少了一份堂堂正正的功勋啊。”

    郁射设闻言,对李曜顿生高山仰止之感,恭恭敬敬地向她行了一个敬酒礼:“护国公主欲以战场决胜负,实在是志气可嘉,我敬公主一杯!”

    马三宝和刘世让也高举酒杯,同声应和。

    这顿酒筵一直持续到郁射设喝得烂醉才宣告结束,李曜也因饮酒有了醉意,由兰韶英搀扶着返回寝帐,很快就沉沉睡去。

    “贵主,快醒醒!”

    不知过了多久,李曜突然被兰韶英大声唤醒,揉了揉眼睛,瞧见到窗外天色未明,惊疑道:“发生了何事?”

    兰韶英语气凝重地道:“有军情急报,说是淮安王、苑游将军钱九陇、右屯卫大将军窦琮与突厥战于回乐东郊,十万步骑全军皆没,淮安王、钱九陇、窦琮仅以身免。”

    李曜如遭晴天霹雳,气得浑身直抖,咬牙切齿地问道:“此三人何在?”

    兰韶英撇撇嘴道:“此刻……皆在五原城中。”

第328章 痴人说梦 一溃如泄() 
夜未央,大厅中灯火通明。

    李曜端坐在主位上,左右下首分别坐着灵州大都督李靖和行军长史杨师道,各个面沉似水,气氛显得颇为压抑。

    自率军出征以来,李曜殚精竭虑,运筹帷幄,从泾州到灵州,再从灵州到盐州,挥师转进千里,连战连捷,斩俘数万,令突厥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现在,她已成功阻敌于长城脚下,只需集结起数倍于对手的雄兵,以泰山压顶之势,一鼓作气全歼突厥汗国主力,生俘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即可成就一个彪炳青史、堪比卫霍扫荡匈奴的辉煌功绩。

    可谁知一转眼的工夫,李神通、钱九陇、窦琮就给她打出了一个本朝史无前例的大惨败,不仅使得唐军此前取得的胜利黯然失色,还极有可能会彻底打乱李曜苦心经营的作战计划。

    而且十万唐军尽没,让人不难想象出关中与河洛地区将是怎样一副缟素遍地、哀声不绝的场景,毕竟李曜身为此番征战的统兵主帅,若朝野上下细究起来,只怕她也脱不了干系。

    李曜正兀自气闷,兰韶英快步走到她近前,禀报道:“淮安王、钱将军、窦将军已在堂外守候。”

    李曜神色一肃,沉声道:“带他们进来!”

    兰韶英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将李神通、钱九陇、窦琮引入大厅,待这三个浑身带伤、形容凄惨的家伙站定,李曜向兰韶英递了一个眼色,兰韶英见状心领神会,悄然退到门口侍立,面朝门外,神情警惕,似乎不准任何人靠近一步。

    李曜的表情很平静,但一双眸子却冷若冰霜般地反复扫视着眼前三人。

    尽管护国公主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但被她那两道直透人心的目光扫过的人,无一不是如坠冰窟,手脚冰凉,额头脊背冷汗涔涔。

    沉寂半晌,李曜的视线突然停在李神通的身上,此刻这位淮安郡王顿觉有一股无形的沉重压力袭上心头,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李渊建立大唐,陇西李氏一族鸡犬升天,李神通得封郡王,几年下来,身上也养出了一定的上位者气势,言行举止自我感觉颇有威仪,可现在他发现自己和护国公主一比,立时相形见绌。

    所以,他可以确信,对方还是那个杀伐果决的李三娘,一点都没有变。

    对于这位堂侄女的脾性,李神通自觉还是很了解的。

    当年李兆月以“李三公子”之名起兵响应李渊义旗,耗尽家资,许以重赏招揽来的人马里面,大多都是难以管束的流民草寇,其中有的人发现“李三公子”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甚至还动起了歪脑筋,却不料她的手段竟是相当了得,每次与隋军交锋之前,她都会将一些疑似细作和冒犯过她的人绑到阵前,当众枭首以激励士气和震慑全军,随后亲自提刀上阵督战,凡是退却或止步不前者一律斩杀,毫不留情,以至士卒畏她更甚于来敌,无不向前奋力冲杀,硬是把一群乌合之众打造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血精兵……

    李神通回忆起对方过去种种严酷行为,再联想到自己现在所犯下的大错,虽说不上生死难料,却也让他感到命运堪忧。

    李曜看到李神通一副惊惶失措的样子,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按捺住发泄怒气的冲动,竭力保持平和的语气问道:“请叔父将你们此战的前后经过,统统都如实告诉我。”

    李神通喉头发涩,话音微颤地惊问道:“我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