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曜听得“教子”二字,心中有些诧异,却轻轻一摆手:“刘将军误会了,君明乃我旧识,我曾帮过他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忙,这只不过是他向我表示感谢而已。”

    宋君明忙不迭地对刘弘基解释自己此举所为何来。

    刘弘基早年屠牛盗马的事儿都干过,生性放浪不羁,一听之下,不由大为动容,拍着宋君明的脑袋,爽声笑道:“实不相瞒,君明的父亲与臣本是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兄弟,可惜于乱世中失散,不想多年以后,却惊闻堂堂豪杰殁于野人毒手,如今臣为缅怀故友,已收君明为膝下义子,俗语云‘知恩图报’,此子未有婚配,迄今毫无牵绊,若能入贵主法眼,臣身为义父,也没觉有何不妥。”

    宋君明生得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端的是个容颜俊美的俏郎君,附近凡是听得此言之人,包括刘季瑶在内,看向宋君明的眼神纷纷泛起了怪异的光芒。

    可李曜眸子里,却是一片清明。

    因为她知道,刘弘基曾经主动结交李世民,甚至好到了“出则连骑,入同卧起”的程度,然而了武德七年,刘弘基与李神通因营建防御突厥的障堡产生了矛盾,当时李世民为了实现夺嫡计划,毫不犹豫地选择偏袒自成一派势力的李神通,结果刘弘基受到了皇帝斥责,并被罚俸降级,由十六卫大将军降为了将军,虽未倒向李建成,却也从李世民的支持者转变成了中立阵营的一分子。

    有鉴于此,李曜再结合当前刘弘基有意拿义子来迎合她的态度,并没有去细究对方这一番话里的暧昧元素,只是虚扶了一下,平静地对宋君明说道:“你且起来吧,既然刘将军对此表示没有异议,那就委屈你以本官身份,暂时在我的亲卫营里担任队正之职,只是所掌人马须你自行招募。”

    宋君明喜出望外,腾地站起身子,欣然点头道:“这不是难事,此番出征,当年我们银梁寨的青壮皆在义父军中,只要贵主放心得下,让某再组建一营,日夜轮番守护贵主,某可以保证,各个皆是魁梧雄壮……”

    眼见义子越说越亢奋,刘弘基急忙轻咳了一声,待宋君明闭上了嘴,神色肃然地向李曜问道:“贵主,臣有一事不明,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曜颔首道:“但说无妨。”

    刘弘基抬手指了指四周一队队整装待发的士卒,疑惑地问道:“臣领兵初至,本以为贵主会在此继续等候其他人马到来,然入眼却是一派兵马集结的景象,不知这是何缘故?”

    李曜肃手道:“事关军务机密,外面说话不大方便。”

    李曜引刘弘基、宋君明进入大帐内,将李靖送来的战报递给他们阅览。

    刘弘基仔细看罢,郑重地抱拳道:“臣愿率井钺军两万将士随贵主参与此战,还望贵主应允!”

    李曜眸光微微一闪,故作为难地说道:“我所率领的五军人马皆已养精蓄锐久矣,而你们刚刚急行至此,显然还尚需恢复体力,况且我此番联手李药师邀击颉利,就是为了给后面的各路人马争取集结的时间,你还是先领兵在此地休整,等待我的战报和军令吧!”

    刘弘基单膝跪地,急声道:“臣麾下将士们闻知贵主取得泾州大捷,无不热血沸腾,求战心切,臣愿意立下军令状,我部若有所拖累贵主,甘受军法处置!”

    宋君明也跟着跪倒在地,接口道:“贵主就答应了属下义父的请求吧!”

    李曜在帐中来回踱了几步,忽然叹了口气,对刘弘基说道:“军令状之类的,倒是不必了,你部可以与我同行,然只能作为后备人马,我给你的任务未必会是参与战斗。”

    刘弘基洒笑道:“只要我们能发挥作用,如此有何不可?”

    李曜点了点头,正容道:“那便请刘将军早些准备,我们一个时辰之后出发。”

第324章 肩负天下莫心急() 
夕阳斜照,晚霞殷红如血。

    唐军六万兵马排列成数道长长的队列,宛如一条条游龙,浩浩荡荡地沿着山脚向南逶迤而行。

    眼见天色将铌紫铝畹溃骸叭厦芙浔福偷厮抻 

    诸军将领皆是布阵扎营的个中高手,听得号令,纷纷选择有利地势扎下营盘,筑垒布哨,埋锅造饭,一切井井有条,根本无需李曜操半点心。

    当营地里燃起熊熊篝火之时,西北方向的大地上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李曜登上一座高垒,举目遥望,见到一队打着灵州军旗号的骑兵风驰电掣地朝行军大营飞驰而来。

    待临近营门,旌旗下一位身着明光铠的将领拉住缰绳,突然抬手朝天一举,其身后的大队骑兵纷纷勒住战马,动作整齐划一,令人为之侧目。

    轮值守门的校尉提声问道:“来者何人?”

    那将领抱拳答道:“怀远府统军高德逸,奉灵州大都督命令,前来联系关中道大总管护国明昭公主。”

    他说着,从腰囊里取出文牒,朝那门岗上的校尉抛了过去。

    守门校尉接住符印,检验无误之后,又抛还给那高德逸,下令道:“开门。”

    待两扇大门完全打开,高德逸一行人马列队而入,李曜急忙下了高垒,将高德逸单独领入帅帐,问道:“李药师将军现在何处?”

    自离开青刚岭以后,李曜为了保障大军安全,在灵州东南方圆数十里内广布斥候游哨,仅仅小半日时辰,关中唐军和突厥的侦骑就爆发了多次遭遇战,双方人马的位置皆已暴露无遗,而李靖麾下的灵州军却藏匿了行踪,一时不知去向。

    “大都督刚刚率军伏击了追击我军薛孤吴仁部的契丹人,此刻尚在距此六十里道地方休整。”

    高德逸双手奉上一卷文牒,李曜展开仔细阅览,只见李靖在文中说,根据他所得来的情况,突厥兵力虽仍有二十万之众,但在击退薛孤吴仁之后,其军中饲草已然彻底告罄,许多战马忍饥受饿久矣,不能再继续支撑行军作战,眼下颉利可汗的主力正在堕落山下的草场进行补给,因此他建议关中军队与灵州军应于回乐城合兵一处,然后趁着突厥人尚未恢复元气,对其突然发动雷霆一击。

    李曜收起文牒,略一思索,向高德逸问道:“李药师将军未说明击敌的具体时辰,可有对你单独交待甚么吗?”

    高德逸颔首道:“大都督确有吩咐,他本想等待贵主抵达回乐再计议,但若是贵主问起,则于明日酉时对突厥人发起攻击。”

    “我明白了。”

    李曜立时了然,暗叹李靖果然擅长用奇,她只想到了如何实施夜袭,却没想到利用突厥人的夕食习俗,既然那位大唐“军神”早已有了完备的计划,她也就不必再班门弄斧。

    次日一大早,李曜便率军拔营起行。

    由于路途更短,李靖先一步抵达,所以当李曜赶到回乐之时,城外已是旌旗蔽天,枪矟林立的景象。

    “护国公主驾到!”

    随着城头上一声高呼,一队排列整齐的骑士迅速驰出城门,然后整齐地分列两边,随即一员老将打马而出,其身后飘扬着一面大纛,上书六个劈巢大字:“灵州大都督李。”

    李曜双眸微微一凝,看向迎上前来的李靖,见他丰神如玉,朗目星眸,双眉斜飞入鬓,虽然须发花白,眼角也有了皱纹,但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矍铄,依然风采照人。

    李靖久闻护国公主大名,也忍不住好奇地打量李曜,只见对方身披亮银铠甲,肩系紫色战袍,隐藏在黑缨兜鍪之下的一双眸子精光四射,虽然看似国色天香的二八佳丽,可阅历非凡的李靖何等眼力,只是不着痕迹的一瞥,就发现这位所谓的义公主,不仅与当年那位英姿飒爽的李三娘生得一模一样,竟然还多了几分远远超乎外表年纪的内敛和深沉,散发着一种慑人心魄的气度。

    待两方接近,李靖扳鞍下马,以军礼参见:“臣李药师恭迎护国公主尊驾。”

    “大都督免礼。”

    见礼完毕,李曜眸光微微闪烁,故作疑惑地问道:“昨日我军探马回报,突厥人在堕落山下广设连营,绵延十数里,其盘踞之地如此广阔,却不知我军该如何入手,还请大都督细说端详?”

    李靖人老成精,听她语气中存有几分探究的味道,不动声色地唤道:“取我舆图来!”

    两名顶盔贯甲的年轻军官大步流星地走到李曜近前,刷地展开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

    古代华夏的地图通常采用形象画法,山川河流的大致方位一目了然,只因没有先进的定位技术设备,图中所示地点之间的距离准确性相对较差,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实地考察,不断增补完善,而这张舆图上面几乎每一寸都留下了刮改的痕迹,亦不知凝聚了绘图者多少心血和汗水。

    李靖抬手指向标志着“堕落山”的山脉图案,讲解道:“我们在此山东北方,突厥营地分布在此山东面,两军相距四十余里,而此刻临近巳时,我们马上发兵过去,可在申时抵达附近,然后整顿一番,正好赶上北狄夕食,我军可先布下阵势,再以弓骑袭扰,诱敌轻出,引其陷阵,贵主与臣轮番领军出战,必使颉利等人损兵折将,昼夜不得安宁。”

    李曜微微一挑眉,试着问道:“听大都督所言,难道此番不能一战而定?”

    李靖摇头道:“我们两部才十万人马,兵力不足。”

    李曜冷哼一声,不满道:“只可惜我部大半人马行动迟缓,若能全部随我至此,定将突厥人统统歼灭,岂会为了消耗颉利一点兵马而如此大费周章!”

    李靖见她这番年轻气盛的作态,心中不由暗暗松了口气,只道最近一些传言把这位公主吹捧成无所不能的谪仙,明显太过头了,忙劝慰道:“扫除北患时机未至,贵主肩负天下,切莫因一时心急,伤及千金之躯,以致误了苍生呀。”

    李曜撇了撇嘴,朝李靖拱了拱手:“本公主受教了。”

    李靖点点头,也不敢再多说,让人收起地图,重新踩镫上马,便听从李曜发号的施令,率军向堕落山进发……

第325章 神力无双() 
堕落山东麓,在平坦开阔的草甸上,无数骏马垂首啃食着青草,光滑的皮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隐隐泛着各色亮彩。

    此刻秋日渐渐西斜,又到了夕食的时间,一些牧人打马过来,挥舞长杆长鞭驱赶这些马儿朝连绵不绝的毡帐方向奔去,而一队队游骑见到聚落里飘起袅袅炊烟,也纷纷策马返回各自部落所在的营区。

    突厥人逐水草而居,宿营时主要依靠游骑和牧人负责巡逻警戒,很少设置固定岗哨,在部民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远方突然传来数道示警的鸣镝声,随后他们就听到了如同闷雷般滚滚而来的马蹄声。

    无数人急忙钻出毡帐一探究竟,只见一群黑点飞速接近他们的营地,不多时他们便认出这些人是负责侦察营地外围的探马,而在其身后的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马,万马奔驰,震撼大地,使得茂盛的野草一直抖个不停。

    “嗖嗖嗖!”

    无数弓弦响动,突厥侦骑纷纷中箭坠马,转瞬就全部被数以万计的马蹄踏成齑粉。

    稍微有点战斗经验的人看到这个场景,都意识到唐军这场突袭绝非李艺此前那种小打小闹的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