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深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颔首道:“讲。”

    李世民郑重其事地道:“世民以为,大哥有无反意,父亲只需把大哥召来仁智宫一问便知。”

    李渊不自觉地看向李曜,发现她正眼神怪异地看着李世民,问道:“明昭可是有意见?”

    李曜一怔,忙收敛充当看客的心思,应声道:“明真一介女流,莫敢妄谈国事。”

    李渊重重地哼了一声,肃然道:“这种时候,作甚么女儿姿态,平时你挺能拿主意的,还不快给朕道来!”

    李曜迅速理了理思路,恭敬地说道:“明真完全同意二哥的提议,父亲现在即可派人星夜兼程返回长安传令大哥火速赶来,若大哥能按期过来澄清事实,自然是再好不过,此外,父亲应当立刻调动周边军府的人马增强仁智宫的守备力量,以防不测。”

    李渊点点头,也不再耽搁时间,迅速写了一份诏书,招来一名禁军将领,说道:“元义泰,你即刻启程奔赴长安,将这封诏书及时传至东宫,兹事体大,不得有误。”

    元义泰领命下去,李世民飞快地朝封德彝递了个眼神,封德彝心领神会,突然开口提议道:“陛下,臣还有一个建议。”

    李渊道:“封卿请讲。”

    封德彝缓声道:“臣认为,我们应该再派人去庆州把杨文干召过来问个明白,若是他肯只身前来见驾,真相立见分晓。”

    “封卿所言有理,只是……”

    李渊皱了皱眉头,朝殿内缓缓地扫了一眼,问道:“此行凶险难测,可有人愿意为朕传诏?”

    殿内沉寂了片刻,宇文颖站到李渊面前,拱手道:“臣宇文颖愿意前往。”

    李渊点了点头,郑重地道:“好!既如此,就劳烦宇文卿前去一探杨文干的虚实,若发现他无意奉诏或有异样,立即脱身回来报告。”

    宇文颖俯身一拜:“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定不辱使命!”

第240章 坦诚相见() 
唐武德七年六月廿三,因东宫卫士桥公山和尔朱焕、宁州人杜凤举共同告发太子李建成与庆州都督杨文干密谋造反,李渊下诏命令宁州刺史刘世让征发玉华山附近的宁州、宜州、豳州三地兵马协助两千禁军守卫仁智宫,又派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征发同、坊、鄜三州府兵镇守长安通往玉华山的必经之地以防东宫长林军北上,同时派快马传诏灵州都督杨师道率领抵御突厥的边军主力开赴灵、庆两州边界,做好随时进击杨文干的准备。

    俗话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当年李渊敢亲自带兵以寡击众大破突厥,杀得始毕可汗屁滚尿流,与被突厥箭矢吓哭的隋炀帝形成鲜明对比。

    而君临天下数年之后,李渊面临李建成和杨文干可能会造成的威胁,恨不得把周围所有的军队都用来防范太子和杨文干可能发起的叛乱,结果造成大唐北方防务空虚,让狼性十足的突厥人又嗅到了入侵的机会,李道宗前脚刚走,颉利可汗就亲率大军攻入唐境烧杀掳掠,唐军对此无可奈何,只能苦苦坚守城池。

    可边关传来这些消息的时候,李渊正忐忑不安地等待太子的回应,没有半点心思去理会。

    在艰难地熬过两个不眠之夜后,李渊终于见到了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一身素服,发髻凌乱,形容看起来非常憔悴,待仁智宫大门一开,他就眼泪狂流地扑到李渊脚下,不停以头抢地,把地面都染红了一块儿。

    “儿知错了!”

    “父亲开恩啊!”

    “儿以后再也不敢了!”

    “求父亲再给儿一次机会……”

    此时,李曜和李世民正一左一右站在李渊的身后,亲眼目睹到李建成这般表现,二人不自觉地相互对视了一眼。

    李世民剑眉微竖,眼神里明显带着质问:是不是你为李建成出的主意?

    李曜自然知晓其中含义,当即还以从容的眼神,表示否认:看我作甚,不是我!

    显而易见,这位大唐最骄傲的亲王严重低估了太子李建成以及东宫幕僚们的应变能力。

    按照原史的说法,李渊的手诏传入东宫之后,太子舍人徐师谟建议李建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兵起事,而詹事主簿赵弘智则劝李建成打感情牌,主动免去太子舆服,孤身一人到仁智宫向李渊谢罪,李建成接受了后者的建议,于是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两人眼神交流之际,那边厢李渊已经出声制止道:“别再磕了,快起来。”

    本来李渊见到李建成只身到来,就暗自松了口气,而且现在李元吉还因伤躺在病榻上,一向宠溺儿女的他又怎能忍心眼睁睁看着长子这般自残呢?

    “儿谢父亲隆恩!”

    李建成竭力按捺心中的狂喜,抽噎着站起身,可李渊还没有来得及出言安抚,另一个十万火急的军情竟也接踵而至:“快马来报,杨文干反了!”

    “甚么!”

    情势陡转,李建成如遭五雷轰顶,脸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

    惊怒交加之下,李渊失去了理智,猛地一脚把李建成踹倒在地,愤然戟指道:“来人,把太子给朕拿下!”

    几欲晕厥的的李建成很快被禁军卫士们关押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众人在针对杨文干反叛之事出谋划策之余,纷纷出言劝慰李渊,但效果甚微。

    到了夜里,李渊余怒稍减,命令负责看守的殿中监陈福给李建成送去粗食充饥,然后召李曜和李世民到寝殿密谈。

    待一对儿女入座,李渊问道:“请告诉朕,你们觉得太子是否曾有过谋反之意?”

    沉寂了片刻,李世民振振有词地道:“虽然阿兄侵吞军资,私运甲胄,按律该判死罪,但儿绝不相信阿兄会谋反。”

    李曜暗自好笑:“这李世民实在太腹黑了,先陷害再装好人,表演得好不精彩。”

    可她也只能心里这么想,口中附议道:“二哥说的极是,明昭认为大哥只是识人不明。”

    “识人不明?”

    李渊苦笑了一下,缓声说道:“你们都晓得,那杨文干本是东宫卫士,跟随了太子好几年,朕鉴于他在平定刘黑闼的大战中立过大功,是以才接受太子的举荐,将其任命为庆州都督,谁曾想朕刚把宇文颖派去庆州,此人就不顾太子的安危而起兵造反,朕现在气头过了,就觉此事有些蹊跷,不知你们怎么看?”

    李世民面不改色地道:“儿认为,我们只要抓到杨文干和宇文颖,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李曜心道,你继续装,我配合便是,遂再次附议:“二哥说的对,父亲应该立刻给参与平叛的诸军下诏,对此二人只许活捉不可击杀。”

    李渊略一沉吟,捋须点头道:“好吧,朕就照你们说的这么办。”

    谈话结束,李世民和李曜双双告退,刚走出李渊的寝殿大门,李曜忽然开口对李世民说道:“二哥,可否随明真来一趟。”

    李世民愣了愣,语重心长地道:“此刻太晚啦,你我这些天都没有好好歇息,有甚么事情,明日再说不迟。”说着便要离去。

    李曜迅速跨上几步,挡在李世民的面前,正容道:“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尽快说个清楚。”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扫了四周一眼,低声道:“可以。”

    李曜把李世民领到宫中一处无人的角落,开门见山地道:“长话短说,明真只想问,二哥可是对明真有甚么误解?”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但迅即恢复了平静,故作奇怪道:“没有啊?”

    李曜问道:“那天树林里的人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神色又变了几变,抿了抿薄唇,道:“我的人说你突然折返,果然不是你一时随性使然,而是他们被你发现了。”

    李曜轻轻一笑:“如果明真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阿兄又怎会派数十名精锐之士来应对呢?”

    李世民咬了咬牙,忽然按住李曜的双肩用力摇晃着低吼道:“你怎么就不明白?我不希望你插手这件事情,亦不需要你来帮我!”

    李曜纹丝不动,只淡淡地提醒道:“幸好附近并无他人,还请阿兄说话小声一些。”

    李世民惊觉自己失态,忙不迭地收回手:“抱歉,为兄太激动了。”

    李曜摆手表示不介意,认真地道:“原来阿兄也晓得明真的立场,可阿兄知不知道你们的计划并非天衣无缝呢?”

    李世民沉吟片刻,坦率地答道:“我当然知道,但无论成败,我都须要搏这一回!”

第241章 路还很长() 
皓月中天,月光洒下一片清辉,将李曜的面容展露无遗。

    李世民清晰地看见她的神情竟连半分波动都没有,仿佛听到的话早在意料之中。

    李曜迎上李世民探究的眼神,开口问道:“明真有一事不明,今早大哥现身仁智宫的时候,二哥为何会立即怀疑到我的头上?”

    李世民答道:“那是因为我知道,你一直不希望我们兄弟互相残害,肯定会有所动作。”

    李曜轻轻摇头:“二哥别开玩笑,明真不过是陛下的义女,且与大哥少有来往,怎可能左右得了当朝太子的决断?”

    李世民俯下头来,在李曜耳畔轻声说道:“世民相信,如果是三姊,肯定会有办法的,以前你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李曜古井无波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惊愕,口中却故作懵然道:“二哥在说甚么,明真好像听不懂。”

    李世民笑了笑:“三姊莫要再装了,世民根据下属的调查,发现你其实早就晓得自己是平阳公主,只是佯装不知而已。”

    李曜倔强地抬起下巴,反问道:“二哥何出此言,可是有证据?”

    李世民好似早已看穿了一切,缓声说道:“兰韶英是三姊的‘影子’兼义妹,一直只忠于三姊一人,可三姊离世后不过寥寥数月,她就放弃遁入空门的机会,选择和你在一起,而你化身侍御史奔赴河东,最初的目的,亦只是为了拯救她的姊夫。

    除此以外,我还了解到一件趣事,明园本为京邑萨宝何潘仁以重金购置的私产,然而他却很快赔本转让给你,试问你若只是一个初入俗世的女冠,又怎会同时与三姊的两个死忠有如此亲密的关系呢?

    其实,不仅是我,还包括父亲、大哥、柴嗣昌、元吉,我们都看出来了,你这所谓的终南山女冠,就是我的三姊平阳公主!”

    李曜惊出了一头冷汗,咬唇道:“我的确失去了很多记忆,如今想换个活法,难道不行么?”

    李曜无力辩解,甚至有些后悔自己此前多嘴一问。

    她无法改变自己身子是平阳昭公主的事实,迟早会迎来被人当面戳破伪装的时刻,只不过李世民恰恰是她最想瞒住的人,让她感到非常郁闷。

    李世民淡淡地道:“你当然能行,皇帝的女儿,即使再有才华,也没有资格觊觎帝位,何况如今你的身份变成了明昭公主李明真,无异于抛弃了过去的一切名誉和声望,若非如此,父亲和我们三个兄弟又岂能彼此心照不宣地替你隐瞒真身呢?”

    李曜听得这话,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原来她一直以来的某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李世民看着陷入沉默的李曜,眼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情绪:“说实话,我又何尝不想换个活法?自古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