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曜瞧见三人皆是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摆了摆手,故作神秘地笑道:“其实无需我来解释,过不了多久,答案自会揭晓。”

第231章 风波止() 
“东城狼”尹顺文被女鬼杀了,“尹阿鼠”尹成贵因失子疯了。

    不到一天的工夫,这条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尹氏父子为祸一方久矣,长安大多数士庶百姓都对之深恶痛绝,一听尹家突遭此劫,纷纷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甚至在尹顺文身死的翌日夜里,一个关中任侠在尹府大门前用人血悄然写下八个劈巢大字“孽鬼索命,妙不可言”,顺便还在门板上刻了自己的诨号。

    用后世的话来说,像这样跑到尹府“蹭热度”以求提升名气的人,绝不会只有一个。

    长安城仿佛经历了一场狂欢,唯有尹氏一族悲痛欲绝。

    尹德妃听闻家中变故,不信女鬼作祟之说,坚决认为这是人力所为,于是扑到皇帝李渊面前嚎啕大哭,李渊经不起她的苦苦哀求,谕令长安县衙彻查此事。

    长安县令带着仵作、差役赶到尹府,对尹顺文的尸身进行尸检,可那号称长安第一好手的仵作仔仔细细、反反复复摆弄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任何内外伤情和中毒迹象。

    见此情形,长安县令只得依据呈现在死者面部的扭曲表情,再结合牛子和青皮两名女鬼目击者陈述的证词,最后判定尹顺文为过度惊吓而亡。

    于是乎,官府的这一番调查,反倒“坐实”了索命女鬼的存在,尹德妃惊忧交加,竟大病了一场,连弟弟的葬礼都未能参加。

    可这还不算完,尹顺文入土没几天,尹府又曝光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大概是害怕怨灵厉鬼再来作祟之故,尹府中人在尹顺文的院子里掘出数十具女子尸骨,并悄悄埋在了城外的乱葬岗。

    尽管尹府的主母一再叮嘱知情者们保守秘密,但毕竟纸里包不住火,随着一名被尹顺文强占的女子偷偷逃出尹府,这个事情很快就变得满城皆知。

    面对沸腾的民怨,长安县令上书朝廷,要求调查尹府埋尸之事,然而李渊是个非常护短的皇帝,为免刺激到尚在病榻中的尹德妃,便以尹顺文已遭报应身死为由,拒绝了长安县令的申请,而是要求尹府依照他的口谕,举行隆重的法事,重新安葬被害女子的尸骨,并给予相关亲眷家属丰厚的财帛补偿,同时将那名揭发此事的幸存者放为良人,允其自行婚嫁,一切嫁妆皆由官府出资配给。

    既然皇帝发了话,此事自然草草了结。

    这一风波过后,尹府发生的事件已然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添油加醋,变成了一个脍炙人口、长久不衰的经典鬼故事——《白面女》。

    只是没有人能想到,那只“吓杀”尹顺文的“白面女”却成了这个故事的首批听众之一。

    “最近城东尹国丈府出了桩大大的奇事,不知诸位可曾听闻?”

    在长安西市一家名为“袁林斋”的食肆里,一个身穿本色圆领袍的年轻男子端坐讲台前,一手拿着“止语”,一手拿着木槌,台面上摆着一面小鼓,显然是一个“说话”艺人。

    今日,“袁林斋”的东主袁飞为款待有恩于已的女贵人,早早宣布暂停营业,因此这位年轻艺人身前听者寥寥,只有这位女贵人和几个随行者,但他看起来却明显有些小激动了。

    原因无他,听众都是清一色的美女!

    在年轻艺人面前,李曜、九江公主、兰韶英、安红玉、鱼玄微、张玄妙、宋玄尘拼桌而坐,午后金灿灿的阳光从窗口透了进来,将她们的容颜映得分外明艳,当真美不胜收。

    而李曜一见到这年轻艺人,就觉有点眼熟,此刻再听他一张口,立刻想起此人正是当初在大坪寨讲故事的那位“花腿闲汉”,如今看来,显然他已将说唱的本领当作了谋生的手段。

    年轻艺人见众美女点头,笑着说道:“既然在座诸位都知晓此事,鄙人就不再赘述,直接来说说这‘东城狼’尹顺文与‘白面女’之间不得不说的事儿。”

    他说着,拍了一下“止语”,摇头晃脑地朗诵道:“古来有云,人死如灯灭,好似汤泼雪,若要还魂转,海底捞明月。”

    李曜心里赞了一声,这个著名的唯物论观点,不就是来自东汉王充的《论衡》吗?说明这小子补了很多课,比之过去,进步真心不小。

    年轻艺人在鼓面上敲了“咚咚”两声响,语意突然一转:“然事实并非如此,人死之时,若存有怨气,往往会变成鬼,若是这鬼还含有杀气,就是人们常说的厉鬼,普通的鬼无形无色,亦无害,而厉鬼有形有相,轻则使人霉运连连,重则可伤人性命。”

    鱼玄微不耐烦地打断道:“鬼灵精怪甚么的,我们都懂,你还是快点讲正题吧!”

    年轻艺人闻言,顿时意识到自己班门弄斧了,七个听众里面就有五个是身穿道袍的女冠,谁还需要他来普及这些知识,干笑了一下,清了清嗓子,连说带唱道:“长安城东有个恶儿郎,姓尹,行四,名顺文,喜欢仗势欺人,胡作非为,尤爱强占民女,人送诨号‘东城狼’,凡入其后宅的女子,都有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谁曾想,尹顺文竟会将她们凌辱至死,若无那位幸存的苦主揭发,这些可怜女子都将沦为乱葬岗的野鬼,难有超生机会……”

    安红玉捶了一下案几,气咻咻地道:“如此说来,那女鬼的手段也未免太温柔了,竟给尹四留了全尸,如此恶徒,难道不该慢慢撕为碎片,再以烈火烧之,挫骨扬灰,才可解恨么?”

    年轻艺人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冷汗,说道:“听你这一说,鄙人就只好先来讲一讲那女鬼了,她本是城南穆道年的女儿穆幼娘,那幼娘长得如花似玉,香消玉殒时,也不过才十四芳龄,可怜见的,据说那尹顺文连她的尸体都不放过……”

    年轻艺人讲得绘声绘色,众女皆面露愤然之色,李曜知道对方口中所说的穆幼娘,就是她去杀尹顺文时见到的女尸。

    李曜并非是不计后果惩恶扬善的侠客,虽然她答应了袁二的求助,却也不想就此得罪便宜老爹的宠妃,无端引起各个斗争派系对她的错误解读。

    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李曜为了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决定采取单独行动,亲自去暗杀尹顺文。

    除了带上一瓶杀人于无形的乌头碱溶液之外,李曜还拿出自己为以备不时之需而制成的迷药以及相关的工具和解药。

    她的这种迷药,乃由曼陀罗花、羊踯躅、王不留行等草药合成,即可直接使用,亦可点燃用作迷烟,不管哪种方式,都能使人浑身脱力,迅速失去意识。

    李曜为免惊醒无故跑来与自己同眠的九江公主,只得事先用迷药迷晕了她,然后化妆成白面女鬼,穿上夜行衣,再提起装有一套白色燕居服的包袱,一路避开巡夜的金吾卫和尹府奴仆,潜至尹顺文当夜就寝的小院。

    于是,她就看到了尹顺文亵渎穆幼娘尸体的那一幕。

    李曜只觉得对方已经变态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根本无法用常理来形容。

    这样的人间恶魔,当然该千刀万剐,可李曜毕竟是一个理智的人,所以她依旧按照原定方案,换成女鬼打扮,继续观察目标动静,等到良机出现,她点燃一管迷药,从窗口处悄悄将其吹入房中,然后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检测的乌头碱毒杀了尹顺文。

    而在这之后,李曜故意出现在两个尹府的守夜人眼前,这才制造出了这一个“女鬼索命”的故事。

第232章 耳目() 
当年轻艺人讲完一通怪力乱神的故事之后,袁二携妻子和长女来到食肆大堂,齐齐在李曜面前行了一个大礼。

    李曜一面将三人虚扶起身,一面打量林十娘和袁大娘母女二人,莞尔笑道:“一年多未见,林娘子和大娘俱都变美了呀。”

    林十娘脸上现出一抹红晕,忙又福了福:“我们能衣食无忧,我家大娘能逃过此番大劫,皆拜贵主所赐,奴终生不敢或忘。”

    正说着,一旁的袁大娘走到正面对着李曜的位置,突然双膝一跪,伏身拜道:“袁荞儿恳求贵主收为门下弟子。”

    袁荞儿是袁二最近才给长女取的名字,袁荞儿现在刚满十四岁,已是到了将笄之龄,身段儿就像抽条的柳枝似地长开了,原来那个豆芽菜一样的瘦丫头,竟也完美地继承了漂亮母亲的优秀基因,出落成一个清秀俏丽的豆蔻佳人,也难怪会被那“东城狼”尹顺文一眼盯上。

    李曜扶起袁荞儿,轻轻摇头道:“实在抱歉,我不能收你为徒。”

    听到李曜这个答复,袁荞儿的小脸上立刻写满了失落,双眸渐渐泛起泪花儿,瞧着楚楚可怜,让李曜身边的女伴和弟子都忍不住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

    李曜看向袁二和林十娘,见到夫妇二人也都是一副非常失望的模样,心中不禁明白了几分,便郑重地对袁二说道:“我有事情想与你单独谈一谈。”

    袁二微微一愣,接着慌忙点了点头,又嘱咐林十娘和袁大娘几句,教她们好好招待李曜的随行女伴和弟子,然后引领李曜来到一个雅间,待关上房门,二人相对坐下,李曜开口说道:“刚才你好像对我不收你女儿为徒有看法?”

    袁二脸色一白,立马跪伏道:“鄙人不敢!”

    李曜目光微微一闪,淡然道:“你那点小心思,岂能瞒得过我?说实话,我也挺喜欢你家大娘,只是她实在不适合入我道门,懂么?”

    听得此言,袁二更觉灰心,只得坐起身子,艰涩地应道:“鄙人……懂了。”

    袁二少时读书,看过《春秋左传》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故事,知道像他这样出生庶族,没有后台的暴发户,就如同捧著黄金在闹市里行走的孩童,不但会招人嫉妒,还很容易引来居心叵测者的垂涎,只是他完全没料到自己发达以来的第一个祸事,竟会因他的长女而起。

    当然,这次危机也恰恰证明他的担忧绝不是多余的。

    他见识并领教过明昭公主的恐怖本领和手段,不用猜都知道,那所谓的“白面女”,无疑就是明昭公主本尊!

    何况,明昭公主深得皇帝宠幸,如今正是如日中天,若有机会抱紧这颗大树,他岂能轻易放过?

    可是,现在却事与愿违,叫他好不失望。

    李曜瞧见袁二一脸如丧考妣的神色,温言道:“你先别急着泄气,我另有一件对你我二人都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你做个商量。”

    袁二马上精神抖擞起来,恭敬地问道:“不知贵主想谈何事?”

    李曜沉声道:“我想要你的袁林斋。”

    袁二先是一怔,随即利落地垂首一揖,诚恳地道:“鄙人一家全靠仰仗贵主一再相助,才得以过上平安富贵的生活,贵主的大恩大德,莫说这间食肆,鄙人就是粉身碎骨亦无以为报。”

    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袁二自知算不得什么好汉,但也不想被人说成忘恩负义之徒。

    李曜点了点头,微笑道:“很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这袁林斋,我还是希望由你们一家来打理,不知你意下如何?”

    袁二心道,反正他也赚到了不少钱,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