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其他御史、文臣、武将、后宫、外戚、宗室、宦官等亦是派系林立。然而无论何派何系,都不过赵佶的棋子而已,其深谙平衡之道,不会让任何一方坐大。童贯抚边二十年,赵佶岂能不猜忌,故此任命高俅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掌控京师禁军,以牵制童贯。公子若为宠臣,亦可顺其平衡之道,成为赵佶牵制童贯或高俅之宗室一派,虽未必能掌控兵权,但随军监察未必不可。”

    一席话,听得赵皓目瞪口呆。此人果然是天才,不但将整个朝廷局势看得极其透彻,将那九五至尊的官家,也看得清清楚楚。

    博取赵佶的恩宠。

    博取在士人和武人之间的名望。

    顺赵佶的平衡之道而为之,就中取事。

    虽只寥寥数言,却给赵皓画了一个蓝图。宗室的身份,加上天下文武百官所望,这样一旦有一天得以机会,一飞冲天的话,也不会有太多的阻力……

    “大宋虽糜烂不堪,但忠君之文臣武将并不在少数,若是直接造反怕是难上加难,唯有……”

    吕将最后望了望赵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唯有先破而后立,当金人南下,兵围汴梁之时,当赵佶父子在天下臣民之前尽显其昏庸无能之时,当大宋大厦即将倾覆之际,便是公子黄袍加身,君临天下之日!”

    赵皓惊得差点跳了起来……他怀疑系统的判定是否有误,此人何止81的智力值?

    吕将缓缓的放下了赵皓的手腕,低声道:“吕某只是泛泛而谈……谋划容易,具体就中取事,谈何容易?公子好自为之……愿公子君临四海之日,勿忘初心,勿负苍生!”

    赵皓呆了半晌,听得牢房门响动,知是时间已到,只得拜别而去。

第125章 打造第一qing楼() 
吕将之谋,只是个大概方向,具体操作,还得看个人修为。

    估计让吕将亲自来指点具体如何实施,也未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否则他的智力值恐怕也不止81,不过对于赵皓来说,的确是理清了一条思路。

    赵匡胤黄袍加身在前,赵光义烛影斧声在后,在这个时代宗室被压制得死死的,如同养猪一般,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吃好喝好玩好,混吃等死……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刚刚穿越时的赵皓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果你想出将入相,想建功立业,那是完全没门的,除了当年赵仲恕侥幸以外,其余的宗室子弟甚至想出汴梁都难。

    最明显的例子是,当年西夏李元昊自立,赵从式、赵世融、赵世永等七名宗室公子踌躇满志,要发动远征、平息叛乱,却被仁宗皇帝满口拒绝。

    在没有实力将赵佶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只能先接近赵佶,并获得其信任,才能在京中行事。

    否则就算干掉赵佶父子,后面还有赵佶的几十个儿子在排队——赵佶一生共生下三十八个儿子,三十一个女儿,足球队的阵容已经不能形容他的牛逼了……

    ****************

    如吕将所言,赵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金石雕印,吃喝玩乐,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要想成为赵佶的宠臣,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接近他,让王文卿、童贯等人的推荐,很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只有不动声色、不动痕迹的接近这位搞艺术的天子,才是最高境界。

    九五之尊的赵佶,几乎九成以上的时间待在皇宫,就算偶尔出行,也是前呼后拥,护卫森严,别说接近,就算看上一眼都难。

    幸好有一事,赵佶不得不低调行事,微服出行,那便是……若说耍大宝剑低俗了点,逛青楼又平庸了一点,说是与师师姑娘切磋艺术比较合适一点。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师师令》,张先著于李师师姑娘破瓜之时。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周邦彦著于李师师姑娘床底下(恰逢天子来耍大宝剑,只得藏身床底)。

    当年赵佶自称殿试秀才赵乙,求见李师师,终于目睹了李师师的芳容:鬓鸦凝翠,鬟凤涵青,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徽宗听着师师执板唱词,看着师师和乐曼舞,几杯美酒下肚,已经神魂颠倒,便去拥了李师师同入罗帏。

    这一夜枕席缱绻,比那妃嫔当夕时,情致加倍。李师师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可惜情长宵短,转瞬天明,徽宗没奈何,只好披衣起床,与李师师约会后期,依依不舍而别。临走前,皇上解下龙凤鲛绡丝带,送给师师作定情信物。

    堂堂九五至尊,再加上张先、周邦彦、秦观、晏几道、晁冲之等大词人,那位倚红院中的花魁,倾倒了半座汴梁城。

    而赵佶也成了赫赫有名的青楼天子,堪比青楼词人柳三变。

    沿着御街往北,再转进去,便是汴梁城有名的烟花巷——大名鼎鼎的李师师姑娘所在的倚红院,便在此处。

    而此时的赵皓便带着武松和女扮男装的方百花,正站在倚红院不远处。

    整一条街道内,青楼云集,没有十处,也有八处。倚红楼的火爆生意,带动了整条街道内的大宝剑产业。

    赵皓此番前来,并不是想去会会那位传说中的师师姑娘。自从天子宠幸师师姑娘之后,敢来找师师姑娘的就没几个,除了周邦彦,还有传说中的宋江和燕青,其余还真没人有这个胆。

    再说,师师姑娘都二十好几了,比他至少要大上七八岁,纵倾国倾城,也不值得。

    两旁的青楼,环境清幽贵气不少,而哪家楼子里不会有些才貌双全的红牌姑娘?当他在青楼外流连时,自然也吸引了楼上的姑娘们的注意。

    十六七岁的年纪,身材修长挺拔,面目俊美,衣饰华丽,此等年少多金俊俏的少年,正是姑娘们的最爱。

    那些环肥燕瘦、姹紫嫣红的姑娘们倚栏而笑,阁楼上红袖乱招,银铃般的笑声在街道上飘荡着,很显然那些姑娘们对这位少年公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只是,赵皓此番前来,却不是来与青楼的姑娘们来畅谈人生的,而是要做一件大事。

    他要在此处烟花之所、风流之地,打造一所全汴梁最负盛名的青楼!

    其实,青楼最初并不是风月场地,它是指环境整洁优美的雅舍或豪门大户,宋元后,市井生活愈加丰富,青楼就成了专指烟花场所之地。

    青楼,与后世的洗头房,红灯区,桑拿洗浴中心,甚至赫赫有名的莞式ISO,都是有区别的。

    青楼,亦有文化;逛青楼,也是一种风雅。

    青楼似乎是古代文人除了庙堂、家庭、江湖以外必不可少的寄托之所,少了青楼文学,传统的文学大概就少了很多的韵味。

    曾有人说,青楼是文化艺术之乡。唐诗、宋词、元曲、明朝的小说,哪一样又能离得开青楼呢?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青楼关系密切,他们与同样命运无常的妓女之间达成了心灵的默契。因此,中国古代的爱情也大多产生于士与妓女之间。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把士与妓的这个相似之处揭示得十分醒目。

    以宋词为例,宋词若是离了青楼,简直就溃不成军,没有了晓风残月的婉约,只剩下几个豪放派的傻老爷们,手持铜琵铁板,干吼着大江东去……

    既然青楼原本风雅之处,开青楼,对于赵皓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没文化的人还开不好青楼,最多算是妓寨。

    他在这条烟花巷内转了一大圈,终于选定了一处青楼,位置不错,处于街道的正中,但是生意似乎并不好,而且名字也很俗,叫翠香楼。

    其实名字应该是次要的,青楼这地方,看的是服务和姑娘的质量,否则你叫个天上人间也没用。

    于是,赵皓便带着武松和方百花,在两旁阁楼上的姑娘们惊诧和心碎的眼光之中,走向翠香楼的大门。

    翠香楼阁楼上观望的姑娘们,则一个个喜出望外,纷纷缩回窗内。

    两个小厮露出谄媚的笑容,疾步向前相迎:“公子……”

    赵皓摆了摆手,大大咧咧的说道:“叫你们掌柜的出来!”

    两个小厮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这个公子来头不小,自然要掌柜的接待才够规格,于是笑应了一声“好嘞”,飞也似的奔上了楼。

    趁此机会,赵皓仔细打量了一番大堂,只见得大堂之内,不但大堂案明几亮,而且极其宽敞,搞个中小型联欢晚会完全不成问题。只是正在大堂内载歌载舞的姑娘,模样虽不算差,但是表演的水准确实不咋样,而那管弦之音,总是免不了掺了一点杂音,听着总有那么一丝的不爽。

    不一会,那胖的像羊脂球一般的老BAO儿,满脸堆着笑,飞也似的奔了过来。

    “此处青楼价值几何,本公子要了!”赵皓懒得与那老BAO儿周旋,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话音未落,方百花的手已按上了那老BAO儿的肩膀:“我们公子是官家宗亲,六品朝奉郎,看上你这破地,是你们的福分,莫要不识好歹。”

    老BAO:“……”

    事实上,方百花的恐吓纯属多余。

    此处青楼背后的靠山原本乃御史中丞陈过庭,时方腊起义,他认为蔡京、王黼、朱勔皆不能辞咎,宜正典刑,结果触怒了蔡京,被贬黄州安置。翠香楼失去了靠山,生意自然也就冷落了下来,陈家的公子早就动了变卖的心思。

    那老BAO急忙禀报陈家公子,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一万贯的价格,连楼带地全面予以转让。

    若在陈过庭在京为官的时候,翠香楼的生意还算不错,一万贯不算多,但是此刻门前冷落鞍马稀,却是有点贵了。

    不过,赵皓一直秉着做人格局要大的原则,并未过多的纠缠于讨价还价,双方很快便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下签订了转让契约。

    于是,赵皓便成了翠香楼的老板,投身于汴梁城的娱乐文化事业之中,并立志于要打造全汴梁城乃至全大宋最好的青楼。

    赵皓接手的第二日,便令翠香楼停业整顿,姑娘们每人发放十贯零用钱,而其他人的月钱照领,衣食住用照样发放。

    只是翠香楼的招牌,却被摘了下来,换上了一条大大的横幅。

    “此楼出售,售价十万贯起。”

第126章 有女红如玉() 
赵皓虽然买下了翠香楼,却不让楼里的人泄露出去。老BAO和下人们,基本足不出户,偶尔出去采买的苍头们,被人问起,也只说还是陈家的产业。

    汴梁城,富贵繁华之地,钱多,人傻,但是有钱人们并不缺心眼。

    莫说是翠香楼,就算是师师姑娘所在的倚红楼也最多值五万贯,于是赵皓那张十万贯的横幅便成了个笑话。

    那些姑娘们,看到那横幅,忍不住掩口而笑;小厮、杂工、龟奴们,也是指指点点,嘻嘻哈哈;而老BAO们,总是以一种似笑非笑的目光盯着那块横幅,就算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