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用传音符(中),剩余时间:9分59秒。”

    赵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脑海里开始传音:“童贯,在否?”

    “公……公子……公子来汴梁了么?”那头的童贯很显然被吓了一跳,声音有点结巴,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赵公子会仙术,这个他早已知道,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方腊等人关于何处?何时问斩?”赵皓问道。

    “关于刑部天牢,冬至之日问斩。”

    所谓秋后问斩,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所以秋后问斩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但通常行刑都是在冬至之前完成,在冬至之日的少之又少……只有十恶不赦之恶徒,才会选择在冬至肃杀之日。大抵是认为方腊这个称了帝建了国的叛贼,非冬至之日行刑不足以镇压其戾气。

    赵皓沉声道:“我欲进天牢探望方腊,你看如何便宜从事?此事须落在你身上。”

    那边思索了半晌,就在赵皓即将不耐烦之际,终于回话了:“公子之令,老奴岂敢不遵,只是其中利害……不用老奴多言。公子若去探监,须用仙术易了容去,老奴自会安排便宜从事。”

    赵皓缓缓的吁了一口气,从床上一跃而起。

    有了童贯这个号称六贼之一的权臣,在京取事,的确要方便的多。

    ……

    用过早膳,赵皓便召武松和方百花入得厢房之内,计议了一番,又让两人各自回房准备一番。

    此行事关重大,自是越少人去越好,方百花是必去的。武松在没喝酒的情况下,也算是为人谨慎、性格沉稳,关键时刻还得仰仗他那94的武力。

    三人乔装打扮了一番,武松的脸型变成了悍匪邓龙的模样,赵皓却摇身一变成了张青的样子,只是少了几分凶狠之气,至于方百花,却长了一张城门守卫的脸,虽然胸前被白绫束得很紧,仍然显得胸肌极其发达……

    三人在街上叫了一辆马车,缓缓直奔城隍庙而去。

    在城隍面的门口,果然找到了一个虞侯模样的人,正在魂不守舍的等着他们。

    “曹操怎么死的?”那人问道。

    “梦游溺水而死。”赵皓答道。

    方百花忍不住扭过头去,眼中已是满满的笑意。

    那虞侯似乎对赵皓和童贯约好的这种暗语也有点郁闷,见得口令已对上,也不再多言,径直钻上了赵皓的马车,低声道:“往城南去。”

    一辆马车,四个人,只得让那虞侯和武松坐前面,赵皓被赶到和方百花并排而坐。方百花虽然满脸的不愿意,也无可奈何,毕竟多一辆马车,便多一分暴露的风险。

    一路上软玉温香,好在赵皓并非狎昵之人,倒也相安无事。

    四人在一条偏僻的巷子内下了马车,又跟着那虞侯左转右转,终于来到天牢之前。

第124章 篡国之谋() 
天牢门口,禁军云集,又有强弓硬弩把守,前头拒马和鹿角阻之,防守极其严密。

    见得有人靠前,那一枝枝羽箭已瞄准了过来,随时准备施射。

    那虞侯急忙向前,与对方交涉着什么,终于前面的禁军搬开了鹿角,放赵皓等三人进来。

    虽然说天牢这类所在,除了出现在小说和电视之中,几百辈子也不大可能发生一桩劫狱、越狱事件,但是防范工作却做得极其严格。

    除了大门口的禁军守卫,临近门口这里还有一条长达二十丈长的甬道,甬道两端都有铁栅门一座,只能从外面打开。

    赵皓等人走进甬道,跟着牢头向前走,两侧是黑漆漆的栏杆,到了里边那道关口,牢子把铁锁打开,拉开大门,才是正式的牢舍。

    两旁牢房隔开了一个个单间,天牢里边,太平了这么多年,一向是比较凄凉,老鼠横行的地方。现在一下子住进了好多反贼,倒是有了几分人气,不再那般荒凉了。

    赵皓刚走进去时,两厢牢房里的人犯并未注意,这时不是饭时,他们只当是狱头巡视,牢子在前头领路,赵皓和那虞侯并排而行,武松和方百花等人跟在后边,走过两座牢房的时候,其中一座牢房中的犯人才注意到又来了人犯。

    只不过,赵皓等三人都易了容,谁也不认得,瞄了几眼,只以为又关进来了几条好汉——彼之敌寇,我之英雄,能关进天牢的,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好汉。

    一行人走到最里面的一间牢房,那虞侯压低声音对赵皓道:“我等先在外等候,公子请自便……天牢重地,时间不可超过两炷香,还请公子理解,若是出了事,便是楚国公也担当不起。”

    赵皓点了点头,那虞侯便和牢子回头走了出去,却又将大门锁上,紧接着又听得见外头的铁栅栏响动的声音。

    探牢可以,想要突破两道密不透风的大门和后面两道比大拇指还粗的铁条栅栏,却是绝无可能。

    牢房中间的通道内,只剩下赵皓、方百花和武松三人。

    各牢房里的重犯们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纷纷站立了起来,趴在号房门口的栅栏之前,朝三人张望。

    倒是方腊的号房里很安静,只见方腊披散着头发,衣衫褴褛,满脸的胡须老长老长的,除了双眼仍旧精光闪烁之外,再无昔日的挥师百万、席卷江南的气势。

    “大哥!”方百花再也忍不住,趴在栅栏前,朝方腊泣声叫道。

    “十一妹!”边上有人惊呼起来,随即又被人制止。

    方腊原本正瞪着双眼,疑惑的望着方百花,听到方百花的声音,蓦地惊得跳了起来,直扑到栅栏之前,紧紧的瞪着方百花,嘶声问道:“十一妹,你恁地来了!”

    方百花一把抓住方腊被铐住的双手,只是流泪不语。

    赵皓叹了一口气,撤去了自己和方百花的易容符,露出两人的面目。

    “赵皓!”

    趴在牢房门口的众人再次凌乱,神情极其复杂。

    许久,方腊才将哭得全身颤抖的方百花安抚下来,转向赵皓:“公子,别来无恙!”

    赵皓朝方腊一拱手,又拱手朝两旁的众义军首领转了一圈,这才缓缓的走到栅栏前:“圣公,受苦了!”

    方腊没有说话,只是瞪着他。

    “方七兄以及两位公子均安然无恙,现藏身于帮源山中,彼处尚有三千精锐,其余十余万兄弟,大都已各自回乡,获斩者不过三千余人……”

    “奸贼朱勔,我与令妹同往杀之,朱贼之头已被令妹带往帮源血祭死难兄弟……”

    “我此番舍弃江南之逍遥富贵,只身入京,为自己的梦想,也为圣公和诸位兄弟的梦想而来……”

    “今日冒险入天牢,一来为令兄妹相见,二来是想告诉圣公:赵皓答应圣公的事情,绝不会食言!”

    赵皓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慢,却是斩钉截铁,令方腊亦为之动容。

    “好,鄙人果然没看错公子,方腊死而无憾!”

    两人一击掌,不再多言。

    那边,方百花正与众将一一相见,这些大名鼎鼎的起义军将领,此刻却是一个个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早已不复当日之威风,惹得方百花这个杀人如麻的女魔头一路泪眼涟涟,伤心不已。尤其是她看到大嫂邹氏时,更是控制不住情绪,抓着邹氏的双手大哭起来。倒是邹氏显得非常冷静。原本以为满门尽灭,如今听得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得以保全,大有死而无憾之意,满脸笑容,轻轻的摸着方百花的头,安慰这个昔日总在自己面前撒娇的女子。

    这种离愁别绪,也感染了赵皓,也向前与众将相见,一一握手致意,众将也心中感动,虽不多言,但是“公子珍重”四字却是发自肺腑。

    “公子,某有一言,还望细听!”

    一张苍白的脸出现在赵皓的面前,神色显得十分激动,一双看似柔弱实则有力的双手紧紧的抓住了赵皓的手腕。

    方腊麾下谋士吕将!

    吕将,原本乃太学生,因为批评花石纲的政策被朝廷遗弃不得为官。在方腊起义后,他在富阳组织人马跟随。在方腊占据杭州后,他主张先夺取没有重兵把守的江宁,扼守长江,然后趁势夺取东南州、县,这的确是建立东南根据地的重要一着。方腊却过于乐观地认为,腐败已极的北宗王朝不可能很快地派出重兵,起义军可以从容地夺取江南,结果童贯军迅速南下,方腊无险可守,被童贯一路横扫。

    在宋军逼近杭州的时候,吕将又进言“立即撤出杭州”,认为这是“唯一可行之计”。方腊却不愿放弃血战得来的杭州城,结果大败。

    而最牛的是,历史上的吕将居然从韩世忠的眼皮底下从帮源洞逃脱,最后又组织了一只人马抵抗宋军,虽然说当时韩世忠与人争功而大打出手,无暇顾及,但能在韩蕲王手下逃脱的吕将也算是有勇有谋的将领了。

    “吕将,武力65,智力81,政治72,统率65,健康值70,对方腊忠诚度90。”

    赵皓见得此人似有重要事情要说,当下也神色肃穆起来,望着吕将,低声道:“吕将军,但说无妨。”

    吕将声音略带嘶哑,沉声道:“公子乃大宋宗亲,宋廷对宗亲防范最严,历来只优之以禄爵,却不责以事权,公子纵然有仙术在身,欲成大事,亦是难上加难!”

    赵皓知道他必有下文,也不答话,只是望着他的双眼,听他继续说下去。

    “其一,公子宗室之身,难以为权臣,可先为宠臣。赵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其琴棋书画,园林建筑,蹴鞠游猎,金石雕印,无所不好……尤好女色。听闻公子亦博学多才,又有仙术在身,且与王文卿交好,欲为赵佶之宠臣,并非难事。若得以为宠臣,则于朝中取事当便宜而无忧,士大夫们纵有非议,亦难伤及公子。”

    “若只是为宠臣,则怕是与蔡京、梁师成、童贯之流无异。故公子若为宠臣之后,须着重博取名声,或济贫除恶,或铺路修桥,或惩治奸佞,或冒死进谏……公子既为宠臣,若不掌实权,官家防范之心便不会太大,凡可增加名望之事,尽可为之,纵有惊险,亦难有杀身之祸。公子要让天下人,尤其是士人,知道公子公忠体国、嫉恶如仇,乃天下之所望……士人虽不是东西,乃祸国殃民之大者,但是在公子上位之前,还须仰仗士人的口舌笔墨。此其二也。”

    “其三,公子虽不能掌兵权,但破辽之战在即,将来与女真人亦迟早必有一战,公子可请随军参战,博取军中威望。”

    吕将侃侃而谈,赵皓听得极其认真,因为吕将的话,正中了他的心思,大方向几乎是不谋而合。

    “官家对宗室防范极其厉害,如何会让赵某从军参战?”这是近日来一直纠结在他心中的问题,听得吕将道来,忍不住问道。

    吕将哈哈一笑,低声道:“赵佶此人,虽然昏庸无能,却并不愚蠢,其最擅平衡之术,正所谓帝王心机。公子不见聪明蔡京,却是几上几下,屡遭贬斥,却是为何?此乃赵佶平衡之道也,其不愿蔡京多年为相,就此坐大,故此打压而已。如今朝中,五贼等奸佞虽然暗中互相勾搭,却又各自明争暗斗;原本林灵素孤单无援,如今加了个王文卿,也算是成为一派;其他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