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上那隐隐传来的丝竹雅乐靡靡之音,一到船上,声音就更清晰了,待两人进了船舱,就见宽敞如殿的画舫里,两行妙龄少女,步摇叮当,手挥云袖,双足踏在柔软的地毯上,正在翩翩起舞。船舱上首、两侧,摆开一行几案,案后零散坐着些人,谈笑说话,十分热闹。

    那位极人臣的蔡京,也缓缓的起身,爽朗的笑道:“好啦,贵客到了!”

    众人纷纷起身迎上来,赵皓移目扫去,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满座的高朋,服紫的官员占了一多半,像他这种三品以下的服朱的官员,差不多就只有三成,除了郓王赵楷以外,他的老对头晋康郡王都在。

    而正中的贵宾席,蔡京、晋康郡王赵孝骞、左相白时中、太傅杨戬、李邦彦和太宰余深六人坐了一桌,留出两个位,一个位置与蔡京并排在首席,一个却是挨着右相李邦彦。

    赵皓正愣神之际,赵楷已拉着他径直往贵宾席而来,带到他在李邦彦的身旁的位置前。赵皓倒也不客气,推让了几句,便气定神闲的坐了下去,令蔡京眼中又是一亮,更觉此子爽快利落,宠辱不惊,是个可造之材。

    待众人纷纷落座,蔡京便击掌令人传菜,一道道美味佳肴立即由一个个秀色可餐的侍女们传递上来。这些女人可都是真正的江南美人,身段窈窕,姿容秀气,五官眉眼未必是一等一的绝色,却是个个清丽优雅。那一勾勾纤细的蛮腰一折,细白柔软的玉手优雅俐落地摆盘布菜,动作柔美而利落,看着就叫人赏心悦目。

    不一会,大厅之中,觥筹交错,气氛极其热烈起来。

    酒过三巡之后,突然赵楷举起酒杯,望着赵皓,神情之中已微微有点醉意,笑道:“老公相是爹爹最宠信的外臣,杨太傅是爹爹最宠信的内臣,皓弟是爹爹最宠信的宗亲,今个儿算是凑到一桌了。”

    边上白时中哈哈一笑道:“郓王亦是官家最宠信的王子,何尝不是有缘。”

    赵楷哈哈大笑,腾身而起,举杯对赵皓道:“近百年来,我赵家宗亲,未有出将入相者,皓弟少年才俊,实乃我赵家之千里驹也,他日必为我大宋之栋梁也……来,饮了这杯酒,皓弟便与愚兄是真真同船之人。”

    赵皓心头一愣,暗地里又骂了句卧槽。

    这郓王果然野心不小,看来历史上若不是金人来势过于凶猛,吓得赵佶于春秋鼎盛之时主动退位,吓得赵桓被逼登基,拼死挣扎而不能免,说不定就上演了一场兄弟夺嫡的好戏出来了。

    蔡京那狐狸双眼滴溜溜一转,见得赵皓正愣神不知所措,也端起酒杯起来,对着赵皓哈哈一笑道:“同饮,同饮!”

    其余赵孝骞、白时中、杨戬、李邦彦和余深等人也纷纷端着酒杯,站起身来,举杯相约。

    这分明是在逼宫!

    赵皓愣了一会,随即也哈哈一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都是官家的臣子,亦都是官家船上之人,理当是同船之人……赵皓先饮为敬!”

    就在众人一阵目瞪口呆之时,赵皓端起酒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

    众人瞬间愣住了,赵楷的脸上更是一阵白一阵青的,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如此放下身段,极力拉拢,这区区正四品的官员,七服外的宗室,居然会如此不给面子。

    只是赵皓说得却是汤汤水水都不漏,众人也跳不出刺来,只得也跟着一饮而尽。

    不过,接下来,原本融洽的气氛,便直转急下了。

    赵孝骞原本就看不上眼赵皓,眼见得一帮一品大员亲自设宴接待赵皓,对方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对于赵孝骞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加上曾经已受过一次辱了,如今更是新仇旧恨齐上心头。

    砰~

    赵孝骞蓦地一拍桌子,怒指赵皓道:“大胆赵皓,你身为宗室,理当回避朝廷政务以自清,为何极尽谄媚之能,屡屡蛊惑官家,如今又掌皇城司重职,莫非心怀叵测,意图谋反不成?围猎谋逆之事,众说纷纭,真相不白,行刺兵马莫名消失,莫非因你而起,贼喊捉贼?”

    这便是要撕破脸皮了!

    赵皓缓缓的站起身来,淡然一笑,望向赵孝骞道:“我本江南散淡之人,初入汴梁,只想赚点闲钱,在汴梁之中逍遥一世,谁料你等以宗正会之名苦苦相逼,我岂愿坐以待毙?京师险恶,赵皓也只想找棵大树……只是,这天下的大树,又谁能与官家相比?为何你等可以依附官家,独我不可?如果依附官家,便是谋逆,你等岂非都是谋逆?”

    又回头对蔡京和赵楷笑道:“诸位都不过依附官家而存,我又何必依附诸位?至于王兄……自古立嫡当立长,否则天下必乱,还望王兄莫要痴心妄想了!”

    说完,赵皓当即离席,带着守候在门口的赵伝和方百花,扬长而去。

    蔡京望着赵皓离去的背影,许久才缓过神来,喃喃的说道:“少年得志,锋芒毕露,过于张狂,不懂得蹈光隐晦,终究难成大器,既然如此不知进退,那就先把童贯之辈放一放,全力对付此子罢。”

    蔡京的眼光,终究是有他的局限性。

    亲斩汴梁恶虎高俅,已使赵皓声望大增,这一次怒斥蔡京和晋康郡王,不与奸佞同流合污,迟早要传播开来,赵皓又刷了一次声望而已。

    赵皓所缺者,唯兵权与名声耳。

    PS:断更实在断的太久了,作者自己都不好意思,白天就算冒死也要再加两更,凑上三更了……

第168章 荐举名将() 
比起蔡京的高调,金崇岳等人的接待便要低调的多。

    选的是汴梁二流酒楼的一处幽静的阁子。

    赵皓走进阁子时,在座的人也不多,只有寥寥三人,见到赵皓进来,都纷纷起身相迎,神情颇为激动。

    从二品的礼部尚书金崇岳,从二品的观文殿大学士徐处仁,正四品的给事中吴敏。

    这三人,便是朝堂之中清流派的代表了。

    清流派虽然算是一个派系,在金人南下之前,在朝堂之上,几乎毫无竞争力,只能是在童贯和蔡京两派之间下夹缝中艰难生存。

    清流派真正强势崛起,已是金人南下,宋钦宗赵桓登基,太学生陈东上书诛六贼之后,李纲、宗泽等人被推上朝堂,才迎来了清流派的春天。

    不过,赵皓却知道,清流派的能量,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党派的能量都要可怕。

    清流,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主张与地狱国门之外,对内提倡整饬纪纲。

    在东汉末年有太学生郭泰、贾彪和大臣李膺、陈蕃等人联合起来批评朝政,暴露宦官集团的罪恶,开清流派之先。

    之后清流党人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长河,比较有名的如明朝之东林党为首的清流派,晚清以李鸿藻为首的前清流派、翁同酥为首的后清流派等。

    历史上的清流派,虽然都以忠臣自居,也都以忧国忧民为己任,但是实干救国者有之,空谈误国着亦有之。

    不过历史上的清流党,基本都不讨皇帝喜欢,大多在朝堂上得势的时间很少,但在朝堂之外,几乎是占据了千年来的民间喉舌,甚至不乏颠倒黑白者。

    凡被清流党不喜者,必然被清流党人黑出翔来,譬如严嵩之流;凡是与清流党中人,即使贪赃枉法,也会被美化成高大全式的人物,譬如贪赃枉法更甚于严嵩的徐玠。

    这是因为大多数清流党,都以公忠体国、清正廉明自居,深得天下士子文人,尤其是寒门士子的膜拜,而且又往往以怼皇帝而闻名天下,所以天下士人,尤其是那些自诩有风骨的文人,都会尽皆附之,敬仰之,以其为榜样。

    天下的权势,掌握在皇帝手中,掌握在权臣手中,但是民间舆论的喉舌,却在大部分时间掌握在清流党手中。

    这也是赵皓重视清流党的原因。

    对于赵皓来说,最需要的不是权势,而是名声。

    说得直白点,他有系统在手,又是宗室,而且如今乱世将起,他想黄袍加身并非难事,但是若想抹去得位不正的名声,却是难上加难,毕竟三服以内的宗室上百人,按照规则就算赵佶和他的几十个儿子们都死光了,也轮不到他赵皓上位。

    唯一的办法,就是造势,塑造出一个忧国忧民、英明神武的伟光正形象出来,让天下人得出一个非他赵皓不足以拯救大宋王朝的结论来,届时只要机会一来,他赵皓便可利用宗室的身份顺理成章的上位,而不至于遇到太大的阻力。

    否则,就算他黄袍加身,也即将面对内乱不止,外患不息的局面,难以收场。

    阁子之中,菜式也极其简单。

    一盘圣旨骨酥鱼、一盘肉脯、一碗豆腐羹、一盘煎蛋、一盘清炒小白菜,一坛女儿红。

    四个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在官员俸禄极为丰厚的大宋朝,只点了五菜一酒,可谓算是奇葩了。

    以勤俭节约的形象示人,这是清流派的典型作风。

    赵皓也不以为意,与三人寒暄一番,便落落大方的坐下,四人各占一方,把酒言欢,虽然菜式简单,那女儿红也不过是五年陈的,却也吃得有滋有味。

    见得赵皓一点也不见外,三人的神色愈发变得肃然起来,眼神之中充满崇敬之意,毕竟对方的官职虽小,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宗室,又是生于富可敌国的江宁赵府,一向养尊处优,如今此番算是粗茶淡饭,倒也吃得津津有味,一点没有做作的模样,却是极为不易。

    酒至三巡,金崇岳老头子已是面红口赤起来,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砰

    老头子突然一仰脖子,满饮一杯酒,然后猛地一拍桌子,激声道:“如今我大宋朝,看似四海清平,其实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又有北患未平,幽云未复,然则奸佞之臣当朝,谄媚之徒秉政,赵大夫既为大宋宗室,岂不痛惜乎?”

    赵皓神色一愣,正要回答,边上的徐处仁已经接上话来:“金公差矣,赵大夫在江南之时,便尽散钱粮,救济百姓,江南之地,闻赵大夫之名无不称善而敬仰之;如今赵大夫初入汴梁,便当街痛殴高衙内,百姓称快,又舍身护驾、除恶贼高俅于菜市,当为我辈楷模,宗室之中翘楚,岂可怨之?”

    赵皓脸上不动声色,只是淡然一笑道:“实不相瞒,在下日中之时,曾于汴河之上,赴老公相之宴,郓王与老公相亲迎在下于望月楼前”

    三人原本一唱一和正要继续说下去,听得赵皓这般一说,不禁脸色大变。

    金崇岳老头性子急,脸色愈发涨得通红,指着赵皓怒道:“如此,老夫看错了赵大夫!”

    赵皓哈哈大笑,笑而不语。

    徐处仁会意,大笑而起道:“公子既赴望月楼之宴,若是同流合污,今夜又岂会再来此地?”

    他不叫赵皓赵大夫,而是以公子称之,已是显得极其亲昵了。

    金崇岳和吴敏两人,见得赵皓的神色已表示默认,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三人齐齐举杯,敬了赵皓一杯。

    虽然赵皓并没有说太多的言语,三人已是心意相通,聊起来再无拘束,三个中老愤青言辞之间,更是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