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洲人为什么骑士非常盛行,法国人最有名的就是骑士冲锋。为什么中国人自隋唐开始,重骑兵就逐渐退出舞台,甚至更早一点,一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取代了车兵。

    因为地形,欧洲国家太多了,基本上就是国家挨着国家,国家也小。一打起仗来,双方根本没什么纵深,一纵深,就纵深到别国了。这导致双方只能在一定范围拼杀。这种状况下,重骑兵就很吃香了。一路辗过去就是。

    为什么蒙古骑兵可以横扫欧洲,不是说什么蒙古骑兵比板甲骑士强。而是说战术灵活,制造出以多打少得局势。

    火枪线列,在中国使用出来,只要对手不是脑袋需要治疗,战意和训练不算太差。火枪兵不见得有压倒性得优势,近身,几乎是必然得。

    固然他可以把刺刀发明出来,近就拼刺刀吧。可是,刺刀哪有大刀好用。别忘了,到了抗战,都还有大刀队,火力拼不过日军,就拼近身战。

    还有下雨得问题。除非是枪,不然那怕是隧发枪,万一雨天来不及搭雨棚,火枪还不如根烧火棍。

    日,想到这,我都不知道该不该去研究什么火枪了。,洗好澡,李忱出来,越想越觉得不对。冲过凉得清爽,让他考虑得越来越多。

    嗯,确实后来欧洲人全面使用火枪,作为战场主力。但是,认真来说,火枪在枪出来,效率还不如弩箭。

    拿射程来说,唐军弩箭可以达到三百米,精确度还很高,威力也不错。有效杀伤射程,差不多也有一百米了。

    火枪呢,大概就六、七十米的有效射程吧。面对披甲得对手,大概缩短到五十米左右?

    而且火枪射速也差,一分钟三枪,算是很快了。弩箭呢?一分钟五次,比不上弓箭,但是也比火枪快很多。

    两者不管是射程,还是精度,都是弩箭完胜。差别在于,弩箭比较好治疗。子弹造成的伤口,比较麻烦,加上铅弹毒性比较强,入体后杀伤力远胜过弩箭。

    用火枪取代弩箭,好像真的没必要阿。唐军队远程火力的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得地步了,换上火枪,不说习惯性的问题,单是一个火力密集度,就会降低很多。

    结果这样一番考虑下来,李忱都觉得,没必要制造什么火枪了。几乎全面不如目前得弩箭,至于弩箭杀伤力不足得问题,其实只需要在箭头上抹毒,甚至学习游牧民族,在上面沾上排泄物就好。

    应该先研究火炮,我真是猪头。,李忱拍了脑袋,早就该想到这点了。火炮可以攻克坚城,还可以用散弹来增强战场杀伤力。

    火枪的事情,可以暂缓,先研究火炮。正好,军器监移到深山中,就可以开始了。

    洗完了澡,想完了世情,李忱又去看自己得女儿。躺在特制的摇篮里面,睡得正香甜呢,李忱爱怜得看着,想摸摸她,可是又怕把她惊醒了。跟晁氏说了会话,问问女儿今天过得怎么样,李忱方才离开。

    李忱接着又去探望怀孕中得杨二和小红。入宫前,两人本来就是名为主仆,实为姊妹,现在更是住在一起,更正,应该说是住在同一个宫殿,不同房。连怀孕都赶在了一块。

    李忱先是趴在杨二肚皮上,仔细听了听孩子得声音,又趴在小红的肚皮上,笑容满面。

    宝贝,要平安出来喔,爷在等你们呢。在妈妈肚里别太闹腾,等出来以后,随便你们怎么闹。,李忱隔着肚皮对两个孩子说话,把两女都逗乐了。

    大家,孩子这么又还在肚子里面,怎么听得到。,杨二笑说。谁说听不到了,他们还可以感受到呢。,李忱振振有词。可惜他不懂什么胎教问题,不然他都考虑,要不要早点实施胎教。

    不过,想想算了,实在不具推广性。大唐婴儿得问题,还是先从设法提新生儿的存活率来下手好了。不过实际要怎么作,还有待考虑。

    跟孩子说了会话,又跟孩子他妈说了会话。李忱回到紫辰殿,睡了。第二天,李忱早起开了常朝,没什么大事要决定,开了一会就散会,各忙各事,然后李忱就接到了李德裕请见得消息。李忱便在延英殿召见了他。

    爱卿怎么不多休息两天,你一路远来辛苦,我还让人传话,让你多休息两天。圣人恕罪,臣谢过圣人的关怀,只是听闻圣人一扫长安妖氛,便恨不得早日入京,面见圣人。

    来人阿,赐座。,一个年轻的小太监,端上了一把椅子。经过一段时间清理,大明宫内部,马党一系大多被清除了,剩下的一些都是年轻太监。

    这皇宫内部服侍得人员,李忱还在考虑,该怎么选。又补充新的太监?说实在话,他不太想。大唐宦官为祸之烈,尤胜他朝,可以说前无苦人,后无来者。

    有可能的话,他实在不想用什么宦官。不仅他不用,连他的后代子孙都不能用。不要看说他把宦官的势力打压下去了。这种劣根性,稍微有点机会,就容易死灰复燃。就拿武则天来说好了,她之后,韦后和太平公主,都企图效仿,为此,甚至还毒死了一直疼爱自己,百依百顺的丈夫。

    榜样得力量是无穷得,可以说,大唐自从安史之后,李辅国崛起,这宦官乱政就仿佛如癌症一般,与大唐纠缠不休。如果不是李忱横空出世,这大唐绝对无法摆脱宦官的阴影。

    甚至就算是李忱,用外科手术式得方式割除了这毒瘤,也是慎之又慎,小心宦官势力复起。这种情况下,他怎么敢放心补充新的太监。

    李相,我想要振兴大唐。,寒暄过后,李忱与李德裕,开始了一场,注定名留青史得谈话。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 杀猴儆鸡() 
关于宦官,李忱一时之间没什么好办法。宫里不太可能不用宦官。学西洋人用女官?能行吗?这问题很头痛。

    圣人?圣人?,李忱被唤醒了,他刚刚又走神了,李相,可有什么好办法,禁绝宦官之祸吗?

    这宦官,不用又不行。可是,我很担心,我百年以后,又有宦官乱政。到时候,后世子孙可没办法应付。,李德裕点头,这是各大问题,不过,好在他一路上也想过。

    请圣人,少用宦官,同时禁止宦官干政、掌军,如此,可以可以降低不少危险,李德裕提出他的办法,李忱觉得很有道理,可是离他的理想还很远。

    也许真的可以用女官?反正宫里,就是需要人打扫、整理而已。那些伺候什么,完全可以让嫔妃来作。

    选一些健壮得妇人,五大三粗,孔武有力得。完全可以胜任那些宦官能担任得工作。长相难看,也不用怕那些子孙对他们乱来,外面的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这点完全可以讨论,虽然其中有很多问题,不过既然牵涉到宫闱,那就让母亲和哪帮子女人去想好了。

    李相,我想要振兴大唐。,把宦官、女官得问题撇到一边,李忱开始和李德裕谈起正事。

    我大唐,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宦官乱政,一个是藩镇问题。宦官乱政,我解决了部份,暂时不是问题,问题是藩镇。我一定要废除了这藩镇。

    圣人,此事需从长计议阿。,李德裕用“肺”说了句“话”,至少李忱是这么想得。

    从长计议?,李忱笑说道,现在还有人计议吗?德宗以前,还有匡复河北之心自宪宗之后,还有多少人会这么想?

    没有了。我很清楚,现在朝中上下,都对现况很满意,只要那些藩镇能守卫边疆就好。如今又讨平了一个刘稹,耗费庞大心血才讨平他。给了诸藩镇一个警讯。状态很好。

    李德裕沉默,他知道,李忱说得没错。当过宰相得他,哪里会不知道,如今朝庭上下,如果说收复藩镇,一定没人同意。因为目前河北三镇还算恭顺,打仗要花钱,只要能保持现状就不错了。

    只要河北三镇还算恭顺,能抵御外侮,目前大唐朝廷与河北三振也达成了默契,朝廷默认河北三振镇得情况,河北三镇也给朝廷面子。

    长久以后,国将不国,整个河北三镇,脱离大唐,都不是不可能。看看承德节度使,根本就不是一个唐人了。对,朝廷目前还有威摄力,才收拾了一个刘稹,还大败回鹘,但是,那是靠朝廷的力量吗?不是,仗都是节度使打得,朝廷就是出钱而已。

    要是哪天,朝廷连出钱得功能都没有了呢?靠什么来驱使那些节度使?而且,朝廷光靠钱吗?如今能有这局面,多亏了宪宗朝。

    若不是宪宗振兴大唐,压制藩镇,重新树立朝廷的威严,我大唐早就分崩离析了。可是这样还能维持多久?

    如今每死一个节度使,朝廷就要担心,担心自立,担心兵变。到时候又要讨伐。看看这地图,遍地都是藩镇。,李忱抽出了一张大的白纸,上面是大唐如今大概得控制区域,配上几条山脉、大河走向,几座大城市,然后重点是勾勒出大唐如今藩镇设立范围。

    这节度使制度,是国朝初年就有了,可是那是随设随废,仗打完了,节度使也就交卸了。安史之后,这大唐遍地都是节度使,如果那些节度使不听话,朝廷的诏令,大概就只能到洛阳而已。,李忱戳着地图,越说越激动。

    地方收税、维持、战事,都要靠节度使。可是真正听朝廷话,朝廷能控制在手里的有多大?看,就大概是这些,这还是大唐吗?这是宋朝。,李忱的话嘎然而止,李德裕莫名其妙,宋朝,刘宋吗?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刘宋?好像有点夸张了。

    不过,李德裕看着地图,又想到,说不定也差不多了,差个河套地区,好像真的就是大唐疆域了。

    李忱当然不是说刘宋,而是后来的赵宋,不过这话不能说。李忱看到这疆域图,蛮激动的,差点说出这是宋朝。好在及时闭嘴,只说了个宋朝。让李德裕以为是说,这是刘宋,魏晋南北朝的宋朝。

    刘宋,声势最胜的时候,其实打下过长安,可惜没能守住。大唐如今,比较听话得藩镇,朝廷还能自行任免得,去掉河北三镇,好像就差了个河套。朝廷能控制的主要还是在江南。

    李忱的意思也差不多如此,认真比较起来,大唐如今能控制得主要区域,比起宋朝,也就多了个河套地区。宋朝疆域最盛的时候,还有陇右地区。唐朝如今,连陇右都丢了,还不如宋朝呢。

    圣人有何盘算?,李德裕心中同意李忱的想法如今这大唐,看似还能维持,实在千疮百孔,他这宰相,每天都要为那些藩镇忧心。

    像李德裕这样,还会为藩镇忧心得,再过个十多年,到时候就不是忧心了,漠不关心已是上上之选,竞相勾结藩镇,以巩固权位得,在在都有人。

    首先一个字,是钱。,李忱说出自己的打算。我可以理解,为什么要灭佛,为什么德宗皇帝不择手段搂钱,没有钱,朝廷什么都办不了。

    何止这些,李忱当了皇帝以后,突然很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皇帝,搞些不三不四得东西。为什么汉灵帝要卖官,为什么万历皇帝会不择手段捞钱。都是这没钱害得。

    这钱一个字,说起来俗气。可是这朝廷没钱办不成事,地方有钱,专门搞事。我大唐,如今为什么税收越收越少,就是因为藩镇林立,这地方税收,都是藩镇代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