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一些复杂一点的地方,需要以特殊符号标记。比方说,材质,是金属材料或是非金属。比方说,现在还没出现的螺丝钻孔,一个圆形到底是平滑得圆洞,或者要钻螺丝。这些都要注意。

    当然,目前说这些还太远,李忱就是提醒他们,这些部份要弄个标准图案出来,不然你画你的,我画我的,这样还要怎么交流?李忱提醒他们,符号最好弄个简单,好记得。简单,希望一两笔就能画完,搞得太复杂,你以为你是地下党,在搞密码吗?

    两三笔能勾勒完,这样才好画图。不然一个符号多几笔,两个符号多更多笔,整张图多少个符号,那得耽误多少时间。

    这些都不是大问题,花点时间都弄好。真正让这些工匠傻眼的地方是,李忱特别标注,冷锻法。一副铠甲要用冷锻法,一副不用。然后一套明光铠,也是需要冷锻,什么叫作冷锻?冷的去打?那打得动吗?

    李忱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冷锻法。听得那些工匠,面面相觑起来,然后低头思考,这样到底可不可行。李忱提了什么要求,让他们为难呢?其实没什么,就是冷锻法而已。

    一般打铁,都是热锻法。像我们在电视、电影里面看到的,把铁块烧得通红,然后拿来不锻锤打,塑型,那就是热锻法。

    冷锻法,不真的冷的铁块去打,也是要加热,只是温度没那么高。加热到一定温度,就开始锻打。

    在中国历史上,据考证在商朝就有冷锻法出现,不过那不是什么大件,就是饰之类的小物件。

    然后,一直要到北宋才有记载。西夏人的痱子甲,就是用冷锻法打成,非常坚固,据说刀剑、弓矢难伤。神臂弩五十步之外,都无法透甲。宋朝也尝试着模仿,可是冷锻法对材质要求比较高。

    宋朝为什么要把步兵甲做的那么厚重?没办法,铁的质量不过关。含硫太多,很脆。那个时候,宋人哪知道怎么去除铁中的硫。打出来得铁片很脆,不得不加强,以弥补不足。

    唐朝应该没问题。不论从技术上和材质上,应该都没问题。其实唐代的铸造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工匠掌握了退火的技术,著名的陌刀,就是退火与淬火,一柔一刚得组合。兼具了锋利与韧性,力度足够,足以人马俱碎,也不容易折断。

    这冷锻甲,也是需要退火,慢慢把温度降到一个合适得时候,再开始锻打。这样好像会降低什么,让铁甲比较耐用。李忱也不太懂,他又不是学金属或材料得。反正会用旧行了。

    李忱对着这些工匠,简单解释了如何冷锻,圣人,这样铁甲会很费工夫得,很难大量生产。,这还不是普通的费功夫,李忱心想。

    像冷锻甲,认真要做起来,那个工真的过热锻。虽然不是完全冷着敲,可是也绝对不如热锻来的快。工匠们打一两件,给李忱玩玩,不是问题。可听李忱的意思,他是打算试验得好,要大规模生产得。

    用水力。锻打的时候,用水车驱动重锤,这样会不会轻松很多。,李忱决定,这渭河非清理一番不可,不清理一下,渭河畔那遮天蔽日得水车,根本不容他插足。

    只是,这时后他突然想到了个问题,想到了保密。不客气得说,中国人几乎完全没有什么保密的概念。当我们在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骄傲的时候,比方说梦溪笔谈,好像都没人想过,这本书可把整个中国的技术都写进去了,毫无保留得写进去。

    如果换到现代,一个美国人把美国所有高科技,哪怕是一方面得高科技,全写成书,我们还不是乐坏了,直接买一本来,就可以学习到人家的技术。

    当然,这种脑残的事情,也就出现在中国。威尼斯人都之到要保密玻璃镜得制作过程。那种东西如果换在中国出现,保证也会被写进书里。

    李忱不光是为了这个还没完成,效果未知得冷锻甲迁移军器监。将来还有火药等武器要研究、制造。冷锻甲流出去没关系,这火药配方,可不是开玩笑得。

    要保密,他想到那个为了保密,被迁到了海岛上得船厂。或许该把这军器监,迁移到隐密得地方去,比方说深山?那样计有丰沛得水力,可以利用。也可以起到保密得效果。

    当下李忱唤过少府监,这个军器监,我非移不可。即便不用冷锻,热锻也需要捶打。朕要把这军器监移到深山里面。

    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寻个人少,有充沛水利,可以架设水车得地点。,当下,李忱就决定,把位于太极宫的军器监,迁往到深山,反正长安附近好几座山。绝对不愁没位置。

    另外,军器监,打造一些长枪,数量大概五千支就好。,李忱又吩咐军器监,需要五千只长枪,我也不设时间,完成多少交付多少,直接交到左神策军就可以。

    五千只长枪,李忱打算培养一些长枪兵,来试试看。很多章以前,就说过,陌刀看似威风,其实不好用。到了宋代,陌刀就退出了历史长河,宋朝人对抗骑兵的法宝,就是长枪。

    宋代以后,长枪武器得到很大的展。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铁的质量关系,没办法大量打造出合格的陌刀,才大量使用长枪。或者是现,长枪比陌刀实用。

    李忱决定试试看,看长枪是不是真的比陌刀好用,比陌刀好训练。要实践,只实际试试看,要经历实战。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打算用长枪代替陌刀。

    他记得,演习的时候,示范过陌刀阵对抗骑兵。陌刀兵主动上前砍杀骑兵,阻挡敌人。假如无法阻挡,会退回阵前,竖起陌刀,以抵抗骑兵。这几乎就算是长枪得用法了。既然如此,干脆用长枪就好了。

    长枪便宜,好训练,在很多游戏里面,长枪兵都是最低级,以量取胜得兵种。反应出长枪确实很便宜,这个现实。

    当然,他不会傻到认为,那种长枪阵包打天下得场景,会在唐代实现。长枪阵用来对抗骑兵,是很好得,可是一旦近身,就完了。他可不会忘记,他的敌人除了草辕上得游牧民族,更多的是自己人步兵居多。

    他打算试试看,长枪混合刀盾兵,对抗步兵得效果如何。其实,认真来说,陌刀对抗步兵,也不见得比长枪好用多少,唐代军阵里面,也配有大量的使用一般横刀得军士。连陌刀兵都会带把横刀。

    长枪便宜,要是近身了,长枪不好用,枪扔了,换刀。长枪即便事后没有回收,李忱也不会心痛。

    这些武器,虽说是送到左神策军中,其实详尽一点得,是送到靠挂在左神策军底下得新军里面。

    那天过后,李忱就开始整编军队了,从查封马党的缴获中,拿出部份,开始整顿新军。新军得组成有,小虎他们新招募得军队。和当初被他暂时安置在平卢,他舅舅郑光那得士兵。这些共同组建了新军。

    这些新军,会有新的驻地,只是暂时靠挂在左神策军名下。至于为什么不干脆用原先得左神策军,是因为怕原左神策军的暮气,会感染到新兵,结果新兵招收补充进去了,训了半天,结果还是被那些老兵痞子同化了。

    而驻地会分开,除了担心被旧军影响外,也有新军得训练和待遇,都与旧军不同,混在一起训练,很容易让旧军心里不平衡。还是干脆分开点好。

    至于为什么不干脆另立新的名号,很简单,掩人耳目。这只新军,将来是要对付那些藩镇得,不想让他们,因为朝廷的扩军,而提前有了警觉。别忘了,这些藩镇都有驻京办事处得。

    当然了,如果新军训练效果不错,那些旧军将来会逐渐淘汰,总不可能养着一只不能打仗,没有用处得老爷兵吧。当然,他也都想好了这些士兵得出路。总不会抛下他们不管。

    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了。,李忱与那些工匠商讨得很晚,在军器监草草用过晚膳后,又讨论了很久。终于李忱可以回宫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想要振兴大唐…() 
夜色为衣,星月为伴。李忱带着一群人,从太极宫摇曳着回到了大明宫。回来以后,先洗了个澡。

    今天天气很热,李忱打开莲蓬头,清凉得水就从莲蓬头花啦花啦得流出。洗去一天得疲劳及烦闷。

    他还是喜欢一个人洗澡,虽然有人可以服侍,但是这种事情,还是一个人来的痛快,反正有莲蓬头,李忱又“发明”了很多方便得洗澡用品,像是长柄刷,可以轻松刷到背部。不用让人来擦背。

    当然了,偶尔会和其他人一起洗,和几个妃子一起洗,那是乐趣。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火枪阿。,李忱一边洗澡,一边思考着一路上,都在思考的问题。是不是该把火枪的研究,提上日程了。

    应该是很有必要,毕竟未来,就是热武器得时代。现在提前研发出来,加上技术保密,可以让中国领先世界很多年。

    不过这也很难说,当初说是蒙古西征,把火药传入了西方。但是蒙古人总不会好心的特地传授欧洲人火药如何制造吧。就不知道,到底是欧洲人有意刺探,导致火药技术外流。

    或者是,欧洲人发现了火药得威力,自行从炼金术里面发觉出了这个秘密。毕竟火药据传是那些炼丹的道人,在炼丹过程,无意中发现的。西洋人也有类似炼丹术的炼金术。很难说他们不会因此早就有了火药的配方,只是之前得不到重视而已。

    嗯,等高达他们到了京师,京师的研究所开张,就让他们想办法吧。最好一步到位,直接上手隧发枪,火绳枪,就算了吧。火绳枪,下雨就点不着了,隧发枪,下雨拿点东西遮挡,还可以免强击发。至于稳定性更高得枪,别想太多。

    至于要研究多久,这就不好说了。反正这个进程,不妨碍他的计划。隧发枪三年五年搞不定,总不可能三年、五年不动兵吧。就算三年、五年研发出来,要量产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真正实现列装,更是不知道多久。

    甚至,研究战术,研究如何在战场上使用,就是一个问题。欧洲人,很简单,反正就是排队枪毙。如果对方没有火枪,就拿火枪欺负人家。有火枪,就拼谁得士兵,纪律和训练更好。这方面,英国人可是佼佼者。

    法国是陆军大国,而英国在大家印象里面,海军最强。可是他知道,好多战例,都是英军大败法军。英国人得训练,把排队枪毙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敢把开火距离压缩到二十米。

    进军期间,法军射击都射了三轮,可是英国人还是固执得把军队压到二十米,不顾死伤。结果,一轮开火就把法军打崩溃了。

    中国能这样学吗?除非对手都是傻蛋,或者被逼到不得不打。不然谁会去撞这个火枪队列。

    不用线列,开玩笑,为什么欧洲人要用线列?因为米尼弹没出现前,火枪准确度很差。不得不拼线列,用火力来弥补精度不足。

    中国人也讲究阵形,也讲究队列。只是,中国地方大,地形复杂。冷兵器,操刀就能上。热兵器,除非是那种弹壳子弹,装弹方便,不然一被近身就很麻烦。

    欧洲人为什么骑士非常盛行,法国人最有名的就是骑士冲锋。为什么中国人自隋唐开始,重骑兵就逐渐退出舞台,甚至更早一点,一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赵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