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汝等要明白,吾自顾不暇阿。,李忱不想给他们虚假得希望,这群人忠诚是够忠诚,能力也不错,只是,他自己都还会受到皇帝追杀呢,怎么保你们阿。

    大王勿妄自菲薄,这么多年来,其实吾等一直关注国朝情势,几次遣唐使都有派人跟随。,福伯侃侃而谈,,依吾等观察大王并非没有登基之可能性。毕竟,大王也是天家子嗣,而这么些年来,国朝继承制度混乱,兄终弟及,甚至是侄终叔及,也并非不可能。

    原来,我有机会当皇帝?李忱大吃一惊,这话乍听之下有些混乱,可是却是不争得事实,不要说现在国势混乱的时候,以前也是,唐高宗可不是嫡长子。之后得睿宗,中宗,也都是兄弟继承。

    大王若是接受吾等,吾等将力推大王登上皇位。,李忱恍惚中,他当皇帝?他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了不起当过班长的人,现在有机会当皇帝?有人说,只要你点头,我就拱你当皇帝。

    汝等这是强人所难。,李忱压下那种不切实际得幻想,先不说汝等是不是真有这份力量,就算有,吾也不认为,吾可以当皇帝。

    如果汝等只是想要为国出力,其实大可以面见当今天子,当今天子也称得上英明,有振作之雄心壮志,汝等可以隐瞒杨家得存在,吾可以代为照顾。

    其实,这些人想要为国效力,一点都不难阿。只要去见当今得天子,把照顾杨家得命令改一下,说是照顾杨贵妃,隐瞒有后代得情况。皇帝怎么会不用这些人呢?

    至于杨二,他完全可以代为照顾嗯,反正就是那个意思。虽然杨二算起来也是他的亲戚,不过这关系就远了。

    照遗传学上来说,近亲不得通婚得,而这近亲得定义是五代,超过就可以通婚。虽然他不知道杨二到底跟她差了几代,但是这几十年下来,杨家都跟日本一些大名通婚,这代数间隔,至少也在五代以上了。所以这完全不是问题。

    不行,吾等不敢接近如今天子。,对于李忱的提议,福伯拒绝了,他又说出一番秘辛,彻底得让李忱了解,为何唐朝局势败坏至此。未完待续。

第兩百八十八章() 
对于李忱的建议,福伯拒绝了,为何?,如果要用漫画形式表现,李忱现在一定一脑门问号,其实这建议不错阿,让李忱照顾杨二,他们可以为国出力,难道是信不过我?可是如果真得信不过我,为何还要说那些?

    大王可曾想过,国朝局势为何会衰败至此。,福伯不答反问。衰败?,李忱摇头,当今天子重用贤臣,力图振作,还没有到衰败得程度吧。

    生死废立皆操之宦官手中,这不算衰败?当今天子驱逐奸佞,任用贤臣,君臣协力,大太监仇士良不也被赶出宫吗?听到李忱这话,福伯摇头冷笑,只是赶出一个过气太监而已。当今天子为宦官所立,他日必死于宦官之手。

    从安史之后,我大唐不是没有明君贤臣,可惜,大好国事都被内宦所坏。莫非,汝等意欲株尽宦官?学那汉末大将军何进之事?,如果福伯答是,李忱一定地球有多大,就离他们多远,这根本是鼓动自己造反阿。

    想当皇帝,也不该用造反,现在不该用造反。大唐如今还没有困窘到民乱四起,履扑不灭得地步。如果当个皇帝,或者说为了当皇帝要造反,这种事情李忱做不出来。

    非也。这是又干系到那个李逆。,福伯娓娓道出一番话,让李忱更加痛恨李辅国。

    原来,当年李辅国从玄宗手里抢过一部份万骑,成立了一个专属于他的情报组织,“察事”,其成员称为“察事厅子”或“察事厅儿”,专门用来监视百官。

    李辅国当年能够威风八面,拥立皇帝,诛杀皇后,固然有狐假虎威得因素,可是这老虎也是只病老虎,确实不得不依靠狐狸。而狐狸靠得就是这个,察事。

    可是,后来李辅国还不是死了?,李忱疑惑,死都死了,中国人向来有人去政亡得毛病,有个察事,死了就没了,难道还能长生不死?

    即便当年李辅国身死,也是靠孝武皇帝勾连内侍,才得以成功。福伯解释了一句,又扔出更大的秘辛,这是表面,大王可知,其实李辅国未死。

    什么,没死?李忱微微挺了挺身体,不过这只是一刹那,旋即恢复正常,其实他刚刚就在想了,这么精明能算的人,怎么会那么早死,还以为其人嚣张过头,疏忽大意导致,原来他没死。

    没死阿,呵呵,木头,原来如此。,这桥段太老了,什么被人刺杀,头颅丢进粪坑,然后刻了一个木得假头代替。原来是这样,在现代这桥段这没什么,在唐代人家杨贵妃早就用了,还是用假死秘药呢,他只是用替身。

    李忱恍然、惊讶了一下子就过了,这桥段后世戏剧作品都用烂了,所以李忱一听到木头,旋即想到假死,所以稍微惊讶一下就算了,却没想到,这个反应让福伯高看了几分,认为李忱心大,能做大事。

    如何确定他没死呢?这还是得问问,怎么知道他没死呢?因为他是被吾辈先人杀死得。,福伯有点得意道,不过旋即又丧了气,不过这没什么好得意得

    原来,当年李辅国太嚣张了,横行一世,引起孝武皇帝,也就是代宗的不满,可是不满归不满,对于察事他莫可奈何,势力太大了,况且,代宗也不是没有企图心,想要掌握察事,做出一番事业。于是他勾连内室,想取李辅国而代之。

    这件事情事机不秘,或者说李辅国根本放心不下这些人,内部监控也很严密,所以被他发现了。李辅国索性,假死脱身,实则在暗处秘密遥控政局。这件事情如何会被发现?

    因为心念故国,故而东渡之后,也不时会遣人回去打探消息。而因为当时唐倭之间交流不便,他们是搭当时得遣唐使的便船。这在之后固定成为一个模式,只要有遣唐使,他们总是派人跟船,回到大唐打探消息。

    肃宗过世,代宗即位之时,他们搭乘唐使沈惟岳得便船,回到大唐。然后小心谨慎的重启之前的暗线。因为之前才被李逆夺走一部分万骑,所以要小心再小心。

    就是因为这份小心,吾等才发现,李辅国未死。,福伯喝了口茶,本来听到孝武皇帝株杀李辅国,吾辈大出一口怨气,便生出回归之心,哪知发现那个李辅国只是诈死脱身,企图于暗处遥控朝政。

    大王可知,仇士良?,突然话锋一转,福伯说起了仇士良,李忱点了点头,福伯继续说道,仇士良死前曾教其同党固权宠之术,曰:“天子不可使其闲而无事,应经常以奢靡乐舞游戏娱其耳目,使其无暇顾及政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不能使其读书亲近儒生,若如此,天子知前代朝政兴亡,心怀忧惧,必然疏远吾辈。”

    这可不是他仇士良得高见,这是李辅国得见解。,福伯这话,让李忱对李辅国又高看了几分,也幸好他死了。

    最终你们还是杀了他?然。,福伯重重吐了口气,他当初不是假死吗?还刻了一个木头,说是真人头粪坑。吾辈先人便如法炮制,免得他死后又担上一条欺君之罪。

    只是,杀了一个李辅国又如何呢?,福伯叹了口气,为了杀他,吾辈先人也是损失惨重。不得不休养段时间。原本以为自此变态平无事。谁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从代宗到德宗,可以说得上是一各大唐政局比较平稳得年头。不是说国家就没事了,而是代宗传给德宗,算比较顺利得。德宗是太子,而自李辅国一死,察事四分五裂,群龙无首,既无心,也无力干涉帝位传承,让帝位传承顺利许多。

    可是,没想到,德宗为了收税,重用宦官,让这股势力又死灰复燃,藉着德宗得名义,大肆敛财、搜刮,还把罪过全委给德宗。

    这也还罢了,刮在多不过就是养肥几个太监,可实际上有了钱财,他们便一心效仿他们先辈得风采,一心要恢复太监美好得时光。

    结果,德宗时期朝政不修,虽然德宗一心恢复,可惜大志难伸,甚至一度还因为兵乱被迫逃出长安,导致其威信大减。此消彼涨下,德宗晚年,太监势力复炽,太子未能善终,在即位前就中风了。即位不久,便在内宦勾连官僚和藩镇得情况下,被逼得传位给太子。

    安孝皇帝是被毒死得。,安孝皇帝就是顺宗了,福伯没有卖关子,继续说道,万骑得手段,吾等如何认不出来。,李沉默然。

    自安孝皇帝后,我泱泱大唐每一个皇帝,生死废立都脱不开那些狗奴得掌握,看似恭顺,实则嚣张跋扈。即便是如武孝皇帝般英明神武,都难逃其暗害。

    武孝皇帝,就是他老子,宪宗了。他是由宦官拥立,即位后也对宦官多加忧容,可即便如此,也因其老年多服金丹导致脾气越发暴戾,动辄鞭笞左右宦官,结果也被宦官毒死

    吾等心忧国事,可是却不敢接近天子,就是因为天子周遭,已经被那些狗奴严加控制。吾等不敢轻易接近。

    听完了故事,李忱抓了抓头,他实再没想到,整个安使之乱的背后,有这么庞大得故事。一个宦官胆敢勾结藩镇,遮掩他有不臣之心得情报,培养他坐大。

    再让藩镇以清君侧之名入京,他便拥立太子即位。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得一代权阉。

    仔细想想,这个计划看似不完备,利用藩镇起兵,他又没办法遥控,看似馊主意。可是,只要他能掌握好太子,这可操控得地方极多。

    河北三镇看似遥远,可是也因为如此,不会被人发现。远又如何?他可以操作得地方太多了,况且大唐外重内轻,距离远,却没有什么兵力可抵抗,所差得不过就是行军得问题。

    其中一些难关险阻,如潼关,安禄山无法克服得难题,都被他轻而易举得排除了困难。

    他真的什么都算好了,连安禄山当然不那么听话,自恃握有大军,攻陷洛阳便自立为帝,他都安排好了后手,他的义子安庆绪居然也被他利用。

    他在灵武拥立太子,然后反手便安排后手杀了安禄山,导致叛乱军群龙无首,最后被集结来得藩镇及外族佣兵扑灭。

    这家伙,简直可以写成一本惊心动魄得小说了,如果换成一个外国人,李忱都要给他鼓掌了。大概任谁也想不到,一个死太监得野心,不仅弄得大唐分崩离析,整个中国得命运也都走上不同得历史。

    现在,一个扭转历史的机会,到了他的手上。自肃宗之后的历代唐帝,几乎逃离不了宦官操弄得下场,最后导致国家得衰落。因为他们手里没有力量,没有一只隐蔽得力量。

    现在他有,只要他点头,他有机会拨乱反正,只要给他当上皇帝,定然不重蹈历史覆辙。

    本王。,李忱声音沙哑,他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未完待续。

第兩百八十九章() 
我到底要不要当皇帝?,李忱望着前方汹涌起伏的海面,喃喃自语道。脚前几尺处,是一片悬崖,海水波涛汹涌,正如他此刻得心情。这些天来,他一直未能决定,是否去当皇帝。

    照福伯他们得说法,以李忱得身份,当个皇帝,不难。只要等现在皇帝死了,福伯他们就可以暗中操作,设法让李忱当上皇帝。

    不管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