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

    这个制度,后来的汉、唐都有保存下来,后汉都有提到肺石,本朝也有,规定茕独老幼不能自申者,乃立肺石之下。,看着两户新出现的苦主,在那里声嘶力竭的表演,罗隐和李忱还有时间嫌扯。

    那登闻鼓呢?,虽然对手狠毒,可是李忱也安排了后手,不过这后手必须得贾兴自己说出来,他外面也帮不上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摆出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让那群来支援的铁匠们,心里踏实些。

    所以才装出一副很好奇的样子,问东问西。没看到身后那些铁匠,虽然有些气的要喷出火来,但是很多人都慌了?这时候如果连他也惊惶失措,那整个士气都泄了,这官司也不用打了。

    登闻鼓嘛。,罗隐继续说道。登闻鼓是高宗时期设立的,就是娶了武后那个高宗。到了武后朝,两者并列,肺石东朝唐,登闻鼓西朝堂,有挝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状以闻。

    李忱了然,大概是因为肺石比较麻烦,所以以后都改成击鼓了。好像自唐代以后,根本没听过这个肺石的事情。

    明府,明府,草民有证人阿。草民能正这煤炉不会害死人的。,终于,闹剧暂时结束,贾兴被打了板子以后,终于想起来,想办法让县令传唤李忱,让李忱出面作证。然后,案件就被拖后到了下午。

    在电视剧上面看到,古代升堂审问,一个没问好,就是改天再来。像包公,审案子碰到问题了,派御猫展昭去查,然后几天就过去了。

    可是,贾兴这案子,县令只把它挪到下午,因为唐代的官府审案,有白天班和晚上班。

    根据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地方官员理政叫做坐衙。然后每天早晚有两次坐衙。有叫早衙、晚衙的,也有叫朝衙、暮衙的。坐衙的时候,会有鼓声,不过这次不是有人有冤屈了,而是通知有需要的人,衙门开衙了。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还要分两班?因为这是有分性质的。通常呢,早衙就是一般的审理案件、处理政务,接见公私宾客。像贾兴这个案子,就是这样。归于早衙审理。

    那晚衙做什么呢?晚衙通常也审问犯人,或者查阅卷宗。那岂不是和早衙一样?不然,晚衙那叫虑囚。其目的应该是怕有冤狱吧,通常规定五日虑一次囚。查阅卷宗和审问犯人都是为了慎重,不使其出现冤狱。

    不过,等级比较高的,比方说州,或者更上一层的刑部,五日虑一次囚,是有必要的,可地方上,哪来那么多案子要虑。虑的太勤快,岂不是说自家审案漏洞百出?所以也有很多时候,一些案件晚上加紧审理。

    尽早把案件解决了,案件发生了是没办法,当官的能控制的,事前就是尽量别让人报官了。可是这也有困难,根据唐律,发生事情了,很多人都有权举报,像地方的里正,左邻右舍,都有举报的权力和义务。

    大体上,只要是十五岁以上及女子外,是个人都有举报的义务,不报?会受到惩罚的,&;&;唐律疏义。斗讼律&;&;有监临知犯法不举劾,这个惩罚的条例。所以了,既然压不下去,只能尽量快点解决了,能早点解决,也是一项考绩。

    中午时间,李忱招待罗隐和那些铁匠,来戏园吃饭。招待他们,在美食区刚完工的酒楼用饭,主厨的问题还是没解决,李忱已经不想等了,就先卖酒,卖些搭配的食物,卖些快餐。

    反正这个酒楼,主要顾客群,都是一些普通百姓,不求多精美的食物,价格便宜,好吃就好了。有好酒、好菜,还有地方谈天,加上戏园的人流,就足够吸引客人上门了。

    嗯?唐代有汉堡炸鸡这类的快餐?这设定不对吧。这当然没问题,谁规定汉堡炸鸡什么,只有西方有的。

    炸鸡,还不简单鸡肉裹粉,油炸就好了。汉堡?没有汉堡包,用刈包,用馒头也可以阿。中间夹些肉,夹些生的或炒过的菜,也可以当快餐卖。

    更何况,李忱的快餐,还不是现代人想像的那种速食。主要是搭配好的菜色。就像现代便当,你选定主食,比方说红烧肉,菜式他都帮你配好了。李忱也是同样,把几项时蔬搭配上主食,就是一道快餐了。

    在新开幕的酒楼吃过饭,李忱让罗隐他们先过去,他回家开始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带到衙门,晚衙就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六章 验证() 
咚!咚!咚!,鼓声响起,罗隐抓着刈包,跟着一群铁匠,一群看热闹的百姓,聚集在衙门口。他跟其他人一样,在等待,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煤炉是没有问题的。

    煤炉很好用,从这个冬天卖到风,就知道好用。省燃料,煤球便宜很多,这个冬天花同样的柴火钱,可以得到更多暖活。升火也快,关上风门,可以保持火星很久,一、二天没有问题。到时候添点煤,很快就可以着起来。

    可是这样好用的东西,假如会致命,会死人,那就不好用了。大伙也只能忍受着不方便,继续用回传统薪柴。

    有一群人心情复杂,他们是卖薪柴的。说他们生气嘛,以前冬天是生意最好的时候,现在给煤球抢了生意,是有人不高兴。可是更多人高兴,或者说,他们不在意。

    以前扬州的薪柴,相当不便宜,因为滥砍滥伐,扬州附近早就没有多少薪柴可供采集。都要从比较远的地方运来,现在倒好了,煤炭取代薪柴。

    因为以前运薪柴的,现在去运煤炭了,煤碳需求量暴增,以前供应薪柴的现在改换供应煤炭。以前砍柴的,现在去煤炭矿坑挖煤去了。卖薪柴的,现在改卖煤球,虽然辛苦了点,可是赚的也不少了。

    所以这个群体心情挺复杂的,不过内心多半都偏向,别闹了,禁令撤销吧,不然到时候又要重新去砍柴。还有那些运进来卖的煤炭怎么办?

    吃,吃,吃,你就会吃。,罗隐吞了一个刈音同易包,砸砸嘴,觉得味道挺不错的,听到这声音,转头就看到李忱。

    你东西准备好了?,准备好啦,早就准备好了。,李忱轻松的说道那个叫刈包吧,蛮好吃的。,罗隐回味道。

    刈包,长什么样呢?刈包又称虎咬猪,因为一张大口,很像老虎张嘴咬块猪肉之故。起源已不可考,相传是三国时期张飞在馒头上画了一刀,切成再加上馅料,所以又叫割包。

    另外也有诸葛孔明评定孟获以后,教化当地土著,不要猎杀人头,用这个取代。李忱:这不是馒头吗?猪哥亮还被奉为点心的鼻组。作者:诸葛亮,不是猪哥亮。另外,跟我争论这个有毛用?反正就是这样传的

    刈包在现代又被称为台式汉堡,不像馒头,馒头圆,刈包扁平,中间还藕断丝连,不像汉堡,中间完全就切开了。

    老实说,这东西可以搭配很多东西,都很好吃。会想起这个还是因为盖戏园的时候,李忱特意为工人加餐,因为人多,为了增加速度,才想到有这样的块餐供应。

    闲话休说,县令升堂了,惊堂木一拍,把三个原告和一个被告带上堂,“被告贾兴,本府在问一次,汝可认罪?

    明府,某家不认,请明府传证人,证人可以证明煤炉没有问题。,下午时候,贾兴明显镇定许多。贾铁匠面对甄县令,也不发怵。

    传证人。县令一喊,捕快就把话传了出去,李忱同样是里正来通知的。他早就等在外面了,里面一传,就走了进去。

    堂下何人?,县令没开口,这是县丞问的,草民李忱。,李忱镇静的说完这番话。会废话这么一句,是因为希望大家还没忘记,其实李忱还在被狗皇帝追杀中。

    这样的情况下,李忱这么大胆,敢上堂来作证。一来是这个煤炉,干系大,他必须出手,躲在幕后他暂时没想到什么好办法来证明,煤炉没有危险。二来,他倒是不怕官府知道。

    因为他只是个亲王,大唐亲王那么多,除非刻意认识,不然谁会认识一个亲王。或许县令见过皇帝,但是绝对不会认出他,虽然他跟现在皇帝是叔侄关系,但是他不相信他真敢多盯的皇帝看,他不相信这个县令能熟悉皇帝的长相,熟悉到可以发觉两人很像。

    此外,登记在卷宗上他也不怕。这天底下姓李的多的是,不可能因为姓李就注意到他。此外,他在皇家登记的名字,叫李怡,不是李忱,所以他也不怕出包。

    贾铁匠所言可真?汝可证明煤炉没有问题?禀明府,某可证明,只要正确的安装,煤炉不可能产生致人于死的碳气。如何证明?请明府允许将东西都抬进来。

    李忱让人把两个木箱,大木箱,两个煤炉,些许燃料,和几只活跳跳的大公鸡带了进来。

    明府请看,这是两个木箱。,李忱当堂把煤炉装进去,加上燃料,升火,现在,请明府指定一个箱子。指定?指定什么。,县令疑惑。

    煤炉,绝对不可能产生什么致人于死的碳气,只要把这个排烟管连到外面,绝对安全。,李忱面对外面的百姓侃侃而谈,然后转过头,对县令说,现在请明府指定哪个箱子的煤炉,把管线堵塞,我们来实验看看,排烟管正确安装,跟不正确的安装的差距。

    县令随手指定了一个,李忱把排烟管堵起来,然后让县令再次指定,看把哪只活鸡关了哪里,之后门关起来。

    现在,大家都看到了,两只都是大公鸡,活蹦乱跳的。哪只放哪箱子,也是明府指定。,等待的期间,李忱继续解说,这两个木箱,都是鄙人安排,绝对密封。

    再过一会,大家等着看结果吧。,李忱信心满满。外面的人也受到感染,安静的等着看结果。

    老沈,你看怎么样。不会被。,沈有义面色凝重,这不在他事先计划内。作为一个栽赃陷害的老手,他没有忽略中碳气而死的人,是什么样子。

    虽然没有真的用碳气害死过人,他也艰辛的从书上看到,中碳气死的人,其实外貌和一般死人差距不多,除了面色会比较潮红外。除此之外就没有了了。

    而为了这一点差距,他是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三个死人。为了以防万一,他连杵作都买通了。可是现在是怎么回事,碳气还可以证明的吗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七章 解禁() 
碳气是什么?在江都县得大堂上,李忱向着那些百姓,还有县令一干人等科普,明府,敢问您可曾听说过碳气。本府自然是听说过得。县令一捻胡须说道。

    那可以请您告诉百姓,何谓碳气吗?,县令脸部一僵,他怎么会知道碳气是什么东西,碳气,这种东西无形无质,看不到摸不着,这让明府怎么说。,好下属,县丞充分发挥了一个好得下属,该有什么本质,其中之一就是上司排忧解难,给上司找梯子下。

    没错,本府也是这个意思,碳气看不到,摸不着,无法形容。,说罢话锋一转,照你之意,可是有办法知道,这个碳气是什么东吸了吗?

    没错,这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可是,真的没办法证明了吗?,李忱不怕县令把球抛过来,继续说道,鄙人设计了几个实验,证明碳气这种东西得存在。也证明鄙人得煤炉,不会产生碳气。

    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李忱看了下用滴漏,这是刚刚点火以后,搬过来计数时间得东西,当初在家里实测得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