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怕,别怕,我们都站在你背后。,李忱替贾兴打气,记得,昨天告诉过你了,要是明府对煤炉是否会产生炭气感到怀疑,就说要传唤我就好。

    李忱安慰贾兴,只是这番话好像没用,贾兴抖的更厉害了,李忱心理叹气,没有责备他。也难怪他怕,所谓破家县令,灭门刺使,不是说假的。在这个司法制度还不完备的古代,既不尊重个人财产,也缺乏有效监督,还存在官官相护,百姓能不过堂就不过堂,这个堂,比鬼门关还要难过。

    其实他也怕,不过毕竟是现代人,见过听过比唐人多,他自己也去过法庭,虽然他不是被告。两两相加,多多少少也让他心里没那么。再者,为了自己的目标,李忱必须硬着头皮上。

    只是,李忱大概误会了,贾兴一边颤抖着,一边手指的前方,李忱顺着目光看去,原来是罗四海,和一个清衫文士,李忱一看他就知道,这是沈无义。

    因为做人实在太差,老是藉着诉讼敲诈勒索,所以百姓无不称其为沈无义。最大特征就是一双吊三角眼,让人一看就心生厌恶。直觉这家伙不是好人。

    除了贾兴,李忱身后一群人也对他们怒目而视。不是李忱带的孩子,而是一群铁匠。这些就是李忱刚刚说的,我们都在你身后的意思。

    李忱说过,煤炉得生意影响了几百户人家,几千人的生计,这可不是假的。他自己手底下就有几十户的人家。

    而入冬以来,几乎全部的铁匠铺都在打造煤炉,整个扬州的煤炉销售火爆,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所有铁匠铺都乐开怀,拼了命打造,想要过一个好年。结果,现在却闹出这么一档事来,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也难怪这些铁匠对罗四海怒目而视,如果这里不是县衙前面,说不定他们都会冲上去,把罗四海给狠揍一顿。

    你大爷的,难得能过个好年,你来添乱,害的我们东西卖不出去不说,现在说不定还要被退货,铁匠们今天齐聚这里,就是为了要第一时间知道结果,最遭的情况,万一明府真的下了禁令,他们要向明府陈情。让那个昏官知道,他那张纸,断了多少人活路。

    老沈阿,你的计策没问题吧。,被这么多孔武有力的铁匠狠狠盯着,每个人似乎都在问候他祖宗十八代的女性亲属,罗四海那怕带了一堆小弟、徒弟的,也是心里发虚。

    放心吧,某家都算计好了。,沈有义的三角眼都在发光,只要把那个贾兴弄倒,老罗你就能占据了半个扬州了。

    这场官司赢定了。,沈有义继续说道,等县令宣判完,你就跟他们说,只要贾兴服软,你就想办法让丧主撤了告诉,连那只禁令都可以撤了。

    到时候,看谁还能跟你抗。,沈有义很得意,在这群目不识丁的粗人面前,展现他的智谋,他很有快感。老夫就算不当官,也一样可以让这群死老百姓欲生欲死。

    万一,我说万一。,罗四海吞了口口水,万一明府不撤怎么办?放心,凭你的关系,要撤了这禁令还不是一件小事。,沈有义很有自信,这不过是件小事而已,如果罗四海没靠山,单凭死了个人,官府怎么会那么快就下禁令。

    很快,几通鼓响,过一会县令就升堂了。到了开堂,李忱才知道讼状也是很厉害的,因为原告不识字,所以讼状是由县丞代为宣读。

    整一篇诉状,被县丞念的是催人尿下,错了,催人泪下。先说死者如何可怜,事主是多么孝顺,为了让老父亲过个暖冬,省吃俭用的咬牙买下了煤炉,奈何没良心的被告,让他们一家人从此天伦梦碎,阴阳两隔。

    接着就开始煽情,说死者多么爱护家庭,是个好爸爸,好丈夫。诉说他们家庭如何和乐美满。父亲慈祥,儿子也是孝顺,娶的媳妇很快就帮他生了个大胖孙。眼看一家人生活的越来越好,谁知,晴天霹雳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四章 证人() 
太可怜了。这个贾铁匠,真是罪该万死阿。,一张诉状,给这个沈有义弄成催泪弹似的,赚人热泪。让来看过堂的百姓是听的如痴如醉,纷纷痛骂那个铁匠没良心。

    连李忱这边的阵营都动摇了,很多铁匠都在想,这东西如此差劲,自己是不是不要抗议了。明府禁的好,自己不仅不该向明府申诉,连回去以后也不要再打什么煤炉了。

    连贾兴都觉得自己十恶不赦,罪大恶极,自己怎么就那么没良心呢。人家好好一个家庭,就这样被自己拆散了。

    不受影响的,除了堂上的县令,宣读得县丞,大概就剩下李忱了。他们应该是看多了,听多了,锻炼成了铁石心肠。李忱纯粹是听腻了,这种程度,现代的很多作品都完败他。他可是连铁达尼号都可以看成侦探片的人,区区一张诉状,想要他哭,除非上面洒胡椒粉。

    不过他也是觉得,这个沈无义真是个人才。文章写的这么好,干嘛不去当官。喔,八成是那三角眼吧,一看就不是好人。不过,如果挖他去戏园,指点他一下,说不定能当上个神级写手喔。

    诉状念完,该升堂了。县令惊堂木一拍,喝道,被个贾兴何在。,贾星斗着腿上前,草民在。

    汝就是贾兴?正是。汝刚刚可听到原告对你的控诉。你可认罪。这这。,贾兴很害怕,很想张口认了罪,好早点逃离这里。不仅仅是堂上的县令带来的压迫感,让他想逃开。

    还有就是刚刚那张讼状,轻易获得了很多百姓的同情,贾兴似乎都感受到背后传来的压力。如果压力能够具现化,真正表现出来,恐怕贾兴早就被压扁了。

    某某。嗯。,县令不高兴了,某什么某阿,到底认不认罪,又是惊堂木一拍,某家不认。,这话一出,让紧张了半天的李忱,终于松了口气,这浑球,关键时刻他要是掉链子,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

    回明府的话,某家不认罪。,贾兴总算没白瞎了他那魁武的身躯,顶着压力说出他不认罪。李忱松了口气,不枉他昨天好好把他训练一番,他要是就这样认了罪,那事情就麻烦了。

    古代官府,可不讲究什么证据,不认罪,当庭打死你,然后拿你得手盖个印,说你认罪后,畏罪自杀,这种滥手段都可以用的年代,千万别低估这一时扛不住压力,对审判者的影响。

    哪怕到了现代,嫌犯的自白都很被法官采纳成罪证,不然那些专门靠屈打成招办案的警察,靠什么破案?要是贾兴腿一软,直接认了罪,那就不用完了,大家回家洗洗睡,准备破产吧。

    所以啦,李忱昨天假扮县令,让几小当衙役,对贾兴狠狠操练了一番,让他千万不要一下子腿软,直接认了罪。

    大胆,诉状上写的明明白白,汝造的煤炉,让他们一家四口天人永隔,你还不认罪。禀明府,某家造的煤炉没有问题。,到了这时候,贾兴总算不再畏惧,脖子一梗,说道,某家的煤炉,卖出去几十个了,自家也在用,从没听说过炭气的问题。

    只要把排烟管通道外面,绝对不会有炭气。,说起自己的专业,贾兴说的跟唱的似的,请明府为草民作主,草民的煤炉,不会有问题。

    你,你是何居心。,这个时候,一旁的苦主说话了,你家的煤炉,如果没有问题,为何我爷才用了你家煤炉,就往生了。

    明府,请您为草民伸冤阿,草民好恨阿,如果不是草民一时糊涂,买了这没良心的人,做的脏物肮脏物,我老爷还可以在家陪孙子,让吾好好伺候他。呜呜,说着说着,他又哭了起来。

    他哭,一些在堂外强力围观的百姓,也跟着洒泪,又继续痛骂贾兴缺德,要他快点认罪,好好赔偿人家。

    明府,某家的炉子,也卖出几十个了,也没听说有哪家人跟他一样,这一定不是某家炉子的问题。,贾兴嘴里发苦,硬着头皮把昨天特训的成果慢慢展露出来,状况好歹比当初那个一上堂就腿软的状态,好多了。

    贾兴刚说完,突然间,响起了鼓声,咚咚咚的,仿佛敲在人的心头上,敲的县令和县丞都脸色大变,李忱也是心头一震,这是登闻鼓阿。登闻鼓,想来大家都知道,他的作用是给人伸冤用的。现在鼓响,代表了有人有冤情,要告官。

    县令和县丞是嫌事多,一桩案子还没审完,现在又来了。县令比县丞担忧更多,不知道这个击鼓的有何冤情,要是事大,他担心明年的考绩,恐怕会很难看。

    听到这鼓声,李忱也是脸色一变。他不会觉得,这是天降鸿运,突然冒出歇事情来帮他的。击鼓鸣冤,现代人不要说爱看史书的人,连只看八点的档的也都知道。

    李忱担心,无论什么事情,都不会是好事,万一真的出了什么大案,官府把贾兴这事一拖再拖,大案优先,那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破产自杀。

    更何况,李忱看向那个三角眼的青衣文士,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事件恐怕是他安排的,这下就更糟了。

    果然,又是两个丧主来鸣冤的,都是说他们的亲人,被煤炉害死。求明府为他们作主。

    这位甄县令一听,勃然大怒,惊堂木一拍,喝道,好你一个刁民,如今又有两人因你的产品而死,你还不悔悟认罪,看来本府要动刑了。

    来人阿。在。县令一喊,两边捕快出列,给本府打。先给他十大板。诺,捕快拧笑,两个人上前,把贾兴按住,让他趴在地上,一个轮起板子,准备要打。

    两个按住贾兴的捕快,本来还担心贾兴反抗,特别施了点力,谁知道贾兴完全就蒙了,根本没回过神来,还反抗勒?直到一板下去,他才哇哇大叫。

    明府,明府,草民有证人阿。草民能正这煤炉不会害死人的。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五章 晚衙() 
这招真狠,嫌老贾死不够快吗?。,李忱咬牙切齿,这厮当真够狠,深恐一个不够,又安排一个来告官,不,两个,也不知道罗四海哪里找来的,不过这不重要了。

    那个沈有义,惟恐这次给贾兴翻了盘,虽然内心深处不屑,觉得这样的鄙夫,在他的智谋面前,只能膜拜了。只是上次计划好了,那样足够让贾兴赔的倾家荡产的计谋,居然给他逃过一劫,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一次毙命。

    虽然这年代,还没有狮子博兔也用全力这个形容词,可是沈有义还是这么做了。又找来两个苦主,假苦主,在县令升堂的时候,又击鼓告官。

    这厮,虽然与江都线只有一河之隔。不过鄙人很不待见他,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就是因为这样。作事狠毒,没有底线。,罗隐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站在李忱旁边说道。

    居然还让人击登闻鼓,这是惟恐天下不乱阿。,罗隐摇头依照厮的性子,就算肺石,都能闹的天下皆知,何况是鼓。

    费时?,什么费时,这句话有语病阿?反正不用他亲自出手,沈有义那会在乎费时。

    是肺石,肺部的肺,石头的石,不是费时费力的那个费时。,见到李忱不懂,罗隐还有闲心解释。

    肺石,源自于周礼。这东西不是让人敲的,石头要怎么敲到响?主要是有冤屈的,可以站在肺石上,&;&;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

    这个制度,后来的汉、唐都有保存下来,后汉都有提到肺石,本朝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