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次击退敌人,军卒们不再如第一次那样欢欣得有些茫然,而是在欢呼的同时多出些理性。

    这种理性的驱使下,他们除了迅速打扫、整理城防外,大多数都有一种清醒且清楚的认识,便是身边同伴已经少了太多。

    天完全黑下,城中百姓自发地上了城墙,为军卒送来热气腾腾的粟食。城墙上温暖一片,让夜里的雪花渐渐停止了洒落。

    第五安等人被朱高炽叫至王府。

    听到白天战况通报后,众人都沉默了下来。仅仅一天时间,三万军卒便伤亡近万,实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

    虽然攻城方伤亡显然更大,但不可忽视的是两军绝对人数的悬殊差距。

    朱高炽静静地坐在椅中,或许是灯光映射的缘故,让他肥胖的身影看起来微微有些佝偻。

    道衍看在眼里,说道:“世子殿下放心,经过今日一战,李景隆也知道攻城的艰难,明日应当不会像今日这般猛攻。”

    “按时间算来,燕王应该已经从永平往回走,或许很快便能回援。而城中粮草充足,不必担心李景隆围困之策,只要再坚持几日,定能让其铩羽而归。”

    朱高燧皱眉道:“可火器消耗实在厉害,仅一日功夫,父王留下的库货便用去一半,偏偏李景隆那家伙像是有用不完的火器,这便让我们落了下风。”

    顾城于真定之战后降于朱棣,此是其第一次与南军作战,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南军。听着前面数人所说,亦说道:“前次耿炳文出征时,李景隆便建议其增设火器比例,但耿炳文并未采纳。次此他亲自前来,必然会在火器上作些文章,或许明日拼得便是火器。”

    第五安回想着白日战况,说道:“我们城墙上铳炮的实用性不大,或许可以退后到城内,然后调高射角,待敌人攻城之时再仰射出城。”

    几名千户深有感触,纷纷附议。

    朱高炽微微点头,冲着王指挥使道:“连夜将铳炮撤下,按第五政委的办法去做。”

    王指挥使正欲发表点关于气势的看法,却见军卒来报,说是南军欲遣人收回尸首。

    众人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抬起头来,缓缓说道:“无论遇着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始终要想着父王是为靖难起兵,是为了锄奸扬善。死去的军卒实在是无辜的,为何要让他们暴尸城下呢?我看允了吧。”

    这几句话一说,众人谁也不能有异议。

    王指挥使请命:“殿下,我亲自去督办此事。若然察觉南军有任何不轨企图,我必然令前来之敌无一人生还。”

    朱高炽挥挥手让王指挥使离去,又道:“你们都在说兵力,其实我北平城不缺人啊,城中百姓岂只二十万?北平安危,与百姓息息相关,须得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当然,此事却只能交由道衍太师办理。”

    道衍应下。

    众人先前主要忧心之事不过是兵力二字,现见朱高炽两句话便解决了问题,也都觉得再没了什么事,无非就是表表忠勇之心。

    过得半个多时辰,朱高炽令众人散去,或督事或歇息,以备明日之战。

    第五安与张信碰了头,此时才知道城管军折损了一千多人,心中郁闷不已。又听得一众领导干部倒是无一人伤亡,暗叹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与张信辞别,第五安见了静女和想得美,各自叮属一番。

    静女兴高采烈地拉着第五安,说了一个担忧:“我总觉得有人在窥探我,但细细查探,又没有发现谁。”

    第五安心生怜惜,道:“接连数日都未歇息好,今日好好睡一觉,明日便不会有这种情形了。”

    静女怔了半晌,又急着解释道:“是真的!从下午开始,我就有这种感觉。”

    第五安笑道:“好好,我替你看着,若是发现谁窥探你,我便将其揪出来,丢到城外去。”

    静女嘻嘻一笑:“那得让我跟着你,不然你怎么探得到谁在窥探我?”

    第五安有些无语,道:“原来在这儿等着我。”

    静女再怔,道:“不是说好了跟着你吗?为什么又要我在这里等你?”

    第五安赶紧闭上了嘴,不再讨论这个问题。等静女终于放他走时,已是夜里子时。

    回到齐化门,见城上军卒裹毡而睡,呼噜声此起彼伏,第五安忍不住叹息。

    自李景隆围城伊始,军卒们便没有好好合上过眼。虽然制定为轮流歇息,但被数十万敌军围着,谁又能真正睡得着呢?

    今日一战耗尽了军卒们的体力和心神,此时便是再忍不住,就着火堆便睡过去。

    第五安内力充沛,自然不是普通军卒可以相比的;但纵然如此,此时放松下来,亦觉得甚是疲惫。正准备盘坐调息,却听到夜色里传来一阵声音,于是起身向城外看去。

    远处隐隐约约有人马晃动,但从马蹄声音判断,来人应该不会太多。他第一反应或许是敌人偷袭,但紧接着又予以否定。

    哪个偷袭者会大张其鼓地骑马而来?

    正在这里,马蹄声方向突然响起一阵密集的鼓声,而那些马蹄声的方向也不再是由远及近,而是向左侧荡去。

    “敌袭!”

    第五安还未想清楚原由,十数名哨军已经撕心裂肺地叫了起来。

    城墙上熟睡的军卒如本能一般睁眼弹起,有些茫然四顾,有的则已跃至城垛下捡起刀枪。

    近处一名千户大声令下:“有敌袭,放箭!”

    军卒得令纷纷挽弓,向着鼓声响着的方向嗖嗖射去。

    夜色里没有太多的回应,鼓声依旧密集,但却是越来越远。远处城墙上的军卒亦如齐化门这般一样,纷纷张弓射箭。

    第五安走向那名千户,道:“或许只是敌扰?”

    千户撅着嘴,看着渐渐听不到鼓声的黑夜,半晌道:“真他娘缺德。”然后喝令军卒继续歇息。

    不想仅过得半个时辰,城下鼓声再起,军卒们又弹身起来,有理无理射去一通箭矢。

    如此反复数次,竟已到了天亮时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平鏖战(五)() 
天既亮,自然已能确定夜里的鼓声只是南军的骚扰,但守城军卒却没有半分办法,只有顶着黑眼圈狠狠地骂几声娘。

    不出意外,到了辰时,南军便再度攻城。且正如昨夜顾成所料,今日南军使用了更多的火器,而首先仍是铳炮轰射。

    但燕军守城的方式与昨日已然不同。

    城上的铳炮已撤至城墙后数十步外,甚至部分还退到街道上去。而诸如床弩这样的大型器械,要么紧贴城垛侧放,要么尽管可能用其他掩体护住。

    守城军卒则按照统一命令,早早撤至掩体后面,仅留下极少哨军观察南军步兵动向。

    炮轰半个时辰结束,南军又如潮水一般淹来,燕军亦如蜂蚁般涌上城墙。

    但南军此次却并未直接攻至城墙下面,而是聚集在护城河外侧,将无数的抧马丹、火球、火砖等等掷向城头。

    燕军守卒涌上城头便受到一轮火器攻击,自然死伤难免。但守卒们反倒兴奋起来,纷纷拾起火器展开反击。

    因为近距离火器攻击,城上绝对比城下更有利。

    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的霹雳雷、火球等近距离火器飞舞哧响,或在城墙上爆破,或在城下炸开。

    难以计数的神火飞鸦、一窝蜂、飞枪、神炮在空中呼啸往来,闪出一团团光火,腾起一团团黑烟。

    退到城墙后面的数百门铳炮则显示了巨大作用,无数铳弹越过城墙后落在南军阵中,炸开一片,伤敌无数。

    似乎正如守城军卒认为的那般,这样近距离拼火器的结果对守城一方确实有利,只有木幔、墙车为掩体的南军只坚持了两刻钟便疾速退回。

    但守城军卒的欢呼声刚刚响起,南军的铳炮又铺天盖地射来,守卒死伤剧增,纷纷后撤躲避。

    铳炮轰得一刻钟,南军步兵再至,又是一番短距离火拼。如此反复至未时,南军方真正撤兵。

    守城军卒们欢呼雀跃,而几名千户和第五安则眉头紧皱。

    与昨日相比,今日攻、守双方死亡人数都不算特别多,但受伤人数却是昨日的若干倍。而双方之间相比,则城下南军伤亡人数明显多于守城燕军。

    为什么会这样?

    第五安很纳闷地与同样纳闷的几名千户私语半晌,仍然没有弄明白南军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

    李景隆微笑道:“瞿将军,最后的情形你也瞧见了,城中的火器已基本耗尽了。”

    瞿能点点头,口中真诚地敷衍着李景隆,心下却忖道:“可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啊,为了耗尽敌军火器,阵亡和受伤军卒已逾五万,真不知道你是如何考虑的。”想了想又问道:“大将军,明日是继续攻城还是休战数日?”

    李景隆不答反问:“朱棣仍在路上?”

    瞿能怔道:“正是。这朱棣也不知作何所想,说他胆怯自然是不可能,可着急总该会的吧?北平的情势他不会不知道,怎么就没加快行军速度呢?”

    李景隆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对他来说,朱棣这样的举动确实显得很可笑。

    无非和历史上记载一样,朱棣知道南军会在郑村坝设伏,所以策划了反设伏。而反设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严寒的天气。

    朱棣故意减慢行军速度,让设伏的二十万南军在冰天雪地里等了数十日,结果被冻伤无数。与此相反,在他走一路歇一路的行军中,手下十数万军卒早已养足了精神。

    是以,南军本来是想以逸待劳,结果硬生生被朱棣拖了个以劳待逸。等朱棣率军到达郑村坝时,南军已然失去了斗志,被其一冲而溃。

    当然,那仅仅是历史。

    李景隆很确定这一次定然不会是历史的预演,甚至生出一些让对方恨得牙痒痒的担忧。他是替朱棣担忧,他怕朱棣一不小心把性命丢在了郑村坝,从而让靖难之役就此玩完。

    毕竟,那样对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太大好处。

    瞿能仍在思考朱棣的反常行为,不防大将军的思绪又跳回到了北平:“从明日起,你出帐攻城,在齐化门外备两千骑兵待命,一旦城门告破,你便率先入城,直捣燕王府。”

    瞿能一怔。

    经过数日攻城,北平城四面九门的防守都表现得很顽强,并没有任何一处有着明显的薄弱,那么大将军为何这么肯定是齐化门先破?

    瞿能自然也听闻过大将军的仙遇奇梦,但作为见惯生死的武将,他虽不至于疑其真假,但也不是完全的笃信不疑。

    略经犹豫,他仍是说道:“其他城门外是否也备下骑兵?”

    李景隆微微摇头,道:“不用!”

    …………

    永平之围很快便被化解。

    朱棣此去并未直接攻打永平城外的吴高部,而是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攻打了九江,让吴高不得不从永平撤兵。

    经过很简单,时间自然也很短暂。但直到今日为止,大军距离郑村坝还有两余里路。

    因为朱棣真的令大军走得很慢,甚至大部分时间在驻营歇息。

    正如此时。

    看着红红的碳火,又看看众将被碳火照映得有些发红的脸色,他笑了笑,道:“你们也跟我征战多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