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嗡然巨响,雨点般的箭矢也从城下射向城头,城上所有木质结构瞬间被箭矢扎满,像是聚集了一片饥饿的蝗虫;同时有箭矢端端从女墙上的孔隙射入,扎进了守城军卒的眼睛、嘴巴……

    又有空气震动的声音杂在其中,然后以咚咚闷响结束。却是城下床弩射出一张张踏蹶箭,尖锐的铁钉扎进砖石,稳稳地镶嵌在城墙上面。

    所有一切仿佛都发生在一眨眼之间,攻、守双方的距离就只剩城墙的高度。

    城墙头上不断冒出云梯一端,手抬撞竿的守卒纷纷叉住云梯,使劲向前推开;倚于城垛的守卒不再射箭,而是将抧马丹等近距离火器快速掷下。

    城上城下,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鲜血喷洒,不断有火光闪现…。。。

    天上地下,充斥着让人心悸到麻木的爆破声、跌落声、断裂声、喊杀声、惨叫声、惊呼声……

第一百二十章 北平鏖战(三)() 
静女和想得美手握长剑,试着向城墙上那些不断冒出的云梯冲去,但几次都被奔涌的守卒给堵住去路。

    第五安将二人叫了回来,让其把朱高炽护送回王府。

    此时城下城上差不多已是短兵相接,两边人马都结聚在城墙一侧。朱高炽手持长刀,肥胖的身躯在矫健灵活的军卒身后显得格外笨拙。

    或许自己也意识到不可能将长刀砍在那些尚未攀上城头的南军身上,朱高炽犹豫半晌,到底还是随二女下了城楼。

    城下不再向城上大规模射箭,只是从城墙下面有零星箭矢射出,将探出城墙的撞竿守卒射翻。

    城门外十数名攻城军卒各持破城锤,一遍又一遍轰击着城门;城门内守卒则将一袋又一袋的泥土推积在城门后,还推出塞门刀车以防不测。

    更多的南军则是向城墙上攀去,先前钉在城墙上的踏蹶箭成了最好依托,攻城军卒将云梯绑缚在踏蹶箭上,甚至不少军卒直接借助踏蹶箭从墙体攀上。

    情势变化极快,朱高炽走后不久,城墙上便爬满了攻城军卒,像是一片密密麻麻的蚂蚁。

    城上守卒已顾不得再投掷火器,纷纷拿起刀枪,向不断冒出城头的攻城军卒头顶砍刺;如割韭菜一般,割断一层又冒出一层。

    但攻城军卒到底不是任人采割的韭菜,接近城头时便已刀枪乱捅。偶有几处守卒的动作稍稍迟缓便被捅死,于是有数名攻城军卒跃身城上。

    当然城墙内自然有更多的刀枪等待,数名攻城军卒搏杀不过几息时间便纷纷身亡。

    不过有几息时间的空当,又有更多的攻城军卒跃上城墙;不断地死亡,又不断地跃入,终究是攻上城头的军卒越来越多。

    看在第五安眼中,便至少有四处已聚集了十多名攻城军卒。不及细想,他霍地拔出龙渊剑,脚踏洛书九宫,身形在军卒中飘忽而上。

    眨眼已逼近最近处那十数名攻城军卒,他在十数步外便腾身而起避开守卒,手中龙渊剑青光一闪,剑气如刀片一样将十数名攻城军卒身尸异处。

    守城军卒亦被此情形惊得一怔,但眼中看到又有攻城军卒冒出城头,却是连看一眼都顾不上,又冲上前去将来犯者刺落。

    第五安此招得手并未有丝毫停歇,继续向另三个失守的地方掠去,如法炮制,将城上危情一一化去。

    有部分守城军卒终于看了清楚,惊喜之余勇气大增;也有人识得第五安,于是叫道:“第五政委威武,城管军威武!”

    城管军五千人分散四面九门,每处数量实不算多。

    听到军卒呼声,此处数百名城管军顿时生起一股自豪感,手中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先前两刀能劈落一名攻城军卒,现在则是一刀一个,如砍瓜切菜。

    情势瞬时再变,攀爬城墙的攻城军卒被完全压制下去,聚积在城下;守城军卒纷纷点燃抧马丹、火球,顺着墙体丢下。

    爆炸声此起彼伏,城墙下攻城军卒哀嚎一片。

    护城河对面南军见状,再度箭铳齐发,将守城军卒落井下石般的火器攻势压制下去。

    得此空隙,城墙下的攻城军卒再度攀爬上城墙,发动新一轮进攻。守城军卒自然又是一轮砍杀,将来犯之敌死死拒之于城墙外侧。

    如同拉锯一般,攻、守双方你来我往,一战到下午申时。

    死伤的守城军卒被不断抬下,而攻城军卒的尸首则越积越多,贴紧城墙处竟将墙体三分之一掩没。

    这时,远远传来角鼓声,攻城军卒瞬时如退潮一般缩回护城河外,越缩越远,最后留下大片的空旷。

    此时的空旷地已不是白茫茫的雪地,而是黑漆漆的泥浆;百步之内散布着众多敌尸,以及被烧毁的攻城器械、旗帜。

    护城河里漂浮着零星的南军尸首,不多的冰块更像是历经岁月沧桑的沙化岩石,在半红半黑的河水里等待最后的消失。

    城墙与护城河之间则是死尸遍地,被血浸染的泥浆已成暗红之色。

    城楼、城墙之上的守卒尸首早已被抬走,但遍地的血迹仍然触目惊心;城垛女墙之下,凝固的血浆像是泥匠新敷的沾土,间有发乌的手指、残缺的手臂……

    风仍在吹,雪仍在舞。

    但所有守城军卒都听不到一丝声音,仿佛天地间没有任何生机、没有任何动静。诚然,这种突如其来的寂静太不真实,他们需要再细细聆听。

    良久,某一名军卒终于发出一声惊叹,然后城墙上便突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军卒们终于反应过来,敌人退了。

    欢呼过后,便是极度的疲惫。

    军卒们东倒西歪,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断断续续地交谈先前遇着的惊险。也有军卒此时才能发现,平素交好的兄弟已经不在身边,不禁有些黯然。

    却在这时,铺天盖地的尖啸声再度响起,由远而近。眨眼间无数的铳弹已从天而降,炸开在护城河中、城墙下面、墙体上……

    第五安听到空中尖啸便大喝道:“躲避铳炮!”同时掠身而起,飘落到城墙后侧。

    军卒们反应亦是不慢,纷纷爬起,但靠在城墙外侧的军卒到底来不及找到掩体,瞬时被淹没在硝烟里。

    此次南军的炮击比先前更甚,第一轮落在城墙上的铳弹便多达百余发,不仅造成数百名守城军卒伤亡,还将城楼上的亭檐炸塌一侧。

    而城墙上的铳炮要么被挤开了射角,要么被鲜血浸湿了药室、引线而不能使用,一时间竟组织不起还击。

    讲究气势的王指挥使只好与守城军卒猫在各类掩体之后,咬牙切齿地等待炮击结束。

    半个时辰后,铳炮声终于停止,但城外却再度而且很突然地响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听到不算太标准的雄起之声如此之近,第五安不由得怔了一下:“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同时心中又明白南军是利用铳炮轰击悄然而至,于是赶紧招呼军卒们冲上城墙,用近距离火器招呼已至护城河边的南军。

    如同先前一般,南军瞬时冲到了城墙下,又开始攻城;守卒照例死死防守,将不断冒出城头的来犯者砍落城下。

    …………

    “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苏安,我们都是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不晓得你还记不记得到孟烦了那番怒其不争的唾骂?”

    李景隆负手而立,胸有成竹,却也有些遗憾:“宝源局那帮蠢货,连颗子弹都造不出来…。。好吧,是我不懂武器,说不出原理。唉,如果能整些机枪大炮出来,哪里还有这么复杂?”

    瞿能站在李景隆身后,见其长时间不语,又突然发出微微一声叹息,自然认为他是在忧虑战况,赶紧说道:“大将军,北平守卒确实比想象的更为顽强,我们伤亡很是严重。不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城中的情形亦不会好到哪里去。”

    李景隆收回心思,转身说道:“瞿将军言之有理,我有二十万大军,他不过三万余人,我们就慢慢瞧着,看他们能够顽强到什么时候。”

    瞿能道:“大将军,虽然我以为此战必胜,不过却要速战速决,须得在朱棣回援之前攻破北平。”

    朱景隆微微一笑,暗道:“这个却不能告诉你,城当然是要破的,但既不能慢,却也不能过快,要算着朱棣回援的时间才行。”口中嗯了一声,说道:“增派前哨,勿必保证郑村坝军情在半日内送到我手里。”

    瞿能自是不知李景隆所想,只道大将军重视自己的意见,暗自欣喜,道:“此去郑村坝不足百里,朱棣回援的消息定能及时送至。”

    李景隆笑道:“瞿将军办事,我自然是深信不疑。还有,今日攻城的所有军卒,晚上用大肉犒劳,然后再让他们好好睡上一觉。”

    瞿能亦笑道:“大将军如此体恤,将士们莫不感恩。另有一事望大将军定夺,今日收兵以后,是否立即遣人将阵亡军卒遣体收回?若是待得明日,定已被冻在地上,再不便挪移。”

    李景隆挑挑眉,暗道:“冻住了岂不更方便?踏尸而上,这也是攻城的办法啊!”看看瞿能,转念又忖:“交战之际,军心士气最重要,还是要做做样子才行。”于是说道:“此事便交由你处理,尽量与城中交涉,让阵亡将士一个不剩的都回来。”

    瞿能沉声应下。

    李景隆又道:“此事处理完毕后,想必已是下半夜,那时你还得想一个办法,让城里人那根弦继续崩着。”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平鏖战(四)()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给攻、守双方的厮杀应景了一个昏天黑地。

    南军此次攻城与先前一样猛烈,而略有不同的却是将数十座攻城塔推近到了护城河边,与城墙不过五、六十步距离。

    每座塔上均有数名南军,其位置与城墙守卒齐平,利用箭弩进行精确射击。将守城力量相对薄弱地方的守卒纷纷射倒,为攻城军卒创造出攀上城头的机会。

    城上的箭弩手自然予以还击,瞬时箭来矢往。

    但塔上防护严密,南军军卒暴露出的身体部位极少;而城上则是成排成群的守卒,几番对射后,守卒伤亡大增。

    第五安不善用弓,仅是与城管军众豪杰们一道练习过几次。

    不过普通军卒的一石弓对于众豪杰来说太轻,稍稍用力便拉断了弦,所以也没几个认真练。

    眼下情势所逼,第五安只好随手拾起一张弓,将箭搭上后,小心翼翼地拉个满怀;瞄准正前方攻城塔上一名军卒头部,松开弓弦。

    箭矢嗖地一声轻响,疾速扭动而去,眨眼后却钉在塔前护板上。按其位置看,不过是在那名军卒的膝盖处。

    第五安被自己箭法怔了一下,想到风速、距离和力道等因素,于是第二箭便将镞头稍稍抬高一些,再次松弦。

    箭矢仍然射中护板,不过位置已提高到敌卒胸口。

    第五安似乎有些明白,稍稍想过便第三次拉弓、松弦;箭矢疾速射出,穿透数百片洒落的雪花,稳稳射中塔上一名军卒的眉心。

    正欲搭箭再射,却见城下南军又开始回缩。

    城上守卒或砍完最后一刀,或射出最后一箭,然后又开始大声欢呼。

    第二次击退敌人,军卒们不再如第一次那样欢欣得有些茫然,而是在欢呼的同时多出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