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靖难之役究竟还是要打起来?

    但是,这次靖难之役和历史上记载的情况会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

    李九江说得很明白,他要利用靖难之役掌握兵权,便绝对不会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仍然是一个草包将军。

    所以,他还是会改变历史。

    行得一路,想得一路。直至遥遥看见京师城廓,第五安仍然想不到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更有些怀疑此番来京师见李景隆的必要性。

    第五安想了很多,包括今生,包括后世。直至今日戌时,他想着上次与李景隆在殿前对话,突然记起他说过的一句话。

    人年轻、一根筋,好忽悠!

    这是他对皇上朱允炆的评价,但此话却是何意?莫非他并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想到这里,第五安身上有些发凉。

    如果李景隆果真怀有这般想法,那靖难之役便不仅仅是靖难之役,还有宫廷血变,甚至无法想像的大动乱。

    毕竟,靖难之役说到底是朱家的事,而异姓夺天下才是真正的灾难……那便要死更多的人!

    天渐渐黑下来,第五安慢慢向京师走去,一个念头随着他的脚步缓慢而坚定的形成。

    让历史沿着自己的轨迹走下去!

    无论是京师的城墙还是国公府的外墙,都阻止不了第五安。但第五安并不想在这个时候与易十三照面,于是他静静地等着易十三离去,然后见着李景隆。

    李景隆自然不知道第五安的想法,以及这些日来想法得到的改变,只是羞恼自己的屁股被一个男人看见。

    听着第五安如此说,他更是气愤,忍不住再度冒出仙语,道:“你个瓜娃子,信不信我一声令下,你再好的身手也不顶用,同样会被射成刺猬……”

    第五安仍然很平静,仍然说着大明官话,却不容李景隆将话说完,再道:“和你的心一样。”

    李景隆怔住,想了想才明白第五安的意思,皱眉道:“你吃错药了?今天说话阴阳怪气的,你到底是不是苏安?”

    第五安微微摇头,道:“我是第五安。”

    李景隆虚眼瞧了半晌,摇头道:“你不是第五安,也不是苏安。”

    第五安久久不不语,最后说道:“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是不是想当皇帝?”

    …………

    你是不是想当皇帝?

    虽然有这个疑问,但徐景昌知道自己只能将这个疑问深深放在心底,不说问出口来,便是想也不敢过多地去想。

    是以,待那道黑影说完,他只是笑道:“你知道自己是信任我的,否则你也不会深夜出现在这里。”

    这里是指密室,徐景昌的密室。

    密室不大,模竖十步而已。室内东南角放着一桌,桌上有盏油灯。昏暗的灯光让密室显得有些模糊,更让那道映在墙上的黑影显得模糊。

    模糊的黑影像是穿着一件带帽的长袍,所以称为黑袍更为准确。

    徐景昌说完后,黑袍沉默了半晌,说道:“毕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你去做,所以我不得不反复问这个问题。”

    徐景昌笑道:“那我这番回答可还让你满意?”

    黑袍又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应该是我们都满意。”

    徐景昌笑道:“说心里话,直至此时,我心中尚有些犹豫。”

    黑袍亦笑道:“你还有时间可以好好想一想,想一想我说的全部计划,以及将来。”

    徐景昌点点头,道:“我会好好想的。夜深无人,你且去罢,被人瞧见到底不妥。”

    黑袍有些不以为然,笑道:“有甚可担心?不说能不能瞧见我,便是真有人瞧着我,我就说是你的相好,难不成他还有意见?”

    徐景昌摇头苦笑:“话不能乱讲!”

    …………

    李景隆瞳孔微缩,挥手让两名花容失色的歌伎离去,道:“话不能乱讲。”

    第五安又沉默许久,道:“我不会让你得逞。”

    李景隆轻笑一声,道:“除非你现在在杀了我。”

    第五安道:“别以为我杀不了你。”说完微微侧头,噙笑道:“哪怕你有易十三。”

    李景隆微微一怔,同时感觉眼前一花,然后便看见白衣飘飘的易十三冷然站在第五安身后。

    明白眼前的第五安到底不是屌丝苏安,或者说苏安没天理地穿越到有这般身手的第五安身上,李景隆心中有些黯然,默而不语。

    易十三没动,或者说易十三此时才动。

    早先离去时,他便感应到花院中十数步外的树后有人,但那时显然不是自己出手的时机。所谓时机,必然是国公遇见危险的时刻,甚至是相关生死的危险时刻。

    所以,他去而复返,暗中等待。

    见树后走出的是第五安,他微觉诧异。听着第五安竟然能与说着仙语的国公交谈,他更觉诧异。

    与此同时,他更加充满时机必然到来的信心,因为他知道第五安绝对有能力危胁到国公的性命。而自己亦绝对有把握,在第五安威胁到国公性命的同时,直接威胁到他的性命。

    见二人迟迟不动手,易十三亦不着慌,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的出现。但时机终是没有出现,反倒是第五安一句话却让他再也等不下去:

    你是不是想当皇帝?

    这句话如惊雷一般传到易十三的耳中,心中瞬时作出决定:绝对不能让国公的性命受到威胁。

    易十三慢慢踱至李景隆身前,转身向第五安微微一笑,道:“有我易十三在,任何人都伤不了国公。”

    第五安微笑道:“我今夜不欲与你纠缠。”

    易十三微笑道:“自荆州一别,我甚觉遗憾,毕竟那日实未尽兴。既然今夜相遇,却是难得的机会,我定要向你好好讨教一番。”说罢作出一个请的手势,甚是优雅。

    李景隆心中复杂,听到二人如此这般说话后更是复杂,摆手说道:“十三,这是我与他的事,你且看着便是。”

    易十三微微迟疑,侧身后退三步。

    第五安摇摇头,道:“我与你的事情已经说完。”说罢亦不理会易十三,转身便走。

    易十三正欲追上前去,却见李景隆举手示意,便问道:“国公,此人身手极是了得,不如今日除去,省得以后伤及国公。”

    李景隆沉默不语,直至看着第五安飞掠出府,方才忽然说道:“十三,假如这世间只有你我二人,你是否会杀了我?”

    易十三赶紧作礼,道:“十三对国公绝对忠心,岂敢起杀念?”

    李景隆挑挑眉,笑道:“是我言出有误。我却是说假如这世间只有你与另外一个人……就只有你们两人,并且你有能力杀掉他,那你会不会真的杀掉他?”

    易十三微笑道:“不会。”

    李景隆道:“为何?”

    易十三道:“既然我有能力杀他,便不惧他害我。且天下如此之大,再没有第三人可以与我说说话,留着他倒是可以供我消遣之用。”

    李景隆点点头,道:“言之有理,只是如此一来,那个人岂不是很悲哀?”

    易十三不明所以,微笑不语。

    正值此时,府中一名下人匆匆而至,道:“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李景隆面色如常,道:“将他带至书房。”又向易十三笑道:“夜已深,十三且去歇息。”待易十三远去,暗叹:“葛振终于来了消息……谋划了三年,任是谁都不能阻碍我,绝对不能!”

    。。。。。。。。。。。。。

第五十六章 今夜有大事() 
稍倾,李景隆走进书房,笑吟吟地看着书房内那名三十多岁的壮硕汉子,道:“你便是倪谅?”

    汉子正是倪谅,任燕王府护卫百户,此番作为朱高炽三人的护卫甲士同行至京师。

    倪谅不认识李景隆,但他知道自己是曹国公的人。因为,燕王府护卫指挥史卢振、王府长史葛诚二人均是曹国公的人。

    耳中听得这句问话,倪谅立即明白眼前人的身份,赶紧起身作答:“正是。禀国公,我此番冒然前来,却是因卢指挥使遣我……”

    “燕王要反?”

    李景隆不轻不重地说出一句。

    倪谅心中一颤,隐隐升起一丝惧意。

    一个身在京师,却能够掌控燕王府护卫指挥使和燕王府长史的国公,让人如何不畏惧?

    哪怕他此时身着短衫亵裤。

    更让倪谅心生惧意的却是正如卢振和葛诚所说的那般,曹国公竟似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自己还未细细禀报,他便风轻云淡地说了个正着。

    倪谅拭去额头的细汗,低头道:“正是。燕王不朝京师,却是佯称有病。他现在之所以尚未起兵,乃是因为世子三人还在京师,有所顾虑。”

    李景隆嘴角噙笑,不再问燕王之事,说道:“你以后便留在国公府内,不必再还北平。”

    倪谅应下,又迟疑道:“我若是不回北平,恐会引起燕府怀疑……”

    李景隆未作回应,却伸出了左手,笑道:“你且闻闻,可有香气?”

    倪谅不知其意,微微前凑,嗅道:“确有奇香,却不知是……”

    李景隆忽地收回左手,笑吟吟地说道:“你若回北平,我便要怀疑……”

    倪谅暗自一惊,又突然感觉浑身无力,腿下一软便倒在地上。

    李景隆看着人事不醒的倪谅,探手从桌上拿起一柄尺许长的匕首,对着其心口扑哧刺下,然后轻拍双手,说道:“一个人做完该做的事,便是死得其所。你如此,葛诚与卢振亦如此。”

    同是马前卒,却也有能力大小之分,应当各司其职、各有归宿。

    李景隆想了想,放弃让易十三前来的打算,改口唤进近侍胡为,让其处理地上这个死得其所的人,自己转身出去着服。

    对着铜镜,李景隆左侧头、右侧头,左转身、右转身,仔仔细细地把自己看了个遍,然后露出满意的笑容,扭胯沉肩、双臂轻摆,歌道:“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此非得意忘形,乃是踌躇满志。

    夜深如此,尚可进皇宫者能有几人?三年谋划,让时局如期发展,除了自己还能有谁?

    今日是进宫,来日或许便是唤他人进宫?!

    一曲舞罢,李景隆嘴角挂着笑意,施施然出府。

    …………

    徐辉祖走出徐国公府后仍然有些意外。

    新皇登大位以后,他便被升至太子太傅,可谓位高权重。但是深夜被皇上诏见,此时却是头一回。

    在皇宫门外遇着胞弟徐增寿,这更让徐辉祖意外。心存疑虑地随宦人至皇上寝殿外后,徐辉祖意外得甚至说不出话来,因为皇上近侍和术竟然将其二人直接带进殿内。

    作为朝中重臣,徐辉祖自然知道能够进入皇上寝殿的大臣只有两人,一是黄子澄,二是李景隆。

    而进入寝殿后,徐辉祖再度意外,殿内除了皇上和黄、李二人,还有兵部尚书齐泰、附马王宁,以及新近调至京师的翰林侍讲方孝孺老先生。

    徐辉祖心中笃定,今夜必有大事。

    朱允炆示意徐辉祖、徐增寿二人免礼,说道:“众卿均是朝中重臣,今夜诏至此,却是有一事不得不议。议事则重于一个议字,众卿可畅所欲言,勿拘于礼制。”

    众人齐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