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眼光放远点-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一句。

    “圣上,这些都是污蔑,臣的一片丹心可照日月啊。”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的官吏连忙说道。“够了,你们这些嚷嚷着要和亲的,怎么不把朕的脑袋和大央朝的土地都送给那番邦蛮夷,这不是更能一劳永逸吗?”政和帝突然大怒,厉声喝道,声音在整个正殿上都能听出回响来。

    这回,满朝文武都扑通跪了下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时,有一御史开口道:“圣上,臣以为这些主张和亲赔款的大臣中定有与金人互相勾结,企图牟利,不然的话何以字字句句向着那些金人。这自古有云,攘外必须安内,何为安内,便是君臣一心,军民一心,故而贼子奸细,宁可错杀,不可枉纵啊。臣恳请圣上派人明察。”自打之前的御史们被派去永州,柳州等地之后,便有新的御史们顶了上来,因资历浅,故而在朝堂上并不多语,都几乎叫人忘记御史们的存在了。但是御史出手,这帽子真是扣得极为合适。贾珍在心里默默地给这位御史打了个高分,善于把握时机,言辞恳切,不罗嗦,直击目标,是个好苗子。

    政和帝听了御史的话,微微沉吟,之前那些嘴皮子利索的文官现在只觉得额头上冒汗,这,这,他们确实没有和金人勾结,但是谁家没有点阴私事情,这可半点见不得光,现在刑部可不好打点,但是想想,政和帝应该不会为了这点子风言风语就要抄臣子的家吧。只是这些官员偏偏忘记了政和帝本来就不按常理出牌,他们之前捅政和帝的肺管子太猛了些,只要有点脾气的皇帝都不会忍得,何况政和帝不仅有脾气,还有足够大的志向。

    没等政和帝发话,一直沉默的户部尚书开了口。户部云尚书其实并不爱得罪人,尤其是如今年岁已大,这就更为的谨慎了,但是这份修为却也架不住一再得拨火,前阵子政和帝要他筹钱好置办军火以及战船,他正愁着呢,又碰上了打仗,好不容易省下来的一点钱就全部扔出去了,好在惨胜也是赢,那些金人们终究还是意思意思拿来点孝敬,之后还有朝见各国使者,回礼,这花费也大着呢。好死不死,这群家伙在正当口上,说什么体现大国气度,为了什么长远考虑,美人就算了,这金银珠宝,茶叶瓷器,粮食什么的,这都是钱啊,感情他们不是户部的,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是吧。是可忍,孰不可忍。

    “圣上,臣不才,历经两朝,有点子想法不吐不快。”云尚书微微一笑,政和帝血洗一番之后,在这朝堂之后资格有云尚书这般的已经是极少了,而资历能够和云尚书稍稍比较的,大部分都已经被政和帝打发了,比如在家休养的吏部尚书,比如国子监的那些人,云尚书这句话一出来,本来还有些要说话的大臣们纷纷闭嘴,还是听听这位元老的人物是怎么说的,但愿他能够劝阻政和帝以大局为重,千万别着了御史的道。

    “云尚书请讲。”对于云尚书,政和帝还是相当得欣赏倚重,也乐意给云尚书几分体面,况且他相信云尚书是个聪明人,绝对不会在这样的事情犯什么糊涂。“臣以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当然这样的情况并非臣所乐意见到,臣认为御史大人说的极恰。臣有提议,若是有提议和亲者,其全族送给金人为奴为婢,其家产则充公赠与金人,此法虽有伤人和,可我泱泱大国怎可用这种乱臣贼子,恭请圣上允许执行此法。”云尚书音调沉稳,其话的内容却叫大臣们吃惊。大臣们当然不心疼皇帝是送自己的姊妹还是女儿,又或者是哪位宗亲郡主的,但是他们却爱惜自己子女的安危,一群提议和亲的大臣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哆哆嗦嗦地看着政和帝,希望政和帝能够网开一面。

    “云尚书真不愧是两朝重臣,朕最为倚重的肱骨大臣,所言甚合朕意,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刑部来办,务必公正无私。”政和帝嘴角微微弯起,而被政和帝夸奖的云尚书则叩头拜谢,刑部尚书应了下来,政和帝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他自然明白该怎么做。唯有贾珍和胡济相视苦笑,这又要补人了啊。

    接下来的事情无非是选贤以及接受各国使者的朝见,这当口上终究让蒙古人收敛了不少,连带着京城里的治安好了很多。在政和帝的眼里,选贤要比接受那些朝见重要的多,一群子长得各式各样的人,都是来和他要好处的,哪里比得上他迫切地人才。正是政和帝的这种态度,让不少这次前来参加甄选的人才忍不住微微感动,尤其是那些并不是那么正统的,比如说左禹,他擅长乃是天文数算,又比如说钱进,他不过是个木匠而已,这次的选贤不分贵贱,不分门第,已经叫他们深有感触,叫他们对于政和帝带着几分情真意切地敬服。

    “圣上真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怕以后人才有如过江之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贾珍笑着对胡济低声道,这已经是最后一轮考试了,他已经取中了些人,看着他们考试时不可抑制的紧张和激动的神情,还有言辞中间的恳切就知道他们对于这次的选贤有多么的看重。“放心,贾大人日后可比国子监大人厉害得多,真正是桃李满天下,门生遍朝堂。”胡济淡淡一笑,对贾珍既是恭喜,也是提醒,臣子万不可得意忘形而失其本分。“知道,有劳继安兄牵挂。”贾珍压低了声音向胡济道谢,有时候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些人才要真正能够派上用场还需花费些功夫,政和帝很爽快地把这些事情全部都推给贾珍去做,一事不烦二主,他真的觉得贾珍是很得用的人才。而贾珍却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分明看他是块砖,哪里有问题就搬去哪里。有时候,他会有种教导主任的错觉来,只是看看他手底下的那些学生,贾珍会忍不住嘴角微微抽一抽,但是既然是政和帝的交代,为了大央朝的未来他也会竭尽全力去做到最好。

    礼部尚书柳鸿飞作为柳皇后的胞弟,和政和帝的关系相对旁人更亲密些,因此对于政和帝的性子把握得极准,而礼郡王对自己这个弟弟的心思不说摸透,但却能够沾到个四五分。眼瞅着各国使臣来朝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对于各国使臣以及其背后国家回礼的章程还没有拟定下来,有些必须得政和帝做主。

    “不必太奢糜了,价值相等便可,至于该备什么礼物,你们做主就是了。”政和帝一点都不爱花钱,尤其在他的钱袋子还非常扁的时候,这银子得用在刀刃上啊。“是,只是有几样臣不敢做主,请圣上批示。”柳鸿飞小心翼翼地道。“茜香国女王贡品中有一件东西,乃是女王所用的汗巾子,臣拟送《礼记》一部,《周礼》一部。荷兰国朝贡的贡品中有荷兰战舰模型两艘,以及一副海洋地图。臣不敢擅专,还请圣上圣断。”柳鸿飞将奏折和礼单交给岑太监呈上。

    “这俩弹丸小国倒是有意思得很,郑和当初下西洋的时候,还不知道这荷兰在哪里呢?如今这荷兰倒是成了咱们不得不注意的心腹大患之一,只是现在还没轮到他们撒野的时候,这是先来给朕一个下马威啊。”政和帝对柳鸿飞的办事能力还是十分信任,并不仔细看,只是手却在茜香国以及荷兰两国的字迹下面划上了深深的指甲印记。

    “来而不往非礼也。”政和帝微微沉吟,拿起桌上的笔,便在礼单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一会儿,岑太监小心翼翼地收拾好,转呈给了柳鸿飞以及礼郡王二人阅览。

第98章 外交() 
“圣上,臣以为拿江南山水微雕对荷兰战船模型十分妥当,只是茜香国此举委实太过大胆,况且微臣以为《周礼》等书对茜香国的女王以及大臣们实在是太过晦涩难懂,柳尚书此举虽好,但是未免太高看他们了,更辜负圣上赐书的美意。”礼郡王算不上一个度量狭小的人,但是却更不是个宽宏大量的人,在某种方面来说,礼郡王相当得刻薄。政和帝眉毛微挑,笑道:“礼郡王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圣上英明,臣以为只需一方旧手帕就足以了,臣记得甄太妃最爱手帕子。”礼郡王淡淡一笑,眼里却闪现出得意的神色来。政和帝和柳鸿飞被礼郡王的提议弄得先是一愣,柳鸿飞因为身份的缘故,只是微微勾起了嘴角,抿住自己的笑意,而政和帝却忍不住哈哈一笑,随即拍了拍礼郡王的肩膀,赞赏了几句。“那就这么办。”政和帝十分满意这个提议,是啊,赐书太过奢侈了些。

    钦天监选定的日子,百官入朝拜见政和帝,随后政和帝接见各国派来的使者,虽然大央朝有些地方已经稍逊西方,但是此时整个世界还没有有能力与大央朝相抗的国家,至少现下有心无胆,就是大央朝一直头疼的草原蛮夷,海上流寇,都不足以撼动这个王朝的基石。政和帝端坐在龙椅上,神情严肃,一股无形间的冷然威严在大殿里盘旋,这是来自于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利以及强有力的国家实力为后盾的,那些使者们在参见政和帝的时候,按照着大央朝的规矩,行礼拜见政和帝,直到政和帝说起,才站在一边,然后再是下一拨的使臣。

    贾珍看着一拨拨的使臣,虽然说万国来朝着实夸大了些,但是他有印象的那些国家,无论是大央朝周边的,还是英吉利等国家都有使臣来到,他们的服饰在大央朝土生土长的人们来看来是十分古怪,不伦不类,当然不仅仅是衣着,他们的脸甚至说汉话的语调都带着几分怪异,不过在贾珍眼里倒算不上稀奇,但是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那些洋人,日本人低下他们的头颅,在中国人面前没有骄傲子衿,有的只有谦虚恭敬。真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贾珍在心里默默地感叹道,在他的时空里,那些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都可以对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随意地指手画脚,美国甚至派飞机飞入一个国家的领空,横冲直撞,而中国当时的落后,是军人选择用同归于尽的方式捍卫着热爱的国家每一寸的领土。贾珍突然想起艾青的一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在这样的场合下,不仅仅是大央朝的皇帝,文武百官审视着这些使臣,等待他们道出这次的来意并作出回复,就是这些使臣也在揣摩着如今这把龙椅上坐着的九五至尊。其中不少使臣都曾面见这位九五至尊的父皇,上一任的皇帝文渊帝,而他们在京城住着的时候也没少打听这位皇帝,这位皇帝和上一位皇帝的个性处事几乎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使臣们心理活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见到这位九五至尊之后他们对于自己此行目的的成功性有了完全不同的判断。

    礼部拟定的单子,先由高丽的使臣来阐述来历,彼时高丽以及茜香国用的都是汉字,说的也是汉语,只是发音不准,显得古怪了些,但是要听明白并不是什么难事。高丽素来都是三部曲——赞美,哭穷,感谢,毫无新意,这次也是一样。高丽土地贫瘠,尤其是北边,难以种植植物,南边倒是好上很多,只是若是碰上天灾**,就显得麻烦多了。高丽这些年天灾**,便十分捉襟见肘,而高丽的君主很快地想到一个法子,那就是找他们的宗主国求助,毕竟高丽是大央朝的属国,大央朝的君主不能够见死不救。

    “朕记得你们上半年已经向朕朝见说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