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黄金时代-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无归。

    韩枫让二大爷把这300万用在首农绿色与朝阳、通州农民合作的投资资金,迅速展开了两地谈判合作,同时柳诗雅的基地改造工作也马上开始——喜羊羊用自身已经达到300万资产的总额做抵押向京中信银行贷款300万用于大型仓储的建设费用。喜羊羊已经跨上了自我保障发展的道路。

    晚于喜羊羊完成十日营收报的羊羊餐饮烤吧七店总净利达到日净均3。5万,月均更是达到了恐怖的00万!也就是说,孟秋歌的年内创下千万利润的目标理论上已经完成,因为按这个收益,每个月就能再开4…5家店,如果装修和人工、供料能跟上,这将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可事实上,和便利不同的是,烤师和服务员都需要培训周期,装修时间更长。而且烤肉店用工数量每个店都在20—30人左右,这是个极为庞大的群体,七店同营已经是孟秋歌当下管理的上限,食材供应的上限,再想扩张只能先解决人力和供应的问题。

    阿妈的调味品工厂已经能调试机器,原料已经买了过来,舅舅们都成了阿妈的帮手,姥姥身体也好的很,竟然还能跃身上马,连骑个几十公里去丹镇买东西……看到姥姥的时候,韩枫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自己活着是真实的,就是来这个时空改变她们的生活的。谁说现在的她和他们不是仅此一生呢,毕竟世间重生者寥寥无几吧?莫不是,世间奇人皆穿越,伟人俱重生吗……

    姥姥给好久没见着的大外孙亲手下了一锅蒙古面条儿,韩枫吃了五大碗。小屋子里无比的温暖,透过窗却看到了小河对岸边,那个已经久久没有生火的小屋。

    “小枫,想她了吧。”姥姥吐了一口旱烟,淡淡而言,“女子嘛,就是娶来生娃、传宗接代的。我不反对她闯事业,可是——人活着有的时候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钱,有吃有喝能像天上的雄鹰去飞。哎,可惜了的,这世道已经变了,变了。听姥姥的话,世上再找不出另一个能比玲花对你好的女子,姥姥看人的眼神准着呢,她可是我从小带到大的啊。”

    韩枫默默的“嗯”了一声,实在不知说什么。

    “倔娃。”疼惜的摸了摸韩枫的头,姥姥不再说这个话题,儿孙自有儿孙的福,这已经是第三次和外孙说这事儿了,姥姥心里有些落寞。

    在姥姥家住了一夜,韩枫开车回松城,随后坐上去常春的火车,再乘长途汽车向东南,坐一天的板车到达珲城。

    这座以森林为名,位于三省交际,日本海上中国唯一的出海口,就在这一年,已经确定为国家级开放城市,历史上以宁古塔区被爱新觉罗皇族列为封禁之地和龙兴之地,实实在在是个非常优美而特别的城市。人口虽然不多,可是拥有汉族、满族、鲜族、俄罗斯族多样特征的小城,显得十分别样。

    前生,韩枫的新兵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然后送去了距离这里六十公里的长白山上某边防团,据说那个团还是从黑瞎子岛移防过去的,当年那场惊动了世界却记载不详的珍宝岛之战,韩枫知道的应该更接近事实真相。

    而韩枫所在团就在下一年,将在重新堪定的国界上建立东方第一哨。虽然韩枫不在那个营中,可是却也去观摩过,一年半的边防兵生活,和常涛班长共进过三次城。

    这个城当真是“雁鸣惊三国、虎啸震三疆”的地方,韩枫来到后来修望海阁的地方,眺望着远处的俄境和海天一线,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既有国土失离的怅然,也有前生今生纠结在一起的麻燥。

    常涛,现在应该是一个四年的老志愿兵了吧,一直没提干,只要进狼牙可惜不顾条件,应该就是在五月份左右,他犯了错误,会被发配到团后勤养殖基地,距离珲城团部四十公里的山林江畔去养猪。而前生韩枫是在新兵下连之后被分到猪场的,应该是赶年的四月份儿。现在,等于是提前了半年多来到这里,而且自己不再是新兵——

    这一路上,韩枫想了若干个能把常班长诓出部队,别再继续当老兵的办法——如果按原轨迹,也许这个世界没有了自己这个新兵,他不会因救人而受重伤?韩枫不知道老天爷的剧本是怎么拿的,也不想故事向那个方向发展,来这一趟,就是想办法把他弄走。反正,他的脾气注定了在部队里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和叶方华一样,是个心中有追求,不屑于世故的人。加上家庭出身的骄傲和孤独,没好。

    在团部的外头转了一圈儿,看了看前生新兵训练时呆过的地儿,然后等了半天才遇到一个到大兰屯的大拖拉机,一路蹦蹦,冒着灰烟,傍晚时分到了边团后勤部所属的猪场。

    这个大兰屯已经距离边境不到三公里,而就在明年重新堪界之后,整个山那边儿整个的一大块都会成为我国的领土,而现在中俄双方都在这个岛上有所存在,界线不明,双方哨兵只有一个班,可长达三十六公里的林区,有数不清的可以走私、越境的小路。

    这里是2营的巡逻区,韩枫有小一年半的时光就是在这漫长的林海边境线上度过的。那个时候,刚刚从学生转成个士兵,被陷害的事导致心情很不好,是个孬兵。也是常涛很快带他出了低谷期,单拉训他一个,逼他学文化课,超强训练,养猪,带着一起抓走私犯,两年后考上军校,离开这里后竟然十年未能再回来,常班长也就再也没了音讯。

    拖拉机上,还有别的外地人,五个,各带了一大麻包的东西,叮叮当当的,能听出来装的是酒。两瓶高度的老白干,能在这边换一件纯皮子大衣或者俄军官的厚呢大衣,那边儿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吃的喝的,而解体之后的俄国92年正是无比的艰辛,当真是有什么都拿出来换吃用甚至还有胆大有手段的,偷运过枪支,贩卖过俄国媳妇儿。

    哦,对了,还有一个听说的真实的故事。

    关于底盘的故事。

    当年就是这么一堆手拎包,小道客们中的一位,竟然用一瓶儿红星睡了一个俄国大妞,而且不是偷情,是人家的汉子大大方方的推他老婆上床的。而且,更巧合的是一炮打响,这位走私哥有了个俄国儿子,只可惜叫俄国的哥们爸爸……那家伙说,折腾一晚上,都没摆弄明白。底盘大啊,要不是年轻有劲还坚挺,根本就得自卑到当场站不起来。

    那个时候的韩枫,特心驰神往。啥叫老汉推车呢?底盘大就推不动啊,真个不明白。说给常班长听,被一顿狠揍。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214章 这个兵种也不是想当就当得的() 
【感谢我先看看好么和黑姐打赏、感谢小雨培根月票支持。】

    后来,这个招式也试过,没有想像中那么神奇。

    当然也许是因为云希的底盘没那么大的原因,并没有更多的快感。

    对于别的女人,韩枫没有想过,天天拎着脑袋在各个部队忙乎,回去能有交个公粮的时间就不错了。不过,前生就这个年龄的时候,荷尔蒙爆棚,又能见着来来去去的大洋马,天天都能听着那群倒爷汉子们的各种显摆的荤段子,实在有的时候晚上做梦都会整点事儿出来,虽然根本不知道怎么整。最麻烦的就是八一大衩洗了湿潮气重,干不了,只能将就着用体温去哄干。

    只是说了一个底盘的问题就被常班长揍,后来再听说到别的,根本就不敢说了。再后来常班长和走私犯成了死敌之后,干脆就再也没有过和这堆人的交流。

    有交流的时候也是来抓人,只要出现场不管遇到谁都抓。没想到今天竟然也混迹在这些人中来到了大兰屯,这个住满了内地过来倒货人的村子。

    因为边贸管理完全是放任自流的状态。

    政府的人想管了就管一管,不想管就自己也来卖点啥换东西。

    逢周一、四、日开市的时候,这大兰屯上也有边市,只不过大多数都是口岸商品能准许的,没有大宗商品,不过却会夹带着贵重和违禁类的东西,比如软玉和钻石,甚至还有枪。部队巡逻只管这种的情况,至于几瓶酒换个姑娘来住一宿的事情,没人会管。

    监管时有时无,对面的毛子得了钱或者酒,更是睁眼闭眼不会多管。

    拖拉机进村,韩枫在村口跳了一来。

    熟悉,又陌生。

    亲切,又像是隔空,恍然间就像回到了新兵刚下连后的第二周,因为打架被发配来到这里时的场景差不多,只不过和未来的相见差了8个月的时差。

    这次来,就是要在常班长遇到那件事之前把他忽悠走,年底复员回家。当然,如果能弄到蒙羊这船上就更好了,总比他后来四处抓贼管闲事人生无常强的多。

    牌子还是那块斑驳的木头牌子,猪场围墙也还是那条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出来的围墙,远远的看过去,就像印象派画家搞的长廊一样,很有感。当然,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子臭味。上百头猪的规模,也不小了,全团全年的肉有一大半都在这里,还有一大片的菜地。除了一个后勤班,还有三个抗米援朝复退后的鳏寡老兵,也老守在这里,把这里当家一样守护着。

    娃子们也像敬爱自家爷爷一样的尊敬着他们。站在门口的就是朱大爷,到朝国去过,虽然只是一个后勤给养员,甚至连米国人都没见过,可仍然被兄弟们当成英雄,老人永远都是一身灰军装,大皮鞋。

    “你找谁?”

    老人八十来岁声音很亮,就差对着这个小走私贩吼了。

    在他看来,背着个大包来到这里的外地人,个个都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坏人。眼神很是不善!

    韩枫这才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可不是这个院子里的兵——想进去?

    怕没那么容易。

    “我找常涛!”

    大声喊。

    “什么掏?”

    “常涛!”

    韩枫摇头,朱老耳背还非要天天守门,就这样。

    “常涛,常班长——我是他家里的弟弟!”

    老人想了想。。。

    “没有你找的个人!”

    “不可能!”

    韩枫笑道,“是这么高,人很有力气,战斗素质特高——”

    “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老人已经很不耐烦,看着这个油头粉滑的家伙心里就不爽,连连的挥着手。

    韩枫只能苦笑退了两步,“您老是不是朱爷爷,朱昌国朱爷爷!”

    老人一愣。顿了三秒,“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韩枫嘿嘿一笑,从包里挤出一包东西,递了过去。

    “朱爷爷,你看我知道你是谁吧?是常班长告诉我的,喏,这是你喜欢的辽西老旱!”

    呀!

    老人的眼亮了!

    立即把袋子抓了过去,“你咋这也知道,我就喜欢家乡那边儿的老旱烟啊!”

    其实,韩枫最紧张的是,万一常班长不在呢?

    显然这个担心是完全多余的,这个时候,那个高大而英壮的身影已经从猪圈那边儿绕了出来,推着喂猪的车,大步流星的走。身后还跟着他们几个——也是曾经在一起大半年后来退伍的战友,依次是大宝、六子和庄子,反倒是名字已经想不起来,绰号还能记得。

    入班不久,韩枫当年也有了一个绰号,疯子。

    “我弟?”

    站到了韩枫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