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黄金时代-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色的人成为像乔尔他们一样的工作者,等等。按刘书记的说法,这是韩老板的回报社会,国家之举,若真能坚持下去,能成功,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几个利好在一起,市里正式立项,全力支持韩枫这个足球事业落地。

    能不能成,未来会不会陷入黑泥潭,韩枫不去想太远。职责化还没开始,规则正在建立中,九十年代的第一批职业化球员是最辉煌的一代,也是最嚣张的一代。同时黑水黑幕也是从这一代开始。无所谓,玩手段拉帮派打黑球,真要搞,干就是了!当然最好的结果是以引领出一个正常的联赛,虽然这个希望几乎不可能。

    市里最大的支持是政令文件,也就是后世威力甚大的红头文件。各乡镇建一所足球初中,在现有公立小学开展校级和校际联赛,体育老师负责足球工作的会再得一份津贴,向初中输送一个优秀队员得一份奖励。每县境内建两所足球职业小学和初中实施住宿制,初中毕业实在没前途的孩子会优先安排在蒙羊体系内部工作。

    全市建一所职业足球高中,预计招收每年级1000人左右的规模,其中外市人员预留均200人左右——这么巨大数量的群体,对应的就是海量的资金投入,比如,每个孩子的食宿全免,每月还有10块钱津贴,成绩好的还有10—50块的奖励……

    每乡镇修建标准足球场一块,由各乡的足校直管,偏远山区上不起学的地方建“狼牙”足球希望小学,第一年保证12个县每县三所,全部由蒙羊公司独立施工完成,没编制老师由蒙羊公司代发工资,并进入蒙羊人才体系。

    在职业队梯次建设上,市里支持蒙羊提出的企业和社区的业余联赛以及普通高中校际联赛,批准各社区和高中建足球场,也由蒙羊公司给资金。同时也大力鼓励地区内其他企业建自己的俱乐部。所有被俱乐部选中的17岁以下、20岁以下优秀球员有送荷兰留学的机会,21岁以上正式球员有推荐入荷国俱乐部的机会。

    如此,预算从最初的500万飙升到了三年需要投入1500万左右规模才能完成所有承诺和建设,300个最贫困村的小学就占去了一半左右的资金——就为这个投入,市里党组会全票通过。

    至少300个驻村老师市里也有难处,韩枫提议蒙羊系职工脱产代职代课的支教办法,同时向全国范围承诺,来支教的毕业大学生,在支教之后拥有加入蒙羊公司的优先机会,进入人才储备库的人百分之百调到重要岗位上工作。

    仅这一句,董真知道,光蒙羊的十家公司就会有多少人来支教……这小子,是不是太拿钱不当钱了!

    蒙羊模式又添一笔新的,扶助教育,企业责无旁待!

    乔尔问过韩为什么不去人口大省,毕竟适龄人口越多选到天赋级球员可能越大。当他知道这是韩枫个人推动整个地区,自己掏腰包搞的事业时,他惊叹了!感觉不可思议,社会主义的富豪是这么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吗?

    其实,国人才更不理解。等于拿钱打水漂,因为这根本不会有收益啊!参加会议的行政总监、秘书王丽丽完全没料到这个足球计划的庞大,投资1500万……真的值吗?

    不过,他们又一起,将建起300所驻村小学,孙洪根想想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惨境,立即不再质疑。

    1500万,盖蒙羊大楼都够了吧?差不多是蒙羊现在营收能力的5年纯利收入——这钱,一定又是韩枫从别的地方搞来,不然到处都缺钱,首期300万之后,明年就得到位700万……这意味着韩枫这几年赚的钱都得砸进去!

    当过国企总经理的孙洪根吸溜的牙花子直疼。

    而韩枫要建的足球俱乐部的名字叫“狼牙”。

    这是个特种部队的名号,常班长想去没去了的地方,是一个侦察兵梦寐以求的地儿。

    韩枫也没去过,只见过一个狼牙的兵,常班长的战友,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技能足够配上狼牙的名字。

    韩枫想打造一支具有草原狼精神的球队。

    希望草原上憨厚的汉子能化身蒙元时代的游牧民族祖先一样,把足球场当战场去用血和汗去拼一个未来。

    

第212章 人和人不能比() 
这句话,也将会是所有足球希望小学的一条校训。

    韩枫最坏的打算,如果未来真的陷入无法避免的黑球世界,那就投巨资在自家地面上玩耍……有天赋的直送荷国,老子真就不信泱泱十亿人民找十多个能踢球的就找不出来!

    职业高中留外省市的名额目的就是吸引高水平青少年来上学。未来也许和后世的许大印一样搞一个足球大学,让穷人家有天赋的孩子也有个未来。至于国家足球改革的成败,韩枫干涉不了,也不会去干涉,借处蒙羊的巨大影响力和300所小学的大举动,1500万拿到一个地区开展足球运动,从社会系统和最底层做起,让穷孩子来踢球,用血汗打造自己的未来,烧钱?那就烧吧。

    这个就太远了,现在如能在市府的全力配合下,搞一个遍地开花的普训和青训,让那些没希望上文化课学习的孩子能有上学的选项,这钱也就不会白投了。至于钱多少,韩枫没放在心上,想干的事情里虽然也有拿钱去装个逼,砸个二代,可是遇到的二代三代里没有一个炫富加脑残的,所以后世某点的装逼文严重失真。

    晚饭后,陈国华带狼牙俱乐部全体教职工和韩枫座谈关于一线队的问题。

    韩枫如此宏伟的蓝图让几个老外激情澎湃,幻想着十年时间亲手建一支中国的阿贾克斯,甚至能踢出世界的顶级俱乐部——那简直不能太美。

    特别是在这个看起来十分穷困的地区,能帮上一群孩子,再发现一堆马拉多纳、罗纳尔多一样的天才……这可是一生的荣耀,为了这个工作,也知道韩枫也搞的没钱了,他们中的乔尔和奥斯汀甚至不想要工资了。

    “我孤身一人,只要有饭吃有球教,钱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能在死之前完成这么伟大的事业,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乔尔拍着胸脯说到。

    韩枫摇头工资当然必须得开,再缺钱也不差这点钱,韩枫也十分欣赏乔尔他们做的前期工作。

    他们几个来这些天里,已经针对北方人特别是蒙族人很像匈牙利、捷克人一样的体质及运动特点,提出了全欧洲模式培养的规划。因为身体的高大壮而不是短快灵,所以确定了以长传冲吊,高打快打、防守反击为基础的球队培训基调。

    按他们的说法,不管第一批找来的是什么样的球员,狼牙队的未来在还没有发掘出来的孩子身上。人的特点决定了球队的气质和技术打法,所以最合适的就是团队配合作战的欧式打法。在此基础上,再去发现个人。个人技术因人而异培养,真能发现一个天才球员,那再改变打法也不晚。

    组建一线队,陈国华已经走访了几个体校。

    红山口会议六月份召开之后,各地改革马上开始,各省的体队,尤其一些缺钱少人的各省队都在波动中不知自己的前途在何方。其实海市的足球基础也相当不错,中小学都有足球联赛,可是这次改革已经把这个要求从文件中移除了,也就是说,松峰市并没有按足协和体育部的要求进行改革,事实上松峰也没有足球基础。于其它城市,很多球队都因缺钱面临解散。按陈国华的说法,承诺给发工资就能挖一波球员来。而辽足等甲级联赛的高水平球员,想弄也不一定弄来。

    “之前我做了一些信息准备。”韩枫拿出来早在一个月前,刘乐就收集到一起的八支甲级a组联赛、十二只乙级联赛,以各省体队为主的队伍大名单,还有一些不能打上这个赛事,却在记忆里挖到的名字,把资料交给陈国华,“画了圈的人通过分析和判断定下来的,相信奥斯汀和大卫去考察一定会满意。”

    李鸣、齐宏、范志义、赫海冬、孙挤海,殴处良、高锋……

    有几个还画了*号,标了不计代价的要拿到手。

    “赫还是部队的人,怕是难。”陈国华摇头,“国内前锋也就他打的有气劲,再不就是这个叫杨辰的也不错。不知他的母队会不会放人,估计难。听说明年准备一年,94年正式职业化,我会按大卫的建议,建和阿贾一样的标准来设计,预算已经做出来,初步的计划,用市体育馆不自建球馆就已经200万左右,这个还没和你说。”

    “不多不多,球馆也一定会建的。”

    “韩,我们定位在一座小城,这会严重影响门票和广告收入的,不如去首都吧。”大卫摇头,“毕竟松城的人口基数和经济水平都很低……”

    韩枫摇摇头,笑了。

    “相信我吧。真阿贾的球迷不是世界各地都有吗?更有很多欧亚大陆的人会选择千里迢迢的去现场看球。”

    想想也对,大卫不再坚持。虽然这里的环境艰苦,可是老板和总经理几乎全部放权给自己了,能亲手打造一只中国的阿贾,最好是等职业化对接世界之后,再去抢阿贾的人过来……该死的,我一定要报了这个扫地出门的仇恨!

    接下来,就是各种招募工作,特别是希望工程和俱乐部都需要人才来推进,韩枫把孙洪根留下,把王广秀从京城调回来帮助陈国华组建队伍。第一笔款项则是东凑西凑,甚至从大哥那里挪了两百万过来才填上,不过,刘云那边儿过不了一个月就会有好消息传来,那笔钱就扔在这个坑里吧,为了心目中足球的未来,为了以后看球不次次受堵,为了国内心中扶不起的阿斗,烧点儿钱又算什么呢?

    孙洪根带来了一个韩枫几乎都忘记了的消息。

    他那一万亩地种了大西瓜的土地上,每亩地出产了五千多斤的西瓜,因为个大味甜口感好,每斤卖到京城、津城的价格在1毛左右。

    也就是说,光出产的西瓜,就能卖出500万元!去了运费人工等成本,至少能赚300万元左右。

    “早知道种瓜能赚钱……哎,这都是命啊。”孙洪根无比的懊悔,可他知道,就算土地再在他的手里十年,他也不会种西瓜。300万,早就把他投入的20万倍番过去了——人和人不能比啊。

    

第213章 底盘大就推不动() 
其实,连韩枫也没想到竟然会收获了——因为那边儿的天气十年九涝,能长出甜瓜,这么大个头的瓜,那简直就是老天开眼。记得前生在白镇黑城靶基地的时候,那边儿的百姓种瓜几乎都不抱希望能收成的。有一年没一年无所谓,谁知今年天好不说,首农的新型瓜种也十分给力!最大的成本是人工和运输,从黑省运到京城就占去了一半多,可要是不运出来,也卖不上价,在当地西瓜卖不出直接扔沟里连牲畜都不吃的。

    这300万夏瓜摘掉之后,二大爷种秋白菜,过秋收了再来京城卖。连哈城和吉城都不考虑,二大爷韩立峰给外派工人开的工资非常高,很多人甚至想连家都搬过去就在农场干活生活不打算回来了。。。

    有想法就好,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来选去,不管怎么选,只能走一路。

    一路无归。

    韩枫让二大爷把这300万用在首农绿色与朝阳、通州农民合作的投资资金,迅速展开了两地谈判合作,同时柳诗雅的基地改造工作也马上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