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梨园生活手册-我要成角儿-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有啊,我一直都记着当初的承诺,天长地久我等你……莲昇!不要走,你听我解释,莲昇!”
  一阵骚乱使得秀绒从梦中惊醒,幸好只是一个梦!
  “把行李打开,快点!”睁开眼的秀绒,没有看见莲昇,而是看见了一群日本兵,他们正用手中的刺刀,抵着行李。
  ————————————————
  ①响排:有乐队参加的排练,演员不穿正式的服装,也不化妆
  ②彩排:演员穿正式服装,化妆,带乐队走台
  ③回戏:剧团(演员个人)或剧场由于发生特殊情况而无法开锣演出。
作者有话要说:  

  ☆、打对台

  
  原来是一群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残兵游勇,包了前面的一节车厢,在车上闲得没事儿干,就狐假虎威的到处找茬。秀绒还没醒过神来,揉着眼睛问,这是要干啥?琴生说,快起来,日本人要例行检查。
  秀绒惊醒,七手八脚地将行李打开。日本兵用刺刀将箱里的衣服挨个跳起来看看,又胡乱扔到一边,原本整齐的衣服都被翻了个乱七八糟,可惜他们一无所获。车上的人们虽然害怕,但是心里却也有几分底气。战争已经进入尾声,接连有好消息传来,大伙儿都知道日本人气数将尽了,现在无非是最后的发疯罢了。
  一个头上打着绷带,手上还打着石膏的日本兵,指着秀绒的衣箱,用蹩脚的中国话发问道:“这是什么?”
  琴生挡在秀绒前面,抢先回答说:“这是戏装,太君,是戏装!”
  “西装?是西装更得打开,我们就爱穿西装!”石膏兵敲着衣箱说。
  琴生解释道:“不是西装,是舞台上演戏穿的戏装,太君,您不能穿……”
  “八格!”石膏兵二话没说提起枪来就给了琴生一枪托,琴生的鼻子流血了,车厢里顿时乱作一团:“打开!”石膏兵叫嚣着。
  “哥,你就给他们打开吧,咱们这些东西,又不是违禁品,怕什么!”秀绒愤愤地说。
  衣箱打开了,盔头、褶(xue二声)子、凤蟒、水衣、腰包、彩裤和彩鞋,一层一层码得整整齐齐。火车上有懂戏的人见了,眼睛都直了,啧啧称赞:“姑娘,您这身行头真齐整、真规矩啊!”
  可惜这些好看的手工戏装,在这些野蛮人的眼中,比一堆破衣烂衫还不值钱。石膏兵要拿刺刀去挑衣服,秀绒立刻用手护住,陪笑说,太君,我们登台还指着这些戏装,请您高抬贵手!
  秀绒的话引起了石膏夫人兵兴趣,他扔开了衣服,这时另外一个日本兵趁秀绒不备,狠狠踢了她一脚,将她踹得跪倒在地,随后用手将她的脑袋按在衣箱上,石膏兵上前握起秀绒的下巴,脸上带着玩味的笑意,贴着她的耳朵说:“啧啧,中国的女子比衣服还漂亮!”
  其他人一看不好,一哄而上跟日本兵撕扯起来,就在这时只听“砰”得一声,不知是谁的枪走了火,众人纷纷抱头四下躲避,车内顿时乱成一团。日本兵随即借题发挥,说秀绒他们私带军火上车,要拉下去彻查。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沈燕林带着两名随从军官,从车厢的另一头匆匆赶来。随从驱赶着人群说,铁道部次长来了,大家让让。
  沈燕林挤了进来,看见琴生他们都很狼狈地蹲在地上,而秀绒则跪在地上,两手被一个日本人硬架在身后,头被迫按在衣箱上,下巴攥在石膏兵的手里,形容很是痛苦。
  “我是沈燕林,我以铁道部次长兼交通部次长的身份命令你们,即可放人!”沈燕林一脸正色道。
  其中一个日本兵颇不以为意,仍旧叫嚣着:“你凭什么!你们整个中国都在我们大东亚共荣圈里,你们的所有东西,包括人,都是我们的!”
  沈燕林微微一笑,命随从打开收音机,随即何应钦庄严的讲话传遍了火车的每一个角落:“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9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的结果,中国将走上和平建设大道,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车内安静极了,每个人都屏气凝神仔细聆听着,生怕挺漏了一个字眼。广播结束了,车厢里先是极其安静,而后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那些刚刚还耀武扬威的日本兵,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地。
  秀绒问沈燕林,您不是说要晚几天才离开北京吗,怎么现在会在车上。
  沈燕林温柔地说,直觉告诉我,你一定会去上海。兵荒马乱的,我害怕你有事,提早一天走,路上还想着能不能跟你搭同班火车。没想到真得赶上了。
  秀绒闻言很感动。
  这次去上海,秀绒也幸得由沈燕林牵头指引,才免去了她初来乍到的不住所措。在沈燕林的引领下,她正式下拜帖给上海第一霸主杜月笙。此时正值抗战胜利,杜月笙从重庆返沪,开始收割旧部,重振旗鼓。他当然不会亲自过问秀绒这个初出茅庐黄毛丫头的事情,但是拜帖是一定要有。每一个到上海的伶人都要去拜会杜月笙,这已经成为梨园行的一个共识,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大伙儿来上海就是想赚钱,谁都不想找不痛快。秀绒递这个拜帖,说明她是懂规矩的,不是一马二虎的。
  之后便是排戏码、写水牌①、登广告、卖票,大伙儿都是头次来上海,都卯足了劲儿想打个头炮,开个好头儿。正当大家紧张筹备的时候,从丹桂第一台的经理Mr。Right那里传来消息,秀绒的师父王先生也此时正在上海,在天蟾舞台演出。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令原本成竹在胸的秀绒有些气馁:她原想王先生年事已高,料定他不会再复出舞台。没想到,抗战胜利后他竟然再度出山,还与自己一起同在上海。她想起了自己曾经翘过师父的班底,踢走琴师,重组班社的事情。她心虚,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师父。
  而此时丹桂第一台的经理Mr。Right先生正与秀绒商量让她多贴戏,贴拿手好戏,争取从风头和劲头上盖过天蟾舞台。秀绒心里乱糟糟的,她想让这位喋喋不休的经理歇一会儿,好想想如何应对师父。于是她问Mr。Right,上海的戏院多的是,你们丹桂第一台为啥老跟天蟾舞台过不去?
  令她没想到的是,当秀绒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Mr。Right先生的神情就变得愤然,口气也很激烈,他操着一口英国味儿的中国话碎碎念道:“不要提天蟾,一提天蟾我就生气!我们丹桂第一台始建于大清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是上海最早的戏院之一。虽然中途易主更名,但是我们的地位在那里。那个天蟾舞台才建了几天,就敢叫天蟾……”
  这时一个杂役把秀绒拉到一边悄悄地对她说,在这里千万别提天蟾,莫说是天蟾,就算是兔子也不能提,一提我们经理就急,他老人家来中国以后就把他在英国吃牛肉的习惯给戒了,成天吃兔肉,这辈子算是跟兔子结了仇了。
  秀绒听了来了兴趣,忙问,这到底是为啥啊,怎地跟兔子有这么大的仇怨呢。
  杂役说,您初来乍到的不知道,这里面有个缘故。我们这丹桂第一台,曾经是上海最老的戏院之一,后来易主了,就没落了。那个天蟾戏院是后盖的,号称是“远东第一大剧场”,人多势众、财大气粗。我们叫丹桂,他们就叫天蟾,偏就压着我们。他们用的是神话传说中“蟾蜍折食月中桂”的典故,您看见没有,他们都想把我们给“吃”了呢,您说这不是跟我们打对台是什么!
  说到这里Mr。Right插话道:“这也正是我这次找沈次长邀请你来沪的原因,你这次一定要好好演,无论如何都要给我打败天蟾,灭灭他们的威风!”
  听了这话秀绒心里才彻底明白了,敢情这是一个早已布置好的圈套,人家都已经下好绊马索了,就等着自己来了往里头跳呢。
  秀绒不想参合他们之间打架的事儿,只想安安心心唱戏,于是对Mr。Right说,既然我来了,这戏我一定会认认真真唱,这我能保证,请您放心。但是要我代表丹桂第一台跟天蟾舞台打对台,我恐资历不够,难能从命!
  Mr。Right闻言大怒,扯着秀绒来到沈燕林的面前,在他面前吵嚷起来:“是你给我打过包票的,说她是京师‘举世唯一优等坤角’,我好水好茶地招待着来了,原来名不符其实啊。不行,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
  ①水牌:水牌是临时记事用的漆成白色或黑色的木牌或薄铁牌,因用后以水洗去字迹可以再写,故称。在戏园子门口的水牌一般写今天是哪个戏班子演出,唱哪些戏,演员名字之类。
作者有话要说:  

  ☆、这天下并非你一人之天下 捉虫

  
  Mr。Right扯着秀绒来到沈燕林所在的包厢,此时的沈燕林正与其夫人在厢中小叙。Mr。Right不懂中国人的规矩,不顾外面随从的阻拦,直接就把秀绒给推了进去。沈燕林见来者竟是筱秀绒,不觉大惊,面露不悦道:“你怎进来了!”秀绒也不怯场,拉过Mr。Right说是他“押”我来的,他找您有事儿!沈夫人是明理之人,见此情形立刻起身谦让,并对沈燕林说:“你们聊,我在楼下车里等你。”
  沈夫人原是一位王府格格,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王府也跟着败落了。但是旗人姑奶奶说一不二的做派与秉性,却完整地遗传到了她的身上。其实,自当秀绒闯进门来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秀绒一定是沈燕林的情妇,但是她却可以做到丝毫不露声色。一来是她与生俱来的那份自信,二来也是源于她所出生的那个王府家庭。曾有挑事儿之人问她,筱秀绒是唱戏的,逢场作戏的狐媚功夫一流,就不怕沈爷被那贱人拐跑了吗?沈夫人则十拿九稳地回答说,我阿玛除了我额娘之外,还不是有好几房的妾侍,妾侍多乃是家族兴旺的表现,这不足为奇。你看我阿妈有那么多的侧福晋,可在府里当家主事、说一不二的人,还得是我额娘,代战公主再厉害,她能大得过王宝钏去吗?只要有这前后顺序和主次位置的规矩在那儿摆着,凭她怎么狐媚,不过就是个花架子罢了!
  不得不说,沈夫人这股子与生俱来的底气,着实令人服气,在稳固自己地位的同时,也给了丈夫十足的脸面。这种定力与自信,真不是常人所能极的。
  但是这做情妇,也并非是秀绒的本意。她只想认认真真地将戏唱好,其他的事情她也不想掺和。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我们可以构造美好前景,却抵不住前进之路上的事与愿违。结局,不到最后的那一刻,谁也无法预料。人生的难题就在于,你无法预料结局,却要去承担结局。
  秀绒对沈燕林解释说,戏我可以好好唱,但就是不能跟王先生打这个对台。徒弟绝对不能跟师父打对台,不能抢师父的饭碗,这是梨园行的规矩,我得守这个规矩。
  沈燕林说,规矩是人定的,我可以改这个规矩。
  秀绒颤声问他:“你凭什么?”
  沈燕林说,凭我一句话就可以叫人封了这丹桂第一台,凭我现在正包你,凭如今这天下是我的!
  秀绒噤了声,1948年的冬天,没人敢跟国民党说不字。
  在沈燕林的威逼之下,秀绒不得不妥协。王先生在天蟾舞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