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朔的野心可不仅仅局限于大夏。
华夏思想必须易于传播,才能在海外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远的不说,大夏现在就有很多海外领地,急需一套思想武器,武装本土百姓。
如此一来,对大夏统治也是有益无害。
欧阳朔今天提出的三点要求,就是未来赫赫有名的“大夏治国三原则”。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储君
的欧阳朔的一席话,艳惊四座。
孔老夫子再次拱手,敬服说道:“王上提的三点要求,可谓高屋建瓴,必将开华夏文明之新篇章,我等必当尽心竭力,办好此事。”
就连老子等人,也是点头认同。
欧阳朔的胸襟气度以及高远的战略眼光,彻底征服了在场的诸子巨擘。
“不知对此思想体系,王上可有取一个名字?”孔子问。
诸子百家的思想基本以学派名称命名,比如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大夏现在要编制的思想体系,却是融合百家思想,自然得另行命名。
欧阳朔想了一下,回道:“就叫炎黄思想吧,那是华夏文明的根。”
“这个名字好。”
孔子最先赞同,他是最崇尚上古先贤的。
事情定下来之后,欧阳朔就起身离开,将事情转托给姜尚负责。整个整编工作将持续到盖亚六年的除夕,春节开衙之后,就将正式颁行于天下。
…………
夏宫,无极殿。
欧阳朔刚一进殿,就看到冰儿正在逗弄两个小宝宝。
家里添了两位新成员,冰儿这位小姑姑倒是比欧阳朔还高兴,没事的时候就跑来陪两位小宝宝玩耍,给他们带来各种新奇的玩具。
这些玩具大多是冰儿之前自己用的,小小少女现在长大了,却是不再玩,统统送给了小侄子跟小侄女,还美其名曰:“继承!”
或许在这一刻,少女是真的长大了。
冰儿无疑是非常聪明的,自进入游戏以来,玩耍的同时,经过五年虚拟课堂的进修,已经完成小学跟初中学业,目前正在进修高中。
转眼之间,少女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
除现代学业,冰儿的国学修为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或许是因为修习《无垢心经》的缘故,冰儿无论是悟性,还是记忆力,都高人一等。
无论学什么,都是一教就会。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俨然已是一位小才女,让教她的国学大师们赞叹不已,直呼“神童降世”,很是刷新了他们的三观。
日前,欧阳朔已经聘曾国藩为冰儿的太师,张廷玉为冰儿的太傅,共同教导冰儿。无论是曾国藩,还是张廷玉,那都是一等一的大学问家。
曾国藩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还是传家,都是一等一的楷模人物,最是适合当老师。张廷玉知识渊博,为人谦恭,很是受到欧阳朔的信任。
现身荒野之后,两人不用做清朝奴才,不留辫子,身心一下变得完整、舒泰起来,整个人都在慢慢锐变,形成一种更让人放心的儒雅气质。
有此两位大臣当老师,可谓冰儿之幸事。
除两位大臣外,欧阳朔还聘请王峰为太保,另有少师、少傅以及少保等数人,无一不是得到欧阳朔认可与赏识之人。
王峰自在赤壁之战断臂之后,在青儿的鼓励下,两年来,日夜重新修习武功,领悟八极精义,更是在神医华佗的帮助下安装了一只钢铁假手。
曾经勇猛的神武卫将军,再次浴火重生。
前不久,在欧阳朔的默许下,王峰更是跟青儿结婚,被招为长公主驸马,敕封一等伯爵,成为皇亲国戚,一时风光无二。
婚后,王峰请命,想再回军中任职。
欧阳朔却是想到一个更适合的职位,那就是冰儿的太保。
太保地位尊崇,又不用真的上阵厮杀,兼且保护冰儿的安全。王峰身为驸马,一等伯爵,骤然走上高位,别人也不好说闲话。
兼且王峰忠诚可靠,又是王朝老臣,自然值得信赖。
太师、太傅、太保,这是王朝太子才能享有的老师阵容,却被王上给雪月长公主配上,未免引人遐想,很是在朝野引起一番波澜。
看王上之意,竟是有意将雪月长公主培养为储君?
最担心的就是宋家了。宋天雄当即指示担任交州郡守的儿子宋文,上书朝廷,称雪月长公主为女儿身,如此安排,有违礼制,请王上斟酌。
朝中大臣也有持同样观点的,一一上书。
据目击者称,那天,王上的脸色当场就黑了,摔下奏章,大声斥责道:“简直糊涂!本王再三重申,大夏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王朝,不搞历史上的那一套。却还是有人抱着封建余毒,顽固不化,居心何在?!”
君王之怒,犹如雷霆,让整座夏宫都变得安静起来。
当天,欧阳朔就下旨,以宋文“不够稳重成熟,妄议国事,尚需历练”为由,指示行政院,着交州郡守宋文三年之内,不得升迁。
这对宋家简直是晴天霹雳。
作为宋家唯一活跃在大夏官场的独苗,宋天雄还指望着,在大夏再次对外扩张时,宋文能再进一步,晋升为行省总督呢。
现在却是一下化作泡影。
欧阳朔此举,无疑是对宋家的敲打,警告宋天雄不要试图介入皇家之事,更不能参和进设立储君之事。
此为禁忌。
据悉,欧阳朔甚至准备降斥宋天雄的爵位。好在宋天雄消息灵通,当天下午就急急忙忙地进宫,见了王后宋佳,才算平息了这场风波。
不管如何,经历此事之后,宋家在大夏的地位是一落千丈。
明眼人都看明白了,王上虽只王后一位妃子,却也绝不允许外戚干政,甚至视其为忌讳之事,不给外戚一点机会。
宋家想借助王后、世子,来提升家族地位,那是真真打错了算盘。
当然,大夏毕竟还是处在古代背景,对此事不理解的臣子还是大有人在,欧阳朔也不能一一斥责,只是做了冷处理。
欧阳朔都想好了,待明年开春之后,就将冰儿送到琼州郡观政。琼州郡本就是冰儿的领地,欧阳朔这位兄长只是代为管理。
冰儿去琼州郡观政,履行领主职责,乃天经地义之事,谁也无法说闲话。
欧阳朔已经下令,在崖山城修建一座长公主府,供冰儿下榻之用。未来,冰儿能否真正成才,继承乃兄霸业,成就一代女皇,就看她的造化了。
针对此事,兄妹两还曾经有过一段对话。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只要你想,这天下都是你的
冰大概是在一个月之前,夏宫。
那天下午,欧阳朔在回寝宫的路上,偶遇冰儿。彼时的少女正依在栏杆上,对着碧绿的湖面愣愣出神,不知在想什么心思。
“一个人在做什么呢?”欧阳朔走了过去。
冰儿明显一怔,转身脆脆说道:“哥哥,你吓到我了。”
望着冰儿蹙起的眉头,欧阳朔心中一动,说道:“看来我们的少女是有心思了,能跟哥哥说一下吗?”
“是国子监。”
兄妹两一向是无话不谈,冰儿有心思,却是不会瞒着哥哥。
“国子监。”欧阳朔咀嚼一番,“可是那些堂兄表亲,在背地里说什么闲话?”自古学堂就很难有真正的清净,少不了是非。
国子监作为欧阳氏的皇家族学,很多时候,其中的人情纷杂很可能就是大人世界的延续,就更是是非之地。
欧阳朔却不会干涉。
未来,欧阳家要真正立足希望星球,本也不需要太过单纯之人,不沾是非,不会耍手段,又如何成长?!
即便是冰儿,也无法独善其身。
甚至于说,因为冰儿高贵的身份,她往往会成为漩涡的中心。
“那些人说,宇儿是太子,将来要跟哥哥一样,当大夏的王。等宇儿长大了,哥哥就再也不会疼冰儿了,是这样的吗?”少女抬头,眼光闪动。
欧阳朔心中一叹,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
“自古天家无亲情!”
欧阳朔也不知道,等到宇儿长大之后,会是怎样一副模样。他的儿女,注定了要在大染缸中成长,不知童年为何物。
等到那时,冰儿又将置身于何地?!
欧阳朔从没忘记他奋斗的初衷,如果冰儿过的不舒服,那一切都没了意义。想到这,欧阳朔突然心中一动,问道:“那你想当大夏的王吗?”
“我吗?”冰儿显得很惊讶。
少女已经长大,渐渐明白王的意义,跟在哥哥身边,她一路目睹领地蜕变,目睹哥哥的权势一天高过一天。
但到底什么是王,她现在还不甚了了。
“你可以试试。”欧阳朔说。
他早就发现,这位冰雪聪明的妹妹身上,有着一种跟他一样的,与生俱来的特质,能够体察人心,洞彻世事。
欧阳朔至今还记忆深刻,在他畏惧被权力吞噬之时,是冰儿站了出来,脆生生说了一句:“哥哥,不要怕!”给了他莫大的力量。
或许,冰儿本就有这样的天赋。
欧阳朔既然无意维持一个封建王朝,自也无意一定就要“子承父业”。对欧阳朔而言,无论是宇儿,还是洛儿,还是冰儿,在他心中都是同等重要。
“哥哥说过,只要你想,这天下都是你的。”欧阳朔鼓励说道。
冰儿闻言,终于展颜一笑,“那我就试试。”
欧阳朔默默点头。
此刻的少女怕是还不知道,她的人生轨迹已经悄然转了一个大弯。未来,她将面对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凶险莫测的人生。
“是福是祸,皆由人定。”
“就当这是一场历练吧。”欧阳朔在心中说道。
冰儿的修炼天赋并不下余欧阳朔,未来在希望星球,未尝不能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来,成就一段足以跟欧阳朔媲美的人生传奇。
望着眼前的灿烂少女,欧阳朔突然想到了盖亚。
“或许,这是最好的选择吧!”
欧阳朔抬头望天,似乎要穿透迷雾,望见那神秘莫测的所在。
…………
九月十一日,夏宫。
肃穆的御书房内,法家巨子、西南大学堂法学院院正韩非子,内政大臣卫鞅,内政副大臣狄仁杰以及大夏高级法学顾问等人,一一在列。
在欧阳朔明确百态,大夏以法为治国根本之后,整个法家都沸腾起来。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欧阳朔召见诸大臣,共同议事。既然确立法为治国之根本,就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而不是流于表面。
欧阳朔是位雷厉风行的君主,说做就做。
“《大夏法典》是大夏依法治国之根本,本王不说,诸位也能明白其地位。但是在《大夏法典》之外的其他细分领域,法还是空白,急需填补。”
卫鞅等人听了,深以为然。
《大夏法典》就像一部总纲,虽然也保罗万象,主要还是总览全局,对一些具体的案件,内政官吏在审议时,还会遇到难题。
这就要求制定相应的细分法典。
欧阳朔说道:“其他领域可暂且搁置,但是有三部法典最是刻不容缓,需要提上内政院的日程,尽快制定完善,并且颁行于天下。”
“请王上吩咐!”
“《民法典》、《商法典》以及《刑法典》,此三部法典囊括民事纠纷、商业纠纷以及刑事案件,跟百姓生活其其相关,当尽早制定。”
卫鞅一听,立即了然。
作为内政大臣,主管王朝律法与监察,卫鞅这位法家门徒这两年可没少跟大夏法律顾问打交道。
《大夏法典》的制定,就是双方一次成功的合作案例。
眼下之卫鞅,早已不是秦国之卫鞅,而是顺应时代变化,深耕法律领域,博闻强识。如果放在联邦,怕也能当一名大法官。
卫鞅的成功蜕变,可看作大夏重臣转变的一个缩影。
对于如何构建大夏法典体系,卫鞅心中已经有一个大致框架,只是王上不主动提及,他也不好主动说。
王上提的三大法典,跟卫鞅所想,简直不谋而合。
因为早有研究,卫鞅显得信心十足,道:“还请王上放心,三个月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