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呢?”夏鸿升又问。

    “推举。”

    夏鸿升继续笑:“还有。”

    “以功入仕,如贤婿般。”李世民又淡声答道。

    夏鸿升笑了笑,又说道:“其实还有一种很主要的途径。”

    李世民一愣,继而眉头忽而一展,一拍大腿,道:“流外入流!”

    夏鸿升点了点头:“正是。朝廷官定三十品,从九品下之外皆为流外,包括在朝廷或是地方各部衙任职之胥吏,办事之人、专门的技艺人才等小吏,皆属于流外之职。这些为朝廷做事的人,虽未被编入正式官职,但任满一定年限之后,经试合格,便可到吏部参加铨选,通过之后授予执事官或散官,进入流内,成为朝廷的正式朝臣。”

    “贤婿的意思是,将教席先生编入流外,使之成为得以出仕为官的途径之一,如此一来,便会有更多人愿意主动成为教席先生,以图流外入流!”李世民想到流外入流这四个字的时候,便顿时明白过来了夏鸿升的法子。不禁大为兴奋。

    “不仅如此。”夏鸿升继续说道:“大多世人之所图,不过富贵二字。出仕成官,因功于国,得以勋爵,是为贵。将教席编入流外,使其有了出仕为官的机会和途径。若是在加以丰厚的薪资俸禄,使之宽裕,使其有了较好的生活条件。两者结合,自然能够吸引无数人投身教席先生这个行业了。”

    说完,不等李世民发问,夏鸿升又继续说道:“自然,天上不会掉金子,世上没有白来的好事。既有了出仕为官的机会和途径,又有了足以使生活宽绰富裕的俸禄。这么优越的待遇,自然相应的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

    “如何要求?”李世民问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百年之大计,而教席则是直接施教的人,直接将教育施行的人,直接面对学子的人,故而更要有严格的要求。不仅是学问知识足以教授他人,更要在品行德性上可以成为榜样,成为典范,来引导学子。一言以蔽之,不过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李世民沉吟片刻,深有同感:“是极!是极!为人师者,的确应当如此。不过,这八个字说来容易,真要做来,又何其之难!”

    “故而,小婿奏请,所有教席皆由朝廷钦定,由朝廷创建一所,乃至于多所专门用于培养教席先生的学院。这个学院所教授的学子,不为别的,就是冲着教席先生去的,里面所教授的一切知识一切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来一名附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要求的教席先生。”夏鸿升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酝酿良久的计划:“只有从这样的专门学校当中毕业出来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朝廷钦定编入流外的教席,才能享受优越的待遇。谁想要做教席,就要先在这样的学校当中接受严格的培养教育,待学校认为其合格并考核的确合格之后,再由朝廷授予其教席资格。有了这个教席资格,朝廷才会将其分配到各地的学校当中,成为编入流外一等,并享受优越待遇的朝廷钦定教席。”


………………………………

第1164章 李老二送钱

    李世民对夏鸿升提出的办法很是满意,当即便拍板决定见先在泾阳修建一所这样专门培养合格的教席先生的书院。正是依托泾阳书院来办。

    第一所朝廷创办的教席学院,却依托于泾阳书院来办,归于泾阳书院来管理和施教,朝廷只负责出资和检验最终的成果,就好像是朝廷出钱出力替泾阳书院办了一个下设学院一般。这也是李世民的考量。

    眼下能依照泾阳的教育体质和内容来教授别人的,唯有泾阳书院里面的学子。将教席学院设在泾阳书院内,就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尽量多的将泾阳书院的学子吸纳进来。

    而且,夏鸿升的格物之道,囊括万象。李世民也有意普及教育之后,推行的是泾阳的学子们所学的那些知识,而不仅仅是原先传统的那些学问。

    这就更需要从泾阳书院汲取。

    因而泾阳书院卒业的学子若是入这个教席学院,则只须一年,来学习另外一些如何教书育人的技能和方法。而其他人就读这个教席学院,则须读满四年,将泾阳书院所教授的知识学完,并学习教书育人的技能和方法。

    李世民的这般打算,正中夏鸿升下怀。

    两人一拍即合,就这么定了下来。

    “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朝中与国子监那边,贤婿不须操心。只管专心办好这所教席学院。”李世民对夏鸿升说道。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一直有心办一所师范学院。如今承蒙岳父大人相助,定然将这师范学院办好!”夏鸿升拍胸脯保证:“泾阳书院后面小婿留得有现成的空地,就是为了能有朝一日建一所师范学院,来为大唐培养无数优良的教师。我大唐不缺人才,缺的却是一个好的引路人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当年贤婿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朕一直深以为然。倘若这所书院建成,大唐凭添无数伯乐,更要发现无数千里马了!”

    “陛下。”李世民话音刚落,就听见一声呼喊,转头就见长孙皇后莲步如云,款款而至,到了李世民跟前,盈盈一拜:“妾身见过陛下。”

    李世民正要点头,却忽而眉宇间一愣,继而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来,盯着长孙皇后上下看看,鼻子抽动起来。

    未及仔细去嗅,却又忽而不着痕迹了。李世民面色更是讶然。

    “陛下为何这般盯着妾身?”长孙皇后明知故问,笑着问道。

    “观音婢,你身上这……”李世民惊讶的说道:“端得好闻!这香味温润雅清,庄重大气……相得益彰,相得益彰!这就是那香水?”

    “这还只是其中一味。”李丽质笑道:“过几个月花期来了,还会有更多不同的气味。日后生产起来,还会有专给男子用的香水。”

    李世民转过头来,盯着夏鸿升,笑道:“贤婿的花样真是层出不穷,叫朕屡屡大开眼界啊!朕正要问那自行车的事情,没想到香水又出来了。贤婿倒是闲不住。”

    “不是闲不住,实在是没办法。”夏鸿升顿时做出一脸的悲戚之色,颤声道:“岳父大人,小婿……穷啊!”

    李世民愣了一愣,嘴角抽了几下:“滚犊子!你穷?倘若你穷,那这天下恐怕没有富人了。”

    “岳父大人,话不能这么说。”夏鸿升赶紧连连摆手,说道:“小婿虽然挣得多,可花的地方也多啊!旁的不说,光是泾阳书院,一年小婿就要按到里面多少钱?泾阳书院是小婿心血所在,小婿想要保持它的纯粹性,不到万不得已,小婿不愿意将其进行商业改造,通过泾阳书院来盈利。所以一年光是泾阳书院的各项开销,就要将小婿赚的钱花去大半。泾阳教育体制改革,要修建好几所新学校,都是小婿出钱出人出力。铁路,小婿出了大头。西域的商道又受了限,商队的收益大减。所以眼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啦!”

    “说起来这个,朕听说你召集长安行会,联合各个商行的商号们,要一齐对西域动手。”李世民问道。

    夏鸿升对李世民知道此事并不意外,答道:“是。小婿决定效仿古之管仲,借商人之手灭掉西域诸国!”

    “借商人之手灭国?”李世民睁大了眼睛,笑道:“商人如何能灭国?西域诸国虽小,可到底也是一国,仅凭商人,可灭?”

    “搅乱市场,混乱供需,将其国人引出命脉行业,放弃本业,最终造成其经济瘫痪。经济一旦瘫痪,则民怨四起,稍加挑拨,便足以激起民变。”夏鸿升说道:“西域诸国,经济都很落后,不成气候,甚至根本不成称之为正常的经济,想要扰乱,太简单了。而去西域诸国都很小,不过区区几城而已,一旦激起民变,稍微使些手段,也就拿下了。”

    “好,那朕就且看看商人的手段了。”李世民笑了起来,说道:“倘若贤婿真能领着一帮商人为大唐立下开疆扩土之功,那朕就业送给商人们一份厚赏。”

    对于此事二人心照不宣,已经不须提前谋定商量,便能想到一块去了。

    “还有,既然贤婿都这么说了,那朕这个做岳父的,怎么也得帮上一帮。”说罢,李世民又笑道:“这样罢,这自行车和三轮车,朕要一大批。宫里采买,这三轮车倒是极其方便。武侯巡街,差役巡城,这东西可以代步,又比马匹动静小,容易控制,比起走路又要轻松和快了不少,用处极大。于寻常百姓来说,也是十分便捷的代步工具了。此物虽说是贤婿的设计,但却是军机坊的匠人做出来的,不过,看在贤婿那番话上,朕也就不计较了,都给贤婿了罢!”

    哎哟,夏鸿升心头狂跳了几下。宫中采买,武侯巡街,差役巡城……这是要从宫中到武侯到各地衙门都采购来用了,这得多少辆,得多大的市场啊!

    李老二这是给自己送钱了啊!

    “哈哈,小婿拜谢岳父大人!”夏鸿升乐得合不拢嘴。


………………………………

第1165章 高昌暗涌之始

    西域,古有三十六国,而今许多都已然埋在了漫天的黄沙之下。剩下的,也一直都生活大国的夹缝当中,犹如墙头野草,艰难的过活。

    大国博弈,小国永远都是棋子和牺牲品。

    不过这几年来,西域诸国的日子似乎好过了一些。

    不仅仅是一些,是好过多了啊!

    高昌国的国主麴文泰斜倚在卧榻上,一边看着舞姬们的舞蹈,一边心中感慨。

    突厥被打垮了,虽然仍旧还有一部,但是在唐朝的打压下,如今只能做个缩头乌龟,什么动作也不敢有了。薛延陀倒是得了势力,但是距离大唐又太近,因而也不敢造次。吐蕃没了,吐谷浑也没了。

    周边的这些国家,都因为大唐,被灭的被灭,夹起尾巴的夹起尾巴,反倒是让西域这些加在它们中间的小国,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大唐又鼓励商业,无数的商队每天从西域经过,给西域诸国带来了大量的,原本只有大唐才有的东西。大唐似乎也有意同自己的附属国搞好关系,因而原本不准许卖的粮食,在西域也可以低价买来了。

    唐朝来的商队,那可算是财富的来源了。他们带着无数的货物游走在大唐与极西之地中间,来进行贩卖。而高昌只需要多盘他们一下,多立一些税目,便可以从商队的身上,得来无数的财富了。

    至于大唐?

    商人地位低贱,大唐不会因为商人而对自己的属国动手。即便动手,中间隔着七千里的沙碛之地,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国也不会以大兵相加。故而,全然不须担心。

    “启禀国主,令尹求见。”一个声音打断了麴文泰的思绪。

    “传。”麴文泰挥了挥手,让舞姬们退去一边,自己坐了起来。

    麴氏王国以高昌为王都,以长子为继承人,称“世子”。国王之下,置交河、田地二公,由王子担任,分别镇守交河、田地二城。王廷内,置中郎,传宣王令。置令尹—人,兼理高昌郡事。

    很快,令尹进了殿内,行礼之后,说道:“启禀国主,近些时日以来,我高昌境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