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几个月就要动身了。”
………………………………

第458 又见李奉

既然在皇帝面前领了命,夏鸿升就得回去操持了。这消息传到易秋楼耳朵里面,自然是让他欣喜不已,当即就表示要立即动身出发,去给夏鸿升招揽一批人来。夏鸿升肯定得拦住他呀,这既然真的要成立组织了,那就得先有规矩,无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了体现自主,夏鸿升所幸让易秋楼来制定这个详细的规矩。让易秋楼来定立下这个规矩,可以尽量以江湖侠士的身份和意识去制定约束,而褪去些朝廷的影子和官气,才不会然那些侠士觉得自己是在跟朝廷当差。

    其实夏鸿升最终所希望看到的这个组织,是一个以保护国家和人民为使命和任务的,活在暗处的一群保护者。他们保护国家,保护人民。他们只参合到那些危害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事情里面去,而不参合到朝代更替,权位变迁,内战这些事情里面。无论天下变成了怎样的天下,变成了怎样的社会,皇位上变成了谁――个体亦或是群体……他们始终与其保持合作,冷眼旁观,绝不参与。唯有那些普通人处理不了的,且又危害这片土地和这些人民的事情,才会令他们于暗中现身。

    在易秋楼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的制定着规矩的时候,夏鸿升也决定自己再抄一本字就叫做《侠客行》,但是内容却不是金老爷子的那本,而是一本以式描写这个暗中保卫这这片人间的组织的故事。等这本书传开了,看得人多了,人们对其中的这个暗中保卫着这片人间的侠客组织充满神往和憧憬的时候,自己就可以装比的来一句――你知道《侠客行》里面的那个侠客组织,和那些侠客吗?那就是我们。想要加入么?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句话简直就是对这些侠客们的真实写照。这首诗干脆就立于这个组织的正堂吧!――对了,得起个名字啊,不能这个组织这个组织的叫,听起来跟坏人似的。

    可不敢真的学后世的叫“龙组”,那样李老二就要把本公子拉出午门外切吧切吧剁了。挂到城门楼子上面风干了。

    不管怎么说,在夏鸿升的多方忽悠之下,这个组织得以成立了。

    江湖中,应该不乏那些如同李奉一般武功高的跟超能力似的人物。这可是一份了不得的力量啊!若是能够通过这一个组织将这份力量给利用起来,让他们的力量不去涉及到那些无法承受的普通人,而是用到保护国家、保护百姓上去,岂不是更好。如此一来,普通人就平平安安的过自己普通人的日子。武功高强的坏人自然有武功高强的好人去治,完美!恩,说不定几代之后,这个组织就演变成大唐江湖事物管理局了。

    “呵呵呵,老奴拜见夏侯!”夏鸿升正坐那儿臆想着呢,就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来。

    夏鸿升转头一看,哎,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这不正是李奉么!

    “李老爷子?您怎的来了?”夏鸿升惊喜的站起了身子来,过去将李奉给扶起。心里就已经猜到他出现在这里必然是李世民授意,加入这个组织了。一来,他武功高的跟超能力似的,江湖经验丰富。二来,他对皇帝极为忠心。这两点,足以让李老二将他安排进来了。

    李奉直起了身子来,对夏鸿升笑道:“老奴奉陛下旨意,前来跟随夏侯,听候夏侯调遣,协助操持设立聚集江湖义士之事。”

    “那可太好了!”夏鸿升虽然已经猜到李奉的来意。但还是做出一副惊喜的神色来,说道:“本来我心中没底,那帮江湖义士往往也心气甚高,我又没有同他们打交道的经验。如今有李老相帮,就松了一大口气了!”

    “却不知夏侯有何定计?”李奉笑问道。

    夏鸿升将李奉请到旁边坐下,然后说道:“如今正在由易大哥制定规矩,稍后,易大哥会去找一些他深为了解的同道中人前来。之后,可借助文武大会物色人手。挑选其中合适者,看看其是否愿意加入进来,吸收人手。”

    “文武大会?”李奉笑了笑,说道:“去年就听说要办这个,结果因为乱党的事情给耽搁了。不过,恕老奴直言,去参加这些个东西的,往往多是沽名钓誉之辈,想要博个名头罢了。真正的高手,又或是真正的侠士,却是不屑于参加这个的。”

    “我自然知道,不过,若是能找到几个好苗子,不也是好的?且总归会有几个志士出现的。关键是,通过这个,可以造势。”夏鸿升摇头笑道。却并没有多说。李奉他不知道什么叫引导社会价值观。文武大会上面,可以进行造势,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概念更加形象直观的传达给更多的武者。毕竟,看事的终究还是文人和普通人居多。

    李奉点点头:“这倒也是。”

    夏鸿升说道:“李老放心便是,我管教这个组织还没有成立,便已然名满天下,人人心驰神往。”

    李奉一愣,疑惑的问道:“名满天下?这……老奴却听陛下说,这一组织不能外示于人啊?”

    “当然,真正的组织自然是不能够为世人所知晓的。”夏鸿升笑着点头道:“于世人眼中,这个机构只是一个神话,一个传说,一个虚构的并不真实存在。李老试想,若是一个您心中憧憬而神往,却又清楚的知道这是虚假的,真实中并不存在的组织,忽而让您知道它是真的!且还要邀请您也加入其中,您会不会更加激动?”

    李奉想了想,继而笑了起来,说道:“夏侯对人心,当真是看得透彻。老奴自愧不如也!世人皆听闻这一组织的故事,一边心神往之,一边又知道这只是故事里面的虚构。忽而有一日,得知这是真的确有其事,且自己还能被邀请,自然激动万分,跃跃欲试。”

    夏鸿升朗声而笑。
………………………………

第459章 侠客行

长安城中,新的一日又已到来。

    一大早的,手里拿着报纸吆喝的报童就又出现在了街头了。一如他们刚出现的那一天早上。

    不同的是,人们已经习惯了报童们的吆喝,不少人经过报童的时候,会放慢了脚步,听一听今天又大概有什么新闻了。说起来新闻这个词,也是通过报纸才知道的。顾名思义,就是新鲜的见闻嘛,人们愿意这样通俗而简单的记下它来。

    同样也有许多的人会驻足停下,将一枚铜钱交给卖报的报童,然后接过来报童恭恭敬敬递上的报纸,一边翻开看着,一边缓缓前行。亦或是往手臂下面一夹,匆匆的继续朝前赶去,等到有空坐下来,再将上面的内容一一细看。

    最急着看的不是第一版上面朝廷的新闻,而是先翻开到了后面――那《天龙八部》,可是等的叫人心焦了!

    不过,仔细找下来,今日的报纸上面,却并未见到新的一回《天龙八部》了,取而代之,却是另外一篇文章。

    不禁好奇,第一眼看下去,就先看见了一行字来――“余近来常观《天龙八部》一书,见其中诸侠客,心神往之。而尤敬萧峰。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忠于国,贞于情。心系苍生,悲天而悯人;气吞山河,舍生而全义。今观其人,而念及往日,余尝从商,经略西域,自长安而出,须过突厥而至西域诸国。当是时,余结识一人,名曰慧彦道长,结伴而西行。适逢突厥掠边,而陛下新承大宝,突厥背信弃义,趁此时机兵发大唐。戍边之卒奋战而亡,而援军未至,余与边民数万。拘囿于城,惶惶不可终日……”

    这却读来不似之前的故事,反倒像是谁人在写自己曾经之经历。并无曲折情节,全然平铺直叙。不过。一看之下,也叫人不禁心中好奇,想要得知此人所经何事。

    “……为救一城之民,拒突厥之虏,其人独自出城。而突厥兵临城下。唯见阴风呼啸,黑云压城,道长孤身立于城门,合手称号‘三清道尊在上!请宽恕弟子!今日为免城中万民生灵涂炭,弟子要大开杀戒!三清道尊在上,弟子慧彦愿以一己之性命,同殉将丧命于弟子手下之突厥士兵,一切因果罪业,均由弟子一肩承担!’……言罢,道长缓步而行。至于突厥军前,朗声自言‘吾乃中原小道慧彦,尔等休想再前进一步!方才败战者不过前锋,大唐如贫道之侠客不知凡几,尔等欲入大唐,须先过贫道这关!’突厥铁骑蜂拥而上,只见道长忽而身形一纵,登时不见踪迹,唯见漫天残影,而突厥骑兵惨嚎毕现。纷纷坠落马下!……少顷,道长屹立不倒,身侧遍地尸首,然其人亦鲜血满身。合掌而立。半晌,两方皆无动静,数个突厥人以为道长寂灭,斗胆而前,却顷刻间为道长一掌劈成两截,污血遍地。突厥人大为惊骇。肝胆欲裂,不敢再前,纷纷勒马而逃。道长亦无动静,待援军而至,百姓纷纷上前,却见道长已然身体冰凉,驾鹤西去。唯余面前地上血书数句,正道是:漫漫红尘天道远,悠悠白云西山垂。孤岭深沙埋壮志,宿梦未酬我心悲!当是时,哀哭遍野,余亦泪目而悲,久久不能平复。恍恍惚数年已过,今观天龙之萧峰,复又忆起当日之道长,何其相似邪?余心有所感,终日思索,乃有所得――天下所谓之侠,恩怨情仇而已,此乃小侠,不可与道长、萧峰二人并论。而何可堪欤?乃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是而已。”

    读报之人,不觉间已然被这篇文章所写之事吸引,待看到后来,见道长一人而拒突厥铁骑,不由直觉浑身热血奔涌。再看及道长终于以一己之力败退突厥骑兵,却也身死阵前,顿觉满腔酸楚,却又豪情激荡,热泪盈眶!

    夏鸿升在自家门前,手中也拿着一张报纸。将上面的这篇文章仔细看过,仍旧不免心中一番动容。

    这本是后世里一个游戏之中的情节,不同的是,唐军变成了贞观年间的唐军,而大食换成了突厥,僧人慧彦,也变成了道长慧彦。

    后世里玩这个游戏,到此情节成为游戏**,慧彦大师以天下苍生为念,决心用武力舍身挽救大食和唐朝之间的兵祸之后,面对必死的结局,沉吟出了那首诗,生死已不再重要,心中惟一羁绊的是没办法去天竺求佛。这种大无畏的胸怀!不能不叫人敬佩,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如今蓦然回首,有一种“出师为捷身先死”之感,真是慷慨激昂,而令人感慨万千,不愧引得无数玩家落下热血之泪。

    夏鸿升将这个情节设计成了附和现下的背景的事迹,放到了报纸上面,通过一个行商之口,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视角,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事情展现给了众人,令众人容易相信这是一件真事。明日,报纸上还会有一篇从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笔法描写的,关于“慧彦道长”的事迹,以佐证这件事情。再往后,会有“深究之人”挖出“慧彦道长”的身份籍贯,以证明确有其人,确有此事。“慧彦道长”会被塑造成为一个榜样,这个榜样比武侠大侠更加具有真实感,让人们知道原来现实中也真的有武侠故事里的那种大侠,因而拥有更加巨大的号召力。

    再往后,会有一本名字叫做《侠客行》的武侠故事面世,里面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慧彦,当然,会在开始就直接交代侠客行这个故事是虚构,是编的,只是借用了慧彦这一形象,以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