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小蝴蝶-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权贵市场吗?程攀原本还担心这种计划经济会出问题,后来仔细研究后确定,担心这种计划经济影响经济发展,在目前这种工人匮乏,工业落后,物资不足的条件下完全是饿死鬼担心高血压。

程攀明白了共和经济的情况,但是很多外地来的商人,很不理解共和的情况,从某种标准来说,共和现在治下是个非常富庶的地方,无论是田野中长势喜人的庄稼,还是规模庞大的匠坊。没有乞丐,民众的面色红润,不像其他地方面带菜色,这些外地商人还发现这里的所有的人的精气神是一种昂扬的希望的感觉。但是就是这个地方,胭脂水粉卖不出去,宣纸毛笔字画锦缎没人买,最后这些商人无奈的得出结论,程攀这个恶棍将富人都抢光了,收买泥腿子。连官老爷都是泥腿子出身,这些泥腿子翻身了,还是没品位的泥腿子。这些当然是一些亏损了带着一肚子气的商人的酸话。古人的眼光还是有的,黄岩县出身,现在年仅19岁的陶宗仪由于去年三月议论朝廷是非,科举名落孙山。几个月后共合军开打,以绝对的战绩亮瞎天下围观者的眼,陶宗仪来到共和领地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很不适应,他作为读书人没受到期望中的重视,但是他的观察力还是极准的,“耕战”陶宗仪在回乡后提出了这个词,共和完全就是秦皇耕战国策的翻版,依靠农民种地,提供兵员,军功免税的政策实行,比一千五百年前多了一个工人而已。陶宗仪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虽然承认这种国策实行下来的可怕,但是打心眼里厌恶这种法家的非仁治国方案。陶宗仪的理论提出后又一次让天下的文人阶层提高了对程攀的敌视之心。

程攀不管这些,历史证明过的治国方式,程攀根本不屑于和这帮自认高贵者辩论,时间会让自己胜利。在这种高效的体制下,含山淮南线路正在高速修建,1349年10月,这条线路已经完成了大半,铁道兵提前在各个线路架设好从线路附近砍伐加工的枕木,然后蒸汽机车从和县行驶几十公里将钢轨运送到刚修好的前线,由铁道兵通过四轮马车运送到各个段实行铺设。

程攀忙着大生产时。方家军没和程攀打一声招呼直接北上向杭州发动进攻,妄图拿下这个鱼米之乡。程攀当然不会对这种行动给予积极的态度,毕竟方家军的军队离共和本土最大的工业区马鞍山工业区近了。

方家军三十二门滑膛炮在攻城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杭州岌岌可危。这时元朝北方汝阳王和七王爷进行了一番对话。七王爷说道:“察汗啊,你看江南这事该如何,杭州一丢,南方最后的粮食北运就没了”汝阳王说道:“禀告七王爷,应该即可派兵南下渡过长江救援杭州”七王爷担心的看着汝阳王:“汝阳啊,共和现在霸占着长江,他们又与方家军交好,他们会让我们过河?”汝阳王回答道:“共和与方家军两家亲密但是毕竟不是一家,况且共和早有能力截断我们的海运,但是大都之战后他们没这么做,说明他们现在与朝廷还不是完全敌对,王爷不妨私下派人问问程攀”七王爷点了点头。

几日后,程攀给了元朝三个字回复“付船费”。汝阳王的儿子(倚天中是儿子)得到朝中的肯定后迅速带着三万部队南下,来到长江后,发现了共和在江边的大型运输船。元军不敢确定,一位万夫长劝说道:“将军,这会不会有诈”作为这只军队的最高将领王保保说道:“共和没有害我们的理由,也不愿意害我们,程攀有志于天下,对这种下三滥的伎俩,他不会用”。在王保保的快速决定下,元军迅速登船过河。元朝大军出现在杭州城北,对于突如其来的元军,方家军上下完全没考虑过。方国珍手下的谋士认为程攀手下没有读书人,都是大傻,认为北上这次北上取杭州,程攀碍于盟友会迫于事实认下来,而元朝军队会被拦在江北。这些文人自认为会用计。也没通报共合军,但是程攀十分敏感,对于任何一支接近共和工业区两百公里的势力都会做预案,方家军这次不通告的行动完全触犯了程攀的逆鳞。于是程攀发动了浙江文人万万没想到的无节操反击就开始了,前些日子还到大都炮击,现在就放元朝军队过江了,这些文人体会到了共和外交的多变性。其实共和政府中的其他人也对放几个月前还是敌人的元军去坑原本是自家准盟友的方家军很不适应。但是程攀毫无心理压力的决定。感情式的交往是个人之间处事方案,但是绝不适应国家之间,两个执政体之间只有利益交换。况且程攀也没把方家军视为盟友只是将他看成可以利用的一个棋子。

棋子失控当然是要调整政策平衡大局。共和未来是要统一全国的,以长远的眼光来看,无论是方家军还是元军,在未来他们都是共和要消灭的对象。

第八十五章陶宗仪说程攀被喷

王保保的大军一登上共和为其准备的渡江船,在岸边的方家军探子就感到混乱了。方家军派出探子是,为了了解共和长江水上力量的实力,好为以后做打算。可是最后是二者沆瀣一气,探子回头汇报,方家军的主帅方国珍第一时间也没有相信,他把第一波探子扣押起来重新排了第二波数量多的探子,等到第二波探子带来了元军渡江的确切消息后,这一来一往的时间里,共和长江舰队已经将两万元军运过江了,同时和王保保商量好了随后的元军的补给价格问题,只要王保保肯出粮食,孙涛向王保保保证渡江元军此次南下绝不是一个在战斗。共合军保证元军在这次战斗中一定会享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王保保对共和现在的合作还是抱着一分戒心,当然这是正常人的反应,共和这次太像黄鼠狼给鸡拜年了。在孙涛笑眯眯的说完共和对元军的支持后,王保保的表情没有被其所动,冷静的问道:“贵方不会坐看我朝廷大军尽灭方家反贼吧?贵方什么时候会插手,给个底。”孙涛说道:“即使你们将方国珍全灭,我们都不会插手”“是吗?”王保保带着讽刺意味的反问着。孙涛敢这么说,其实是共和内部早已推演的过的。元军南下,与方家军对决,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是解了杭州之围就会在方国珍的抵抗下不得寸进。即使元朝真的有决心消灭方国珍,但是平顶浙东后在一年之内也绝对没有能力对共和实行军事行动。共和的武力只要阻止一种情况发生就行了。

孙涛微笑的说道:“没错,就算将军灭了方家军我们也不会出兵,不过有一种情况我们绝对会介入”“说”王保保冷声说道。孙涛换了一个严肃的表情以通告的方式对王保保说道:“贵军在杭州作战时,对当地百姓实行抢劫烧房我们都不会管,但是一旦我们发现贵军实施大规模屠杀行动,我军不介意再次北上登陆实行报复行动”王保保拔刀寒声道:“你们敢威胁朝廷天军?”孙涛掏出自己的转轮手枪将手指放在扳机上只要王保保稍有动静,枪口立刻转向……,孙涛手握手枪嗤笑道:“朝廷?我们不认。请你仔细考虑。”王保保怒视着孙涛好一会,最后无奈的把刀放下。孙涛见此也没说啥,随机转身离去。等到元朝军队登陆完毕后,元军最高统帅王保保在全军下达一个命令:“此次行动,严禁骚扰百姓,违者斩”。

共和将元军踏上江南的土地后,原本围攻杭州的方家军大惊,元军骑兵部队迅速赶到杭州,绕过方家军火炮正面炮击方向,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侧击击溃了方家军的侧翼,要不是方国珍的后备队,以强大的意志用长枪稳定了一道展现用这支坚强意志的步兵抵抗住骑兵的冲锋,情况就要大糟。不过方家军夺取杭州的计划彻底泡汤,在城头上的元朝守军士气大震,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的杭州元军看到,元军到来仿佛打了气一样。

方家军一路打来,可是真的做到了完全对蒙古人种族报复的政策,要不是这样,杭州那些草莓兵早就崩溃了。现在元军赶到,同时杭州四周被王保保打出了一个缺口,杭州恢复了与外界的物资和信息联系。

所以杭州战线到此稳定下来。方国珍手下的浙东文士谋士团算是丢了一个大脸,在开战前,他们一直遵从着抗元的累活让共和干,自己在后方抢地盘的政策,而且这些文人还有些坏水,他们看来共和现在与元朝停战了看似形成了默契,这些文人不希望程攀的共和军修养生息,在杭州制造冲突的同时打破这个默契,现在外人看来方家军一直是共合军的附属势力,共合军想继续保持这个两家盟主的名头就必须咬牙扛着,想让共和继续在北边定着与元军消耗实力。损耗国力,最后达成既能抢地盘扩张实力,又能消减共合军这个竞争对手和元军这个敌人的实力,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这些文人一直认为此计大妙,各个扶着胡须,就差没个扇子摆诸葛亮的poss了。不过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后,这些文人纷纷开骂程攀不要脸。如果程攀要是听到了一定会反问他们:“你们耍心眼时要过脸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方家军没料到结果总要收场是吧。于是陶宗仪这个年轻人自告奋勇的接下了这个说服程攀的重任,这小子也许是初秋战国的典籍研究多了,很向往那种文人嘴皮子一溜胜过百万大军的效果。于是他作为方家军的使者从来到共和。

作为使者的他当然还是见到了程攀,程攀看到他,问道:“贵使前来有何贵干?”陶宗仪说道:“我为大王安危而来”。程攀心里觉得好笑,这些古代使者怎么上来都是这一套,不是上来危言耸听,就是好像为对方考虑,最后扯到自己这一方可以帮助。搞得求人帮忙跟帮人帮似得。这些话耍耍皇宫中的刚掌握大权有些傻的春秋战国君主还行,对于自己来说没有,程攀说道:“贵使,想学张仪苏秦一流就算了,战国策我都看过,这点说服君王的说话技巧就不要在我面前卖弄了,快说来意”陶宗仪被程攀点出来有些脸红,随机说道:“大王此言诧异,大王志在天下,却对盟友做背信弃义之事,大王一旦失信,祸福难料”。程攀不会被这个迷魂汤所灌倒,说道:“你说错了两件事,第一我不是大王,我们采取的事禅让制,我现在是共和的最高执政官不是君王。夷狄有君不如诸夏无。第二,共和与方家军从来都不是盟友,我们只是买卖生意关系,你们付钱,我们买东西”。陶宗仪被程攀如此市侩的挑明的谈判方式弄得十分不适应。陶宗仪涩声道:“贵方就坐看我们被元军消灭?程执政唇亡齿寒的道理您不会不懂吧”程攀笑着说道:“你们是否被灭,对共和没影响,共和现在又能力消灭者天下所有的元军,之所以没有实行统一战争,原因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识字者来代替这天下的宗族文人的地方势力。”听到程攀这么明白的说出来,陶宗仪背后寒毛倒立,他颤音的说道:“你这是想灭中华道统”程攀朗声回答道:“你儒家还不配成为中华道统,元灭宋时,儒士凯歌赴难的有,但是为忽必烈牵马的更多,这种亡天下的大过,你们以为随便一糊弄,就不要承担责任了吗?”程攀看着陶宗仪心平气和的继续说道:“中华的道统自从董仲舒后,就被你们儒士好不客气的占了,现在我要告诉你们,儒家我不会灭,但是百家齐放必然出现,这才是中华的道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