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华-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锡其实也不赞同兄长将女儿送进宫去,但他只是隔房的伯父,也不好置喙,便将话题转开道:“明年就是你们伯祖父六十整寿,你大伯的意思,是叫我们都回京城。就连你二伯,明年一家子也要回京的。”
    “爹爹,咱们要回京么?”
    蒋锡点了点头:“回。”他脸上有怀念的神色,“爹有好些年没见过你伯祖父了,也不知他老人家如今身体可好。”
    蒋方回夫妇死时,蒋锡才十五岁,后头都是蒋老太爷照顾,连他娶妻都是一手操持,无锡这里的祖业,也是蒋老太爷做主分给他的,倒比长房两个堂兄弟分的都多一些。蒋锡与伯父自幼就亲近,多年未见,心里确实是挂念的,只是相距太远,只得每年托人带些无锡这边的土产进京,略表心意罢了。
    听说要去京城,曹氏有几分紧张,蒋燕华脸上却露出笑容来:“爹爹,京城是不是很远?我们几时启程?路上要怎么走?走多久?”
    蒋锡笑道:“京城啊,少说也要走二十几日呢。先走水路到天津,然后再换陆路。不过你们伯祖父的寿辰是明年四月,还有些日子呢,我们明年出了正月再启程也来得及。”
    曹氏略有些怯怯道:“既是为伯父贺寿,也该好生备一份贺礼……”
    蒋锡微微眯起眼睛:“伯父生性恬淡,不必备什么贵重之物,只仔细挑选些京城没有的东西才好……”他父母早亡,在伯父身边呆了十年,感情深厚,若不是当初出了事,也不会离开京城到无锡来。这些年不说回京倒也罢了,如今一提起此事,便觉得有些感慨起来。
    曹氏便有些为难:“江南这边的东西,逢年过节的也往京里都送过,若说京城没有的东西……”叫她到哪儿再去弄些新鲜的呢?
    桃华将信读完,折了起来放好,笑道:“若说新鲜东西,二伯父是经商之人,咱们再抵不过的。不过二伯父多在西北边行走,爹爹要寻新鲜玩艺儿,还是往南边去。听说广州时常有外洋的船来,不妨托人去打听打听?”
    一说这个,蒋锡便点了点头:“我正想与你们说这事——过几日我也正打算往广州去一趟。”
    曹氏吃了一惊:“要寻东西,老爷托人就是,实在不放心,叫林掌柜走一趟也好,怎么能自己去那般远的地方呢!”
    蒋锡笑道:“广州虽远些,路上却好走。茂通源商号的谢掌柜说,他家正好要派人去广州办一批货,我也跟着他们去瞧瞧。”
    桃华抿嘴笑道:“原来爹爹早打着主意了。让我猜猜,爹爹想去广州,是不是为了——安息香?”
    蒋锡哈哈大笑:“你这个鬼丫头,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桃华笑嘻嘻地凑过去:“爹爹,我也想去……”
    “这可不成。”蒋锡收了笑容,“你都快十三了,是大姑娘了。再说广州那边,听说风气跟咱们这边也不一样——”他看见女儿嘟了嘟嘴,连忙又说,“再说,爹爹出去了,那药堂和庄子还都要你看着呢。”
    桃华也只是试一试。毕竟这是古代,蒋锡虽然是极难得的宠爱女儿的父亲,也并不古板拘泥,但到底是古代人的思维:女儿过了十岁就是大姑娘了,可不能像小时候那般,打扮成个小子就跟着出去。且从前去的不过是无锡附近的几个城镇,广州却是货真价实的千里迢迢,蒋锡不肯带她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当下也不再做纠缠,只道:“那爹爹几时起程?这趟去得远,路上用的东西可要好生准备。”
    蒋锡不以为意地道:“这一路都是往南边去,天气也渐渐热了,衣物少带几件换洗就成,倒是南边潮湿,解暑祛湿的药物带几样就是。只是你今年生辰,爹爹就赶不及了。”往广州去一趟,少说一两个月,桃华三月里的生辰,显然是不及回来。
    曹氏一直插不上嘴,这时才忍不住道:“这么远的路,老爷……就是要买那什么香,叫林掌柜去难道还不放心?”自她嫁进蒋家,蒋锡从未出过远门,这会乍然一说要去广州那样远的地方,她顿时心里没底了。
    蒋锡摆了摆手道:“也并不只为那安息香,我也想去看看。难得茂通源也去办货,方便得很,不必担忧。”他虽然已有儿女,仍是有几分孩子脾性,说走就走,丝毫不以为意。
    桃华笑道:“母亲不必担心,父亲从前也常出门的。茂通源谢掌柜又是极妥当的人,定然出入平安。”她这位爹爹素性就爱游历,从前刚到无锡的时候,也曾带着她的生母时常出门,后来又带着她出去过。也就是新娶了曹氏之后,一连三年都拘在家里,这会儿有了远行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曹氏一脸的担忧,欲言又止,半晌才低声道:“我总是不放心……广州有什么好,就值得这么千里迢迢的走一趟……”
    桃华微微皱了皱眉,没再说话。自贤妃殁后,先帝虽未降罪于蒋家,但蒋方正自太医院辞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蒋家是不好再行医了。长房的两位伯父志不在此也就罢了,蒋锡却是自幼就跟着父亲学医,对药草极有兴趣。如今他不能再行医,就想写一本药谱,收入天下所有的药草,也方便学医之人使用。
    这个世界还没有李时珍,也没有《本草纲目》,蒋锡这个愿望,既是他的志向和爱好,又恰好填补了一块空白,桃华是大大支持的。既然要遍收天下药草,总在家里呆着怎么能成?蒋锡就这点儿念想,只是有家室牵挂,太远的地方想去也去不成,如今难得有这个机会能去广州,又何必拦着他。
    蒋锡也听见了曹氏的抱怨,不过他性情温和,曹氏自进门后对他又是周到体贴,还生了柏哥儿,故而也不放在心上,只从袖中取了一对镯子出来,笑道:“只顾看信,险些忘记了这个。”却是送给曹氏的生辰礼。
    曹氏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出嫁时嫁妆单薄,后头又是二嫁蒋锡,进门时衣裳首饰都没几件,还是这些年蒋锡陆续与她置办的。何况女子就没个不爱首饰的,这对镯子是赤金雕花镯,里头空心,份量不重,但雕刻了精致的缠枝莲花纹样,花心处还各镶了两颗珍珠。曹氏一看就爱,戴到腕上左看右看,顾不上说什么了。
    燕华在旁边夸奖了一番,便叫丫鬟捧上自己绣的帷帐。在花厅里自不能撑开,但也叫丫鬟扯着展示了一下上头的菊石图。
    蒋锡仔细看了看,笑道:“这绣得果然不错,燕华的针线着实精致。”又看了桃华送的软鞋,道,“桃华的针线也越来越好了。这颜色鲜亮,花样也别致。”
    薄荷在旁边,往那帷帐上仔细看了看。若论针线精致,蒋燕华更胜一筹,但那菊石图原本乃是淡墨所绘,绣在帷帐上未免显得略素气了些,的确不如自己姑娘做的软鞋鲜亮,肚里暗笑了一下,又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不动了。
    曹氏笑道:“都好,都好。”转头叫大丫鬟青果,“正好开了春,也该换下那幅厚的帷帐,就把这个支上去罢。还有大姑娘做的软鞋,也好生拿过去,不许弄脏了。”
    
    ☆、第3章 亲戚

  被生辰礼这么一打岔,曹氏也就不说什么了,众人团团围着桌子坐下,用起饭来。
    按惯例,吃罢晚饭,蒋锡总要去书房整理他的药谱,虽然马上要出门,也不改这习惯。曹氏便带了两个女儿去替他收拾路上要用的东西。堪堪将东西收拾得差不多,曹氏终于还是没忍住,一边拿着双鞋子包好,一边耷拉着眼皮道:”你们爹爹这年纪也不小了,广州那边,听说到了夏日热得出奇,还有瘴气,实在不该叫他去的。”
    蒋燕华柔声道:”娘担心爹爹,那就多带两个人去,好生服侍。”
    曹氏瞥了桃华一眼,又垂下眼睛:”你爹这性子,就是人家一说就听了,说走就走……合该多劝着些才是,这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
    桃华心里不知是好气还是好笑,敢情曹氏觉得蒋锡要出门,都是她一句寻摸礼物给勾起来的?都跟茂通源那边商议定了,怎么可能是临时做的决定。
    不过她也无意与曹氏说些什么,三年相处,曹氏此人究竟是个什么性情她也看出来七八成,有些软懦黏糊,耳根子又软,只在后宅这一亩三分地打转,说不上什么见识,但也不算什么恶人。因她对蒋锡倒是体贴到十分去,桃华也就敬着她,并不与她有什么冲突。此刻曹氏念叨这些话,她不爱听,便只当听不懂,看看东西打点着差不多,便道:”明日去药堂里取几样常用的药再加上就周全了。时候不早,母亲操劳一日也歇着吧,我先回去了。”
    出了曹氏的院子,薄荷才有几分不平地道:”明明是老爷要出门,太太倒说话给姑娘听……”
    桃华只笑了笑,对继母,她可没指望什么,只要对父亲体贴,不是整日里想着算计继女也就罢了。她比较在意的,是另一件事:”薄荷,我也好想去广州啊……”上辈子她是去过广州的,这辈子也很想去看看,广州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薄荷十分无奈:”姑娘,你已经大了……”何况这是跟着商队去,一群全都是大老爷们儿,姑娘家的怎么能掺和呢。
    说到这个,薄荷就忍不住要多念叨几句:”姑娘现在不比从前,年纪长了,不好再随便出门了。明年还说要去京城,奴婢可听青妈妈说过,京城那地方,规矩可比咱们这边大多了。再者说,到了那边又是住长房的院子,姑娘万不可再像自己家里这般了……”
    桃华对她做了个鬼脸:”薄荷老妈子,这还没去京城呢,你就叨叨上了?”说完,嘻嘻笑着拔腿就跑。
    ”姑娘——”老妈子薄荷认命地跺了跺脚,提着灯笼赶了上去……
    曹氏虽念叨,蒋锡仍旧在五日后起了程。事都定了,曹氏也就只剩下了叮嘱。一家子人一起将蒋锡送到码头,眼看着他上了茂通源的船扬帆启航,犹自不舍离去。直到那船都看不见了,又另有一艘船靠岸,开始搭跳板下人,曹氏才怏怏道:”回去罢。”
    母女几个上了马车,慢悠悠回到家门口,便见一辆拉脚的骡车停在路边,一个婆子正在跟车夫讨价还价。曹氏下了车,那婆子一眼看见她,顿时满脸喜色叫道:”姑奶奶!”
    这婆子一喊,骡车里的人也连忙伸出头来:”妹妹!”
    曹氏刚扶着丫头的手下了车,听见这一声回头一瞧,顿时也露了喜容:”嫂子!你怎来了?”
    桃华还没下车就听见这声音,薄荷压低声音:”是曹五太太。”
    曹五太太是曹氏嫡亲的嫂子,如今一家子都跟着曹五爷在绍兴任上,离得虽说不甚远,但这不年不节的忽然跑来,倒是少见。曹氏连忙叫开了门,她身边的大丫鬟青果就替曹五太太结了车钱,把人迎了进去。
    进了正院,桃华和燕华就给曹五太太见礼,柏哥儿叫乳娘抱着,也学着拱了小拳头拜拜。曹五太太连忙一手一个拉住了仔细打量一番,又接了柏哥儿来抱,满脸堆笑向曹氏道:”妹妹真是有福气,瞧这两个闺女,水葱儿似的;生个哥儿又是一脸福相,妹妹这大福气啊,还在后头呢。这是一家子刚出去?妹夫呢,可是还在药堂里?”
    曹氏便道:”哪里是在药堂,跟着商队去了广州,说是要买一个什么香的药,这刚刚才从码头上走了。”
    曹五太太连忙又称赞两声道:”怪道妹夫这药堂开得兴旺,单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