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华-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厅里的丫鬟带蒋柏华的乳娘都偷笑起来。大姑娘跟哥儿天天都闹这一出,偏偏哥儿每次都要很认真地辩驳,瞧着实在有趣儿。
    桃华在小胖子两边小脸上各亲了一口,才把他放回地上。柏哥儿还有些意犹未尽,扯着桃华的裙子:”姐姐,飞,飞。”到底是男孩子胆大,他很喜欢被举起来。
    ”柏哥儿——”蒋太太曹氏在一边看得心惊肉跳,此时连忙出声招呼,”你大姐姐下厨累了,别缠着她,到娘这里来。”
    曹氏是三年前嫁进蒋家的。她是再嫁之人,前夫病亡后因无子被休,家产被族里占了去,连着生的女儿都跟她一起被撵了出来。后来媒人说合,嫁了蒋老爷,如今生了柏哥儿,也算是一家和睦。只是她胆子小,平日里就想把柏哥儿紧紧地拢在身边,每次看见他跟桃华玩”飞飞”,都是心惊胆战,生怕把儿子摔了。
    柏哥儿就露出不大高兴的模样来。他虽然还算得上是个好哄的孩子,可到底年纪小,有时候也不肯听话,依旧拉了桃华要她玩飞飞。曹氏一筹莫展,倒是蒋燕华走过来,温声软语地道:”柏哥儿乖,听娘的话,大姐姐累了,二姐给你画花儿瞧,好不好?”
    桃华在一旁没说话。柏哥儿却不大高兴,推开蒋燕华要抱他的手,仍旧扯着桃华的裙子不放。
    ”谁不听娘的话啦?”蒋老爷从屋外笑着走进来,对小儿子晃晃手里拎的东西,”柏哥儿不听话,可没有芝麻糖吃。”
    ”爹爹!”柏哥儿摇摇晃晃地奔上去,一把抱住蒋老爷的腿,”柏哥,听话,给吃糖。”
    蒋老爷大笑着把儿子抱起来,连着往空中举了好几下,逗得柏哥儿咯咯地笑得像只小母鸡。曹氏一脸欢喜地过去:”老爷回来了?累了一天,快歇歇好用饭。”
    蒋老爷笑着将儿子放下,把买来的糖递给曹氏:”别给他吃多了,要坏牙的。”
    蒋燕华早从丫鬟手里接了拧好的手巾递过去:”爹爹先擦把脸。”她生父姓陈,从前的名字叫陈燕,跟着母亲到了蒋家之后,不但将姓氏改了,还随着蒋家的顺序,在燕字后头加了个华字,改叫蒋燕华。外人听起来,单从这名字上还真听不出她并非蒋家亲女。
    蒋老爷接了手巾抹了把脸,燕华接了过去,桃华已经捧了热茶过来:”爹,喝口茶。我做了芋粉团,用的野鸡肉馅儿,你先趁热吃一口。”
    蒋老爷看看两个女儿,满脸笑容点头道:”好。”
    蒋燕华又忙伸手去扶蒋老爷,惹得蒋老爷直笑:”燕华啊,爹又不是七老八十了,不用扶。”
    曹氏在旁含笑道:”女儿孝顺,老爷只管享福就是了。”
    柏哥儿一听,连忙扑上去抱住蒋老爷的腿:”爹,柏哥,也孝顺。”
    ”好好好,柏哥儿最孝顺。”蒋老爷白日里的疲劳一扫而空,高高兴兴坐下,将儿子抱在膝上,先从盘子里挑了一块点心给柏哥儿,才自己吃起来,”嗯,这个味儿鲜美,我怎么吃着好像不只是鸡肉。”
    桃华笑起来,将另一盘推到曹氏和燕华面前:”爹的舌头就是刁,我在里头掺了一点儿虾肉呢,只是提提味儿罢了,爹就吃出来了。”
    曹氏听她说了个刁字,脸色微微变了变,蒋老爷却丝毫不以为意地笑道:”爹是做什么的,就是汤药,爹尝一尝也能分辨个七八成,何况这才两样呢。别说,这野鸡肉有些硬,加点儿虾肉就觉得嫩了许多。”说着笑问柏哥儿,”好不好吃?”
    柏哥儿点着小脑袋,吃得嘴边都糊满了渣子,挪不出舌头来回答。桃华笑着拿帕子替他揩了,道:”慢些吃,还有甜味儿的,准你吃两块。一会就要吃饭了,若是爱吃,改天姐姐再做。”
    蒋老爷看着儿子和女儿,笑容愈盛,一时两盘点心吃完,因每个不过杏子大小,倒也并不妨碍晚饭。只有柏哥儿胃口小,桃华看着他吃了两个,就叫他下地来走一走。蒋老爷将儿子抱到地上,自袖里取出一封书信:”今儿在店里,接了京城送来的东西。”
    
    ☆、第2章 蒋家

  蒋老爷拿出书信来,桃华正牵着柏哥儿,闻言便抬头道:“是大伯家的信?”
    蒋老爷单名一个锡字,祖上世代行医,到了蒋老爷父亲这一辈,兄弟两个都在宫中做御医。
    蒋家大老太爷名为方正,有两个儿子。长子蒋钧,就是桃华所说的大伯,如今奉养着父亲在京城,自己做个从五品的官儿。还有一个妾生的儿子蒋铸,却是在外经商。
    蒋锡是二房之子。二老太爷蒋方回,多年前因在宫中伺候的贵人难产身亡,也被问罪,死在狱中了。二老太太夫妻情笃,没几个月便跟着病亡过世。蒋锡父母双亡,父亲又是个带罪之身,且罪在宫中,科考上是难走,索性就带了妻子李氏和女儿桃华,回了蒋家的祖籍无锡。
    李氏是蒋方回朋友之女,打小儿两家父亲口头定下的亲事,蒋方回虽获罪,李老太爷不肯毁约,竟把女儿还嫁了过来。蒋锡夫妻相得,很是过了几年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只不知是不是天也生妒,李氏身子有些弱,婚后多年只生下一个女儿,好容易再次有孕,却是一尸两命,弃了丈夫女儿去了。
    蒋锡伤心过甚,不肯再娶。如此过了四年,桃华十岁的时候,有人劝他说:女儿大了,若是没有母亲,便在五不娶之列,将来亲事上怕有妨碍。蒋锡听得有理,何况此时女儿长大,又是极能干的,不怕落在继母手下吃苦,遂又张罗起续弦之事。
    蒋锡虽则不能再科考,可身上已有个秀才的功名,不算白身。蒋家人丁不旺,然世代行医颇有积蓄,无锡这边便有一处药堂一处庄子的祖产,几年经营下来家产殷实,一说要娶,自有人上门来与他说媒。蒋锡不要那年轻貌美的,只要性子温柔善待女儿,最后挑中了曹氏。一则有几分怜惜,二则取中她性情柔和,虽是半路夫妻,却也和睦。就是两个女孩儿,一个无母一个无父,也可算同病相怜,蒋锡疼爱自己女儿,对曹氏的女儿也视同己出。后来曹氏生了柏哥儿,日子便更好了。
    京城里头的长房,蒋锡从前也与桃华说起过,只是语焉不详,大都是说蒋老太爷从前对他如何好,却不大提起堂兄们。这些年京城与无锡之间也时有书信来往,年节亦有些土物彼此相赠,但桃华总觉得,蒋锡跟堂兄似乎并不很亲近。
    “是你大堂兄代笔写的信。”蒋锡随手将信件习惯性地递给女儿,“你二堂兄今年中了童生,可惜最后一关未过,未能取中秀才。”
    桃华展开信纸,随口道:“二堂哥今年也才十五,能中童生也不错了。”二堂兄蒋松华是大伯蒋铸的长子,是个老实人。人太老实了,读书上就缺着一点儿通透,加上大伯蒋铸会读书,在他这个年纪早就取中了秀才,所以就显得蒋松华不够出色。
    蒋锡也叹道:“他是嫡长子,你大伯自是盯得紧些。其实松哥儿写字做文章虽不显,却是个扎实的,打小儿就读书认真。那时候他还住在后院,每日就早早去书房了。你起得晚,从来早晨不曾见过他,还问你娘,是不是二哥哥总是不起来。那时候你也三岁了,可还记得么?”
    桃华笑道:“这实在不记得了……”她是这具身体六岁的时候才穿越过来的,根本就没见过京城的伯父堂兄们。且这身体的原主人,在五岁的时候还磕过头,导致有些痴傻,若说各人的模样或许还能在原身的记忆里勉强搜到一点,这种小事哪里会记得呢。
    蒋锡神色就微微有些变化,叹道:“也难怪,你那时候还小,后来又摔到了——哎,不记得也不要紧,总会见着的。”说着忽然想起来,“这次还有你们大姐姐从宫里赏出来的东西,一会儿叫他们搬过来。我瞧过了,四匹宫缎,花色都好;还有一盒子宫花,说是今年的新样,正好你们姐妹两个戴。”
    桃华努力从残存的记忆中去搜索大堂姐蒋梅华的信息,仿佛隐隐约约记得是个生得十分俏丽的女孩儿,眉目之间总是有几分冷冷的,再多的就记不起来了。
    这边说着,那边婆子已经将缎子和宫花搬了进来,其余京城的土产之物,自然是送进厨下去了。
    四匹宫缎分别是湖蓝、石青、桃红和蜜合四色,一盒宫花合计六朵,颜色式样也各自不同。曹氏看得啧啧赞叹:“到底是宫里的东西,看着就讲究。”
    桃华随意地扫了一眼。宫缎质地倒是不错,花样也新鲜,不过江南一带盛产丝绸,就是宫里用的东西,也有许多是江南贡进去的,因此这宫缎到了江南也就不值什么了,只是宫里出来的东西有个好名头罢了;倒是那宫花手艺不错,只可惜都是海棠桃花之类的小花朵,不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戴倒也合适。
    这些桃华并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另一件事:“这么说,大姐姐莫非是有喜了?”
    蒋钧官职不高,蒋梅华入宫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高位份,当初不过是点了个美人。宫里是格外的讲究,妃嫔们一言一行都有规矩,单说往宫外赏东西这事吧,就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位份低的嫔妃要想给家里送点东西,那不叫赏,得托着宦官们往外悄悄地送,还不能叫人知道。
    蒋梅华倘若还是个美人,那是没有资格往外公然赏人的,至少要晋到婕妤才行。可是这宫里妃嫔晋位也是有规矩的,蒋梅华入宫两年都没什么动静,这会儿忽然晋位,多半就是因为有了身孕了。
    这话把蒋锡吓了一跳:“你这丫头——怎么知道的?”侄儿的信里可没有提到这事儿,还是来送东西的家人说了一句,女儿这才十二三岁,怎么就知道什么有喜之类的话了?
    桃华笑道:“听说宫里娘娘们有喜了才好晋位,大姐姐这回能赏东西出来,必是晋位了,所以……”
    蒋锡想了一想,不由得笑道:“你这丫头也太精灵——”这事他都没有想到,女儿倒是一听即明。
    桃华抿嘴一笑。她这位父亲,虽然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发妻,却仍旧是个简单乐天的人,这些弯弯绕的事情是从来不会去想的。
    曹氏在旁边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低声道:“大姑娘这还没出阁,可不好说什么有喜的话……”
    蒋锡怔了一下,笑道:“这也是喜事——罢了,不必再提,不必再提。”他是医家出身,并不觉得有喜这事儿有什么不宜宣之于口的,但曹氏这话却也是时下流行的道理,他不在意,却也不想别人对女儿侧目以视。
    桃华笑笑,低头继续看信,随口道:“大姐姐总算也要熬出头了。”明年便是选秀之年,蒋梅华入宫两年多,倘若再没有喜信,明年新人入宫,机会便更少了。这个时候怀上身孕,倒真是福气。今上子嗣稀少,至今也只有一个女儿,无论蒋梅华生男生女,都是大喜事。
    “大姑娘——”曹氏却被她的话又吓了一跳,“侄女儿做了娘娘,这是光宗耀祖的事。皇宫那是何等的地方,过的都是锦衣玉食的富贵日子,怎么能说是熬……被人听见了,还道我们不敬皇上呢!”
    桃华笑道:“母亲说的是,是我失言了。”皇权至上,这话确实说不得。只是蒋家人在宫中做过御医,那些后宫的倾轧阴私难道还看得不够多?就是蒋方回也是折在宫里的,大伯居然还能把女儿送进去,真不知是怎么想的。
    蒋锡其实也不赞同兄长将女儿送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