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华-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含笑道:“有道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书读得再多,失了规矩反倒不好,还是安分守时最为要紧。”
    她这么慢悠悠地说着,目光就有意无意往下瞥了过去,顿时殿内一众嫔妃的目光都落到了桃华身上。
    要说最不安分守时的人,至少在座的除了这位安郡王妃之外,再也数不出第二个了。
    桃华却坐在那里怡然自得,甚至还对太后笑了笑:“母后说的是。女子若是无才,安分守时最是要紧的。”
    一众嫔妃全部默然。圣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不是说女子若是无才,就该安分守时,这岂不是说女子若有才,便不必受那些规矩的束缚了?
    就连太后也被轻轻噎了一下,脸色微微有些变化——她可不是这个意思!
    皇后本就时刻想捉桃华的小辫子,这会儿顿时笑了出来:“安郡王妃,本宫看你回去该好生读读书了,怎的连圣人的训诫都不通?这身为女子,只读医书可不成,总得多读几卷圣人书,肚子里有些墨水才行呢。”
    桃华欠了欠身:“是。多谢娘娘教诲,只不知此语出于何处,还请娘娘告知,容妾身回去捧读。”
    皇后顿时也怔了怔。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语出处实不可考,不过是流传于口头的一句话,虽然众人说时都会习惯性地冠以“圣人云”之语,但其实无论孔孟之著作,都根本不曾见有此语。现在桃华这么一问,她还真的答不出来。
    太后暗暗叹气。蒋氏说这话本不是对着皇后,而是在反驳她刚才所说的话。这实在是大胆,盖因在座诸人,还没有哪一个的身份比她这太后更尊贵。然而蒋氏又的确有底气说这话,若是她安分守己了,蓝田洛南两县的疟疫由谁来治,这种痘之事又何由而来呢?
    正因如此,太后只稍稍用言语刺了一句,被桃华绵里藏针地反驳回来,便不打算再说什么了。偏偏皇后自以为捉到了破绽非要开口,还被问得无言可对,简直是来添乱的。
    崔幼婉在一旁细声细气地道:“圣人之言甚多,而万变不离其宗,民女以为,只要随便择一本细细捧读,悟通其中道理即可,似乎倒也不必限定于某几句,这反倒是胶柱鼓瑟,落了痕迹……”
    她说完之后,仿佛才发现自己失态,连忙起身向皇后屈膝行礼:“民女一时冲动,竟大胆在娘娘面前开口,还请娘娘恕罪。”
    她这是替皇后解围,皇后怎么会怪她,点头笑道:“你这话说得有理,可见是仔细念过书的。既是有理,本宫如何会怪罪于你,快起来吧。”转头瞥了桃华一眼,“安郡王妃也该向崔姑娘学学才好。不然说出去你不读书,也有些丢了安郡王的脸。”说罢,又笑了一声,“不过怕也是本宫多虑了,安郡王自己也是爱武不爱文的,可见你们是一家人了。”
    太后听她后头越说越不像,连忙将身一侧,正预备着咳嗽两声,就听桃华点头笑道:“娘娘之才,我不如也。崔姑娘说得这般有道理,可见也是有才之人。”
    顿时袁淑妃就端起茶杯来低头宽茶了,嘴角却掩不住露了一丝笑意。太后刚刚才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郡王妃就大赞皇后和崔幼婉有才,岂不是在说她们无德么?皇后也真是不开窍,明知道这蒋氏是个骨头硬的,如今还有身份,就不能不去撩拨她么?
    若是在道理上能压得住她也就罢了,偏偏这蒋氏口齿锋利得很,饶你引经据典,她不按常理出牌,总能抓住一点漏洞。皇后方才已经吃过亏,被人解围之后竟然还不罢手,也实在是愚强得可以了。
    桃华本来是不想跟皇后斗这种嘴的,毕竟身份上她总归是要差着一点,又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稍稍反驳几句表明自己不是任人揉捏的面团也就够了。谁知道皇后最后又把沈数扯出来,分明是在暗指沈数不通诗书,是个武夫。
    且不说沈数是读过书的,就算真没读过那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凭他自幼就进军营,跟着舅父表兄抗击北蛮的功绩,桃华也不许人这样讥讽他。
    皇后先还没琢磨出这意思来,及至看见袁淑妃的模样,顿时醒悟了过来。然而桃华是在称赞她有才华,她又不能说自己没才华,一时间反驳也不是,不反驳也不是,一口气硬生生噎在胸口,既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太后这时候才来得及拿了手帕掩着嘴咳了几声,崔幼婉连忙倾身过去,扶住她手臂,轻轻替她拍抚后背,顺势将这话题掩了过去。
    桃华也起身过去:“母后可是身子不适?春夏之交柳絮飘飞,易令人犯嗽症,若是起风的日子,母后还是少往园子里走动。”
    太后咳了两声,拉了桃华的手:“难为你还惦记着我。这些日子听说你在皇庄上制那痘苗,眼瞧着又瘦了些。哎,再过些日子就要开始种痘,你怕是更要忙了。好好一个郡王妃,却要吃这些辛苦。”
    “如今太医院里选出来的那些人都培训过了,到时候就由他们动手,其实也并不辛苦。”桃华才不相信太后是关心她呢,后头肯定还有后着,是打算不让她再管种痘的事了?
    事实证明桃华的思想跟太后完全是两个路子。因为太后下一刻说的话真是颇出她意料之外:“这种痘的事儿,说实在的本不该你来承担,可若交给别人,不但皇帝不放心,我也不放心,这毕竟是关系着天下百姓的大事,也只你能做得起来了。”
    “母后实在太过奖了,我不过是尽心尽力罢了……”桃华被这肉麻的称赞说得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事若反常即为妖,太后肯定有什么手段在等着呢。
    可到底是什么手段?至少从现在看起来,不像是要讲治死崔知府的事儿啊。毕竟刚刚肯定了要她来主持种痘,就算再计较起崔知府的死,也不能立刻就自打嘴巴,把话吞回去吧。
    太后慈爱地笑了笑,摸了摸桃华的手背:“只是你如今是成了亲的人,郡王府里还有一摊子事儿等着你呢。别的事或可不理,老四却是要照顾的。他打小身子弱,又有眼疾,我实在是不放心。”
    桃华心里一紧,忽然想到了什么。太后不容她想明白,立刻接着道:“说起来为国舍家这种事,原该是他们男人的责任,如今却都叫你担了,也真是——哎,为了天下百姓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皇帝是个男人,哪里知道后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少不得我替你做主,找个人替你分忧罢了。”
    分忧……桃华用眼角瞥了一下崔幼婉,果然见后者虽然微垂着头,手指却紧紧绞着帕子,侧脸上禁不住地露出一丝兴奋激动。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她呢。桃华微微一笑:“多谢母后关心。不过王爷如今跟着我住在皇庄上,并不相离,照顾起来倒也方便,并无须假手于人。”
    殿中的妃嫔们都为了那句“并不相离”心里抽了一下,无端地生起一股羡妒来。她们虽说是天子妃嫔,可前朝后宫瞧着不远,中间却像是隔了天堑一般,任谁也不敢说一句跟皇帝“并不相离”。倒是这安郡王妃,随口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真是夫妻情好,彼此相得了。
    皇后忍不住道:“那皇庄上是制痘苗的地方,听说你们弄了好些个得天花的牛过去,如何能让安郡王住在那里?还是母后说得对,你既忙着外头的事,府里自当有个替你分忧的。崔姑娘既通诗书,又能管家理事,给安郡王做个侧妃,当是够格了。”
    如果说开始皇后只想看看蒋氏的热闹,那这会儿她是非把崔氏塞进安郡王府不可了。说什么并不相离?她身为皇后,跟皇帝都不曾如此恩爱过,凭什么蒋氏就能!
    桃华仍旧在笑着,目光却锋利起来:“崔知府为国捐躯,似乎头七尚未过完,崔姑娘身有重孝,此时谈论婚嫁之事,似乎有些不妥。且既是烈士之女,为妾为侧岂非辱没了?还该择一良人,正经聘嫁才好。”想给她塞个侧妃来碍眼?休想!
    殿内的嫔妃们再次陷入了沉默。其实安郡王妃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理。父亲去世未满头七就说嫁人,口称为国捐躯却令其女为妾,这都是会被人诟病之事,只不过这个妾是有封诰的侧妃,比一般人家的妾强得太多就是了。
    然而,提起此事的却是太后,用的还是替安郡王妃分忧的借口。太后可是安郡王妃的嫡婆母,又是这天下身份最贵重的女子,她说出来的话哪怕皇帝都不好反驳,安郡王妃竟不恭恭敬敬地接了,委实是大胆。
    太后轻咳了一声:“崔姑娘已经及笄,再守三年便蹉跎了花信,崔知府地下有知,想来也难以放心。民间素有热孝百日之内出嫁的风俗,如此,女儿有了归宿,倒也堪可告慰亡人了。”
    皇后接口道:“母后说的是。何况蒋氏你如今忙着种痘之事,过些日子或许还要出京,哪里能照顾得好安郡王呢?母后好心给你寻了个妥当的人做帮手,你且要知道好歹才是。且安郡王按制也该纳一位侧妃两名侍妾,这才像个皇家的模样。听说如今你们府里别说侍妾了,就连贴身侍候的丫鬟都被你打发了,这如何成体统?你既做了皇家妇,就该有皇家妇的气度,这妒之一字乃妇人大忌,身为正妃,更是不可有的。且你成婚半年,至今都未有消息,安郡王已经二十多岁了,你莫要耽搁了他的子嗣才是。若是你生不出,先让侧妃或侍妾生一个也是好的,也能给你带一带儿女缘份。”
    皇后这一大篇话讲起来滔滔不绝,颇有得理不饶人的架势。桃华开始恼怒,到后来却被她气笑了:“娘娘放心,妾身再糊涂,也不敢在子嗣上动手脚的。不过王爷虽说已经二十出头,但比他年长仍未有子嗣的也大有人在,妾身愚见,似乎也不必太过着急。”
    要说妒,谁能比皇后做得更过份?沈数二十几了没孩子她就着急了?那皇帝已经三十了,儿子在哪里呢?她把嫔妃肚子里的胎儿弄掉的时候,怎么不说这话呢?
    皇后刚才说得痛快,倒忘记了自己身上还背着一堆不是呢,现在被桃华这么一刺,猛然噎住,脸都微微胀红了。待要发怒,桃华又不曾指名道姓,待不发怒,脸面上又实在下不来。
    太后在一旁用力咳了一声,沉下脸来:“蒋氏,你这般说可就错了。”
    桃华立起身来,不卑不亢地道:“请母后教导。”
    太后看她这镇定的模样就窝火,难道她真就以为,有皇帝撑腰,连她这个太后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了?
    “说什么旁人年长仍无子嗣所以不必着急,这些话外人说得,你身为老四的正妃却说不得!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乃是正事!你这般漫不经心,难道是要置老四于不孝不成?可知先帝在地下,也必定盼着老四早些有子嗣呢。”
    太后说着,抬手指了指下头坐着的陆盈:“你瞧瞧这宫里,哪个不把皇帝的子嗣大事放在心上?如今陆宝林有孕,皇后日日照看,嘘寒问暖,只盼着生个皇子出来,也好告慰先帝。这才是正妻该做的事。我听说老四对你也极为宠爱,如此,你更该为他着想才是,若是恃宠而骄,耽误了子嗣大事,我却不能容。”
    一殿的嫔妃都噤若寒蝉。太后把话说到如此地步,是明白地拿身份来压制安郡王妃了。倘若安郡王妃还不肯答应,除非是要跟太后撕破脸皮。
    蒋梅华心里呯呯乱跳,紧张之中又隐隐的有一丝兴奋和幸灾乐祸。再精通医术又怎样?哪怕能让天下皆为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