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嫂还犹豫不决,同意也不好,不同意小姐一定要缠着不放。
    文箐却坚持道:“陈妈还记得你第一次做好一顿饭食时,是不是十分开怀?觉得自己并不是吃白食的?自己也能有用?那一顿便是不吃也是香的,饱的?”
    陈嫂听到这里时,突然流了泪:“小姐,你怎知道这般清楚?是夫人说与你听的么?我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给夫人煲的汤,好不容易煲好了,却端出门时,一时高兴,摔了一跤,洒了。那时夫人还是小姐,倒是没说汤,反而第一句话便是问烫到哪里了,快去房间敷药……”陈嫂边说边抹泪,似乎一下子回到二十多年以前。
    文箐想,周夫人可是嘴严得如蚌,不说半点人后的话。自己便是随意猜的,没想到说中了陈嫂的心底这件事。看看手,脏得很,只得洗了把手,便捏了帕子,踮起脚尖来,要帮着陈嫂擦泪。
    陈嫂地捉了她手道:“我的好小姐,你要学也好,只是定要让我们看着,便是拿取柴,也得小心木屑,千万别刺进了手里,再有也别走了火,千万别烧大发了……”发觉自己说话不吉利,忙打住,只关切地看她手上可否有伤着。
    阿素在她娘掉泪的时候,放下刀来停止切菜,却见她娘被文箐一个拭小的动作,几句话便收买说服了,心想:自家阿妈还真只有小姐与夫人拿捏得住。便一边切菜,一边道:“姆妈,您现下来是不是提水给夫人洗漱的?可别耽搁了。”
    陈嫂一听,果然忘了正事了,忙道:“哎呀,真是,只见小姐烧火我这一急啊,真忘了夫人要的水了。”
    阿静这时候走到厨房门口,道:“怎的这般热闹?姨娘昨晚哭了会儿,这会睡得正香,我来帮忙,倒是晚了。哟,小姐,你还真来厨房学这个?!”
    陈嫂见来了一个帮腔的,忙又说了一遍,让她看顾好,这才打了水出去。
    阿静听了陈嫂道小姐刚才在学烧火,嘴张得太大了合拢时咬到了下唇,“嘶”地抽了一下气,急着道:“小姐,这个你无需学得的,我们来做便是。你要手变粗了,如何学针线?要是伤了,更不成了。我来,你且在一旁看着,要学哪样,想问甚么,我同阿素便答来,可好?要不这早上的吃食到时辰了可够不着点了。”
    阿静倒底是哄姨娘哄惯了,最后那一句却拿早饭来逼迫文箐放弃。文箐也明白,这不是一个早晨便能让她们转变得了的,再说学这些东西,也不是自己一下子就能学得会的,且慢慢磨呗。便是在旁看着,多少会一点儿,能应付一下,按她们三个的标准,估计也行了。
    阿静见小姐很听话地端了小杌子在一边去,便觉自己还是很有法子的,成就感很强。于是文箐见得什么,便也不再犹豫,一个劲儿地问,屋里两“老师”也是有问必答,且务必详实。便是一个早上,已令文箐收获颇丰。
    到早饭间,周夫人闻得她会生火了,很是惊喜。私下里也劝她慢慢来,又道:“你生为小姐,这些小事只需让她们干了,便真想学会,做一次两次便成,否则你要是做了,她们觉得自己没多大用了。再说你还小,先是身体要紧,不能累着了。”
    文箐听得周夫人并不反对自己学这些基本的,心里已是高兴,自己本来也不会去天天干这个,当下便毫不犹豫地点头道:“母亲教的甚是!女儿也是这般想的,只要识得些厨房的家伙,认得些配料,知道一些常吃的菜如何做出来的,有哪几样特别的菜,能做一两道,便知足了。”
    周夫人闻言,觉得自己是操心过多,心里很是放心不少。回头便将文箐的回答造之于陈嫂,让她尽管由小姐去学。

第六十章 上街购物去(一)
    这第一顿饭,虽然只是开头添了几根柴烧了两把火,而且还被勒令叫停,别的也没伸手做出个啥来,不过辛劳不大,“功劳”却不小,这是周家吃到的“小姐第一次做的饭菜”。
    文箐有自知之明,可是却是份外高兴的,万一野外求生存,至少会生火了。并且自己力求要是独自生火,至少不能一把火便烧了房子,是吧?一开心,这一顿早饭便比平时多吃了一小碗粥。饭后,捧着有点发胀的肚子,哪里也不想动。直到看着阿素戴了帷帽,挎着个篮子要出门,便来了兴趣,想想自己还没上过街呢。蹭了过去,直叫“好姐姐”。
    奈何阿素一听这个要求,虽有夫人说过,可责任重大,打了一个激淋:“小姐,我娘要是听说我要带您出门,那我这双腿都保不住了。”
    “不会不会,上次不是文简先被拐了吗?我是去找文简时才能被人逮的,这次我拽紧了你,一定会没事的。”文箐拉住她,恳求着。
    旁边栓子插上来道:“小姐,你还是在家吧。上次我的伤好不容易才好。”更有小豆子也凑过来,还要拉了衣衫让她“验伤”。
    拖后腿的一个接一个,气得文箐咬牙,自己难不成出趟门便这么为难?转身冲他们凶道:“你先别出门!我去求了母亲,一定能让她同意,且等我一刻!”
    小栓子一缩脖子,牵了少爷,指挥着豆丁同少爷到旁边去玩翘翘板了,小眼睛偷偷地转着,看自家姐姐真的立在院子里,心想姐姐再厉害,碰到小姐也是“猫吃腌菜——没奈何”。
    周夫人正由陈嫂搀扶着去房里准备歇息,文箐帮着把后院的枕头小被都抱了进去。服侍她躺下后,撒娇,一个劲儿地讨好,怕不同意,最后拿出撒手锏来:“母亲,所谓的‘言之必有信’。昨日已允了我与阿素姐姐一道去买些书来的……再说我要是熟知了这归州的道路,哪里还怕找不到家门?”
    陈嫂在一旁听得,想要劝阻,可是又想到夫人昨天确实有说过让她上街的事,便看向夫人。周夫人知道这次是拦不住了,便也笑着同意了,让陈嫂单独给她拿一百贯钞,一同陪着去。
    陈嫂又给她拿个小帷帽,文箐一看,太碍事了,奈何陈嫂坚持,她便回道:“陈妈,都说女子十岁才不得上街,我这还早着呢。戴了这个,你不怕人家真以为我三头六臂了?不如让他们看看,其实我也一张脸两眼一鼻子而已。再有被拐,被人瞧见,也知道我是谁家女儿,好报信不是?”
    陈嫂心里想的却是:人家一张脸不是小姐这般精致,人家两眼不如小姐的灵动,人家的鼻子也不如小姐的好看……阿素在那边又道:“阿姆,小姐说的倒也对。”陈嫂怨恕的瞪了自家女儿一眼,碍于文箐在场,把到嘴边要训女儿的话又吞了回去。
    文箐这一出门啊,正如放飞的小鸟。这乃是她穿越到这儿来,近半年的第一次真正上街SHOPPING。这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便是陈嫂刚才的婆妈她也不在意,又见了几个街坊,人家打完招呼,背后议论几声,她也全然听不见。
    她这番情状,落在陈嫂眼里,只有心疼与叹惜,紧紧地牵了她手,一刻也不放松。
    过两条巷子,就是菜场,简单已极,就十来个挑了竹筐的汉子或婆子,地上湿湿的,虽有些青石板,却到处是泥,脏乎乎的。小菜贩们只要一见有人朝这边过来,立马就开始大声叫卖 起来。
    文箐一听得这些嗓子凑到一起,真是比几千只鸭子还要闹得慌,一时无法适应。倒是陈嫂恨不得抱了她,道:“小姐,就看今次这一回,以后可不能来这地儿了。”
    文箐其实也只想来见识一下,了解一下如何买卖 ,又如何一个价格,帐本上看来是死数字,没有实际交易的印象深刻。便满口答允,仅此一次,下不为例。陈嫂便高兴地笑了,道:小姐自是言出必行。只有阿素还怀疑地看小姐几眼,文箐装作没看见,直接指了那些卖 菜的小贩。
    这个时候来买菜的有好几个人家,对于青菜都拔拉过来拔拉过去的,嫌这个不新鲜那个菜叶上有个虫洞。卖 菜的不乐意了,就叫起苦来:“大娘子,婶子们,这菜新鲜,可不能这样拣,叶子掉了,没人要了。这是按捆卖 的……”
    阿素一出现,立马就有人热情地招呼上了:“陈小娘子来了?快快来,给你留的菜。你看,还有你定的干笋片儿,嫩的。”
    “我这菜比他的不差,两斤才要四文钱,如何?”旁边有人便立马要抢生意。
    “别抢,小娘子一直在我这买的。”作为老卖 家的不同意其他几个来抢自家的生意,急忙给上一个算完帐,赶快道。
    有人眼尖,识得陈嫂,知道是母女俩来了,便自然晓得找哪一个:“原来是陈大婶过来了,我家这菜最是新鲜了,还没个虫洞!有的话,你只管挑出来。我晓得府上吃菜最讲究了。”
    陈嫂也笑应答。又有人问:“陈大婶,这可是府上小姐?真个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好个漂亮小姐!”
    “真是周家小姐?!我听说可了不得了!是个好人物!陈婶,且让周小姐过来,她挑一样菜,我不要钱了!”有位卖 菜的嗓门够大。
    文箐想,归州也是太小了,有个风吹草动,不仅是四邻皆知,这些小菜贩只怕一回去,又得传了开来。难怪阿素死活不带自己出门来买菜,原来不是怕丢了,而是知道自己一出门,必然是话根子。
    陈婶也大着嗓门道:“各位大娘子大婶子别争了,今天小姐出门,便多买几样,都看看,夫人小姐想吃的,自然就多买。都别急,一家一家看过去!”
    众人听得,今天多买,马上秩序就又好些了,各自捣饬着菜。
    阿素和陈婶看中了茭白,便要了两斤。文箐看他们细细地剥去皮,挑那细嫩的。小贩一过称,道:“是,小娘子眼光就是好。想着府上必定要这个,特意留的,你再挑一些?承惠,五文钱。”
    下面一家,却是卖 的一个绿中泛了白的瓜,文箐好象见过,她家阿姨在乡下叫这“白瓜”,自己还查过好象叫“瓠瓜”,不知这里又叫什么,就指着这个问阿素。阿素道:“胡瓜”。
    卖 瓜的一看文箐有点不明白,就说:“这个瓜便是同葫芦是同一个祖宗呢,可好吃了,放点肉,做汤倒是鲜了。”又见他们带孝在身,忙道:“唉哟,俺这说错了,小姐勿怪。”
    陈嫂本来想骂他一句,一看他已经意识到了,也不与他计较。阿素对她娘道:“小姐觉这个稀奇,要不买一个回去?”文箐刚要摆手道自己只是好奇,但见陈嫂已点头了,想想反正自己也吃这个,便也没阻止。
    阿素便问价格,对方却凑过身来轻声道:“小娘子常关照我们,这卖 他人是一文半一斤,于你是二文半三斤?这个小娘子便给三文如何?”
    陈嫂见嫌对方是个男子靠阿素太近,怒斥道:“你说便说,也需得注意,休得无礼。否则我不买你的罢!”对方忙道歉,接了钱,又道谢。
    其他又买了两样菜。文箐便见到了苹果,可是太想吃了。忙拽了阿素去,怕说错名字,指了指。早有卖 者上前来介绍:“小娘子可真识货,这柰才下树呢,这是早拨的,待到了中秋节了正是吃的时候。大的这种蜜柰五个只卖 八文,红柰七文,这种花红的沙甜,只要三文……”
    原来花红就是沙果。文箐一听挺便宜的,直接就说来三斤蜜柰,小贩忙讨好地道:“这个,这个,我这里也没秤,便是按个卖 的。”
    旁边有个小贩掀他的底道:“你哪里是没秤,是不识得秤星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