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生活实录-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顾我这一生的经历,大的转折有七次:第一次是从父母双全在两三年之间被沦为孤儿;第二次是从学生到农民;第三次是从农民到军人;第四次是从牧工到领导干部;第五次是从基层到机关;第六次是从军牧场到城市机关;第七次是从在岗到退休在家。这七次大的转折中除前两次之外,那以后的五次转折都是“上楼梯步步高”,“吃甘蔗节节甜”,一次比一次好。

二月春风如剪刀,剪除了寒冷,剪来了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1986年2月27日这一天,我怀里揣着去故乡兰州市榆中县人事局报到的一切手续,离开了我在这里一望无际,还是处在冰天雪地的,我工作生活了近16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的大草原。于28日下午2时到达榆中县县城。这一天,是我最最难忘的一天,因为这是我在外地工作了长达21个年头,回归故乡长久定居的一天。此时此刻的那种心情,真的就好像儿子回到了娘的怀抱。

这个时节的榆中县地区,时令上的春天是到了,却在内容上的春天还未到,乍暖还寒,田野里还没有看到更多的绿色,好多的野草草芽刚刚探出头来,到处还有残冬的景色。可是,现在把这里天气要和我工作过的,还是处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大草原景况来比较的话,那我的故乡兰州市榆中县可算得上是“冷藏室”,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那可就是“冷冻室”了。

坐火车又换乘汽车行程一夜一天的我虽然疲惫不堪,可是不能休息呀,一下汽车就急急忙忙先在街上一家牛肉面馆狼吞虎咽吃了一大碗牛肉面,正好是下午二点机关上班。风风火火赶到县人事局,运气算好顺利办完了第一道报到的手续。于是就拿着县人事局给我的《干部调动通知》、《工资关系介绍信》(我的工资由军马场军企干13级96元一下子套改为86元,整整少了10元等于降了一级),急匆匆来到县委组织部,也很顺利的办妥了组织关系。随后携带这些多的《干部调动通知》、《工资关系介绍信》、《组织关系介绍信》等手续,立即小跑去榆中县工业交通党委最后的报到。

然而,虽然说我赶的快跑的忙,各部门手续办的很顺利而且也很快,但是此时已经是下午6点过15分,当我跑到工交党委王书记办公室门前,却看到的是一把“铁将军”在站岗,他已下班了。无奈之下,我晚上就登记住在“榆中县饭店”,这一夜可以说几乎是打了一晚上的思想战争。

3月1日晨曦微露,东方泛白,早早起来去街上吃了一大碗大肉炒面片,算是换了个口味,准确的说其实是改善了一下生活。然后披着熹微的晨光步履匆匆来到工交党委住地,这时王书记在办公室。当他一看见我来了,满面春风马上站了起来,迎过来与我来了个热烈得有些夸张的握手问好。然后他笑容可掬地高声说:“欢迎你!欢迎你!”

我首先给王书记递了一支烟,然后一边递手续、一边又汇报整个情况。他对我按时报到表示非常的满意。他还笑容满面亲切的对我说:“你按时来报到这很好,说明了你守纪律讲信誉。不过现在我们的人员还没全部到齐,等全部人员到齐之后我们就开会进行工作分工。要不这样吧,目前这几天你就先看看文件,熟悉熟悉方方面面的情况?”我连声说:“好好好”。

说实话虽然我是榆中县人,遗憾的是对自己的故乡却了解甚少。这是因为我参军以前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所以很少出远门,以至于到后来又一直远离故乡之外。

一会儿王书记给我抱来了党政各部门厚厚的一摞摞文件。此时此刻我想了解榆中县情况的心情很迫切,好似饥饿的“胃口”,恨不得把榆中县的历史、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的一切的一切全都想在一日之内吞下肚里。所以然我如饥似渴一边在认真阅读,一边把我认为是重要的东西全摘录下来以备后用。在我眼里这些文件中的好多东西都是新鲜的、有用的、同时也是亲切的。

从3月1日一直到3月8日,在这8天的时间里“封了嘴的八哥儿一声不吭”的我,几乎昼夜不停地在办公室,在家中或去新华书店看文件、看资料。就这样,才使得我的脑子里对榆中县的方方面面有了点林林总总的基本轮廓。(二)

据我看到的史料文献中所记载,榆中县建置的历史沿革。始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属陇西郡辖。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邻县十三,榆中即其一。西汉新莽时分榆中地另置勇士县、先属天水郡辖、后属汉阳郡,至三国(魏)时废,其地并入榆中县。东晋十六国之一的西秦国(公元385年——431年)建都宛川。北魏改金城县为子城县,榆中县并入子城县,唐改为五泉县,公元763年沦陷于吐蕃。公元960年被西夏占领。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收复后设龛谷寨。金时,升寨为县,元为金州。明洪二年(公元1369年)降金州为金县,经清朝至民国沿用金县,因与奉天省(今辽宁省)金县同名,中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8月改为金城县,10月份恢复榆中县至今(公元1986年)。

榆中县古地区名。“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

榆中位置地势。位于祖国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甘肃省中部。略似长方形,南北长92公里,东西宽54公里。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向西北倾斜,南北两山之间为中部川区地带。海拔最高3670米,最低1432米。

1987年的榆中行政区划和人口。乡镇28个,261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12个民族。榆中经济和文化生活。粮食总产量10万公斤,总产值8,371万元。工业总产值4,642万元,财政收入1,5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6元,职工1299元。国营厂9个,个体工商业户1363户。中学12所,小学436所,共有学生28,529人。电话723部,电视机20,00台。

榆中文物古迹两处。马家屲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兴隆山卧桥。榆中特产。绿烟叶加工成的水烟丝。

3月10日,请假去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搬家。山丹军马场可以说它是我的第二故乡。到达第二故乡已是血色的黄昏,天边那缕残阳依旧,疾风在草原上毫不遮拦地吹着。祁连雪山依然在沉默里观望着那脚下的牧工们、农工们和机关干部们一年四季忙碌的身影。暮色渐晚,残阳落尽,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疾风吹起的尘沙发出些许声音。对这眼前的一切我总是有那么一种亲切感,毕竟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近16个春夏秋冬。

离开妻子和女儿的这一段时间里,她们有可能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吧!对我的到来她们母女喜上眉梢,像是寒冬腊月盼来了火红的“太阳”那样地温暖了她们的心。

第十章 一 回归故乡(二)

我问妻子关于办户口的情况怎么样,她诉说:“就在你走后的第二天常明就来到我们家,又向我要去了现金200元,还要去了一件有九成新的军用皮大衣,此后再没见过他一面。”

当我听到这一情况,像是掉进冰窟窿心到了冰点。此时此刻的我又气又急,就好象脸上的肌肉都在抽动着。骂道“常明你居然甩我死耗子,明明是在愚弄我嘛。”

那天晚上焦急不安的我就好像疯了似的一般难受,按捺不住的心情有些等不到天亮。

高远而辽阔的天空还缀着星星时我就起了床,立即去场汽车队凭我的老关系要了一辆解放牌汽车直奔常明家。正好被我把常明给堵在他家里。一遇面,我的脸上马上布满了厚厚的乌云,当面就没给他好脸色看,可常明他却笑容可掬的出来热情的迎接我们,让我屋子里坐下慢慢说。

刚一跨进他家的门我们都还没坐稳当,他就满脸堆着笑非常热情地给我们沏茶倒水又递烟,真的是热情的让人难以招架。

他抢先开口对我说:“王指导员呀!我的的确确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又没办成,真的我也有我的难处呀!实在是对不起!今天我向你保证,一定想方设法尽快的办成,再也不用你跑来跑去。办好之后,我就直接送到榆中县你的家里来行吗?”这个时候我一路那心头之火冒三丈的火焰气势,被他这热情的招待和几句热忱的话全给扑灭。

俗话说得好“三句好话暖人心”,说实话我也体谅到他一定也有他的难处,再说,他可是我目前惟一的希望所在。于是我也就顺势软下来冷静下来了。最后无可奈何,灰心丧气地带着一付失败与沮丧的脸,调转车头打道回府。

这次真所谓“薛仁贵的行头,白跑(袍)”了一趟。回来的路上手合十字在胸前向上帝祈祷,“但愿他老人家尽早为我把户口办成,不然全家人的日子不好过,难熬每一天啊?”

3月12日我开始在家里收拾整理东西,为了包装家俱就去找我曾经工作过的马四队,开口向原部下刘永兴队长要两块木床板,他非常热忱接待了我,并立即派人将两块木床板马上直接送到了我家中。

由于还不太够用,所以又去了我工作过的中学,找部下刘章副校长也要了一块床板,他同样的也非常热忱的派人把一块床板立即送到我家中。

接着去场供销科找王明和科长让他给我批了几十公斤包装木板条,然后我拿着批条到场工程队拿来了比较好的几十公斤木材板子。之后去到供销科领了节约下来的1000市斤《甘肃省粮票》。再去场加工队打来了节约下来的100市斤菜籽油。接着将沙发、洗衣机和煤房子都变卖为不多几个现款,剩下的一些碎小东西全送给了外甥女王青芬。

在我临行前,少不了我的亲朋好友们前来相送知己饯行。

3月13日那天战友们聚会相送,在那兴高采烈又夹杂着沉重心情的气氛中,酒没少喝,话没少说。大家回顾,从进军马场是豆蔻年华,到现在的不惑之年,从单身一人到现在的拖家带口一大家子。

流逝的时光已在额头深深刻下道道沧桑,在心底冲出层层沟壑。期间施永国老战友他酒喝到兴奋处,流着激动地泪水拉着我的手对着我说:“老战友啊!你们当了领导的,有本事的都离开军马场走了!现在就留下我们这些没本事的在这里就受苦受难受气吧!马背上吃猪蹄,不知道我们这把骨头将来扔在哪里?场的里人在背后骂我们这一批榆中退伍军人说:‘青石板上的青苔扎不下根,自进马场哪天你们就没有安下扎根在马场干一辈子事业的心。现在走掉的全都是被马场培养提拔起的干部,真没良心’。”

老施他说场里人在背后骂我们的这些话,基本是符合实际的,其实我也听到过。的确,活动联系调回榆中工作或者说调出马场到外地工作的,这其中99%的人都是到马场之后被提起来当了领导干部的。

3月15日那天,我也同样的设宴答谢了老乡加战友、亲朋好友和同事们。大家玩的很开心很高兴,酒喝的多而且很痛快。

这次搬家为了安全,节省点钱和便利期间,雇用了我妻子的小爸董建杰开的他们乡政府的解放卡车。来回1000多公里只给付了140元的油钱。说起来在这以前,也就是我第一次从榆中县老家搬家到山丹军马场,以至于现在这第二次又从山丹军马场搬家到榆中县城的两次搬家,全都是妻子的小爸,是他亲自帮忙搬的。他非常负责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