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生活实录-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好消息乐得眉开眼笑一蹦三尺高。

就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这张《商调干部函》我不仅看了一遍又一遍,到晚上在我临睡时又拿出来看了一遍才搁在床头上。睡到半夜醒来打开电灯拿过来再看,看完关灯躺下心里翻来覆去想着《商调干部函》的内容,忍不住爬起来打开电灯又看了一遍,真的是有那种放不下,手不释卷,看不够,爱不忍释的感觉。《商调干部函》的主要内容:

商调干部函

榆商调字(1986)13号

山丹军马二场政治处王世雄同志:

请你按下列第二项协商办理。

1、(略)。

2、同意调我县安排工作,如本人能服从安排分配,请办理调动手续,于2月28日前来我县报到。

榆中县县委组织部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五日

第九章 三十 命运碰撞 五



《商调干部函》已经拿到了手,这下真可谓“稻田里捉老鳖,十拿九稳”了。心里悬的一块石头终于彻底的落了地,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天天焦虑、天天让人熬心,今天总算全身心的轻松了。妻子和女儿她们也是整天家乐哈哈、笑眯眯。

啊!对事情的过程让我感受太深、太深。不过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说凡事只要你努力了,就必有收获的季节。

像拿到了“金子”般一样贵重的《商调干部函》,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家人就要离开这古老而美丽的大草原,就要安家落户、乐业到繁荣昌盛,前景美好的,我们全家人日日夜夜想望的榆中县县城。大局已定,这“煮熟的鸭子还怕它飞了不成”?

2月19日早上一上班,我就将《商调干部函》递给赵政委,他细看了之后微笑着对我说:“世雄同志啊!你到底还是把子事情完全办成功了,本事大呀!佩服,佩服。仅仅只去了你们老家一次就‘樊梨花下乘凉,马到成功’。我在这里只希望你回到家乡之后,像在我们马场一样努力工作,为你的家乡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也代表场党委感谢你为马场建设事业付出了16年的心血,做出了一定贡献。临走还有什么困难吗?就请说吧!我们完全可以满足你的要求。至于要办的手续,我会马上给各部门打个招呼,让他们尽快为你办妥。”

我说:“谢谢政委,你能放我走这就解决了我最大的困难,满足了我最大的要求,别无它求。”

当天上午我就移交完了教育科的一切手续,下午开始在二场各个部门办理调离手续。用两天很顺利办妥了二场和总场的一切调动手续。军马场这最后的两天,它是值得我记住的日子,公元二十世纪1986年2月22日。

联系调动工作像一场高潮迭起的戏剧,演了两个月才落了幕。2月23日我正式向战友、同事、朋友们去打招呼告辞。大家对我的调动感到都很惊讶,还意味我是在和他们开玩笑。我说这是真的。他们说,这也的确让我们没想到也是想不到的事,还没听说你活动调动的消息,就怎么突然已经就要开始走了?!也没有想到你会走的,真是件惊人的消息。了不起呀老战友,你真有本事!我们其他的老战友们现在只有羡慕你,再别无它法呀!看来,我们这一辈子也就只能在马场了!”

我把经过给他们说了之后,大家扳起指头为我算了一笔账,联系调动工作从1985年12月31日去榆中县,到1986年2月15日榆中县县委组织部向军马场发出《商调干部函》,这期间共用46天。就是说联系调动工作前前后后总共只用了46天时间,而且仅仅只跑了一次路。

他们问我一共花了多少钱?我如实告诉他们,在联系调动工作上钱物总共只花费折合现金370余元,他们的眼神在告诉我,有点不太相信。他们都说我运气亨通,用的时间短,花的钱又少,路跑的不多,事情却很快办成了。同样是一块儿调到榆中县工作的战友,有几个战友他们有的时间耗费达一两年,而且花费了好几千块之多,还跑了不知多少个来回的路才办成。这就充分体现出你所谓的力气、才气、运气。

2月24日,常明他突然神奇般的出现在我眼前,来到我家。他很有把握的表示在我走之前,一定会将户口办好交到我手里。我对他同样像第一次他来我家一样热情的款待了他,并当场又给他现金250元。我清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当晚就离开了我家,走时对我说,他现在就去大马营派出所为我办户口。

他很讲信誉,第二天早晨就返回到我家来,他对我很有把握的说:“我昨晚下去当晚就和豆所长谈妥了,你放心好了,明天我们一块儿下去你就可以带着户口去榆中报道了。”我特别高兴地说:“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会好好的感谢你。”的确他的一番话让我太高兴了,心里很是感激他。

此时我对他的话一点儿怀疑也没有,完全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我心里还在说他真的很有本事,竟然办的这样顺利。也正好,下午我家来了要和我告别的十四五个战友、同事和朋友们,这样也正好就陪着和常明一块儿喝酒,这一喝就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多钟才结束。

2月26日吃过早饭,我不慌不忙心情愉快的带上去榆中县报到的手续和所用的行李,同时又给派出所豆所长带了55斤牛肉。我和常明两人一同来到总场,晚上登记住在军马总场的招待所。

不知常明他有何事出去了一整天,我一个人在房间等他,心里很着急。到天黑才回来,他说我们现在一同去趟豆所长家吧,到了豆所长家他和豆所长一直在喝酒,对办户口的事根本一字不提,我心里着急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回到住的房间我马上问他,“今天你出去了一整天户口办好了没有?晚上去豆所长家,你们一直在喝酒,为什么办户口的事你一字不提?”他说:“对不起,有难处,的确还没有办好啊!”。

当下一股寒意直透我心底,彻骨难受,百感交集。气的我怒发冲冠就要大发雷霆,可是我又强忍住了,最终我还是没敢发作。心想,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事之忧。不过心里还是在咒骂着“你这个常明,真是个吹牛皮大王,骗子手。”这时候的我就像是“穿孔的皮球,泄了气”,无可奈何的坐在那里发着呆。

不过,在这关键时刻我审时度势,最后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忍气吞声了,因为我和他毕竟是萍水相逢,我与他的关系说穿了也就是一种良性的互相利用的功利关系。在我心里一清二楚,利益互动已成为这个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原则,或者说是潜规则。所以现在只有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有苦也不能随便说出来,否则前功尽弃。

自古道“天下道理千千万,没钱不能把事办”。虽然这时感觉已被他愚弄了,但是,我还得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有再掏出100元现金准备给他,希望他尽早办成。这时我就将100元现金丢在他那古铜色,像刀一样深深刻满了皱纹脸的床辅上,这时我的声音中带有点颤抖地对他说:“常爷,明天我一定得去榆中县,绝不能耽误那面的报到时间,你就看着办吧?!反正事情我就全拜托你老人家了。”

他不好意思地说:“世雄啊!你就放心地走好了,明天我一定会想办法去办成,办成之后我就交给你家属好吗?”我态度和蔼地说:“那就谢谢常爷你了。”

当晚,我躺在床上几乎彻夜未眠,揪心的难受。心想,我走后他能不能实心实意地去办户口呢?我是有点“打柴的下山担心(薪)”啊?如果他真的放下不管,我拿他也没办法,这对我来说就是石沉大海把我害惨罢了。到那时我该怎么办呢?再去找别人为我办吧,那会又怎么样呢?那只能是更加地吃力又费劲,多花多少钱不说,还未毕就能办成?现在去榆中县报到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天,我心里急的火烧眉毛尖。此时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可施,看来,现在退路是没有了,自古华山一条道,只能是依靠他了,唉!那就听天由命吧?

2月27日清晨我起床很早,抬头看天气阴沉沉,一如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一样。过了一会儿一抹朝晖从东方地平线冉冉升起,渐渐浸红天幕,大地披上了新的一天的太阳。

在请常明吃早餐时,我为办户口的事心情非常的不好,所以也没一点儿胃口,停杯投箸不想吃东西,为了常明也就只简单的应付了一下。11点我匆匆达乘总场机关去山丹县办事的便车,告别战斗了16个春秋的大马营草原,告别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下午两点零四分在山丹火车站乘502次列车,离开山丹县向榆中县进发。

至此坐在火车上不由得就回味起马场风风雨雨的16年,对这16年感慨万千,唏嘘不已。闭上眼睛那一切的一切都浮现在眼前:从茫茫一马平川大草原的马队到巍巍祁连山下的牛队;从夜以继日甩马鞭与马同伴到子弟中学执教鞭;从风吹日晒雨淋的基层连队到一张报纸、一杯茶、一支烟的机关办公室。山丹军马二场的处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为马场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不息,挥洒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不必要我自夸,也已被列入马场史册。

在这16年中有苦也有甜,要说这种苦和我童年时的那种苦比较完全是不一样的。这种苦其实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它是一笔千金不换的财富,经过了一道沟,跨过了一道坎,使我的人生便多了一些积累,这就是苦和甜。

在这16年中虽然千辛万苦,但很光荣,有成就感,辛苦的非常愉快,辛苦的非常很值。辛苦赢得了春风得意,辛苦赢得了在军马场上下有头有面,颇受人尊重,处处就像水落石出般地被出现在大众面前。

这16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金色岁月,是我人生中最辉煌,而且是最有成就感的16年。

这16年,我日常生活的华彩乐章,多半显现在酒肉桌上。喝掉的白酒上吨,吃掉的牛羊成群。

这16年,我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工作,确切地来说,这16年中有14年我是显现在政治说教的舞台上。做政工工作说了的话,那可以说能装满整个世界。

于是,此刻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将我感慨万千的心声化为诗句。

别了·军马场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青春马场十六年,生死常伴亦惊魂。

春夏秋冬大草原,酸甜苦辣尝个遍。

心底无私干事业,自学成才晋升官。

五行八业谋发展,执政为民做贡献。

何故别了军马场,儿女情长回故乡。

归心缭绕疑无路,感谢恩师救迷航。

改革开放家乡变,建设榆中添砖瓦。

手中武器一支笔,为榆经济划谋策。

第十章 榆中岁月 一 回归故乡(一)

归心似箭

客居马场十六秋,归心似箭故乡里。

千方百计离马场,梦想如愿居家乡。

1986年2月28日晚

(一)

可以敢肯定地这样说,不管你是任何人,你个人的人生转折,不仅仅会让自己本身发生根本性的大变化,同时也一定会给自己的全部家庭成员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有好有坏之区别,就是说有可能带来你也想也不敢的幸福,也有可能带来你怎么都会后悔一生无法挽回的灾难。

回顾我这一生的经历,大的转折有七次:第一次是从父母双全在两三年之间被沦为孤儿;第二次是从学生到农民;第三次是从农民到军人;第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