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董小宛-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被夜幕遮挡之后,天地间就剩三个铁匠铺似的。铁匠有时还唱歌。董小宛立刻就想到
李白的诗句:“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剩下的事便是操练人员。冒辟疆特意请来如皋一带有名的侠客李元旦做教头。在操练壮
士的间歇,李元旦常和冒辟疆议论国事,交换强兵复国的策略,两人建立了深厚情谊。
    有一天,李元旦建议冒府停止招募乡勇的做法。应该只保留二十个家丁,其余的都无偿
送给县衙,名则保卫如皋,实则顺便也就保护了冒府。这样,乃可以不引人注目地达到目
的。目前这种做法太冒险,反而不好。
    冒辟疆听从了这个建议。如皋人眼中的嫉妒消失了,觉得如皋有了切实的保障。
    董小宛和苏元芳闲得没事,便结伴去如皋东门边的一家杂货铺,挑选字画,那是城里唯
一一家有字画卖的店铺。
    杨掌柜认得二位夫人,便叫学徒看茶。那杂货铺的里面,有一间布置得比较文静的房
间,里面挂满字画。都是些下三流作品。董小宛和苏元芳随便看了一会儿,便欲告辞。
    刚要出门,店门外撞来一个壮汉,苏元芳认得是前村的脚伕王麻子。王麻子一进门便将
一幅字画丢在杨掌柜的柜台上,嚷着要换三斗米。字画上满是新沾的油污。
    “什么鸟画?值三斗米。”杨掌柜看也不看,就把画扔还王麻子。
    王麻子一怔,没接住,画滚落地上,卷轴一下将画幅展开在脚下。
    董小宛看得真切,那是一幅用枯笔法画的枯树和山石,笔力遒劲,气韵非凡,显然是大
师手笔。从颜色看也是好几百年的东西了。她忍不住蹲下身子看起来。王麻子贪婪地从她领
口偷看她的胸脯。
    董小宛看中了这幅画。她问:“三斗米折价合多少银子?”
    杨掌柜道:“值二两银子。”
    董小宛又问王麻子:“你这画从何处得来?可知它的来历?”
    “我一个粗人,怎么知道它的来历。那天我在凉风口的官道边用两斗米换来的,拿回来
想赚一斗米。”
    “跟谁换的?”
    “不知道。看摸样是个官,打扮得像个难民。”
    杨掌柜插话道:“夫人有所不知,最近那个凉风口快成集市了。官道上尽是从北方逃向
留都的达官贵人。原本荒凉的凉风口是必经之路,又加上是个歇脚的好地方,许多人都去卖
饮食,王阿婆卖茶水都挣了十几两银子呢。”
    “哦!”董小宛若有所思。苏元芳知道她准备买这幅画,便抢先掏出二两银子准备给王
麻子。
    “慢。”董小宛笑道。
    王麻子急了,怕她反悔。
    董小宛继续说道:“非常感谢你送来这幅画。我打算给你十两银子。”
    “十两!”杨掌柜瞪圆了眼。王麻子挠着后脑袋道:“真的值钱啊。怪不得那人换米时
抱着画放声大哭呢,想来是饿得受不了了才忍痛割爱的。”王麻子接了银子快活而去。
    回家路上,苏元芳怪道:“本来不必破费十两的。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其实,就是花一千两我也要买。你知道这是幅什么画吗?”
    “只觉得很不错。”
    “这是宋代大家苏东坡的手笔,就是有名的《枯木竹石图》。”
    “什么?”苏元芳惊得瞪圆双眼,怔在路中间,她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幅画价值连城
只花了十两银子。
    这幅画通过冒老爷的不断考证,证明是模仿之作,非苏轼原作。但其气韵也不同凡响,
且年代也很久远,也值得收藏。
    那天夜里,董小宛搂着冒辟疆,告诉他一个好想法。她认为可以到凉风口去设个茶棚,
专门收购字画古玩。那些南逃的王公贵人将宝贝当废品扔,实在可惜。冒辟疆也觉得这个想
法极好。
    五月初九,董小宛和冒辟疆一道出发去凉风口,还带上了单妈来照应大伙的生活。为了
保证三十口银箱的安全,李元旦率领二十个精壮家丁随行护卫。一行人威风凛凛到了凉风
口。
    凉风口本来没有人户,这段时间却被精明的人看重,搭些简易凉棚挣些碎银子,从北方
逃来的人实在太多。冒辟疆到达时,那里已有二三十个棚屋,大都经营饮食。
    李元旦指挥家丁砍来几十根圆木,他曾在暗暗研习兵法的岁月里学习过搭桥术,此刻派
上了用场,搭建的棚屋又结实又实用。他一口气指挥搭了三个,本来已经够用,但他自己太
欣赏自己的才干了,又乘着夜色搭了第四个,后来就顺理成章成了冒辟疆待客之处。先到达
凉风口那些人心中狐疑,搞不懂这班人来干嘛,旁敲侧击地打听,也没弄懂。那天夜里,谁
也没过得安稳。
    第二天,两根竹竿横挑一条绸布字幅,上书“收购字画古玩”。人们才知道他们此来的
目的。冒辟疆得意洋洋,身着青蓝绸袍,手持折扇,头顶方巾,像一位宝号商客。他下令:
“开张。”几个家丁便放了两挂鞭炮,硝烟随风飘去之后,便开始做生意。冒辟疆、董小宛
负责鉴定,十个家丁保护银箱,李元旦总管全局,单妈烧水做饭,另挑两名家丁采购食物,
其余的随叫随到,到处查漏补缺。
    令董小宛吃惊的是,他们第一批购进的字画却不是南逃的人出卖的,而是周围这些大字
不识的商贩。当他们看见新来这伙人时,还有些猜忌,知道他们的意图后,不仅疑虑消失,
而且欣喜若狂,因为这段日子里,他们手头实在也积了不少的字画,大多是南逃者低价卖
出,或换一餐充饥,或换几点碎银作继续南逃的盘缠。这些商贩们正愁字画没处销,此刻纷
纷跑进自家的棚屋,然后又纷纷跑到冒辟疆和董小宛处。
    董小宛和商贩们按质论价,当然,价格极便宜。有时候,她甚至假装指责一幅神妙之作
是三流货,一文不值,商贩们对她的权威已经深信不疑,便捶胸顿足大呼上当受骗,白损失
三斗米,这样,他们认为多少换回一点也好,求她低价收购。
    于是,她用极低的价格便买进了极好的画。有一次,甚至有个商贩气得干脆把画送给了
她,反正一文不值。她心里高兴极了。她的鬼聪明也深得冒辟疆赞赏,反正银子还得留着,
以便购买更有价值的字画。
    南逃的人果然很多。许多商贩告诉董小宛,如果她早来一个月,不知能购买多少画。这
令她非常遗憾没早点来。连续几天,她都买到了一些古董和字画,这稍微安慰了一下她的惋
惜之情。逃难的人也带来许多可怕的消息,这让冒辟疆更加忧心忡忡。特别是听说清兵竟一
天一夜将李自成追杀了八百余里,更使他意识到清军的强大实力,要知道明朝军队和李自成
打了许多场大战,都没占多少便宜啊!看来这江南大地迟早都会被吞并的。
    董小宛的美貌也惹来一场小小的风波。那天,突然下起了暴雨。董小宛正在客棚中悠闲
地喝茶,听着雨点打在棚顶上的声响,像无数的沙粒在上面不停地跳动。这使她想起秦淮河
上的画舫中听到的雨声,年幼的她总是仰着脸仔细聆听,有时能悟到新颖的曲调。此刻,她
独自一人感受到的是寂静以及内心的深深怀念。四个北方来的官兵打破了她的冥想,他们是
被大雨追赶进来的。
    四个官兵骂骂咧咧闯进来,不停地跺脚想踢掉鞭子上的烂泥。看见董小宛,他们立刻安
静了,目光中先露出了惊讶,然后露出贪婪。他们彼此交换了淫邪的笑。董小宛立刻意识到
了麻烦,她大声喊道:“单妈,来客人了。”
    单妈端着个茶盘(盘里有几盏茶)冒雨跑向客棚,泥浆大块大块地朝后飞,有几块甚至
让抱着手在棚檐下的李元旦误以为是单妈跑掉了鞋子。
    单妈刚跑到门前,便被董小宛的一声惊叫吓得手一软,茶杯摔了一地。原来几个官兵正
在动手动脚,单妈也尖叫起来。
    李元旦操根铁棍跑过来,见状大吼一声:“住手!几个畜牲。”
    四个官兵看了看他,道:“大胆刁民,竟敢妨碍军务。找死!”各自乃操刀在手,朝李
元旦扑过来。
    一阵乒乒乓乓的打斗之后,李元旦稳稳地站着,四个官兵却在地上讨饶。要不是冒辟疆
赶来拦住李元旦,这几个官兵就会丧命的。四个官兵一边道谢一边飞一般逃出去,窜上一辆
大车冒雨而去。原来,他们是兵部侍郎马士英的手下。冒辟疆这才了解到一个重要的消息:
福王已经在南京称帝,明朝还在苟延残喘。南逃的士大夫都是去争夺官职的。冒辟疆在心里
暗忖:“这是不是一个好机会呢?”
    天气越来越热。南逃的人虽未减少,但官宦之家却少了,普通布衣人家增多了。这时
候,冒辟疆的收购活动已告结束,但依旧留在凉风口没有回家,他想将剩下的银两用来赈济
灾民。这一举动深得李元旦的赞赏,他认为自己枉称侠客之名,冒公子才真正古道热肠。
    这一天,冒辟疆刚刚给五家难民约十八口人分发了一些碎银子。时近正午,他们相邻几
家摊贩眼见生意不好做了,纷纷推倒棚屋,这些人明知自己也带不走那些搭屋的材料,但心
里总不愿留给别人白住。
    冒辟疆、李元旦、董小宛正在用餐。董小宛看见白晃晃的官道上走来一位虬髯汉子,步
伐坚定有力,不像难民。
    那人径直走到冒辟疆的棚屋前,问道:“可有好酒?”
    李元旦见他腰间挂一柄刀,或许是道上的好汉,便道:“好汉若想喝酒,请坐拢来。”
    虬髯汉子也不客气,坐在桌边。单妈送来一坛酒。那人提起酒坛子猛灌一气,一抹嘴
道:“好酒。”也不看众人,探手取下腰间的布袋,从中掏出一颗人心,红艳艳的,令董小
宛一阵心悸,赶快起身避开。那人旁若无人一般用力将人心切成片,朝嘴里塞。
    李元旦道:“好汉吃何人之心?”
    汉子道:“这世道人心都被狗吃了,实在可惜,还不如留给人吃。”
    冒辟疆道:“好汉既好吃人心,何不北去吃满人之心,到南方做甚?”
    “实不相瞒,我正是去投军,好多吃满人之心。这心是碰巧在前村遇到个奸淫贼,故而
取之。不吃白不吃。”汉子边说边大嚼那心片,刹那剩几点残渣,他也用舌头舔尽。
    李元旦道:“敢问高士大名?”
    “姓周名全斌,道上人称‘铜锤’”。
    李元旦起身抱拳道:“原来是山东好汉周大侠,失敬,失敬。”
    周全斌抬头诧异道:“兄弟想必也是道中人?”
    李元旦道:“对道上的事略知一二。”
    冒辟疆道:“他是江左有名的李元旦。”
    “人称‘刀中花’的李元旦?”周全斌问。
    “正是在下。”李元旦道。
    “失敬,失敬!原来是李大侠。”
    谈笑之间,三人谈得很投机。不知不觉,周大侠已喝了两坛酒。他一抹嘴道:“酒逢知
己千杯少。”
    他问道:“二位乃江南人,可知投军投向何处更好?”
    “史可法。”冒辟疆脱口而出。
    “好吧!我就去投史可法。”说罢背上行李,拱手道:“二位后会有期。”转身而去。
周全斌此去投在史可法帐下,划拨给郑成功部。在后来攻打瓜州时,他刀劈清军守将左云龙
而名载史册,成为一代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