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女当嫁-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香草听到这句话,身子就颤抖起来,徐老汉更是直接站了起来,头磕到了马车的顶棚。徐老汉赶紧替自家的姑娘问:“太太,您要是能治好我家闺女的脸,就如同她的再生父母一般,我让这孩子给你跪拜去山神台谢恩都行,不然让她拜你当干娘。”

郁小闲扑哧一下就笑出声来了,对徐老汉说到:“我才多大,你让我跟你平辈呀。”

徐老汉知道郁小闲肯定是比自己的闺女小,也不好意思起来,郁小闲也不卖关子了,对徐香草说到:“你脸上的浅疤痕,每天用温水洗了,用生姜切片去搽,颜色会越来越浅。至于那些突兀出来的肉,到了冬天,伤口不易感染的时候,就可以找医生划开,割掉突兀的部分,用白糖封住伤口,结出新伤疤。然后上去疤的好药,坚持用生姜片处理,不见阳光。这样一来,你的面目会比现在好很多。要是能用宫廷出产的玉髓膏,用极细腻的玉粉保养,以后脸再抹些粉,不仔细看,绝对不会发现你曾经破过相。”

听到这里,徐香草扑通给郁小闲跪下了,求情说到:“太太,求您帮帮我,要是您能治好我的脸,以后我就是给您家当长工都是情愿的。”

郁小闲说到:“这个事情还要慢慢来,急不得,玉粉也许还容易找,可玉髓膏就难了,我以后就替你留心些。你回去之后记得少晒太阳,用生姜片先把疤痕弄淡些,到了冬天,我要带我家的家奴去芜湖看病,就带你去瞧郎中,让他治你的脸。不过花费挺大,不知道你负担地起吗?”

--请各位多支持我的文。

55家奴

徐香草正在犹豫,徐老汉就发话了,他说到:“太太,你要带她去,尽管去,您家的钱我们先欠着,我们一家人拼上十年,也会把钱给还上。”

郁小闲抬眼看了看徐香草,说到:“你家的姑娘至少要答应给我当三年的长工才行,这是她自己的事,该她自己负担,不知道她有这个担当吗?”

徐香草的倔劲上来了,说:“我愿意。”

郁小闲说到:“好,有志气,给你三天的时间料理好家里的事情,就来我家的竹山,我有事情交代你去做。等到了冬天,我带你去芜湖治脸上的疤痕,要是真好了,这报答的事情就放在后头了。”

徐香草爽快地答应了,郁小闲的马车在路口把徐老汉父女放下,自己的车子就回去了竹山。小罗正在牲口棚子里照顾四头牛,他似乎有什么喜事,看见郁小闲回来就赶紧报告。郁小闲听小罗把事情说完,也感到挺高兴的。原来小罗在照顾牲口的时候发现,那头拐子母牛的脚是有救的,只要想办法弄晕了它,拿刀割断它脚上的那道筋,再包扎上,不出十天,长好了伤口,也许就可以和正常牛差不多了。

郁小闲看了看那头母牛,确实是好像腿上的筋打了串,也许真的是可以试一试,于是她对小罗说:“等你哥他们回来之后,你让他们到镇上兽医那边去配个毒狼汤,用一半分量把牛弄晕了,就可以动手给母牛治病。你大胆地做,万一有问题,大不了就是杀牛吃肉罢了,我不会多说一个字。”

小罗脚夫就喜欢郁小闲这个爽利的脾气,这样他就可以放手去给小牛治病,对牲畜在胎里带来的病,小罗还是有几次经验的。当脚夫的,牲口就是他们的命,哪能不用心呢。

吃过中午饭,郁小闲觉得挺累,倒在床上就睡上午觉了,赵岐则穿着他的雨衣去了山间各处巡视,后天他就要上路了,能帮妹子多干一点是一点。他有时候会想想当初在徽州的日子,妹子一家有多落魄,可不到两个月,妹子就成了山间的财主,她做的事让人捉摸不透,却偏偏都是对的。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郁小闲睡饱了,爬起来又要琢磨着整座山产的设施该如何建设。在现代没钱买房子,现在成了山大王,不好好建设成满意的样子,还真对不起自己。郁小闲也让锦娘给自己做一身雨衣,现在锦娘正在做雨衣,招娣一直在给锦娘打下手,头一件是给黄有才做,下一件才是郁小闲的。没办法,要尊重夫君才是好娘子,混在古代没办法。

郁小闲身上披着桐油布,手里打着雨伞,登上了最高的山峰眺望远处,脑袋里就在一直思考着把整座山变成一个独立社区的构思,等考虑地差不多了,天也就黑下来了。下山的时候,郁小闲遇到了赵岐,看见妹子一脸忧虑的样子,赵岐也觉得很奇怪,什么事能难倒这个妹子呢?

吃完晚饭,郁小闲终于忍不住了,她要找人聊天,明天她就要正式收家奴了,这么大的一个家,当起来很有压力,要找人说话减压。郁小闲把所有的担心都说给赵岐听,赵岐瞌睡地要命,郁小闲说的那些,他有的听不懂,有些不明白,干脆就带着笑,左耳进,右耳出,实际上郁小闲那些吐槽基本就算对空气说了。

郁小闲说完,心里舒服多了,赵岐也看着高兴。最后,郁小闲拍着他的肩膀说到:“大哥,全天下的人数你最好相处了。我干什么,你都不反对,由着我干。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明年后年的年成不好,再过一年天下就要大乱了,所以我要猫在这山沟子里等太平时节。你跑商跑到明年春天就一定要躲在我的地盘猫着,哪里都别去,我不想你有事,因为我觉得你就是我最亲的亲人。”

赵岐听完郁小闲这么感动人的话,立刻就傻乎乎地笑了,对郁小闲说到:“妹子,我也觉得你和我的亲妹子一般。我娘也会很喜欢你的,她也是北方人,心肠好,虽然她是我的继母,可我是把她当亲娘看的。她守着老爹留给我的两间草房,一亩薄地过日子,还纺纱赚钱,预备给我娶媳妇。我听你的话,在老家过完年,就把她带到你这里住,等太平了,我再回老家。”

郁小闲点点头,这样最好,也许有时候她做的事情不是单纯的在帮助别人,只是互相抱团,谋求共同的利益。可是在心里,她是真的把赵岐当成亲哥哥,才顾虑他的安危,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怪,表面上再客气,都不如在危难时愿意承诺保全。

次日,穿戴整齐的郁小闲和黄有才,坐上马车,后面带着三辆骡子车出发了。王山子的媳妇坐在骡子车上,今天立家奴的契书,她是一定要在场的。今天是郁小闲和赵岐他们最后一天相处了,从此就是几个月不能相见,郁小闲为此难免有些伤感。

小罗赶车送郁小闲和黄有才去县衙,其余的三个人还是去买粮食和布匹,盐之类的东西回山里,郁小闲还特意嘱咐赵岐买些鱼和肉,她要亲自操办送别宴。

到了府衙门口,郁小闲揭开布帘子下车的时候,一伙人围了上来,吓了她一跳。为首的就是王顺子和他哥哥,傍边是李平安。很奇怪,斧头和水牛也来了,还有一个老头子,带着一个小姑娘,一个皮肤黑的青年人也跟来了。

王顺子对着郁小闲鞠了个长恭,然后说到:“太太,借一步说话。”

郁小闲对他说到:“有什么话,你上车说。”

王顺子爬上了车,对郁小闲说到:“太太,我们家七口都愿意到太太家当家奴,派我们两兄弟来按手印。其他这些人也想跟着太太家,不知道太太愿意收吗?”

郁小闲有点生气地说到:“你说收谁就收谁?我总要看看人吧,不知道根底的人,就都收了,岂不是要乱了家规。”

王顺子对郁小闲说到:“水牛和他兄弟,斧头,你都是知道的,也给您家干过活,他们都是好劳力,太太收了不亏,他们从此也有了照应。那个老人家姓秋,是这边最能采药的,因为年纪大了,想把孙女托付给合适的人家,才愿意投靠的。至于黑子,他是和我家一样的破落户,带着老婆进山,没有孩子,两个人都是老实人。太太,我们兄弟既然认您为主,自然不会做出背主忘恩的事情,这些人都好,您就都收了吧。”

郁小闲想了想,又看了看王顺子,就爽快地答应了,对王顺子说到:“太太我就欣赏你这样的人,就依你了,全收了,还给你一个管事的头衔,将来那些管人的事,也落在你头上了。

事情定下来了,郁小闲和黄有才秀着恩爱,夫妻两个一起到府衙立下了十九张家奴契书,从此就算是名符其实的山主了。黄举人的管家也代表主人在邓师爷拟定的文书上盖了主人家的印信,从此这十九个家奴也就不用交柴火税了,每年由黄有才夫妇缴纳十两银子山产税即可。

在籍的十九个家奴,除了李四子还在家里住着,其余的人都还散居着黄举人的山头,郁小闲问王顺子要怎么办。王顺子想了想说到:“斧头和水牛两兄弟算是我一家的,黑子两口子也愿意和我们在一处。山子的媳妇和孩子也到我们这边来,山子媳妇和我嫂子关系还不错,这些人都可以让我调度。十六个大人孩子可以一起开荒种地,把牲口管上。至于采药的祖孙两个,他们应该可以继续采药给太太家挣钱,只是太太要对那小姑娘好,这样她爷爷也能放心去采药。采药人去深山里采药收获多,可一旦失手,就回不来了。”

郁小闲听王顺子这么说,感到十分欣慰,这次的家奴,最有价值的两个人,就是王顺子和李四子了。王顺子有勇有谋,心地善良又忠心,加以调教,将来是个当管家的好材料。李四子是个极有领悟力的工匠,引导得当就是一棵摇钱树。此刻郁小闲很得意地认为,自己就是个最好的领导者,随后她又觉得自己很厚颜。不过,人吗,偶尔自吹自擂一番,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方式。以后要负担三四十人的生计,压力是难免的。

既然手下都有主意了,郁小闲也预备把自己的构想说出来,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开荒,再种上晚稻。要想活踏实,就要种出粮食,按农时种地比什么都要紧。王顺子觉得太太说的有道理,略微划算了一下,就说到:“先开出一片育秧田来,再开梯田,等最早熟的稻米成熟了,太太就带我出去买稻种,我们能开多少田就种多少稻米。这二十天就算吃住在山上,都要种出田来。”

---已经有500收藏了,还请正在看的书友继续用收藏支持,本周一个同好推的小广告,谢谢大家的支持。

56 围山成城

当天中午趁着停雨的功夫,黄顺子让女人孩子收拾家当准备搬家。男人则全部来到要开垦的山脚下,在那里忙着搭棚子做住处,接下来的二十多天就是和老天爷争时间的时候了。

郁小闲离开县衙的时候得到了邓师爷给的一封信,是方六爷托人捎来的,说是让赵岐他们不要去黄山县了,他们商路上有了变化,六月初八会在芜湖的鸿福客栈和赵岐他们会合。郁小闲接到信之后格外高兴,这下子又能把大哥他们多留二十几天了。

等到傍晚赵岐他们回来之后,郁小闲把方六爷来信的事情说了,赵岐很高兴,两个脚夫也挺开心的,可鲁贵有些郁闷。郁小闲当即就说了:“我留大伙下来帮我干活,这二十多天,每人给二两银子工钱,赵岐是我哥,不给工钱,我自有安排。”

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饭,王顺子就带着他的开荒队伍去山脚下安顿去了。郁小闲请赵岐和梅管家饭后在上寨她的住处商议大事。郁小闲首先把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而且在纸上画出了简单的蓝图。

如今郁小闲的山头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竹山,另一个就叫田山好了。两处山产合在一起形同一片宽树叶,一条峡谷就如同叶脉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