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事情说开,随后立刻开刀问斩。再往后,就要借着那五百兵丁的口,把国家的政策广宣出去,既稳定军心,也让大家都认同田雄该死这个事实。
这个安排,田雄是同意了的,因为他希望最后一次,求得大帅的原谅。早年征战,他以军户籍入伍,从一名小小的火头兵,逐步成为执掌一方的总兵将军,都靠黄得功的提携和谅解。
虎山大帅的父亲是犯事文官,被遣戎到北三关当长生兵,到死也是穷困潦倒,丢下老婆一个人靠沽酒拉扯黄得功成人,为了回报母恩,黄虎山十三岁当兵杀人。其间的含辛茹苦,几乎是这个时代所有大明军户的写照。
因此,黄得功尽管治军很严,战法彪悍,但他的内心很柔弱,所以他对手下兄弟非常宽容,甚至很多罪责,都由他自己在扛。田雄、马得功等人又不是生下来就会打仗,更何况前期国家财政吃紧,拖欠军饷,所以这些小卒总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换一名将领,就算不早早杀了他们,也不会这么悉心栽培,着力提拔。
田雄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死前跟大帅陪一声不是。他倒未必是想通了,只不过像他这样的人,希望死得安心一些罢了。
那么,黄得功呢?
黄得功其实早就结束战斗了,当年与旧瓦剌联盟会战宰桑泊他都能举重若轻,更何况余孽黑云张彪了。再加上以有心算无心,那边张彪还拉架子等着进城闹事儿呢,这边可倒好,直接冲上来狂砍,战果已经是可以预判的了。
只不过大漠与内地不一样,内地到哪儿都是人,哪儿哪儿都有山有水有密林,提前打个埋伏,很难被发现。大漠可不一样,一眼望去,全是黄沙草甸,而且八个方位都可以逃,不像内地,几千年的刀耕火种,路线早就定死了那么几条,咽喉要道一掐死,就意味着包围成功。
所以黄得功直线追击80里,才斩获黑云张彪的首级。为了这颗首级,虎山大帅不惜跑废了上百匹战马。然后哥几个近似徒步的往回来,所以时间耽搁了一些。
回程时间长,脑子里的事儿还乱,黄得功又不是个笨人,一路上,他想通了很多很多的关键点:
首先,玄青子假扮卖饼师傅获得了张彪的极大信任。这意味着什么?
参谋总部情报局(简称军情局)的能量确实很大,当年搅动后金内部大乱,那只是幼年阶段,奸细内应的职责是在己方攻城时帮着防火闹事儿,再就是提前把城防图给传递出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
如今张运(玄青子)这样的细作,已经以深入敌方内部为首要目标了。之前张彪每次出击都有所斩获,靠得就是马得功的情报,被玄青子严丝合缝的转达过去,从技术上说,在没有表明身份之前,玄青子就是一纯正匪帮成员。
为什么玄青子要等到这个时候才现身?
以今天这个战果来看,玄青子如果早现峥嵘,张彪早就死了。可偏偏始终潜伏不动。难道就是在积攒咏归军的黑材料吗?如果这种企划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国家在寻找“行政代军管”的借口?
“绝不可能!”
黄得功知道,当今皇上虽说很不着调,但很有原则,国家许可的各家商队担负着对外通商的重任,任何一支商队被劫,都是在损害国家利益。皇上是一个过惯了紧日子的人,这么劳民伤财的做法,他小人家绝不会同意。
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军情局的一切行动,都是吴三桂在通盘运作。
参谋总部的首长是吴三桂和周定方,阿周在气势、资历上远逊于小吴。而吴三桂,出身边军。既然大家出身相同,也就心意想通。吴三桂非常理解军户的苦难,安排玄青子亲自过来,就是要将事态控制到最低危害。
小马滥赌欠债,每次不是被赌神们逼到山穷水尽,一定不会启动张彪。因此只要马得功不是无极限的乱来,玄青子绝不会出手。这样做,等于是吴三桂在尽最大的力量,来维护咏归军的利益。
正所谓什么样的领导,什么样的手下,皇上不遵祖训,吴三桂也不依成法。在小吴看来,只要他认为是应该做的,什么他妈国家法度、人民利益,全给我边儿去。
小吴这么做,也不是没道理。国家现在的内乱,虽说是变革的代价,但逼反郑家海军的起子,恰恰是东平侯吴三桂。
所以现在的东平侯,是不会乱来的了。咏归军是目前各军系当中最艰难的一支,您再通过玄青子把咏归军给销账了,天下边军都要骂一句“忘本竖子”。后果就是边军大乱,国家崩盘。
而国家层面的谍报系统,又是两套班子,锦衣卫会同刑部;参谋总部会同兵部。如果咏归军的底细被锦衣卫侦知,对全体军界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吴三桂才超限使用玄青子,长期潜伏,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最大努力做到情报方向。
这也恰恰是全天下到处都是玄青子的原因之一。间谍是否有代号,这在中国军事历史中,很难说是不是有旧例。但化名这种现象,却一定是存在的。《水浒》里面给晁盖他们假借宋江的亲戚去给他送金子,就是使用的化名原则。
而玄青子又恰恰是天下皆知的情报局正使,所以只要有“玄青子”出现的地界,锦衣卫是需要稍稍回避的,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吴三桂的脾气,好么,当年敢矫诏卖了袁崇焕,谁知道这位真神会不会给自己来个先斩后奏啊!
所以,玄青子为代表的军情系统,人早来了,而且卓有成效,却一直隐忍到田雄要图穷匕见的关键时刻,才悄然出手,一举扭转时局。至于“金牌玄青子”与“真正玄青子”之间有多少差别,那就是仁者见仁了。
这是第一个疑问,想通了第一个,也就是想明白第二个:为什么张煌言会默许自己来处置田雄?
张煌言跟他探讨过很多次,也都做到了开诚布公。现在咏归城担负的任务很多,进入国家行政管理系统是体现国家权威的当头重任,这点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田雄为了私心闹事儿的下场只能是死。
所以,如果张煌言凭借“接收大员”的身份公开处决田雄,是行政代军管是否可以顺利实施的标志。但这种法理审判,容易引起士卒哗变。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咏归城目前还担负着第二个重要任务:输援土耳其。
这几年西洋人、南洋人进来的太多,这些家伙根本没有家的概念,到处溜达,到处停留。在这点上,东西方人确实有很大不同。以那个滥赌鬼马得功来说吧。
小马哥自嘲自己是:“走到哪,死到哪,埋到哪。”
这是小马认为自己缺德事儿干得太多,所以只能成为沦落异乡的孤魂野鬼,终究不能魂归故土。
但西方人似乎没这个概念,这些人就跟一群耗子似的,到处乱窜,到哪儿都还挺欢实。死了之后,在坟头插个十字架,他们就都上天堂了。这真是让中国人很难接受的传统。
可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高流动性,创造的最显著结果,信息高效流动。
黄得功其实很有一些语言上的天赋,早年作战需要,他学会了蒙语、满语。最近几年商队众多,他也学会了一些罗刹语、阿拉伯语、包括哈萨克一带的多种方言。
在这种情况下,他很轻松就摸清了欧洲的大致历史沿革。
先是土耳其人崛起,建立了伟大的奥斯曼帝国,中国旧有的丝绸之路彻底断绝。这个起因同样是宗教。
欧洲人对丝绸、茶叶、瓷器的偏好是难以理解的痴迷,之前国内商家把这些货物最远运到阳关、酒泉一带,然后在那边就地销售给阿拉伯商人,这些秉承先知圣意而四海经商的族群,将商品打包后,运往欧洲贩卖,赚取高额差价。
本来这种模式很好。毕竟中国与欧洲之间,横亘着无数的高山、浅滩、沙漠,但后来出现了宗教战争,西方人与阿拉伯人产生了世仇,加上奥斯曼帝国的建立过程中,抢占了西方人大量的地盘、人口和金钱。
于是欧洲人发觉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再沿用阿拉伯人担当东、西方贸易中间人的旧有模式,等于他们自己花钱给敌人富国强兵,然后再反过头来被敌人从军事上击败自己。得不偿失。
正是这个原因,才引发了西欧诸国开始从海上寻找通往东方的另一条道路。并由此开启了人类大航海文明。所以前些年的南洋,就相当于当年的阳关、酒泉,成为东西方海洋贸易线的中转集运港。
然而由于当今崇祯皇帝小朱的出现,他所扶植的南洋诸帆,不仅成为国家的最大财源,还形成了新南洋殖民模式。且最为重要的是,西欧新教集团为了获得战争资金,主动与东方人合资成立了海盗共和国,这个迄今为止最大的世界海洋运输集团。使得西欧彻底垄断与东方之间的海洋贸易。正是基于这点,新教国家提前五年结束了宗教战争,彻底臣服旧教势力。
然而欧洲人的内讧,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奇观,东欧、中欧、北欧诸国,眼瞧着西欧人因为跟东方人做生意捞的风生水起,自然开始寻求其他途径。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恩怨太深,差价过高,于是他们便开始通过俄罗斯人,开启了北方新丝绸之路的建设。
托尔斯泰关于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就是来自于此,他没跟中国人说这么透彻,但不代表中国人就永远被蒙在鼓里。所以黄得功很清晰的把握住了这样一条脉络:
通过海洋,西欧开始强大,并打败了东欧。东欧则希望借着俄罗斯的过境贸易,来实现己方的腾飞,这点没什么可置疑的。挡人升官,莫挡人发财。有钱一起赚,又不是什么坏事儿。
但这里有个小问题,欧洲人虽说内讧搞的风风火火,但这些人在对外时,又统称自己为欧洲人,这就不好玩了,西欧、东欧都通过贸易强盛之后,对中国的利益是否有好处呢?
早前北京方面,是考虑到俄罗斯与自己接壤,并且通过托尔斯泰察觉到北极熊的胃口很大,这才定下来“输援土耳其,牵制俄罗斯”的基调。
可问题是打仗就是在打钱,单靠国家这么每年输送点儿人力、物力的,是甭指望土耳其人能有什么大起色的。
黄得功首先是爱国者,其次他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再次他是独当一面掌控大局的领兵元帅,因此他敏锐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干脆,借着输援,开通第三世界贸易场吧。最西到达土耳其,中间囊括全部阿拉伯国家。
这个构想如果成型,则整个世界的西方,将成为三足鼎立的态势,西欧、东欧、土耳其。让他们哥仨死掐去吧,打仗,就需要军备,南方海洋、北方冻土带、西方大漠三条贸易线都将热火朝天。
打仗,人才就会流失,中国作为王道乐土、黄金之国、龙之故乡,岂不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广招贤才吗?而且对于内地传统汉民来说,苦寒不堪的西北边区,实在是不愿意移民过来,但西方人在其好动天性的驱使之下,去哪儿都行,只要这地方能提供金钱、名望、美女、还有朗姆酒。
人是社会的第一财富,人是知识的第一载体。只知道占土地、抢资源就能富国强兵的落后思想,现在已经正式退出历史了。
很难说这样的理论黄得功是否知道,但他基于咏归城的经验,以及身为卓越的军事指挥家所拥有的战略天赋,使得他,一位因胃病迁延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千古名将,居然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的文臣,率先提出了以贸易来统合整个世界的国家战略。
张煌言由此,对黄得功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与此同时,结合丙榜、大通商、推窗、为民置产这几个革新理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